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贸学院基础会计期中试卷及答案 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一、名词解释(52 分)1负债负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2资产资产: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3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标明经济业务内容借贷的方向,科目的名称和金额的记录。4会计账户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用来系统、连续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手段。5所有者权益所有者要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二、判断题(101 分)1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是会计的主要特点。 ( )2收入费用和利润从静态方面来
2、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 )3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体现企业的资金运动在一定日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会计要素。 ( )4账户的余额是在登记增加额的一方。 ( )5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的对象。 ( )6所有者权益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方式与负债类账户相同。 ( )7在借贷计账法下,如果试算平衡,可以肯定记账没有错误。 ( )8流动资产是指那些预期将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转换为现金或被耗用的资产。 ( )9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必须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 )10法律主体可作为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也一定是法律主体。 ( )三、单选题(101 分)1采购员暂借差旅费,贷记“库存现金”
3、账户,对应的借方账户是( B )A.预付账款 B.其他应收款 C.应收账款 D.管理费用2会计科目是( D ) A.会计要素名称 B.报表名称 C.账簿名称 D.账户名称3 “本年利润”账户 9 月 30 日的贷方余额表示( c )A.企业 9 月份实现的利润 B企业 9 月 30 日实现的利润2C企业年初至 9 月份累计实现利润 D企业年初至 9 月份已预分配利润4在借贷记账法下,哪一方登记增加金额,哪一方登记减少金额,取决于( B ) 。A采用什么核算方式 B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C采用什么记账形式 D增加的记借方,减少的记贷方5 “累计折旧”账户的余额,反映了固定资产的( D ) 。A原值
4、 B净值 C本年损耗值 D累计损耗值6. 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公式中,不正确的有( D )A.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B.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C.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D.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借方发生额7. 企业的短期借款利息支出应记入( B )A管理费用 B财务费用 C制造费用 D营业外支出8. 预付账款属于会计要素中的(A)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费用9. 企业收到购货单位归还前欠货款存入银行,该笔业务属于(A)变化类型A.资产内部此增彼减 B.权益内部此增彼减C.资产和
5、权益同时增加 D.资产和权益同时减少10. 1 月 1 日,企业预付一季度报刊杂志费 1200 元,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应计 1 月份的管理费用为( D )A. 1200 元 B. 1000 元 C.600 元 D.400 元四、多选题(102 分)1 ( BC )会计要素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静态反映。A收入 B资产 C所有者权益 D 费用 E利润2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借方登记( ABD )A资产增加 B负债减少 C所有者权益增加D费用增加 E收入、利润增加3所有者权益包括(ACD )A实收资本 B应付利润 C利润分配D资本公积 E长期投资4企业的流动负债包括(BCDE)A.现金 B.短期借款
6、C.应付职工薪酬 D.应付账款 E.预收账款5期间费用包括(ACD)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财务费用 D.销售费用 6企业产品销售负担的各种税金,应在“营业税金及其附加”账户核算的有(ACD)A城建税 B所得税 C增值税 D营业税7物资采购费用包括(BCD)A买价 B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C采购时发生的运杂费 3D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 E采购人员差旅费8下列项目中,属于“营业外收入”账户核算内容的有(AC)A罚款收入 B利息收入 C无法支付的债务 D产品出售取得的收入 9在借贷记帐法下,期末结帐后,一般有余额的帐户有( ABE )A.资产帐户 B.负债帐户 C.费用帐户 D.收入帐户 E.
