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眼识病,于松宁辽宁中医药大学,从 整体观念 出发,从 整体观念 出发,眼睛 纵横交错、网络全身的经络 与脏腑及其他器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使全身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和视觉功能。,从 整体观念 出发,眼睛 纵横交错、网络全身的经络 与脏腑及其他器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使全身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和视觉功能。 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眼睛发生各种变化。,从 整体观念 出发,眼睛 纵横交错、网络全身的经络 与脏腑及其他器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使全身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和视觉功能。 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眼睛发生各种变化。 眼睛的变化 脏腑的功能失调。,从
2、整体观念 出发,眼睛 纵横交错、网络全身的经络 与脏腑及其他器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使全身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和视觉功能。 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眼睛发生各种变化。 眼睛的变化 脏腑的功能失调。 眼睛的观察或检测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结局,指导临床治疗。,观眼诊病 理论依据,一、眼睛与经络的关系,眼睛与经络的关系,眼睛与经络的关系,“诸脉皆属于目。”素问 五脏生成,眼睛与经络的关系,“诸脉皆属于目。”素问 五脏生成“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条,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经阳气上走于目而为之睛。”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眼睛与经络的关系,眼睛通过经络与整体保持着有机的联系,发挥和维持着视觉
3、功能。,眼睛与经络的关系,眼睛经络与整体保持有机的联系,发挥和维持视觉功能。经络对于观眼诊病至关重要最关键的理论依据。,二、眼睛与脏腑的关系,眼睛与脏腑的关系,眼睛与脏腑的关系,“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灵枢 大惑论,眼睛与脏腑的关系,“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灵枢 大惑论“明孔遍通五脏,脏气若乱,目患即生。”太平圣惠方,眼睛与脏腑的关系,“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灵枢 大惑论“明孔遍通五脏,脏气若乱,目患即生。”太平圣惠方,眼睛与 肝 的关系,眼睛与 肝 的关系,足厥阴肝经,连目系。,眼睛与 肝 的关系,足厥阴肝经,连目系。 肝开窍于目 目为肝之外候,眼睛与 肝 的关系,足厥阴肝经,连
4、目系。 肝开窍于目 目为肝之外候 肝藏血 肝受血而能视,眼睛与 肝 的关系,足厥阴肝经,连目系。 肝开窍于目 目为肝之外候 肝藏血 肝受血而能视 肝主疏泄 调畅气机,推动血和津液的运行。,眼睛与 肝 的关系,足厥阴肝经,连目系。 肝开窍于目 目为肝之外候 肝藏血 肝受血而能视 肝主疏泄 调畅气机,推动血和津液的运行。 肝在液为泪肝受风邪,疏泄太过,则两眼溢泪;肝血亏虚,不足以化泪滋润眼目,则两目干涩。,眼睛与 肝胆 的关系,眼睛与 肝胆 的关系,“肝胆相照” : 肝之精气胆汁,眼睛与 肝胆 的关系,“肝胆相照” : 肝之精气胆汁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 胆汁的来源,眼睛与 肝胆 的关系,
5、“肝胆相照” : 肝之精气胆汁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 胆汁的来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灵枢天年,眼睛与心,眼睛与心,心主血脉诸脉得目,目得血养,眼睛与心,心主血脉诸脉得目,目得血养 心藏神目为心使、,眼睛与心,心主血脉诸脉得目,目得血养 心藏神目为心使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异常目视不明、目中无神,眼睛与肺,肺主气,司呼吸气和则目明,气脱目不明,眼睛与肺,肺主气,司呼吸气和则目明,气脱目不明“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 张景岳,眼睛与肺,肺主气,司呼吸气和则目明,气脱目不明“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
6、不治。” 张景岳 肺气不足,血行不畅,目失所养昏暗不明,眼睛与肺,肺主气,司呼吸气和则目明,气脱目不明“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 张景岳 肺气不足,血行不畅,目失所养昏暗不明肺主宣降,通调水道疏通和调节一身气、血、精、津液,眼睛与肺,肺主气,司呼吸气和则目明,气脱目不明“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张景岳 肺气不足,血行不畅,目失所养昏暗不明肺主宣降,通调水道疏通和调节一身气、血、精、津液 肺功能障碍两目干涩不适,眼睑浮肿,眼睛与脾胃,“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李东垣,眼睛与脾,脾主运化,脏腑精气上注于目“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
