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农业生产要素,目的要求:掌握农业生产要素的内涵、特点、功能及组合应遵循的规律;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认识农业科技的重要作用;掌握农业科技的特点、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内涵;掌握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意义和原则。,第四章 农业生产要素,第一节 农业生产要素的构成 第二节 农业生产要素的特点及功能 第三节 农业生产要素的组合 第四节 农业科学技术,第一节 农业生产要素的构成,一、农业生产要素的内涵 二、农业生产要素的分类 (一)以土地和水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二)劳动力 (三)资本 (四)科学技术,第一节 农业生产要素的构成,一、农业生产要素的内涵农业生产要素,是在农
2、业生产过程中,为了获得人们需要的各种农产品所必须投入的各种基本要素的总称。,二、农业生产要素的分类,(一)以土地和水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农业自然资源:是自然资源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指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的或可能利用的自然条件。,二、农业生产要素的分类,(二)劳动力农业劳动力的概念包括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就是能参加农业劳动的人数。农业劳动力的质量,是指农业劳动力的体力强弱、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 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变动,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农业劳动力的质量状况,取决于农村教育的普及状况;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以及专业化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二、农业
3、生产要素的分类,(三)资本农业资本是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占用的物质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形式和货币表现,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单位获取各种生产要素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三)资本,农业中的资本按不同的标准可以作如下的几类: 1、按资本存在的形态划分,可分为货币形态的资本和实物形态的资本。 2、按资本的来源划分,可分为生产单位的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 3、按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所处阶段,可分为生产领域的资本和流通领域的资本。 4、按资本的价值转移方式,又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四)科学技术,农业科学技术是揭示农业生产领域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在生产中应用成果的总称。,
4、第二节 农业生产要素的特点及功能,一、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特点 (一)自然资源作用下降,农业增长主要来源于现代生产要素投入 (二)劳动力资源中智力因素上升,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 (三)技术进步成为主导力量,二、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功能,(一)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影响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自然资源影响农业生产力的分布 3、自然资源影响各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二、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功能,(二)劳动力1、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能动要素和主导力量 2、劳动力不仅是其他生产要素的使用者,还是其创新者和发展者,二、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功能,(三)资本投资所形成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生产条件就是资本,这些生产
5、工具和生产条件能够扩展人的能力,相当于人手的延伸,扩大了人的劳动能力。,二、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功能,(四)科学技术1、改善其他生产要素的质量 2、扩大劳动对象的种类和范围 3、改造传统农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高级化,第三节 农业生产要素的组合,一、农业生产要素组合的原理 二、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应遵循的规律 三、农业生产要素组合的经济效益,第三节 农业生产要素的组合,一、农业生产要素组合的原理 (一)制度层面的农业生产要素组合 (二)技术层面的农业生产要素组合 1、要素的不可分离性 2、要素作用的非均衡性 3、部分要素的可替代性 4、要素组合功能的系统性 5、要素组合比例的变动性,第三节
6、 农业生产要素的组合,二、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应遵循的规律(一)重视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 (二)重视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的作用 (三)重视规模报酬的变化规律的作用 三、农业生产要素组合的经济效益,第四节 农业科学技术,一、农业科学技术的内涵及特点 二、农业科技进步 三、农业技术推广,第四节 农业科学技术,一、农业科学技术的内涵及特点(一)内涵:是揭示农业生产领域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生产中应用成果的总称。 (二)特点: (1)综合性和关联性 (2)区域性 (3)研究开发的周期长、难度大 (4)应用的不稳定性 (5)农业科学技术的保密性较差,二、农业科技进步,(一)农业科技进步的内涵 农业科技进
