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同步学习检测题第一部分:1填空:鲁迅原名 ,我国现代伟大的 , , 。冰心原名 ,现代著名 , 。山中避雨选自 。我的第一次尝试的作者是 作家 。2分别给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仃( ) 诣( ) 寥( ) 猝( ) 钉( ) 脂( ) 谬( ) 粹( ) 3释词: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放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么物中发现了他。恍然大悟: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人情世故: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望洋兴叹:“看到他六神无主,坐卧不安”,这倒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六神无主:4“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
2、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这段话是什么意思?5忆读书一文中哪些内容说明了作者“读书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见解?6山中避雨中作者说:“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第二部分:(一)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很欢喜。“你会拉的?你会拉的?”我就拉给她们看。手法虽生,音阶还摸得正。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请我家邻近的柴主人阿庆教过梅花三弄,又请对面弄里一个裁缝司务大汉教过胡琴上的工尺。阿庆的教计很特别,他只是拉梅花三弄给你听,却不教你工尺的曲谱。他拉得很熟,但他不知工尺。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后来知道大汉识
3、字,就请教他。他把小工调、正工调的音阶位置写了一张给我,我的胡琴由此入门。现在所以能够摸出准确的音阶者,一半由于以前略有摸小提琴的经验,一半仍是根基于大汉的教授的。在山中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从容地(因为快了要拉错)拉拉了种种西洋小曲。两女孩和着歌来唱,好像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一个女孩唱着渔光曲,要我用胡琴去和她。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我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教师饭,曾经用钢琴伴奏过混声四部合唱,曾经弹过贝多芬的奏鸣曲,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两部空黄包车拉过,被我们雇定了。我付了茶钱,还了胡琴,辞别三家村
4、的青年们,坐上车子。油布遮盖我面前,看不见雨景。我回味刚才的经验,觉得春琴这种乐器很有意思。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用呢?胡琴只要两三角钱一把,虽然音域没有小提琴之广,也尽够演奏寻常之小曲。虽然音色不比小提琴优美,装配得法,其发音也还可听。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倘能多造几个简易而高尚的胡琴曲,使像渔光曲一般地流行于民间,其艺术陶冶的效果恐比学校的音乐课广大得多呢。我离去三家村时,村里的青年们都送我上车,表示惜别。我也觉得有些儿依依。若没有胡琴的因缘,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路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
5、有何依依于这些萍水相缝的人呢?古语云:“乐以教和。 ”我做了七八年音乐教师没有实证过这句话,不料这天在这荒村中实证了。7分别概括两段选文的意思。第一段:第二段:8用简洁的话概括第二段中画线句子的意思。9画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10“乐以教和” 的意思是 。11选文中“和” 字有两种读音,分别是 和 。12纵观全文,两个女孩的心境是由苦闷到 。(二)爱心项链这是美国东部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推销员克雷斯的汽车坏在冰天雪地的山区。野地四处无人,克雷斯焦急万分,因为,如果不能离开这里,他就只能活活冻死。这时,一个骑马的中年男子路过此地,他二话没说,就用马将克雷斯的小车拉出了雪地,拉到了一个小镇
