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握课堂生成资源 提高语文运用能力,题解:,在中职语文课堂,几乎每天都会出现许多“情况”和“问题”。作为教师,在处理这些“情况”和“问题”时,要善于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内容,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一、为什么要提出把握课堂生成资源?,1.针对部分中职语文课堂的现状沉闷 低效 无序2.针对部分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辛苦 无奈 灰心丧气3.针对部分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 无用 无趣 似懂非懂,二、什么是课堂生成资源?,1.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况(教学性的、非教学性的)。狭义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针对文本进行的解读、对话、
2、交流、合作等,产生的与教师教学预设不一致的问题(教学性的)。合理利用,变成教育教学内容,才有价值,2.中职语文课堂上经常出现的“生成资源”不回答、乱回答;不读书、乱读书;不书写、乱书写;不提问、乱提问上课睡觉、玩小动作(玩手机之类);同学之间打闹、讽刺挖苦不服从管理,讲歪理,三、把握课堂生成资源须具备的基本素养1.要有良好的“大纲”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3、。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2.要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放在首位国家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七大报告)语文课程任务: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运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教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3.要努力工作,使自己不断获得成功
4、感中职语文教师难以获得成功感的原因:学生基础差学校不够重视家长不够重视没有统考、统测和升学压力自身原因 魏书生老师谈到教师对待教育的态度时说过:“不改行,趁早爱她;不爱她,趁早改行。”,四、如何把握、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教例 教例一:场景: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寂然无声。突然,一学生用方言叽咕一句:“这什么意思啊?”教师忙走过去,俯身询问、解答。反思:解答后先表扬该学生勇于提问,再追问一句:这样提问有什么问题?并示范正确的提问方式。1.没有举手或起立;2.缺少称谓;3.指代不明(所问不明);4.使用方言。,正确的提问方式:在举手或起立后,用普通话说:“老师,页行这个问题我不懂,请您解
5、答。”进而发挥:今后同学们走上社会、走进企业,与师长、老板对话,提问题时,要征得同意,要有称谓,问题要明确,用祈使句请别人解答;在一定的场合要使用普通话。因为这些反映出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平时不注意,到时候“装”是“装不像的”。,教例二:场景: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甲学生举手回答,老师表扬。乙学生讽刺“逞能”、“出风头”。甲学生没有回应。老师批评乙:“你自己不回答,还讽刺别人!”反思:应表扬甲学生;对乙学生的批评可以换一种方式,以杜绝此类情况再度发生。示例:甲同学没有回应,做得好!他真的没有回应吗?他是用沉默作为回应,对这种讽刺挖苦不屑一顾,这样的回应更有力量。同学们是否读过一些“无题”诗,看过
6、一些“无题”画作、摄影作品?难道是它们没有题目吗?不!,“无题”就是它们的题目,“无题”更能引起人们的思索。这就是辩证法,无就是有,有也是无。至于举手发言是不是“逞能”、“出风头”,这涉及到一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相信乙同学也只能在私底下说说而已,在大庭广众、正式的场合,也不会(不敢)这么说的。乙同学,你说是不是?进而教学生处理此类情况的一种方法:以后同学们遇到这种情况,如果要回应,就使用一个假设复句(假言判断)来回应,这样可以避免产生更大的矛盾,也是对“说不清道理的人”的一种回敬。如甲可以说:“如果你认为举手发言就是逞能、出风头的话,那就算我是吧。(那我也没办法。)”,教例三:场景:课堂上,有
7、学生或故意发出怪声音,或趴在桌上睡觉,或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东扭西歪站不直、叽叽咕咕不回答等。老师装作或没听见,或没看见。反思:不能装作没听见、没看见。应严格要求,采取办法,否则正常秩序无法维持,正常教学无法完成。示例:人与人交往必须依靠语言。语言是一个人的思想的外在形式,也是一个人的心理、品德、知识的外在形式。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别人听到你发出奇怪的声音,或是叽叽咕咕不知说什么,看到你在学习、工作的场合趴在桌上睡觉,或是东扭西歪站不直,会对你有什么样的评价呢?实际上这些都是在自毁形象。青年学生应该朝气蓬勃,不应该自毁形象!,进而发挥:同学们现在对同学对老师、今后对同事对老板,都要努力通
