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附件再接再励 开拓创新全力推进我省地方海事工作再上新台阶彭今海同志在全省地方海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9 年 4 月 2 日)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全省交通工作会议精神和进一步落实全国海事工作会议精神,总结 2008 年工作经验,查找问题,安排部署 2009 年工作。下面我讲两个方面问题:一、2008 年工作回顾去年,全省海事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在省交通厅党组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交通部海事局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坚持以水上交通安全工作为中心,切实加强海事行政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海事监管水平,有效实施海事规范化管理,全面促进水上交通安全责任的落实,确保了我省水上交通安
2、全形势持续稳定。(一)海事工作实现了“两个”突破多年来,我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一直存在着缺少专项经费、安全责任难落实这两个突出矛盾,严重制约海事机构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影响各项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了破解这两个难题,我们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2一是我省“以陆补水 ”的投资政策有了新的突破。 2008 年以海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载体,共争取海事专项资金 1025 万元,为我省海事事业发展争取了“第一桶金” ,为提升全省水上安全监管水平,进一步拉动地方投入的积极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构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新格局有所突破。我们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明确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的通
3、知文件精神,以交通厅“双文明” 考核 为手段,做了大量宣 传、督促和引导性工作,各地基本建立健全了安全责任体系,明确了职责,落实了责任,基本形成了由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管、社会广泛支持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新格局,打破了海事机构“单打独斗 ”抓水上交通安全的被 动局面。(二)海事装备及安全设施得到改善海事装备和安全设施是海事执法工作得以开展的必备条件。为此我们完成了三项工作:一是成功地建成了我省第一个远程船舶动态监控系统。首次把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用于海事管理,建立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船舶动态管理省总控中心、吉林市分控中心和松花湖现场监督站,从而使我省水上交通安全管
4、理上升了档次,提高了水上交通应急搜救能力。此项工作得到了交通部及省厅领导的充分肯定。二是配备海事执法交通工具,提升监管能力。根据工作需要,对监管任务重的吉林市松花湖、第二松花江长春区段、松原市查干湖、鸭绿江沿线库区等地海事机构配备了巡航搜救快艇 9 艘,趸船 2 艘;对路途偏远又无3陆路交通工具的海事机构采取省补贴的办法,新配置执法车辆7 台,从而缓解了一线人员缺乏交通工具带来的工作压力。三是购置了急用的船舶检验设备,为全省 9 个船舶检验分支机构分别配置了船舶检验系统软件、微机、测厚仪、测速仪等设备,改善了工作条件,强化了船检手段,船舶检验质量明显提高。(三)安全监管工作得到加强一是通航秩序
5、明显好转。长春榆树挖沙船“三无” 现象得到有效遏止,松原查干湖名胜旅游景点船舶航行秩序得到好转,吉林松花湖唐家崴子、月亮湾等水域舢板船违法从事经营活动反弹现象得到有效遏止,市内园林景区水域航行秩序明显好转,渡船改造进度明显加快。二是基础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我们注重加强船员船舶管理,全年举办船员年审班 15 期,培训船员 1596 名。举办 4 期船员初考、升级培训班,为 145 名考试合格船员签发了船员适任证书。按照船舶登记工作秩序,依法办理船舶登记 81 艘,建立标准档案 328 份,对缺少手续、未经检验的船舶一律不登记、不发证、不允许航行。我们还组织指导各地乡镇船舶安全管理员的培训工作,统一
6、制作了乡镇船舶安全管理员证,做到乡管员持证上岗,规范管理乡镇船舶。三是现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针对我省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的特点,认真研究把握监管规律,在抓好日常安全管理的同时,着重加强了“二周二期一景点 ”(即: “五一”黄金周、 “十一”黄4金周、夏季主汛期、学生暑假期和重点水上旅游景点)的现场监控。全年共发放水上安全宣传单 5 万余份,卡通图本 5000 余册,出动执法人员 4328 人次,巡航密度不断加大。(四)船舶检验工作更加规范一是船检工作全面完成。2008 年,我们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船舶建造设计图纸审查、船舶建造检验和营运船舶检验工作,确保了船舶检验质量。二是船舶设计市场进一步规范。对