6、上。当克雷斯拿出钱对这个陌生人表示感谢时,中年男子说:“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时,你也尽力去帮助他。”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将那位中年男子对他的要求同样告诉了他所帮助的每一个人。6 年后,克雷斯被一次骤然发生的洪水围困在一个小岛上,一位少年帮助了他。当他要感谢少年时,少年竟然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话:“我不要求回报,但你要给我一个承诺” 克雷斯的心里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爱心是无价的,它不需要回报,但却可以心心相传。如果说,每一件善事都是一颗珍珠的话,那么我们每一个人的爱心都是一根金线。用金线把颗颗珍珠串起来,就是世界上一条最珍贵的无价
7、项链!爱心项链串起了颗颗真诚的心,让大家心系一处,播洒爱的种子。让我们拾起这根金线,也做一个串项链的人,将我们手中的这本杂志,当作一份礼物,送给那些在贫困中却强烈渴望着知识的同学手中吧!13第一段叙述了一个故事,写出这个故事的相关要素。时间: 地点:人物: 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结果:14从表达方式上看,该文可分成两部分,前部分为 ,后部分为 。15第三段所叙的事能否省去,为什么?16第三段中少年所说的话中省略的内容是 。17第四段点题,作者将用“爱心项链”作比,有什么好处?18第五段中“这根据金线” 是指 ,“串项链的人 ”是指 ,这段的意思是在号召我们 。(二)一个母亲创造的奇迹德国二战结束后
8、,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他的妻子因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与谩骂,吊死在自家的窗外。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个可怜的女人。窗户微开,她两岁的孩子正伸出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呼吸默然地观望。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量夕的孩子救了下来。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曾经为帮助犹太人而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街坊邻居没人理解她,甚至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把孩子送到孤儿院或者干脆把孩子扔掉。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心存芥蒂,甚至以离家出走相威胁。可是,艾娜始终
9、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一个小天使。”渐渐地,孩子长大了,邻居们的行动已不那么偏激了,但是还有人常叫他小“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变得性情古怪,常常以恶作剧为乐。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半个月后,几乎发疯的艾娜费尽周折,终于找回了孩子。当他们再次出现在愤怒的邻居们面前时,艾娜紧紧地护着孩子,乞求邻居们说:“给他点儿爱吧,他也会是一个可爱的天使的。”孩子就在那个时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充斥着幼小的心灵。艾娜告诉,最好的补偿就是爱,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从此,他痛改前非,认真做人。在别
10、人的诋毁与侮辱面前,他不再针锋相对;在别人有困难时,他又总是不计前嫌,乐于助人,并友善地与人相处,礼貌待人多年来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一个不相干的女人给了自己一份母亲的爱,我有什么理由不去爱别人!中学快毕业那年,别的同学都陆陆续续地收到了一些礼物。哪怕是一支钢笔,或是一辆单车,可他什么也没在。他的母亲艾娜依旧日夜操劳,他天始有一丝失落,不知道自己的出生究竟是对是错。终于,毕业典礼如期举行。校长念到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就走上台,那一刻是多么神圣和骄傲!作为一个“纳粹”的儿子,他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已是不易,他多想自豪地对世界大喊我毕业了!但是这种感觉转瞬即逝不会有谁关注我的成功的!“雅克里
