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十二节:议案.ppt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8391968 上传时间:2019-06-24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节:议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十二节:议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十二节:议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十二节:议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十二节:议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二节:议案(行政公文),一、适用范围: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二、议案、提案、建议议案:使用者是各级人民政府;收文者是同级人民代表大会 和其常务委员会。(人代会代表也可向人代会提交议案,按 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需30名代表联名才可向大会提出议 案;县及以上需10名以上代表联名;乡镇5名以上。但这不 是公文,不一定会列入大会议程,多数由大会议案审查委员 会处理),提案:是政协、和各种职代会、教代会、学 代会等会议使用的文书,也不属于公文。 建议:人代会、政协会、和各种代表会不满 规定人数提出的建议,则不能叫议案或提 案,只

2、能称建议。,三、议案,(一)议案 的特点: 1、涉及内容重要: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需要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议的重大事项有: (1)行政法规和规章:如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 某某省城市规划条例(草案)的议案 (2)重大行政措施:如:某某县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兴建某某水库的议案 (3)重要行政机构变动:如:国务院提请审议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的议案 (4)主要行政领导任免: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 陈忠、庞文弟同志职务任免的议案 (5)缔结国际条约和协定:如:国务院提请审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玻利维亚共和国领事条约的议案,2、行文定向流动,议案 一定是

3、某人民政府向同级人代会或其常委会递送的一种 文体。 3、时限性强:议案必须在某次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开会之前 或开会期间送达,才能及时审议,可见其效能仅限于会议期 间。 (三)写作:眉首部分 1、发文机关标识:发文机关全称。注意后不加“文件”二字。 2、发文字号:也是机关代字年份全称发文序号,但需注意的是机关代字: (1)以“函”代“发”,如:国函200910号 (2)只有机关代字,如:川府200829号 主体部分 1、标题,1、标题,三要素: (1)如果是国内事项:关于提请审议的议案。如:国务院提请审议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的议案;如果提请审议的事项是法规规章,还应在其名称后面注明“(草案)”

4、字样:如: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 某某省城市规划条例(草案)的议案 (2)如果是国际条约或协定: :关于提请审议批准的议案。如:国务院提请审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玻利维亚共和国领事条约的议案,条约或协定后不加“(草案)”二字。,2、主送机关,(1)在大会开会之前递交:用同级人代会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大 (2)在大会开会期间提出:还应标明届次,如: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3、正文:有两种写法 (1)含案法:即把提请审议的方案写进议案的正文中。 A、案由:提出该议案的理由包括原因、目的、意义等 B、案据:写明提出议案的根据,以引起大会的重视。 C、方案:解决

5、有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D 、结语:“请审议”、“请予审议” 、“现提请审议”、“请审议决定”,(2)另案法,另案法即把提请审议的方案置于议案之后而不入正文,这些 方案不能视为附件,因此不在正文之后加附件说明。提请审 议的事项是法规规章或国际条约或协定时采用令案法。 A、案由:提出该议案的理由包括原因、目的、意义等 B、案据:写明提出议案的根据,以引起大会的重视。 C、方案的形成过程,简要讲怎样总结经验、调查研究、 征求意见、与有关部门商议等,表明方案是慎重提出的。 D、结语:同含案法,但如果提请审议的是与外国缔结条约 或协定,一般用“现提请审议,并请做出批准的决定” 4、签署:由各级政府首脑

6、签署,职务名称和姓名;下起一 行签署时间,是议案提出的时间,例文,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安全法(草案)的议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民主的专 政和社会主义制度,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顺利进行,国家安全部经过了广泛调查,反复研究修改,草 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草案)。此草案业经 国务院常务委员会讨论通过,现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草案) (略),提案的写法,1、案由(标题),简要概括提案的内容。“关于的提案” 2、提案人:写上提案人姓名,之后附议人签名,如果是部门,写全称。 3、日期 4、理由:陈述事实指明性质或危害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5、办法: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