7、全省现有造船厂的船舶设计资格进行审查,对具有设计能力的单位颁发了资格证书,同时还协助指导成立吉林市江城船舶设计公司,保证了船舶制造设计水平。三是船舶检验机构资质有效保持。我们采取引进人才、加大投入等措施,保持和提升了各地船检机构资质水平。四是积极组织申报了吉林省乡镇船舶检验规范和吉林省漂流筏检验规范两个科研项目,获得省厅批准立项,并顺利开展工作。(五)水路运输有序发展一是引导开辟新航线。经审查核准吉林红石国家森林公园有限公司的客船进入长途营运市场,开辟了三条新航线共计153 公里(即红石湖至影壁峰 28 公里;白山湖至仁义砬子 55 公里;白山湖至露水河黎明 70 公里),填补了我省水上长途旅
8、游的空白,促进了旅游经济发展。二是积极为长航船队服务。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解决我省长航船队的营运减收补偿和规费缴纳等问题。我们还通过开展水路运输业核查,有效规范水运5市场,促进航运产业较好发展。2008 年,全省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 116 万人次,旅客周转量 1352 万人公里;货运量 84 万吨,货物周转量 5707 万吨公里。(六)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狠抓渡船改造和渡口安全设施建设。经普查,全省有120 艘渡船存在安全隐患,101 道渡口安全设施均不符合要求。对此,我们制定出台了全省渡船改造、渡口安全设施省投资政策(试行)。2008 年全口径投入渡船改造专项资金 450 万元,其
9、中:省补贴 150 万元,地方投入配套资金 200 万元,改造渡船19 艘,建设渡口安全设施 20 处,渡改工作初见成效。二是“两防 ”工作全面展开。根据交通部和省厅的要求,我们组织开展了“安全 隐患排查” 和“两防” 专项整治活动。对省内通航水域公(铁)桥梁、运输船舶夜航标志、挖沙船舶吸排管、拦江渔网、人力舢板船、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区段进行了认真排查和整治。全省共查出各类隐患 184 处,已完成整改 132 处。三是低质量船舶专项整治圆满完成。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对全省 298 艘低质量船舶实施了改造,全部补齐了图纸,并逐一进行了稳性核准,对无改造价值的 25 艘低质量船予以取缔。去年 6 月
10、份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七)队伍建设有新起色我们围绕部海事局提出的“行政执法一面旗” 和交通厅关于依法行政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取得明6显效果。一是履责服务意识普遍增强。针对部分职工把眼前困难看得过重,对个人利益想得过多等问题,通过开展唱响“中国海事之歌” 、组织 “吉林海事精神 ”大讨论等一系列活动,唤醒鼓励全省海事系统干部从郁闷徘徊中跳出来,克服畏难情绪,树立起“先有为再有位 ”的思想,从而使各 级干部 职工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工作积极性不断增强,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二是执法队伍的素质进一步提高。首先是加强内部培训,着眼于练内功、强素质,学习掌握“应知、 应会、应
11、做” 的知识和技能。其次是选送优秀人才外培深造,组织参加了交通部海事局举办的中高级海事调查官、海事行政执法、水上安全监管和船舶登记等专业培训。第三加强与外省交流学习,积极开展与海南海事局结“ 对子” 活 动,请海南海事局 领导和专家来我省交流指导。我们还组织市、州海事局领导赴河南、湖南、四川等省考察学习,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经验。三是海事政风建设全面加强。以加强“三基建设” (基础规范、基础业务、基础管理)为内容,在全系统开展了“规范管理年” 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依法行政和内部管理制度,推进了政务公开和“海事政 务窗口 ”建设,统一规范了海事行政 执法程序、文书和档案管理。以“ 规范执法、文明
12、执法 ”为内容,开展了“海事风纪风貌” 专题教育, 进一步规范了执 法行为,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以加强教育、分解权力、有效监督为重点,深入开展党7风廉政建设,尤其是着重抓好海事项目建设的廉政工作,确保工程优质,队伍优秀。回顾 2008 年工作,我们的确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同时也必须清楚地看到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海事整体工作进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和县域之间差距较大;二是部分海事人员仍存在畏难情绪,工作热情不高;三是应急反应能力不强,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实践经验;四是海事装备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二、2009 年主要工作任务今年,全省海事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