11、”他听到校长念他的名字了,于是移动着沉重的脚步,沮丧地向台上走去,“雅克里,祝贺你正式毕业。 ”这时,雅克里听到台下掌声如潮,他回过头,看见自己的母亲艾娜和许许多多的邻居不知什么时候站在台下,正粲然 冲着他微笑。他的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来观看他的毕业典礼,这在该校可是史无前例的。“我收到了这一生中最好的礼物”雅克里在台上激动得只说了这么一句话。这是发生在德国的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那样的年代,一个纳粹战犯的儿子受到如此的礼遇有确罕见。如果说这算得上一个奇迹的话,那么,我想说的是,这是一位母亲用爱创造的奇迹。19、本文的叙述顺序是 ,体现这种顺序的标志性词语有(依次答出四处即可)、 、 、 。20
12、、雅克里被邻居送往教养院的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是。21、阅读第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雅克里是如何“痛改前非,认真做人”的?支撑他这样做的信念是什么?22、第段中加点词语“这” 指代的是 。23、第段中雅克里激动地说:“我收到了这一生中最好的礼物”,你认为“最好的礼物”含义是什么?24、文中写道:“两岁的孩子正伸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艾娜“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请你揣摩一下:当时艾娜心里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认为她会这样想?揣摩艾娜心理:理由是:第三部分:写作的爱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 500 字以上的记叙文。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第一部分:1根据
13、拼音写出汉字。和 i( ) xu n 耀( ) 造 ni( ) 无 yn( ) 浩 hn( )2释词:母亲是个好劳动。好劳动:我依然看到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蹒跚:她一来到我的身边,就给我带来爱,带来欢乐,给我的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绚丽:在研制氢弹和新的战略核武器的过程中,作为一位组织者和参加者,他是立下汗马功劳的。汗马功劳:3“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的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以“小巷深处” 为题含义深刻,“ 小巷深处”究竟有什么呢?5海伦凯勒是 国 、 。6莎利文老师教了海伦凯勒什么?7用
14、文中的一句话概括邓稼先,那就是:他是一个 的人。8人民日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请欣赏两则获奖作品,并完成其后两题:其一: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其二:慈母手中的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上述两句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分别是 和 。其二是活用两句古诗而来,这两句古诗是 。请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指出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是: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9依据句子后面括号内的意思,请为下面语句标出重音。我知道你会打台球。(不是篮球)我知道你会打台球。(你别推托了)我知道你会打台球。(只有我一人知道)我知道你会打台球。(不一定会做台球)我
15、知道你会打台球。(只知道你,别人我不清楚)我知道你会打台球。(你瞒不了我)第二部分:(一)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愿母亲在地下安息!10选文直接照应课文开头的句子是 ,照应了开头的哪一句?11讳言“母亲死了” ,而说“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12“我们民族和人民的
16、希望”是指 。13将选文分成三个层次,并归纳层意。14从作者来讲,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当时最紧迫的任务是什么?就我们来讲,尽忠于我们的民族,最重要的是要作什么?15两个“尽忠” ,其目的是什么?16“创造了”和“ 创造着”区别何在?17母亲的平凡和伟大分别表现在哪里?18在母亲灵前写下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多项选择)A、对母亲深沉的爱B、报答祖国和人民以报答母亲的坚强决心C、一个革命者博大的胸怀D、同国民党集团战斗到底的决心(二)母亲 儿子满仓娘是个瞎子。满仓当兵时,她正患病在床,临走前他娘将他唤到床前摸了又摸,然后满仓一步三回头地当兵去了。满仓出事那晚,风很大,地上有水洼的地
