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课堂提问.ppt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8406267 上传时间:2019-06-24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提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课堂提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课堂提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课堂提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课堂提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堂提问,小学数学实用教学论 第五章,锦州师专 李晓航,一、提问中存在的问题二、提问的作用 三、提问的类型四、提问的要求 五、提问的注意事项,一、提问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目的不明确;(2)零碎不系统;(3)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承受能力;(4)不给学生思考余地,没有间隔、停顿,或自问自答;(5)随口而发,最典型的莫过于那种满堂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学生也只是简单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等,课堂貌似热闹非凡,气氛活跃,实则提问和思维的质量低下,流于形式。,二、提问的作用1、启迪思维,落实目标提问,能揭露矛盾,引起认知冲突,把各种层次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

2、,参与学习过程,培养能力,开发智力。2、反馈信息,实现调控通过提问获取反馈信息,检查教学效果。及时调整修改教学设计流程中的内容,使之符合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3、活跃气氛,激发兴趣高质量的提问可以避免学生听课疲劳、注意力分散,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无意注意转入有意注意,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三、提问的类型(一)开放式提问 所谓开放式提问,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答案不唯一,要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甚至是前所未有的独创想法。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为了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教师出示这样一个长方形,提出的问题是:谁能看着这个长方形,说一句有关分数的话?,(

3、二)突破式提问所谓突破式提问,是指问题的答案不仅限于所学课本的知识内容,而往往是超越课本知识以外的回答。其作用,一是开阔知识视野,处处留心皆学问。二是培养学生收集、积累知识的习惯。三是建立自信心 。四是提供一个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 。教学“购物”一课时,教师在与学生共同了解了元、角、分的一些知识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关于人民币的知识还有很多,谁能把你了解到的人民币的其它知识告诉同学们呢?”,(三)比较式提问 所谓比较式提问,是指教师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众多答案中进行比较、鉴别,选出最优的答案。 (四)猜测式提问 所谓猜测式提问,是指问题的答案是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估计、推测出来的,是有待于证明

4、后才能确定的。这种提问在课堂上往往造成一种特定的氛围,学生想猜、敢猜、能猜。而猜测以后是急切地盼望证实,所以证实猜测的过程显得极为重要。 (五)直问法就某一问题而做的明确提问。“你认为这道题怎样解?” (六)范问法不确定回答对象的问,目的是让全体同学都进行思考。“大家对这个问题如何理解,请先考虑一下。” (七)特问法指明回答对象的问。有时先提问,接着点名回答;有时先提名,再发问。特问是课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八)反问法教师首先提问,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就学生回答中的问题进行发问。反问的 目的是当学生回答出现错误时,抓住错误的症结进行反问,以引起学生自我反省, 及时发现错误,找出错因。 (九)

5、激问法为鼓励学生积极思维而进行的激励性发问。 (十)追问法当学生犹豫不决、没有把握时可采取追问的形式。 (十一)检查性提问为检查教学效果而进行的提问,是课堂教学提问中最常用的一种。 (十二)评价性提问与检查性提问的不同是,前者只供了解情况使用,不一定做出评价,后者要 给出评价,这是考查学生的辅助手段。 (十三)质疑性提问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你为什么这样认为?”“你从哪些方面 看出来的?”,四、提问的要求,(一)提问要有目的性 (二)提问要有启发性 (三)提问要有序 (四)提问要有“度” (五)提问要新颖 (六)提问要准确 (七)提问的语言要明确 (八)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九)提问

6、要有技巧性,五、提问的注意事项,1、掌握时机一般来说,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来安排。温故知新、承上启下的复习性提问,应在新课之前进行;探究问题、启迪思维的引发性提问,应在新课之中进行;梳理知识、总结规律的归纳性提问,应在新课之后进行。同时,各种理解性、分析性、应用性、评价性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的变化和接受知识的实际情况灵活适时安排,以调范和改善教学活动。 2、随机应变 学生回答问题时,由于知识、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的差异,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角度不同,常出现错漏偏差、答非所问的现象,这时教师应随机应变。如果学生的回答离题万里,词不达意,教师就要巧妙诱导,引导学生走出误区;教师要善于变换角度、降低难度。 3、换位提问 4、答案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