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 (新规范) 郑国权 13609000280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2007年7月9日,主要内容,一、综合说明 二、编制总则 三、项目概况 四、项目区概况 五、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六、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七、水土流失预测 八、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 九、水土保持监测 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十一、实施保障措施 十二、结论及建议 十三、附件、附图和附表,一、综合说明,(一)需要介绍的主要内容 (1)主体工程概况; (2)水土流失防治区划; (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设计深度; (5)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6)水土保
2、持措施体系及主要工程量; (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8)主要结论与建议; (9)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二)编制要点 1、主体工程概况:工程基本情况及特点、项目的基本情况、项目区介绍、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工程进展情况、设计工作进展情况等。 2、水土流失防治区划。 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意见:就项目选址、方案比选、有无项目建设的水土保持限制性因素、施工组织设计、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设计等方面,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总结该工程项目建设是否可行。 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明确水土流失防治执行标准、占地性质、占地类型、占地数量、直接影响区的范围和方案的编制深度与设计水平年。,5、水土
3、流失预测结果 :说明工程建设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工序及环节,工程建设期(含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新增水土流失量,明确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部位和重点时段。 6、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及主要工程量:按防治分区并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介绍水土保持措施的布设情况、施工组织设计和主要工程量。 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说明估算总投资和分年度投资,说明六项指标完成情况。需特别说明监理费、监测费和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 8、结论与建议 :明确项目建设的水土保持可行性;对主体工程设计单位、招标主持单位、施工单位和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等提出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4、9、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二、编制总则,(一)需要介绍的主要内容 (1)方案编制的目的意义; (2)明确方案编制的依据,包括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与标准、相关资料等; (3)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说明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 (4)论述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 (5)说明方案编制的原则; (6)确定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二)编制要点 1、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级的确定 (1)按开发建设项目所处的水土流失防治区和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功能重要性确定执行标准,分为三级。 (2)当防治标准出现交叉时按下列规定执行: 1)同一项目所处
5、区域出现两个标准时,用高一级标准; 2)线型工程项目应分段分别采用不同的标准。 2、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 方案编制深度的确定。 设计水平年:建设类项目为基建工程完工后的当年或后一年,建设生产类项目为主体基建完工投产年。,三、项目概况,(一)需要介绍的主要内容 主要说明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组成、建设内容及总体布置、比选方案、施工组织、工程征占地面积、土石方量、工程投资、进度安排、拆迁与安置等情况。若有与其他项目的依托关系应予说明。并附工程特性表和相关地理位置图、三区划分图等。,(二)编制要点 1、线型工程 首先需明确本工程建设地理位置、项目建设单位、总投资、土建投资、投资单位和投资比例等内容。 详
6、细介绍工程项目组成、建设内容、工程特性、建设规模、总体布置,包括比选方案的比较。 按项目组成分行政区域列表说明各单项工程占地面积、占地类型、占地性质。 土石方平衡表中,应包括线路和渣料场表土剥离等土石方量;按自然节点(大桥、隧道)分段,并列表说明各段的土石方平衡情况。 说明深挖高填路基、桥台与桥墩、隧道进出口等的位置、基本情况、施工工艺等,突出与水土流失有关的水土渣的部分。 明确施工生产生活区、临时道路、取土场、弃渣场的位置,完善相关内容的介绍。,2、点状工程(水利枢纽工程) 与线型工程不同之处在于: 要熟悉五通一平阶段的施工用水、电、交通、通讯、场地布设情况,并通过分析与评价找出与水土流失有
7、关的重点项目及重点部位(如取土取料场、弃土弃渣场、高填深挖部位等)。 不得向已建成水库内、河道中弃渣,需复核死库容内弃渣场的位置、堆渣高程、弃渣量、弃渣体的整体稳定性,说明渣料场与周边敏感区(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的关系,原则上不能搞自溃式施工围堰。 按主要工程项目分挖方、填方、调运方、借方和弃方绘制土石方平衡表和土石方流向框图;在土石方平衡表中,应包括施工道路、施工生产生活区、项目区和渣料场表土剥离、围堰的建设与拆除等土石方量。 明确移民安置与专项设施改建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和要求。,四、项目区概况,(一)需要介绍的主要内容: 项目区概况应说明项目所在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土地利用