17、方结着薄薄的冰。满仓是在抢修线路时,水泥柱突然倒塌,压在他身上。在抬往连队的路上,满仓示意班长凑过头来,丝丝缕缕地说道:“不要让我娘晓得,不然她会受不了的。 ”说罢头一歪,去了。满仓去后不久,连队掀起了学习满仓字体的热潮。满仓档案上填的是初中毕业。其实初中就上过一年。兵们投入地练着满仓的字。满仓家里有哪些人,有几亩地,有几头猎,兵们了解得很清楚,一封封信飞向那个小山旮旯里,信首都称娘。满仓娘收到每一封信都欢天喜地的,请人念完后还要摸一摸,好像那就是满仓的脸。念信的人一念完,紧咬嘴唇,眼睛一红,赶紧往外跑,不能在屋里哭。全村人都知道满仓其实已经永远回来了。就在村口东山坡上,满仓是他们指导员和政治
18、部组织科一位干事装在一个小匣子里带回来的,这些只瞒住了一个人,满仓娘。过年前,满仓说要回来看娘。过年的气氛很浓了,空气散发着炮仗的火药香味儿,满仓又来信说,有任务,回不来了,同时寄回了一张照片,还有些药物、营养品。其实那照片,只是个和满仓穿一样衣服的兵。满仓娘把照片贴在胸口,直唤满儿。又是一年,梧桐树叶落完了,满仓还没有回来。满仓娘收到好多好多的信、药物、营养品,还有 76 张照片。满仓生前的连队那时正有 76 个兵。满仓已是超期服役了。初冬的一天,满仓娘突然病情加重,昏迷不醒。黄昏时,醒过来了,她把满仓的姐姐唤到床前吩咐:“我见不到满儿了,我死了,千万不要让他晓得,他会伤心的,影响他做事”说
19、完,满仓娘干枯的手轻轻地抚摸着那一叠厚厚的、盖着红色三角邮戳的信,忽然停住不动了。满仓娘去世的消息传到连队,她那群儿子哭开了。19、小说的主人公是 。20、小说留给读者印象最深的人物语言是母亲、儿子各自临死前几乎相同的语言,这是因为 。21、满仓去后,满仓连队为何学写满仓字?这一情节连同本节的其他情节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22、小说中最为奇特但又真实可信的情节应是哪个情节?它为什么奇特又真实可信?23、“念信的人一念完,紧咬嘴唇,眼睛一红,赶紧往外跑”表现了人物一种 的情感。24、“满仓娘去世的消息传到连队,她那群儿子哭开了”形象地表现出战士们 的感情。25、文中写了两个“谎言” ,你认为哪个“
20、 谎言”更感人?26、若将结尾换成“母亲知道儿子去世,却装作不知,故意让人骗”或者“别人以为老母亲受不了,但事实正相反”之类的情节,你认为换得好不好,为什么?(三)苦娃娃“ 写进” 北大我有一个天下最好的妈妈,她今年 49 岁,叫李小云。我童年时,年迈的奶奶和爷爷相继患病卧床不起,家里欠下的债一年比一年多,大人们经常一天只吃两顿饭。8 岁那年,家里勉强送我进了学校。学费是妈妈向帮工的人家借的,书包是她用旧衣物缝制的,别的孩子用剩下的铅笔头,我用小棍捆扎起来就成了笔。我读书十分专心,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1996 年 8 月,我以优异成绩考入县重点中学。我欣喜若狂跑回家,把这一喜迅告诉日夜奔波操劳
21、的父母。谁知话一出口,他们的脸上却布满了愁云。晚上,我听到外屋有吵闹声,原来妈妈想把家里那头怀孕的母牛卖掉,供我上学,爸爸坚决不同意。病在床上爷爷听见了争吵声,一急之下撒手人寰,不久,奶奶也去世了。安葬了他们,家里又多了几千元我债。我不再提上学的事儿,把录取通知书放在书页里,下地干活去。过了两天,妈妈偷偷卖了牛,爸爸知道后暴跳如雷:“以后种庄稼驮粮食咋办,你去拉,你去背,卖牛的钱能供金旺读几年书?”妈妈痛哭了一场,吼道:“娃儿念书有什么错?金旺能考上县重点,在这个村子里还算头一份,我不能把娃娃的前途耽搁了。我就是砸锅卖铁,肩挑背磨也要送娃去念书。”第二天,我到县城上中学了。我家离学校有 50
22、多公里,为了节约钱,我一学期只回家一两次。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后,我回家拿夏天的衣服,发现爸爸瘦得出奇,脸色蜡黄地躺在炕上。他得了胃溃疡,医生让他尽快动手术,妈妈又要去借钱,爸爸死活一依:“只借不还,谁还愿意借给我们;贷款,家里咋遭得起?死活听天由命吧。”邻居告诉我,那年夏天,母亲一个人完成了双抢双收。她没钱请人,没钱雇脱粒机,白天一个人在田里收割,然后一捆捆背回家,晚上在院坝里铺上一块塑料布,用双手在石头上摔打脱糕亩多地的麦子,收完后还要头水栽秧。她累得站不住了,就跪着割,膝盖磨破了,双手磨出血。没等邻居把话讲完,我跑向在田里忙碌的母亲,大哭道:“妈,我不念书了”妈妈将我赶回了学校。爸爸的手术用
23、贷款做了,只是家里的债务已达 8000 元。每个月妈妈总是步行将米面按时为我送到学校。她还到几公里外的一家印刷厂收集废纸,带给我做草稿纸。我在学校里只能吃咸菜,穿别人送的补疤衣服,但我没有怨气,没有自卑。我刚进县中学的时候,第一堂英语就懵了,我和同学之间的差距太大了。母亲送钱粮的时候,我对她讲:英语可能要拖后腿,要赶上来困难很大。谁知妈妈满脸笑容地说:“妈不爱听娃说困难,记住,只要能吃苦就什么也不难了。”望着母亲那因劳累而过早苍老的脸,我鼻子一酸,泪水夺眶而出。我拼命地北英语课文,专心致志地跟老师练口语,课余时间借来同学的录音机进行跟读,同时,借阅大量课外辅导书,演算了上千道习题。妈妈那憔悴而
