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四章 审美意识.ppt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8392062 上传时间:2019-06-2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审美意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四章 审美意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四章 审美意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四章 审美意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四章 审美意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章 审美意识,人类意识类型 意识的结构 审美意识,一、人类意识类型,审美是一种生存方式和体验方式,而体验既是一种身体感受,又是一种心理活动。研究审美活动必须研究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是人类意识的特殊形式,人类意识是一定体验方式的心理层次,而体验方式与生存方式是相对应的。人类生存方式的三种形态是:原始生活方式、现实生活方式和自由的生活方式。相对应的三种体验方式是:巫术的体验方式、现实生活的体验方式和超越的体验方式。因而也形成了三种意识类型:原始意识、现实意识和自由意识(包括审美意识)。 (一)原始意识:根本特征是巫术性,受巫术观念支配,缺乏自我意识,因而也就没有对象意识。原始意识与儿童意识同质

2、同构,前者作为种族遗传赋予后者,后者作为个体发生重建前者。 (二)现实意识:自我意识产生,反思能力形成,从而形成表象、概念、范畴等等。 (三)自由意识:对生存的自由本质的体认,包括审美意识和哲学思维。审美是直接的自由体验,是对生存意义的非自觉把握;哲学是对自由体验的反思,是对生存意义的自觉把握。,二、意识结构,(一)认知与意向 古典心理学的三分法:知(认识)、情(情感)、意(意志),对应于真(科学)、美(艺术)、善(伦理)。(鲍姆加登、康德) 现代心理学的二分法:认知(对世界的认识,具有客观性),意向(对世界的态度,具有主观性)。(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回到事情本身”) (二)意识层次:无

3、意识、非自觉意识、自觉意识 1、无意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 无意识以原始意象的形式存在,是人类意识活动的“先验范畴”。 2、非自觉意识:无意识中的原始欲望以合法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是自由的、创造的意识。 3、自觉意识:非自觉意识的反思形式,能够使用语言等符号,创造文明。 无意识继承了原始意识结构,成为人的认识能力和情感欲望的先天源泉;自觉意识是面向现实的不自由的意识,成为人类现实生存和发展的内部根据和能力;作为中介和连续性因素的非自觉意识是创造性的自由意识,它最大限度地摆脱了对象的固有属性和主体片面需要的限制,按照人的自由天性能动地创造着自我和对象。 (三)意识水平,三、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

4、超越的非自觉的自由意识,是审美心理学的基本课题。狭义的审美意识,即美感,是指审美主体对于当时当地特定的审美对象的具体感受;广义的审美意识,又称审美经验,是指审美主体反映美的各种意识形式,包括审美感受,以及在审美的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标准等等。审美心理学要研究审美意识的整个系统及其表现形式,但研究的核心和基础还是审美感受,即美感。 (一)美感的特性 如果说,美是从客体方面对人本质力量的积极肯定,那么,美感则是主体从精神方面对人本质力量的自我观照,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对美的能动反映。 1、美感的直觉性 美感就是审美直觉。(克罗齐:艺术即直觉即表现,说明艺术在心而不在物)

5、如欣赏印象派绘画。中国古典美学称之为“妙悟”。 美感的形象直觉性是否包含理性因素?“体匿性存” 2、美感的愉悦性 (美感最显著的特性,不同于生理快感) 审美愉悦是一种包含有生理快感的精神愉悦。如游戏说。 这种审美愉悦不仅仅是快感,也有痛感。如中国的古典音乐、诗词曲赋。 3、美感的超功利性 (关键在于主体的审美态度) 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心胸”,西方美学的“审美态度” (如凡高向日葵),三、审美意识(续),一旦主体关心的是对象的物存在而不是物形象,审美对象便转化为实用对象。 4、美感的创造性 (审美想象力创造性的体现 ) 审美客体的“召唤结构”和审美主体的“期待视野” 黑格尔: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