8、情况,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情况,项目区所在地的国家级、省级和县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区域内生态建设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可借鉴的经验。,(二)编制要点 1、水土流失现状及调查方法 水土流失现状的介绍主要包括项目区及周边区域水土流失类型、强度、土壤侵蚀模数、土壤流失容许量等,需用列表、附图说明。此外,还需说明项目周边区域的水土流失对工程项目的影响。 2、水土保持现状 水土保持现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项目区及其周边区域的水土保持现状,二是项目区本身的水土保持问题。,五、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一)需要介绍的主要内容:(1)工程选址的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2)主体工程方案比选及评价;
9、(3) 工程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分析与评价;(4)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弃土(石、渣)场、取料场的布置、施工组织、施工方法与工艺等评价;(5)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6)工程建设与生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7)结论性意见、要求与建议。,(二)编制要点 1、对主体工程选址评价及建设方案比选的评价主体工程选址及建设方案比选的评价,是指对主体工程选线、选址、总体布局、施工工艺、土石料场选址、弃渣场选址、占地类型及面积的评价,从扰动面积、土石方量、损坏植被面积、水土流失量及危害、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水土保持影响及分析,评价主体工程推荐方案是否存在水土保持制约因素。如果推荐方案存在制约
10、因素,还应从水土保持角度对其他比选方案进行论证,提出水土保持意见。如果各个比选方案均存在制约性因素,就应挑选出影响最小的建设方案,作进一步的分析。 2、对规范中规定的几种限制性因素解释对绝对限制行为,用“必须”、“须”和“严禁”强调; 对正常情况的严格限制时,用“应”、“不得”、“不应”表示; 对普遍情况的要求,用“宜”、“可”、“不宜”来表示。,3、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明确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项目和计入水土保持投资的工程项目。 按照工程类型,对主体设计中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进行分类、明确设计标准、完善典型设计图(有一种措施,就应该有这种措施的典型设计图),并据此计算
11、工程量及估算投资。 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工程,按项目区分列工程量表,并分项进行水土保持评价。4、对评价进行汇总,提出主体工程设计中存在的水土保持问题,为方案编制奠定基础。,六、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界定,(一)需要介绍的主要内容: (1)工程占地,要分行政区划(以县为单位,线型项目也可以地、市为单位)列表说明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等。 (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确定的依据。 (3)防治责任范围结果,用文、表、图说明项目建设区、直接影响区的范围、面积等情况。 (4)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结果。,(二)编制要点 1、项目建设区 应注意两个问题。其一是做到不重不漏;其二要定量描述项目建设区的范围
12、。 2、直接影响区 建设项目的性质、建设规模和标准不同,直接影响区的范围也不相同。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应依据当地的经验和科研成果,合理界定直接影响区的范围。 (1)范围界定的基础。 (2)防治费用的估列。 (3)直接影响区宜开展监测。,3、防治分区 (1)分区依据 防治分区的主要依据是项目区所处的地貌类型、工程建设类型、布局、新增水土流失的特点,并考虑与主体工程相衔接,便于水土保持方案的组织实施。 (2)分区原则 (3)分区结果,包括项目划分和分区面积。,七、水土流失预测,(一)需要介绍的主要内容: (1)预测范围和预测时段。 (2)说明预测方法及土壤侵蚀背景值、扰动后的模数值的取值依据。 (
13、3)水土流失预测成果,应说明项目建设扰动地表面积、产生的弃土(石、渣、矸)量和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与数量。 (4)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分析与评价。 (5)预测结论、综合分析及防治措施布设的指导性意见。,(二)编制要点 1、水土流失预测范围的确定 (1)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包括永久征地和临时占地面积。 (2) 扩建工程只对本次扩建所扰动的范围进行预测。 (3)对于新建、且留有进一步扩建余地的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的预测范围也应限于本期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扰动地表的区域。 (4)直接影响区不包括在预测范围内。 (5)对于电厂贮灰场,其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只限于修筑灰坝、截排水(洪)沟,以
14、及进行防护林建设等扰动地表的区域,但若进行了防渗处理,应该把扰动地表的部分也算作为预测的范围。 (6)对于建设期冶金矿业工程的尾矿库,电厂贮灰场。 (7)对于沿海地区需要围海造地或者需要在海域内进行作业(如吹沙造地)的工程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只对形成陆地后进行预测。,2、预测单元的划分 3、预测时段的划分 4、水土流失预测的内容与方法,预测方法采用类比分析法和现场调查法。5、水土流失预测结果的综合分析 (1)根据水土流失预测总量,明确产生水土流失(量或危害)的重点区域、地段、和时段,指出水土流失防治和监测的重点区段和时段; (2)在水土流失强度预测的基础上,提出应采取的防治措施的工程类型(如工程