24、不服输的面容时常出现在我的眼前,激励着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期末考试,我取得全班第二的成绩,英语也跃为全班第三名。1999 年 5 月,我以总分全县第一的成绩通过毕业考试,我飞快地跑向车站,让家乡的熟人捎信给妈妈报喜。妈妈托邻居转给我一套新衣服和 100 元钱,并附上一张纸条:别骄傲,记住,全家人等着你的好消息。我把新衣服叠好压在箱子的最底层,发誓不考上北大决不穿。7 月下旬高考成绩公布,我考了个全县第一,喜到极点,我心中默默地喊着:“妈妈,您的儿子没有辜负您。”回到家里,妈妈一把将我搂在怀里,朗朗的星空下,她紧擤着我的成绩单,哭了。不久,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单也不来了。在全村、全乡,我是头一
25、个考上全国重点大学的。乡政府特地举行了一次庆功会,妈妈这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坐上了主席台。而今,我在北大上学,想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一边勤工俭学,一边读书,学习成绩还算不错,我想毕业后,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让辛苦了大半生的妈妈早日过上舒心的日子。27、从哪些地方可见作者学习艰苦?用原文回答。28、从哪些地方可见金旺在学校生活艰苦?用原文回答。29、金旺并非天才,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30、当金旺告诉妈妈自己在县中学学英语有困难时,为什么“妈妈满脸笑容”?31、当金旺高考成绩全县第一名时,妈妈为什么“哭了”?32、从文中可以看出,一位伟大的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不仅能从经济上予以无私的帮助,还能从 ,
26、如文中母亲说的一句话: 。33、从“苦娃娃 写进北大” 这一感人事迹,可以使我们想起关于人成长的一句古诗:“ ,宝剑锋从磨砺出。”。该诗句表面咏物,实则喻人;还能使我们想起另一对偶句: “ ,学海无涯苦作舟。”34、你是怎样看待苦的?第三部分:我的 要求:先补全题目,如母亲、父亲、老师等,写一篇记叙文,要有真实的感情。500字以上。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第一部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黄晕( ) 嘹亮( ) 澄清( ) 山 l( ) qi ng 隆( )2将下列对应项连线。春 屠格涅夫 老舍文集济南的冬天 朱自清 现代文丛竹林深处人家 老舍 猎人笔记树林和草原 黄蒙田 朱自清全集3
27、朱自清字(佩弦),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4释词:高兴起来了,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卖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响亮:在那些黑黝黝的丛上方,天边显出朦胧的亮色这是怎么回事?黑黝黝:和我一同去的是一位画家,他说,在竹海面前,如果要我画它,实在束手无策。束手无策:5品味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项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紫荆树的叶子也非常有趣,就像它的本名羊蹄甲所显示的那样,
28、 ,每片叶子都毫无例外,是由腰子形的对称的两面合成的 ,把它折拢起来,简直像是一只绿色的蝴蝶, 。于是有人又给紫荆起了一个诨名,叫做“朋友树”。简直就是羊蹄 仿佛羊蹄一般 凹进去的是末端 末端凹了进去 又像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又像两个好朋友形影不离A B C D7请在下面一段话的省略号处再续写两个句子。例句: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它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朋友一声真诚的问候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平朴中愈发熠熠夺目。仿句:第二部分:(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
29、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8、划分层次,并说说两层分别勾画了两幅什么图画,第一层和第二层写法上有什么不同?9、这段文字描写的春雨的特点有 。10、这段描绘了一幅春雨图,这幅画着力表现 的特征。1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是一个比喻句,“ 像牛毛 ”写出了雨 的特征;“像花针 ”写出了雨 的特征;“ 像细丝”写出了雨 的特征。12、“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30、”中“ 逼”字突出了小草 的特点。“ 逼”字的作用是 。