6、性质;王夫之的“兴” (二)美感的差异性和共同性 1、美感的时代差异性 时代变了,必然引起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的变化。 2、美感的民族差异性(如中西方绘画的差异) 3、美感的阶级差异性 4、美感的个体差异性 生活环境的不同,社会分工的不同,审美修养的不同,不同的心境 相对美感的差异性,其共同性表现为时代的、阶级的、民族的。共同的文化传统、社会心理 ,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思想意识,共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爱好 。 人的相同感官构成了美感共同性的生理基础。 正如我们不能离开个体谈人类审美能力的发展那样,我们同样不能离开审美意识的个性差异及它的时代、民族、阶级来谈它的共同性。否则,这种共同性就变得超

7、历史、超阶级,抽象而不可捉摸了。,(三)美感的心理构成,美感是主体在观赏审美对象时所产生的一种综合心理反应。它以对对象的直接感受为起点,经由包括想象、理解在内的主动领悟,使主体获得全身心的感动。美感形成的过程,有时虽很短暂,但却涉及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要素。它们互相诱发、推动、渗透,形成丰富多彩的美感形态。 1、感知即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审美客体进入美感的门户,感觉不到的东西是无法形成审美感受的。 感觉是个别反映,知觉是整体反映,它是美感形成的中心环节。审美知觉的三个特征:完整性、主动性、情感性。 2、想象,主要指联想与构想 想象渗透到审美知觉中,既再现客观事物的表象,又变化记忆中的

8、表象,通过形象思维创造出新的形象。如果说,感知是进入审美的门户,那么想象就是为进入审美插上了翅膀。 (1)联想: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和对比联想等等 。 (2)构想即创造性想象 :借助于记忆所储存的表象,但又突破现有经验的局限,创造出新的形象。 3、情感: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贯穿于美感形成的整个过程。不同于日常情感。如立普斯的“移情说”,(三)美感的心理构成(续),4、理解:不同于理性认识 ,黑格尔称之为“充满敏感的观照” ,这说明审美理解寓于感性直观中。 感性直观即直觉能力是如何获得事物意义的认识呢?这就有待于主体的审美态度,即超功利、非实用的态度。如,距离产生美。除了审美态度,还要有关于对

9、象的必要知识。 以形象感知为基础,以理解为前提,以想象为中介,饱和着情感,伴随着快感。 (四)审美意识的基本形式 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标准、审美理想等等。 1、审美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关于美的认识,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独立性。 2、审美趣味: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某些对象的某些方面表现出特殊的喜好和偏爱。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趣味。 3、审美标准:是个体在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审美判断尺度,它的形成受审美趣味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和主体的文化艺术修养有关。成熟的审美标准应具有普遍性和可塑性。 4、审美理想:是个体的理性观念,是个体在审美活动中的追求和期待,它指导和激励着主体在审美

10、活动中奔向人性的完善。 审美趣味一旦形成,就会把主体引向与其标准和理想相符的审美活动中。 审美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如古希腊的三种柱式。,(五)审美意识的若干类型,1、美感与丑感(这里的美感特指优美感) 如观赏米洛岛的维纳斯和罗丹的欧米哀尔 美感:始终如一的愉悦之情,单一、纯净的体验,审美主体处在一种怡和、宁静的心态中,全神贯注于审美对象(结合优美的美学特征) 丑感:既有“快乐”,又有“苦味”的多重的复合体验。如现代文学艺术中塑造的各种形象。丑感中愉悦的原因? 就艺术作品而言,二种情况:一是丑的内容、题材偏以美的形式表现出来,让我们震撼于历史和人生的阴暗面,同时也为艺术家

11、的创造力所折服;二是内容、题材不丑而形式丑,表现艺术家逸出常规,抒胸中之“块垒”。 2、崇高感和荒诞感 如欣赏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和达利的林肯的头像 崇高感是审美感受中最激动人心的一种类型,主体在体验崇高时,心灵始终处于一种强烈的震撼和摇荡之中,由痛感而来的快感。 荒诞感是由于人与世界的疏离而造成内心的苦闷,人在面临虚无深渊时所产生的焦虑、恐惧和绝望。如蒙克的呼号 美是形式的和谐统一,崇高是无形式,荒诞是反形式,与丑接近,荒诞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审美主体的知觉和想象造成的障碍、冲突。 崇高感与荒诞感的比较,(五)审美意识的若干类型(续),3、悲剧感与喜剧感 如观赏电影苔丝和摩登时代 悲剧感不仅