7、所有者权益帐户 10总分类帐和所属明细分类帐在平行登记中,要求(BCD)A.登记的经济内容相同 B.登记的时间相同C.登记的金额相等 D.登记的方向相同 五、业务题(45 分)根据下列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其中有明细账户的应在分录中列示有关明细账户,并编制总分类科目试算平衡表。1购入 A 材料 520kg,单价 40 元,B 材料 400kg,单价 28 元,增值税(进项税额)544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用银行存款支付。借:在途物资A 材料 20800B 材料 11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5440贷:银行存款 374402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 A、B 材料运费 920 元, (按重
8、量比例分配) 。2 公 斤元 /14059借:在途物资A 材料 520B 材料 400贷:银行存款 9203结转上述 A、B 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借:原材料A 材料 21320B 材料 11600贷:在途物资 329204仓库本月发出下列材料(见下列表)项 目 A 材料 B 材料 合计生产甲产品耗用 4000 元 2000 元 6 000 元生产乙产品耗用 3600 元 3400 元 7000 元生产车间耗用 800 元 800 元管理部门耗用 600 元 600 元合 计 8400 元 6000 元 14400 元借:生产成本甲 60004乙 7000制造费用 800管理费用 600贷:原材
9、料 144005根据工时和考勤记录,计算本月应付职工薪酬如下:生产甲产品工人薪酬 5000 元生产乙产品工人薪酬 3000 元车间管理人员薪酬 1100 元干部管理人员薪酬 900 元 合 计 10000 元借:生产成本甲 5000乙 3000制造费用 1100管理费用 9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0006本月固定资产折旧,其中生产车间机器设备,原价为 180,000 元,按月折旧率 5提取,管理部门房屋建筑物原值 120,000 元,按月折旧率 3提取。借:制造费用 900管理费用 360贷:累计折旧 12607年初预付的全年报刊杂志费 2712 元,本月应摊 226 元。借:管理费用 2
10、26贷:待摊费用 2268采购员李明上月出差预借差旅费 500 元,本月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 414 元,余额交回现金。借:管理费用 414库存现金 86贷:其他应收款 5009预提本月应负担的短期借款利息 1500 元。借:财务费用 1500贷:预提费用 150010结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21700 元,其中甲产品为 12700 元,乙产品为 9000 元。借:库存商品甲 12700乙 9000贷:生产成本 2170011本月销售甲产品 1000 件,每件售价 180 元,乙产品 1200 件,每件售价 100 元,已售产品应收取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0 元款未收。借:应收帐款 35100
11、0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5100012以银行存款支付各种销售费 1,000 元。借:销售费用 1000贷:银行存款 100013计算本月应交纳的城建税 10,000 元,教育费附加 5000 元。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5000贷:应交税费城建税 10000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 500014以银行存款支付偿付前欠的购货款 1,200 元 。借:应付帐款 1200贷:银行存款 120015结转已售甲产品的成本 110,000 元,乙产品的成本 70,000 元。借:主营业务成本甲 110000乙 70000贷:库存商品 18000016根据上述业务,将本月收入、
12、成本、费用等账户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本年利润 200000贷:主营业务成本 180000销售费用 1000营业税金及附加 15000管理费用 2500财务费用 1500借: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贷:本年利润 30000017根据本月实现的利润总额 100,000 元,按 25%计算并结转应交所得税,按有关规定提取盈余公积 13400 元,应付投资者利润 32,000 元。借:所得税费用 25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5000结转:借:本年利润 25000贷:所得税费用 25000提公积金及应付利润: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13400应付股利 32000贷:盈余公积 13400
13、应付股利 320006试算平衡表总帐科目 借方发生额 贷方发生额在途物资 32920 32920原材料 32920 14400银行存款 40560生产成本 21000 21700制造费用 2800管理费用 2500 2500累计折旧 1260财务费用 1500 1500待摊费用 226预提费用 1500库存现金 86其他应收款 500库存商品 21700 180000应收帐款 351000销售费用 1000 1000营业税金及附加 15000 15000主营业务成本 180000 180000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 300000所得税费用 25000 25000应交税费 5440 9100
14、0应付帐款 1200应付职工薪酬 10000本年利润 225000 300000利润分配 45400盈余公积 13400应付股利 32000合 计 1264466 1264466六、计算题(5 分)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共发生制造费用 36000 元,月末,按产品的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其中甲产品生产工时为 20000 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 9000 小时,丙产品生产工时为 16000 小时。要求:计算并结转甲、乙、丙三种产品的制造费用。(1)制造费用分配率= 8.0169023(2)甲产品:200000.8=16000 乙产品:90000.8=7200 丙产品:160000.8=12800(3)结转制造费用:借:生产成本 甲产品 16000乙产品 7200丙产品 128007贷:制造费用 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