15、措施类、还是植物措施类)和部分重点地段的具体措施; (3)根据水土流失量的变化过程,提出防治工程(特别是临时防护措施)的实施进度要求; (4)根据水土流失强度和总量的预测结果,明确监测的重点时段、重点区段;并附水土流失预测强度分布与时段图。,6、水土流失预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预测范围应与项目建设区一致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的长度应考虑最不利因素 预测单元(分区)要合理 预测参数确定要科学 补报水土保持方案的水土流失预测问题,八、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及防治措施体系,(一)需要介绍的主要内容: (1)防治目标,提出定性与定量的防治目标。 (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 (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
16、布局,并附防治措施体系框图。 (4)不同类型防治工程的典型设计。 (5)防治措施及工程量,应按防治分区,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列表说明各项防治工程的工程量。 (6)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7)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安排。,(二)编制要点 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国家关于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定了6个量化指标,分别是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建设类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建设生产类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注:A代表施工期,B代表试运行期,C代表生产运行期。,2、防治标准的确定和相关说明 (1)防治标准的确定 一级标准:依法划定的国家级
17、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及省级重点预防保护区。 二级标准:依法划定的省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 三级标准:一级和二级未涉及的区域。 (2)相关说明,1、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工程措施:拦挡工程、斜坡防护工程、土地整治工程、防洪排导工程、产流拦蓄工程、固沙工程等。 (2) 植物措施:边坡植被建设工程、渣面和施工场地植被建设工程、特殊场地植被建设工程、堤岸滩绿化工程、交通道路两侧的绿化工程、生活区和厂区及其他特殊要求、草坪、项目区周边绿化、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被建设工程(如果园、苗圃等)、专门的防风林带建设、固沙造林、固沙种草工程、封育治理工程。 (3)临时措施:
18、拦挡措施、排水和沉沙措施、临时植物防护。,九、水土保持工程设计,2、水土保持工程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1)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2)安全第一、科学论证、准确选型。 (3)就地取材、经济可行。 (4)交通方便、便于施工。 (5)计算公式应用正确、参数选用准确。 (6)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3、水土保持工程的设计理念 (1)树立敢于评价和修正主体设计的理念;(2)改变旧的土石方平衡理念;(3)树立保护土壤的理念;(4)树立尽最大可能保护植被的理念;(5)树立保持自然地貌的理念;(5)强化先拦后弃的理念;(6)尽量减少工程措施,以恢复植被为主的理念;(7)树立桥、隧、堤结合的理念;
19、(8)强化土方工程与水保工程衔接的理念;(9)树立建设集雨工程的理念。,4、水土保持工程设计的步骤 第一步,阅读主体资料; 第二步,拟定可能选用的水土保持工程类型; 第三步,获得设计资料; 第四步,进行计算、分析; 第五步,根据设计绘制设计图; 第六步,现场复核。 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典型设计 (1)典型的选取 针对不同地貌、地质情况、不同材料类型的措施分别选取典型。 对各种措施类型都需要选取典型。 工程量应稍高于平均值的典型。,(2)典型设计的具体要求 说明各种典型设计采用的设计标准。 给出各种典型外形尺寸确定的依据和相关内容。 给出各种措施典型稳定、安全校核的相关内容。 所给的典型设计必须
20、满足施工的要求。 给出各种措施典型的平面位置图。 给出典型措施设计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典型设计的各相关尺寸要标注完整。 典型设计所有相关工程量计算齐全,核算准确。 计算出典型设计工程量的单位指标。,7、本章节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根据不同防治分区不同的目标和面积,按加权平均值计算综合防治目标; (2)防治措施体系框图与防治分区、防治措施设计要一致; (3)工程措施、临时措施要符合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规格尺寸满足稳定性和防洪设计标准要求; (4)根据项目区立地条件,推荐植物品种,明确种植密度、规格质量要求和种植技术; (5)结合主体工程施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防治措施实施进度安排; (6)按
21、防治分区和防治措施类型(工程、植物和临时措施)列出工程量表。,九、水土保持监测,(一)需要介绍的主要内容: (1)监测时段; (2)监测区域(段)、监测点位; (3)监测内容、方法及监测频次; (4)监测工作量,说明监测土建设施、消耗性材料、监测设备、监测所需人工等; (5)水土保持监测成果要求。,(二)编制要点 (1)监测时段包括背景监测期、施工期和试运行期。 (2)根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有针对性地布设监测点位。 (3)根据不同的监测内容选取不同的监测方法和频次。 (4)估列监测设施和投资。 (5)对监测成果提出要求。,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一)需要介绍的主要内容: (1)投资估算的编制
22、原则、依据、方法。 (2)水土保持投资概述,并附投资估算汇总表、分年度投资表、工程单价汇总表、材料用量汇总表。 (3)防治效果预测,应对照制定的目标,验算6项目标的达到情况。 (4)水土保持损益分析,从水、土资源、生态与环境等方面进行损益分析与评价。,(二)编制要点 (1)人工工资和主要材料价格以主体工程为主; (2)植物措施投资应分苗木费和种植费; (3)独立费用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方案编制费及勘测设计费、监理费、监测费、质量监督费、专项设施验收费等,其中监测费、监理费根据工程规模采用人年法或参考22号文;小型工程可不计列监理费,水土保持监理结合主体工程同时进行; (4)建设期水土保持投资从
