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民俗答辩ppt.ppt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8389901 上传时间:2019-06-24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2.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俗答辩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民俗答辩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民俗答辩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民俗答辩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民俗答辩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山西柳林盘子会民俗文化调查研究,专业: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指导老师:毛巧晖 答辩人:高栩平,柳林盘子,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笔者是吕梁人,长期在家乡生活,具有当地人的调查优势,盘子会是吕梁地区特有的一种综合的民俗文化活动,主要集中在柳林县柳林镇、穆村镇一带。从信仰和文化方面考察盘子有着丰富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从学术价值上看,可以继承学术传统,拓宽和加深民俗学对民间信仰的研究。民俗学比较重视对精神民俗的研究,视其为民俗文化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深入开展盘子会研究,可以拓宽民俗学的精神民俗研究领域。 从社会意义上看,通过探讨盘子会在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为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新

2、的途径。在民俗文化中经常可以发现,凡是最具生命力的民俗文化,最后大都归宿于信仰或艺术,但在很多情况下正是信仰和艺术的交融,共同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柳林盘子会正是这样一种融合了信仰和艺术的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盘子会也就是保护和传承地方标志性的民俗文化。并且还可以为家乡特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做一点贡献。,论文框架,第一部分介绍了盘子会的基本概况。通过文献梳理,简要描述了盘子会的起源和历史变迁过程。从传承人和盘子民俗实物入手,分别介绍了盘子的工艺传承和基本构造,并着重对盘子的面塑及其供献神灵加以介绍。 第二部分详细描述了盘子会活动的仪式过程。从盘子会的组织者、参与者入手,分类描述了盘子会在

3、准备阶段、活动阶段和收尾阶段的不同仪式内容,并对盘子会的相关民俗文艺活动进行了介绍。 第三部分探讨了盘子会作为地方特色文化事象的现代遭遇。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入手,通过盘子文化的视角,进一步分析了地方公共文化政策与传统民俗生活的关系。,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田野调查法和文史资料分析法。笔者于2011年2月在柳林县做了为期两周的专题田野调查。在这期间,笔者走访了柳林县城及周边的穆村镇、沙曲村、白家峁、闫家山村等十多个乡村,重点考察了这几个村庄的盘子会情况,访谈了一些重要的盘子手工艺人,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的口述资料和现场观察资料,对柳林盘子会整体分布情况有了丰富细致的了解。 文史资料分析方法。

4、已有关于柳林盘子的研究,主要是当地人撰写的文史资料,介绍盘子民俗文化的比较多,另外,当地政府从文化建设和开发角度曾做过大量宣传,但对盘子系统规范进行专题研究的还比较少。在盘子艺人和仪式过程的现代变迁方面讨论仍然不够充分,盘子文化还有值得充分调研的空间。,论文的不足之处,本文研究特点是描述、感受和体验的资料比较丰富,基本能够反映柳林盘子文化的现状,但是在理论提升和问题意识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另外由于盘子会是特殊节庆时期的民俗文化活动,现场参与调查时间短,周期长,笔者只在2011年春节期间进行过一次田野调查,不够全面。按照民俗学田野作业的学术训练,至少应该观察两次以上,但因为时间关系,只能以这次调查资料为准,所以在资料使用上难免有偏颇,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够对盘子文化进行连续性研究。在调查点的选择上,由于个人精力原因,主要是以柳林县的调查为主,对于其他县乡的盘子会,只能采取辅助调查的方法,从这点来讲,对当地各种类型盘子文化的了解也是不够全面的。最后在访谈人方面,笔者调查的盘子手工艺人个案还不够丰富,主要采访人仅有三四位,这些都不利于对盘子文化传承体系的分析。,致谢,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