1、周济,字大亨,洛阳人周济,字大亨,洛阳人。永乐中,以举人入太学,历事都察院。都御史刘观荐为御使,固辞。宣德时,授江西都司断事。艰归,补湖广。正统初,擢御史。大同镇守中官以骄横闻,敕济往廉之。济变服负薪入其宅,尽得不法状,还报,帝大嘉之。已,巡按四川。威州土官董敏、王允相仇杀,诏济督官兵进讨,济曰:“朝廷绥安远人,宜先抚而后征。”驰檄谕之,遂解。十一年出为安庆知府。岁比不登,民间鬻子女充衣食,方舟而去者相接。济借漕粮以赈,而禁鬻子女者。且上疏请免租,诏许之,全活甚众。又为定婚丧制,禁侈费,愆嫁葬期者有罚,风俗一变。饥民聚掠富家粟,富家以盗劫告。济下令曰:“民饥故如此,然得谷当报太守数,太守当代尔
2、偿。”掠者遂解散。济卒官,民皆罢市巷哭云。(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艰:指父母之丧。廉:考察;查访。方:两船并行。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同镇守中官以骄横闻闻:有名声B敕济往廉之敕:朝庭下令C尽得不法状状:情状D愆嫁葬期者有罪愆:失掉、错过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周济为政以德的一组是:都御史刘观荐为御使,固辞 济变服,负薪入其宅,尽得不法状,还报 驰檄谕之,遂解借漕粮以赈,而禁鬻子女 上疏请免租 朝廷绥安远人,宜先抚而后征。ABCD3.对原文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明永乐年间,周济凭借举人的身份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后又到都察院任职。都御史刘观推荐他担任御使一职,他坚决地推辞掉。B镇守大同的太监十分骄横,周济假托皇帝的命令,装成普通人模样,背着柴,深入到这个太监的家中,终于弄清了他违法的情况。C威州土豪董敏、王允相互仇杀,朝庭命周济率兵征讨,周济恩威并施,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通过下达檄文劝说董王二人,终于解除了他们的武装。D周济任安庆知府时,民间出现饥荒,周济通过借粮放赈、上疏免租、禁奢侈浪费和鼓励饥民劫富自救等措施,使许多老百姓活了下来。4.把文言文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4 分,共 8分)(1)“朝廷绥安远人,宜先抚而后征。(2)全活甚众答案解析1.C2.C3.A4.(1)朝廷安抚远方之人,应先安抚而后征讨(2)使很多人活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