23、基建费中计列,运行期从生产费用中计列; (5)定量计算并分析采取治理措施后预期达到的各项目标值,列表说明。,十一、实施保障措施,组织领导与管理。 后续设计的安排。 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的承诺及打算。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的承诺及打算。 水土保持监测的承诺及打算。 施工管理的打算。 企业内部的水土保持检查与验收计划等。 资金来源及使用管理。,十二、结论及建议,1、结论与建议的规定水土保持方案结论与建议应符合以下规定:(1)结论中应明确有无限制工程建设的制约因素,对主体工程方案比选的结论性意见、主体工程设计和改扩建项目的现有工程的水土保持评价、水土保持预测结果、水土保持总体方案、主要水土保持措施
24、及工程量、工程投资与效益。(2)提出对主体工程及施工组织的水土保持要求,水土保持工程后续设计的要求,明确下阶段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2、结论 (1)设计深度与设计水平年 编制的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深度与设计水平年。 (2)水土流失预测结论 工程扰动原地貌总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总量等相关结论。 工程建设总弃土弃渣量、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新增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区域等相关结论。 (3)防治责任范围 总结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项目建设区范围、直接影响区范围等相关结论。 (4)防治目标 总结水土保持方案已确定的水土流失防治总目标。,(5)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与措施布局 总结水土流失防治分
25、区结果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总体布局。 (6)分区防治措施与工程量 总结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措施和工程量,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护措施工程量。 (7)水土保持监测 强调水土保持监测的典型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简要总结监测点布设、监测时段、监测内容以及监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8)水土保持方案投资估算 介绍方案总投资,新增投资中工程、植物、临时措施投资,独立费用、预备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等。 (9)方案实施的效益 总结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预期实现的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主要是6项指标完成情况。,3、建议 (1)根据工程特点及主体工程设计,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分析工程设计及施工组织等方面设计不全
26、面的问题,结合工程特点提出有利于控制项目区水土流失的合理化建议。 (2)针对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突出问题,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程和质量标准,提出旨在能保证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各项措施顺利实施的合理化建议。 (3)对设计方案下阶段的细化、深化提出相关要求,并对细化、深化后的后续设计中水土保持措施的调整提出合理化建议。 (4)对设计单位、招标主持单位、施工单位和当地职能政府部门等提出更好贯彻实施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意见和建议。,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的填写说明,(1)防治区类型指国家和省级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类型,县级的需注明。 (2)水土流失预测总量指建设期内,项目建
27、设区内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含背景值)。 (3)扰动土地整治率按(水保措施面积+永久建筑物面积)扰动地表面积来计算。 (4)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按水保措施防治面积(含永久建筑物面积但不含水面、塌陷区等)水土流失总面积(含项目建设区内未扰动的水土流失面积)来计算。 (5)土壤流失控制比按项目区土壤侵蚀容许值方案目标值来计算。 (6)新增水土流失量指项目建设区内由于工程建设可能增加的水土流失总量。,(7)水土保持总投资和独立费指建设期内由基本建设投资渠道列支的投资。 (8)项目建设区面积可以不等于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但应大于或等于扰动地表面积。 (9)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应等于项目建设区面积与直接
28、影响区面积之和。 (10)防治措施面积为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占地面积之和。 (11)扰动地表面积并不一定等于工程占地面积(即项目建设区面积)。 (12)完整填写方案编制单位和建设单位有关信息。,附件、附图和附表,1、附件 (1)项目立项的有关申报文件、批件或相关规划。 (2)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初步意见。 (3)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 (4)方案(送审稿)技术评审意见。 (5)说明项目可行性且与水土保持有关的协议。 (6)说明防治责任转移的函件 (7)水土保持投资估(概)算附件。 (8)其他与工程相关的资料。,2、附图 (1)项目所在的地理位置图。 (2)项目区地貌及水系图。 (3)项目总平面布置图及施工总布置图。 (4)项目区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图。 (5)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 (6)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 (7)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图。 (8)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布局图。 (9)其他图件。 3、附表 附表主要包括水土保持投资估算附表、方案特性表等,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