7、受于脾,上贯于目。”脾主运化水谷之精微,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源于脾,上输于目,目得其养,视物精明。同时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功能正常,则气血充足,目得温养。反之,“脾虚则五脏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眼睛与脾,脾主生清,目得温煦,目窍通利清:清阳之气。李东垣特别强调清阳之气对眼的作用。 他说:“脾主清阳之气得升,目窍通利。” “清阳不升,九窍不利。” 如果脾气下陷,就会出现上眼睑下垂等症状。,眼睛与脾,脾主统血,血随气行,血运目络 脾气统摄血液,使其在脉络中运行,防止逸出络外。 “诸脉皆属于目,目得血而能视。” 若脾气虚,统摄无能,血溢络外,则导致出血性眼病。,眼睛与胃,脾主生清,
8、胃主降浊 胃为水谷气血之海,气血津液化生之本胃气无损,目得气血津液濡养,否则会出现眼病。,眼睛与肾,肾藏精,精生髓,髓化血 “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眼为先天之精所成,后天之精所养。 肾主水。 肾主司人体内水液输布排泄维持体内代谢平衡“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肾主水功能正常,泪液在目外润泽眼目,不会外溢。 若肾不能正常地输布排泄,则气化不利,水液潴留,上泛于目。则可出现眼内、外水肿等症。,眼睛与膀胱,肾与膀胱是互为表里的脏腑,二者之间有经络相互络属,膀胱经与眼直接相连。膀胱具有贮存和排泄尿液的作用,但其作用有赖肾的气化。 肾气充足,膀胱开合有度,能维持水液的正常代谢。 肾气不足,则气化失
9、常,膀胱失度,水液潴留,水湿随经上泛于目,也可出现目内、外水肿等。,眼与三焦,三焦为孤腑,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行元气、运行水谷精微、疏通水道。 目得三焦温养而能视,目不得营卫气血则异变。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三焦乃水液升降出入的道路。若水道不通利,升降出入无序,水液潴留,上泛于目,目则病变。,三、眼睛与精、气、血、津液、神,眼睛与气,“眼通五脏,气贯五轮。”太平圣惠方 气对眼作用:温养、推动、固摄,眼睛与气,“眼通五脏,气贯五轮。”太平圣惠方 气对眼作用:温养、推动、固摄肉轮(上下胞睑)属脾 血轮(两眦)属心 气轮(白睛)属肺 风轮(黑睛)属肝 水轮(瞳神)属肾,眼睛与气,气不足 胞
10、睑内血络细而色淡、眼睫无力、目翳久陷不退,眼睛与气,气不足 胞睑内血络细而色淡、眼睫无力、目翳久陷不退气陷上眼睑下垂,眼睫无力,目珠低陷,眼睛与气,气不足 胞睑内血络细而色淡、眼睫无力、目翳久陷不退气陷上眼睑下垂,眼睫无力,目珠低陷气逆白睛溢血,目眩,目衄,暴盲,眼与血,真血 “目得血能视” 真血主于心,藏于肝,统于脾,眼与血,血虚眼干涩,青盲昏花 血不润目目珠呆滞,偏视,暴盲 血少眼酸胀痛,视力疲劳 血虚风动目痒,目眩,目颤 血瘀胞睑青紫,目络紫胀 血逆目赤,目衄,血络怒张,出血等,观眼诊病的定性规律,白睛,正常人白睛脉络:纤细不明显 病人:白睛上相应区域脉络形和色的改变,.根部粗大:脉络从
11、根部发出,根部粗大,向外逐渐变细。多属顽固性疾病,病程较长,或有器官损害。(比如心脏病、慢性肾炎等),2.曲张或怒张:脉络从根部延伸,中间转折曲张,甚至于怒张。多属瘀血证,或病情较急较重。如急性肺炎等。,3.延伸:脉络发出后纤细而长,从一个经区延伸到其他的经区。 多表示病情发展的方向及疾病的范围,说明该部位疾病正在向着另一部位发展传变。络脉虽由肾区向下焦延伸,但其根部赤脉较浓,表明虽疾病传入下焦而肾病未愈。反之如肾区根部颜色较淡,就说明肾经的疾病已渐减轻。其他各经,依此类推。,4.分叉:白睛上脉络像小树,从主干发出很多分叉。 常出现在眼球上部。 标志病情不稳定,容易变化或扩散。如某些炎症的扩散
12、。,5.隆起一条:发出的脉络表浅、明显,好像在玻璃板上面一样,高于眼球表面。 多为六腑疾病。 如尿路感染。右图所示疾病在胃区,6.模糊一片:脉络多而纤细,纵横交错形成模糊的一片。 多见于肝胆区。肝郁气结、胆结石多见于此现象。,7.垂露:脉络的末端有一黑点,好像垂着一颗露水珠似的。若见于胃肠,多属虫积。 若见于其他经,则为郁证、瘀血之类。,8.黑圈:脉络上出现比垂露大的黑色圆圈。不仅标志着有瘀血,而且提示有肿块产生,从颜色上看,脉络颜色的浓淡明暗不同病程长短、寒热虚实、病程变化,从颜色上看,1. 鲜红 络脉鲜红。多为新病、急病、热病,病势正在发展。2. 紫红 络脉呈紫红,说明病为热盛。3. 深红
13、 络脉深红,说明热病而病势加重。4. 红中带黄 络脉红中带黄,黄色于五行属土,脏腑为脾胃,“胃为后天之原”,“有胃气则生”,为病势减轻的现象5. 红中带黑 络脉红中带黑,主于热病入里。,从颜色上看,6. 络脉淡黄 望面色隐隐微黄是胃气旺盛为疾病将愈的面色。白睛上出现络脉颜色淡黄亦为病勢将愈的现象。7. 络脉浅淡 络脉的颜色浅淡,是气血不足,属于虚证或寒证。虚证气血不足,寒证气血凝滞,络脉的颜色浅锬。8. 络脉暗灰 白睛上络脉暗灰,属于陈旧性病灶,症状早已痊愈,但经络在白睛上的痕迹永不消失,其颜色是暗灰的。然而由暗灰转为淡红是其旧病复发征兆。,白睛的观察方法: 医生洗净双手,先看左眼,后看右眼。 让病人放松眼皮,用拇、食两指扒开。 先让病人眼球向鼻梁方面转,可以看2、3、4、5区; 再让病人眼球向外眦方向转,就可以看6、7、8、1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