13、“可别恼”指的是( )、雨是最寻常的 、一下就是三两天、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14、与文中“人家” 这个词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人家都不怕,就你怕。 、你把东西快给人家送回去吧。、这个村子有百十户人家。 、原来是你呀,差点把人家吓死!15、摘录有关词句填空:最能表现景物色泽清亮晶莹的一个动词是 。运用拟人物法传达出春雨中的乡村安静和平气氛的一个词是 。最能显示江南地方色彩的一句话是 。16、写景当中往往寄寓着感情。该段文字字里行间渗透着 的感情。17、对“树叶儿戴着笠” 几句描写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1、( )、先动景后静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先静景后动景;先远景后近景;先绘物后写人。、先静景后动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先动景后静景;先远景后近景;先写人后绘物。(二)夏之韵充满整个夏天的是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被,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 )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 )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
32、之气经过几个月的( ),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 )。夏天到了。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其中大约有一定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天在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最后的冲刺。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
33、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餐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想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他们肩上挑着夏秋两季。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淡淡,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18给下列字注音:芊芊( ) 黛色( ) 磅礴( ) 积蓄( )19第一段括号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凝成 主
34、宰 积蓄 升腾 、变成 支配 贮存 升腾、变成 主宰 贮存 飞升 、凝成 支配 积蓄 飞升20第一段中作者调动多种感官来写夏天,请举出相应的例。视觉:听觉:嗅觉:触觉:21第二段的中心句是 。22第三段中说“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从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23最后一段,作者说要大声赞美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夏季,其原因是,作者写“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这样写在文中起 作用。24夏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请抓住其中印象最深的一点,用比喻或拟人手法加以描述。(三)挖笋子我的故乡在盛产竹子的鹿谷。每年清明节回家乡扫墓,我便带孩子到竹林里去挖笋子。在密密麻麻的竹林里,我们亮着
35、眼睛寻找,看到刚冒出土,还很嫩,但长得粗壮的,我们就惊喜万分地欢呼着将它挖出来,这样的笋子最好吃了。孩子说,奇怪,过年时回来,都不见有笋子,怎么一下子会长出这么多粗壮的胖笋子呢?我告诉他们,胖笋子当然不是一夜之间长成的。竹根在坚硬的地底下,利用漫长的寒冬默默成长。暗自孕育笋芽。等春天一到,甘霖降下来,他们才撬开土石,雄壮地冒出头来。冒出时根部已经生的很扎实,所以长起来强劲有力,不到一个月就挺挺拔拔,长成一棵有枝有叶的长竹子。孩子听了很诧异地说,那我们不要挖笋子了,挖掉多可惜呀!我说不挖也不行,竹妈妈根部抱着很多小笋牙,有的生长在不容易长的石缝里,如果不把长出来的挖出来一些,竹妈妈就懒得叫石头缝
36、里的孩子们努力挣扎,努力冒出头来了。我说这和人一样,()。孩子笑一笑说,妈妈,假如你是笋子,是希望被挖掉,还是希望被留下来呢?我也笑一笑说,中国人喜欢吃笋子,在我最鲜嫩好吃的时候被挖掉,我会觉得贡献大而很高兴。但是,如果我没有被挖笋人发现,我也不会气馁。因为我有足够的力量往上伸,往上长,只要我能够超过身边的长竹子,我就能得到雨露,也能享受到阳光。然后我要跟着同伴们在寒风和烈日下磨练,等我长成坚韧的大竹子,还怕没有人要我、用我吗?孩子点点头,默然沉思起来 。他一定在想,竹子好伟大,不该冒头的时候不冒头,不该气馁的时候不气馁。不管风吹雨打,更不怕冰霜炎日,一年四季青翠挺拔而不弯腰,这真是中国人自强