8、过自己的“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获得别人的好感、信任。有声语言即说话,要通过多读书、多学习、多交流才能不断获得提高;无声语言即体态语,要在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那种认为今后走向社会、走进企业“自然就好了”的想法是错误的,是根本做不到的。教例四:场景:课间,俩同学发生矛盾,被老师制止。甲学生说:“是他先打我的。”乙学生说:“我只是不小心碰了他一下。”老师了解情况后得知,乙不是“不小心”而是故意,不是“碰”而是“撞”。批评教育后了结。,反思:老师先了解情况再予以批评教育,正确。但这其中也有一些可资利用的资源,能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如: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词语的修饰,为自己
9、利益对事情的夸大与缩小、强调与减轻,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示例:甲为了缩小、减轻自己的责任,选择了一个概念内涵为“两物相触 ”程度较轻的词语“碰”,强调是“不小心”;乙为了证明自己无辜,夸大是“打”,强调是“先”,因为“打”的内涵是“攻击、殴打”,“首先攻击、殴打”肯定是错误的。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呢?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因此在向老师陈述事情经过时,都选择了对自己有利的词语。,进而发挥:同学们今后在读书、听话过程中,要注意辨别文章中、话语中使用了什么样的词语,运用了什么样的修饰成分,就可以基本判断出他的态度、倾向、好恶、情感等。我们自己在说话、写作文时,更要斟酌词语,运用修饰了。这就是学习语
10、文的重要性。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表达思想,互相交流;又有人文性,在表达思想、互相交流中蕴含着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二者是互为表里、融为一体的,我们只有在多读书、多写作、多交流中才能体会,并逐渐提高水平,为自己今后就业、创业打下基础。,教例五:场景:课堂上,学生齐读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有的读成“这是张小/水墨画”,有的读成“这是张小水/墨画”,读完老师不做评价和示范。反思:学生的读书水平低原因多种,其中老师不指导、不示范是重要原因。而汉语言的特点之一是:阅读与理解同步,所谓“句读之不知
11、,惑之不解”,即是此理。示例:“张”要读出“一张”的意思和停顿,“小”要读出“小的”或“小小的”意思和停顿,才符合作者意思,体会到情味。,进而指导:为什么“张”是“一张”的意思、前面的“一”可以省去呢?这是语言运用的一种约定俗成现象。我们常说:“来了辆车。”“吃了顿饭。” “买了张画。”“百把斤。”大家都理解。这与数学中省去1是一个道理。例如:X2X3X;0.25表示25%,为什么?因为0.25的分母是1,省略了,乘以1,分母也是1,扩大100倍,就是100%,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得出25%。这个例子虽然简单,但说明各学科之间有许多相通、相联系之处。同学们在平时学习中要多动脑筋,就会体会到
12、学习的乐趣。,教例六:场景:过年了,家家贴春联(门对子),有这样一幅门对子: 大 门 福 万 星 事 高 如 照 意 前 永 程 顺 锦 心可以问问同学们,如果你看到这幅春联,觉得它有哪些毛病?,反思: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巧妙地引入到教育教学中来,学生有兴趣,而且很快就会运用。示例:1.上下联贴反了(古文的竖排版,对联的仄起平收,仄声、平声);2.对联的基本知识(正对、反对、流水对,词性、词组、词义等),“福星高照”与“万事如意”基本能对得上,但“前程锦”“永顺心”对不上;3.用语不规范,可以说“前程似锦”“前程锦绣”,而不能说“前程锦”;4.尝试修改,示
13、例:福星高照前程似锦,万事如意合家欢欣。前程似锦福星照,万事如意合家欢。,还可以引用下列一副春联进行教育教学:梅开花世界,雪落玉乾坤。示例: 这副传统春联意思似乎很明白,但如果不理解“花”和“玉”是使动用法,“使世界繁花似锦”、“使乾坤冰清玉洁”,就不能体味出它的妙处。什么是使动、什么是意动,汉语中没有词性、词格等标识,完全依靠多读书、多学习掌握。学生熟悉的一些成语,例如“倾国倾城”、“祸国殃民”、“沉鱼落雁”、“鱼肉百姓”“不耻下问”等。进而由衷地感叹: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简约、凝练、富有表现力啊!,教例七:上学期举行的“我身边的教学故事”征文评选,获奖征文有许多很好的教例,老师们可以登录查看,学习、借鉴。 http:/ ,,谢谢大家!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