13、务为宗旨,以创新为动力,以“三个建 设” (队伍建设、装备建设和机制建设),推动“三个提高” (提高海事 监管服务水平、提高海事整体管理水平、提高海事社会形象),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 ,全面推进我省海事事业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工作目标是:按计划完成船舶动态监控信息系统续建工程建设,有效提升海事管理和应急救援能力;按计划按标准改善各级海事机构监管装备条件;按计划完成渡船及渡口安全设施改造任务;完成吉林省乡镇船舶检验规范和吉林省漂流筏检验规范项目,推进地方法规和技术规范出台步伐;完成水路运输普查工作,建立和完善水运市场管理体系;保持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对此,我们
14、重点抓好以下八项工作:81继续推进水上交通安全长效管理工作。依靠政府,依托交通主管部门,督促建立健全各个管理主体履行责任,进一步建立完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协调建立交通、气象、水利、消防、公安、渔政等部门的协作联动机制,形成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合力。要加强乡镇船舶管理,引导县、乡、村、船主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推动乡镇政府做好机构、责任、人员、经费四落实工作。2继续完善水运市场管理体系。要立足省情,规划好省内主要江河和重点库区水运发展目标,正确引导内河船舶经营方向,特别推进旅游船舶公司化管理,开发利用好松花江水域运输市场,鼓励支持长航船舶公司拓展经营项目。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水路运输普查工作。3进
15、一步抓好渡口渡船及其他专项整治工作。要把渡船改造工作当成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采取有效措施争取各项资金落实,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完成渡船改造任务,确保渡运安全。要全面抓好渡口渡船的标准化建设,做到一渡一档、一船一档。另外,还要切实抓好“两防” 和其他 专项整治工作,特别加强对二松高速铁路大桥、哈达山水路枢纽工程等水工作业的监护。4积极推进地方海事立法和技术规范出台步伐。积极推进吉林省水路交通管理条例的立法进程,研究制定吉林省水上漂流筏检验规范和吉林省乡镇船舶检验规范,组织申报国家9级内河封闭水域通航安全综合评估体系研究、 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三江漂流安全综合评价系统研究课题项目,强化我省海
16、事工作的法律地位。5进一步理顺涉外开放水域安全监管关系。积极争取国家授权,理顺我省境内中朝界河对外开放水域安全监督管理关系。6进一步推进我省海事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实施步伐。要与各级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共同努力,通过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按照“有重点、有 计划、有步骤、重实效” 的原 则 ,统筹规 划实施海事和水运 项目建设,逐步改善海事装备和安全设施条件,全面提升海事监管水平,促进水运事业健康发展。7继续建立和完善海事监管信息化系统。要以我省船舶动态监控信息系统项目为龙头,带动构建全省地方海事系统信息网络平台,逐步实现安全监督、水上救助、船舶登记、船舶检验、船员管理、航运管理和
17、办公管理信息化、业务处理电子化。要切实加强现场监管,坚持常抓不懈,不论什么时间,无论船舶多少、船舶大小,都不能忽视麻痹;要认真研究把握监管规律,不能一味“ 死看死守 ”,要积极探索科学监管的新途径,确保不出事故或少出事故。8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按照交通厅党组的要求,践行交通部提出的“ 行政执 法一面旗” 理念,根据 全省海事系统政风建10设工作要点的部署,着实抓好海事精神文明建设、海事文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依法行政建设。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培训海事干部,通过开展结“对子” 活 动,学习借鉴沿海和水网发达省份的经验,不断武装自己,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素质,树立海事文明服务形象。同志们,2009 年是全省交通发展的关键时期,省交通厅非常重视和支持海事工作,在基本建设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增加海事方面的投入,这无疑是对我们海事全体干部的鼓舞和鞭策。因此,我们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一致,创新工作,在交通厅党组和各级地方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努力推进我省地方海事事业又好又快的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