37、不息的坚忍精神呀!25、对孩子的问话在文中作用概括得具体而又准确的一项是( )A、过渡作用 B、承上启下的作用 C、全文由孩子的问话串联而成,层层揭示文章的主旨。 D、总结下文的作用。26、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旨。27、请根据文章的内容 ,说出竹笋的用途。28、“孩子说,奇怪,过年时回来,都不见有笋子,怎么一下子会长出这么多粗壮的胖笋子呢?”句中 的“ 胖”字用得好,请说说它好在哪里?29、仔细揣摩作者的用意,请在第四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30、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所指的对象。每年清明节回家乡扫墓,我便带孩子到竹林里去挖笋子。( )如果不把长出来的挖出来一些,竹妈妈就懒得叫石
38、头缝里的孩子们努力挣扎,努力冒出头来了。( )我的故乡在盛产竹子的鹿谷。( )中国人喜欢吃笋子,在我最鲜嫩好吃的时候被挖掉,我会觉得贡献大而很高兴。()第三部分:写作家乡的 要求:从“春”、“ 夏”、“秋” 、 “冬”中选择一个词语填入横线上,然后写一篇 500 字以上的文章。要有适当的景物描写。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第一部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隐 n( ) ju n 刻( ) 恍 h( ) 发 jing( ) x 微(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他朝那房子奔去,一边温习着寥寥可数的几句法语,那是专为应付这种紧急情况而学的。寥寥可数:分们搜查得干净利落,转眼之间就找到了这个美国伞兵,
39、把他从碗橱里拖了出来。干净利落: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扫地,旁若无人。旁若无人:石猴喜不自胜,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欠道。喜不自胜:3司马懿看到城楼上的诸葛亮后,他想了些什么呢?请写出司马懿的心理活动。50字以内。4勇气一文写了哪两种勇气?这两种勇气各有哪些表现?5面对美国伞兵的请求,法国妇女前后两次都回答“哦,当然啦”。这两个“当然”包含了什么意思?6李京京读了一部分课文后,“教室里一片寂静”,为什么?7程老师为什么让李京京把课文全部读完?8按要求仿写下列句子。仿照例句,任选一种事物,用“事物否定想象”的格式写一个句子。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
40、不是粉笔屑,那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仿句:不增删、不更改下面一句话的任何一个字,写出意思不同的另一句话。原句:他像落地的枯叶一样,虽然护住了红花,自己却化作了污泥。改句:第二部分:(一)石枕小映九岁那样,在河边的乱石滩上跌伤了腿。幸好小映的爷爷就是有名的游方郎中,他的腿伤才及时得到了治疗。无奈伤势不轻,拨筋接骨之后,只愈了外伤,关节、肌肉依旧疼痛难忍,即使扶了双拐,也难以行走,不得不卧床度日。一天,映看见爷爷在床前叹息落泪,便问:“爷爷,你怎么哭了?”“你的腿已经废了。”小映听罢,哇的一声哭了,当即跪在床上说:“爷爷,你是医生,你救救我吧。我不能没有走路的腿呀!”爷爷思忖良久,说:“要根治腿
41、伤,除非你能在三年之内找到碰伤你腿的那块条石。找到之后,把条石凿磨成石枕,用以醒脑镇痛、散血化淤、舒筋活络。如此,腿伤可不治而愈。倘若在这三年内你找不回那块条石,你爷爷就无能为力了。”小映满怀信心地说:“碰伤我腿的是一块黑色条石,我认得它。我一定能找到它!”自此,小映无论风雨寒暑,每天一大早就拄着双拐,连走带爬地去到石滩,寻找那块条石。一年过去了,小映没有找到那块条石。两年过去了,小映 。爷爷说:“河滩上的石头不会总留在原处,水涨水落会被冲往下游的。你到下游去找吧。”于是小映到下游的河滩上去找。然而总是找不到那块条石。三年的最后一天,小映绝望地对爷爷说:“那块石头,我没有找到。”爷爷说:“实在
42、找不到,就不要找了。”“为什么?”“你的腿不是已经能走了么?还要那块条石干吗?”“可我怎么也想不通:那么大的一块条石,怎么会被水冲得不见了呢?”“三年前我就把它扔到了河心深处。你在河滩上怎么能找到?”9、这篇小说的线索是 。10、文章主要通过 描写展开情节,揭示人物性格。11、小说第一段话的作用是什么?12、领会上下文的意思,在文中横线上应填一句什么话?13、文中概括地写小映寻找条石之困难、艰辛的句子是。14、小说中既是高潮又是结局的内容是 。15、从小映的角度看,小说给人的启迪是什么?从爷爷的角度看,小说给人的启迪是什么?(二)甲市长和女儿马市长吃罢午饭,在客厅中悠闲地品着茶。女儿笑盈盈地走