7、步:在农业发展中,不断地用效率更高的先进科技替代效率较低的落后技术的过程。 广义的农业科技进步:包括硬的科技进步和软的科技进步。 狭义的农业科技进步:硬的科技进步。,(二)特点,1、综合性 2、外生性 3、选择性 4、阶段性 5、通常表现为生产结构的变化,(三)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因素,1、生产、市场的需求-外在拉力 2、科技发展水平基础 3、农业技术的内部协调 4、物质投入 5、农业科技人员及生产者素质 6、农业技术路线和技术政策,(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1、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含义是指广义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份额,既包含了自然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又包含了政策、管理水平等软科学
8、技术进步的作用。 经济增长的两个来源:(1)投入增加;(2)投入产出比提高-靠广义科技进步; 实质:通过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提高投入产出比),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科技水平高,科技进步贡献率不一定高,(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续),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因科技进步引起的总产值增长率+因新增投入量引起的总产值增长率 农业科技进步率=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因新增投入引起的总产值增长率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科技进步率/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五)广义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内涵,1、新技术应用产生的经济效益 2、提高技术效率后产生的经济效益 3、提高资源的分配效率和产品结构效益 4、合理调整规
9、模取得的规模效益,(六)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的现状,时期 科技进步贡献率(%) “一五”时期 19.92 “二五”及三年恢复时期 负值(表明经济效益下降) “三五”时期 2.29 “四五”时期 15.36 “五五”时期 26.68 “六五”时期 34.84“七五”时期 27.66 “八五” 时期 34.28“九五” 时期 45,三、农业技术推广,(一)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指通过试验、示范、指导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一)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包括良种繁育、施肥、病虫害防治、栽培、养殖技
10、术,加工、保鲜、储运、机械技术和农用航空、农田水利、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农村供水、农村能源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农业气象及农业经营管理技术等。,(二)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1、实现农业技术改造,把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农业。 2、普及科技成果,把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推动农业科研、教育、生产的结合,实现三者的共同发展。 4、提高农民的素质。,(三)农业技术推广的特点,高 度 的 综 合 性 直 接 的 生 产 性 明 显 的 周 期 性 广 泛 的 服 务 性 强 烈 的 社 会 性 鲜 明 的 教 育 性,(四)农业技术推广的原则,1、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要经过鉴定,保证其性能确实可靠,并
11、把试验、示范和推广结合起来 2、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要做到领导、技术人员与群众三结合,把推广科技成果、普及科技知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结合起来 3、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要因地制宜,适合当地需要 4、要把科技攻关、技术开发和成果推广有机地结合起来 5、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要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五)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特点,1、政府领导,农业行政部门主管,以国家兴办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为主。 2、技术推广机构兼有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的双重职能。 3、县、乡两级推广机构是技术推广体系的重点。 4、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由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人员组成。,(六)农业科技推广的形式,1、项目推广 星火计划:198
12、5年,国家科委 丰收计划:1987年,农业部和财政部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1989年,科委 燎原计划:1988年,国家教委,(六)农业科技推广的形式,2、农业技术承包制(集团承包、技术联产承包和单产技术承包) 3、技术咨询与技术培训 4、农业广播、电视、函授学校、夜校和各种培训班,(七)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1、推广网络还不健全。 2、经费不足,人员缺乏,素质低下,手段落后。3、管理体制不顺 ,运行机制不畅。,复 习 思 考 题,一、名词解释农业生产要素 规模报酬 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农业科技推广 农业科技进步,复 习 思 考 题,二、判断题 1.我国面临着耕地资源数量减少与质量下降
13、的双重威胁,不可能保护农产品稳定增长。 2、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科技成果的推广成效很差。 3、农业科技进步就是指硬技术的应用 4、农业科学技术是对农业发展起决定性的生产要素。 5、农业科技推广的技术都是最先进的技术。,复 习 思 考 题,三、简述及论述题1、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特点是什么? 2、在现代农业中,各生产要素的功能是什么? 3、从技术层面看,农业生产要素组合有何特征? 4、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5、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是什么?,复 习 思 考 题,6、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特点? 7、科技成果推广应遵循哪些主要原则? 8、结合实际,论述农业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9、如何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