12、仅是恐惧怜悯,还有振奋;喜剧感使主体处于一种平静、轻松的状态中,毫无紧张感和压抑感。 美感的类型很多,而且在实际的审美活动中,不同类型的美感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难以找到绝对纯粹的某一类型。 如喜剧和悲剧结合,形成悲喜剧(堂吉诃德、阿Q正传);喜剧与荒诞结合,“黑色幽默”小说。丑陋与优美结合,“丑陋之美”(雨果笑面人);丑陋和崇高结合,“丑陋之崇高”(弥尔顿失乐园中的魔鬼撒旦形象);丑陋和喜剧结合,讽刺形象。荒诞与丑陋结合,“丑陋的荒诞”;荒诞与喜剧结合,“荒诞的幽默”,荒诞与悲剧结合,“荒诞的悲剧”等等。 二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美感与快感 二个不同层次的情感体验:高层次的审美愉悦,低层

13、次的生理快释 1、二者的必然联系:美感必然伴随着快感 2、原则区别:美感不等于快感 (1)从快感的种类看,美感是快感的一种,即审美快感,因而快感美感 (2)从美感的心理因素看,美感有多种心理因素而快感只是其中一种,因而美感快感,二个需要注意的问题(续),(3)美感的本质不能简单归结为快感,快感的性质由美感决定 康德把快感分为:涉及欲念的快感、涉及恩爱的快感和涉及尊重的快感,而只有涉及恩爱的快感才是美感,不受功利的束缚。 朱光潜对康德持赞同态度;李泽厚反对,提出美感二重性:个人心理的主观自觉性(直觉性)和社会生活的客观规律性(功利性)“积淀说” 二、美感与认识 1、美感与感性认识的关系 (1)感

14、性认识是美感产生的基础 (2)美感不能归结为感性认识 2、美感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美感中积淀着主体的理性观念,“体匿性存”。这使得美感具有无穷的意蕴,使得艺术作品在有限中展现无限。,现实意识系统的结构模型,意识水平,心理层次,返回,莫奈日出.印象,勒拉弗尔多雾的早晨,海水呈橙黄或淡紫,天空是微红的色块,水波是长短、厚薄不一的笔触。,塞尚圣维克多山,凡高星月夜,十一颗大小不等的星辰聚集在月亮周围翻滚着,近景的柏树象撕裂燃烧的一座哥特式教堂。这是凡高幻想的夜空,一片黄色和蓝色的漩涡 。,返回,凡.高向日葵,“我想画上半打的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或调和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

15、色底子上,从最淡的维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他让阿尔八月阳光的色彩在画面上大放光芒,这些色彩炽热的阳光,发自内心虔诚的敬神情感。,返回,自由引导人民,取材于法国1830年的七月革命。三角形构图的制高点是这位象征自由的女性形象。她左手握枪,右手高擎三色旗,正转身号召民众向君主专制王朝冲去。画面结构紧凑、色调丰富炽烈、用笔奔放,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加莱义民,返回,林肯的头像,又名靠窗的加拉,旋转的加拉肖像,返回,呼号,一个面容近于骷髅的人,双手捂着耳朵,站在一条看不到头尾的公路桥上,似乎由于惊吓而大声狂喊。红、蓝、绿和褚石的色彩组成流动的河水和天空的形象,给人以强烈的不安感,象征了世纪末人们的彷徨心理。蒙克从1893年开始创作组画生命,表现世纪末人们的忧虑和恐惧。这是其中最富盛名的一幅。,返回,崇高感与荒诞感的比较,返回,美感与感性认识的比较,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