43、过来:“爸,我想跟您请教个问题。”“有什么事,就直说罢。”“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女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马市长放下手中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确实挺差,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想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合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女儿诡秘地笑了笑:“不过,我认为应该表扬的是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道。“是您老人家呀!”“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 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乙一个女市长的遗愿她仰卧在床上,肩背
44、被高高的枕头垫起,可依旧呼吸困难。她嘴张得老大,脸色惨白。床前,静立着看护的人,大夫、护士、秘书、大夫、上小学的女儿芳芳及揣着笔记本的记者。大夫俯下身仔细地听了她的心跳,然后,缓缓地立起身,抬腕看看表,向秘书投去一瞥,那意思是极明白的。难道她就这样地去了?真有点不敢相信。她本是精力充沛的女人。她还没有过 45 岁,在中级领导层中,她是年富力强的。她担任市长两年多来,使这个小小的江滨城市发生不小的变化:整洁的市容,翻番的产值,还有兴修那为人所不齿却一刻也不能疏忽的公共厕所她为这个城市耗尽了心血。她本不该这样早早地离去。倘若不是洪水陡涨,倘若不是堤坝决口她要去了,就这样默默躺在自家的床上,室内,回
45、旋着悲凉的哀思。她却不肯瞑目,眯缝的眼里透出一种光来,这是一种寻觅和切盼之光。张着的嘴微微翕动,似有话语交代。众人一阵迷惘。他们环视卧室,想找些所需之物了却她的遗愿,以此慰藉这颗即将停止跳动的心。秘书递给她常年不离手的提包,那里面装有她批阅过的各类文件,她却依然瞪着眼。大夫递过几粒药片。她还是睁着眼。是想得到点闪光的言语吧,记者将耳朵贴近她的嘴唇,却一无所获大家失望了,谁能探索到这个市政府最高女官员的内心奥秘呢?她的丈夫默默地将女儿引至床沿。像是一种回光返照,她脸上突然有了生气,垂着的手缓缓移动,费力地攥住女儿的前襟,随后闭上眼睛,溘然 仙逝了。记者轻轻地为她放平枕头。这时,他发现枕头下面压着
46、一个绿皮笔记本。大家打开一看,里面是她的防汛日记,在最末的一页,醒目地记着一条:今晚要为芳芳钉扣子!刷目光射向芳芳的衣襟:上面的衣扣己经脱落了两颗。大家记得,那天夜晚,女市长倒在洪水中了。泪,漫过众人的眼眶注 溘然:忽然。 仙逝:登仙而去,称人死的婉辞。16甲乙两篇小说分别叙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小说甲小说乙17小说甲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表现出马市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8小说乙中加点词“翕动” 的意思是 ;由“翕动 ”联系“寻觅”、“切盼”等词,可揣测女市长此时此刻想说:“ ”(请以女市长的口气,用第一人称表述)19品读小说乙中画线的语段,回答问题。题目中 “遗愿”指的是
47、;这两段文字主要运用了 描写。这两段文字感人至深,请结合给你感受最深的一个词语,谈谈它的表达效果。20小说乙的情节高度浓缩在女市长临终前,同时还写了她在别的时间里所做的事情,请具体说说写这些事情有什么作用。(三)吹喇叭万屯小学教员崔大林竟成了个吹鼓手。三间石头房子校舍要倒了,学生吓咆了。他给村主任跪下磕了三个响头,村主任也跪下给他还了三个响头,一礼还一礼,村里实实在在没有钱。他一赌气背上了只祖传的喇叭走四方。风餐露宿,勤学苦练,( )破了指头,吹肿了腮,他把一腔心血都用在喇叭上了。喇叭成了他“化缘” 的好伙计。他懂老调,识新谱,心灵手巧,在吹鼓手里他咸了头把手。他给人家吹喜,给人家吹丧,给人家
48、吹小儿满月,给人家吹老人寿辰,给人家吹新屋落成,给人家吹开业典礼,还有好一只多味的喇叭;好一个五音纵横、八面玲珑的吹鼓手!别人吹个喜盈门,他就吹个乐开怀;别人吹个悲伤切切,他就吹个哀思绵绵崔大林技拔头筹,艺高一等。他把那只喇叭吹得随心所欲,得心应手,能车鸣马嘶,人言鸟语。因此红白喜事人家多愿请他,他有时也给人家加点额外的花活,出个新调调,添个新曲曲,这样他的价码自然比别人高了,赏钱也比别人领得多了。有一次一家大公司开业,他吹得特别卖力,在喇叭上加了不少花活,直把一街人都给拉了过来,公司的总经理乐坏了,马上赏给他一打儿大票。总经理说你这一阵子喇叭,比请了明星剪彩还有魅力。可崔大林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时竟不知是个啥滋味。崔大林的喇叭越吹越红。崔大林的名气越吹越大。崔大林的腰包越吹越鼓。崔大林想他该回他的山村,两年多来,他天天都惦着他的学生呢!乐团请,公司聘,都没有留住他。他回到山村,把一兜子钱重重地往村主任桌上一( )说,把万屯小学给修起来!村主任吓了一跳,哪来这么多钱?吹来的。崔大林差点未哭出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