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荔枝教学设计张庄中心小学 李姗姗教材说明荔枝一文以荔枝为线索贯穿全文,赞扬了母亲的伟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念念不忘母亲的恩情。本文描写十分细腻感人,一方面写出了母亲勤俭朴实、节约持家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也写出了母亲对儿孙无比关爱的品质,字里行间包含着对母亲的赞美、热爱与怀念之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细微处,抓住一些重点词句与段落让学生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读读想想,读读悟悟,深刻地领会文章中母子之间深厚的感情。设计理念语文教学应十分重视朗读,要还朗读以正当的地位,而不能仅看作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因此,在重点处多引导学生朗读。荔枝一文,在平实的语言中表达了浓浓的母爱,文不甚深,因此,根据
2、孩子的能力与经验,可采取朗读与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相结合;采取读读、画画、做做相结合。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中 10 个生字,认识“荔、棠、疤”等生字。能准确读写下列词语:“工资、安慰、筋脉、剥开、妥帖、慰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把心放到文中去,感受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唤起自己关爱父母的心,受到情感的陶冶。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合作探究,体会母亲的慈爱及作者思念母亲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 2 课时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歌颂母亲的名言和诗歌。2、了解作者。3、歌曲母亲。4、幻灯。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中 10 个生字,认识
3、“荔、棠、疤”等生字。能准确读写下列词语:“工资、安慰、筋脉、剥开、妥帖、慰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重点讲了几件事。教学过程(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词、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文中深厚的爱,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背诗激趣,导入新课。一:预习探究:默读课文,回顾大意。默读课文荔枝,看文中讲了什么事?二 合作交流:看文中讲了什么事?嘟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三、品读体验:三次“舍不得” 几次写到母亲舍不得吃荔枝,并在让你心灵为之一震的地方做上记号,如果能写一写为之震动的理由就更棒了。(一)、品读第三自然段。
4、1、文中几次讲到母亲舍不得吃荔枝?哪一次让你深受震动?2、大多同学说第一次吃荔枝时,母亲舍不得吃的情景让人震动,你能读一读这吃荔枝的情景吗?3、母亲为什么“舍不得吞下”呢?4、特别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你能读出这种舍不得的心情吗?5、谁还从这段描写中读出了别样的感动?(二)、品读五、七自然段。1、还有哪处“舍不得”让你心动了?2、为什么让你觉得心动?3、你能读出你的理解吗?三、走进“舍不得”的背后。1、同学们,请再次默读课文,小组讨论:母亲舍不得的是什么?2、全班交流,用“因为所以”说说话。3、这是怎样的母亲?她老人家“这样的一辈子”是怎样的一辈子?四、体会思念之情,走进作者心灵。-巩固延伸1、母亲走了,她把满腔的爱都留给了我们,同时也让我有一个深深的遗憾,“我”有许多心里的话想对母亲说,却没有机会了。“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同学们,你们能把“我”心中。2、总结。3、播放歌曲母亲。五、作业。1、给母亲一份礼物;给母亲一杯热茶,一个拥抱,一句贴心话;给母亲写一首小诗2、背诵喜欢的段落、3、有人说“荔枝”这个题目换成“荔枝情”更好,你认为呢?和同学课后交流一下。六板书 荔枝 舍不得母亲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