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侦查学总论试题及答案2.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374911 上传时间:2019-06-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侦查学总论试题及答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侦查学总论试题及答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侦查学总论试题及答案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侦查学总论试题及答案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侦查学总论试题及答案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刑事侦查总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 (A)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C、宪法至上 D、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我国立法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c) 。A、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B、全国人大和国务院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各部委3、一切执法行为都必须严格遵守(D ) 。A、领导批示 B、文件规定 C、法学理论 D、法律规定4、公安机关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B) 。A、刑事执法力量 B、刑事司法力量C、司法力量 D、刑事力量5、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

2、权,首先要坚持(C) ,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A、文明执法 B、依法执法 C、以人为本 D、以法律为准绳6、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A ) 。A、继承权 B、转让权C、使用权 D、处置权7、下列属于人民警察法规定的人民警察的任务是(B) 。A、维护国家统一 B、维护国家安全C、维护国家主权 D、维护国家独立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实行(C) 。A、戒严 B、部分地区戒严 C、交通管制 D、现场管制9、曾受过(B)的人员不得担任人民警察。A、行

3、政处罚 B、刑事处罚 C、体罚 D、管制10、 (A)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特征。A、执法为民 B、依法治国 C、民主自由 D、服务大局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 犯罪分子正举枪向人民警察准备射击的,人民警察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2. 对违法犯罪分子逃跑的,人民警察可以使用武器。 ()3. 对已满 16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因违反治安管理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4. 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5. 对结伙斗殴或者其他寻衅滋事的案件,不适用调解处理。 ()6. 公安机关对年满 7

4、0 周岁以上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能决定行政拘留。 ()7. 督察机构有权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处置公民控告、申诉的情况进行现场督察。()8. 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 1 周岁婴儿的妇女实施违法行为的,不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9. 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10. 行为人明知是不满 14 周岁的幼女而与其发生性关系,如果该幼女是自愿,则不构成强奸罪。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AB)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地方各级人民

5、代表大会C、各级人民政府 D、人民法院2、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刻内涵是(ABC)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C、切实依法行政 D、严格依法办事3、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从根本上解决(ABCD)等重大思想问题,不断提高干警的自身素质。A、权从何来 B、为谁掌权 C、为谁执法 D、如何执法4、督察人员在现场督察中,可以采取的当场处置措施有(ACD) 。A、当场予以纠正 B、立即禁闭C、扣留违规使用的武器、警械 D、带离现场5、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征有(BCD)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把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6、作为根本衡量标准。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的原则,只有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特别是体现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体现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和价值观的要求,提倡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有机结合。6、下列属于对人民警察的行政处分有(CD) 。A、通报批评 B、训诫 C、警告 D、记过7、公平正义理念的主要含义是(ABCD)A、合法合理 B、平等对待 C、及时高效 D、程序公

7、正8、执法公正包括(AC)A、实体公正 B、事实公正 C、程序公正 D、法律公正9、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不得担任人民警察的情形包括(AC) 。A、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B、曾因交通违法受过罚款处罚的C、曾被开除公职的D、曾受过行政处分的10、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安机关内设执法勤务机构警员职务的是(BCD) 。A、大队长 B、一级警长C、二级警长 D、三级警长四、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一)简述犯罪预备的特征。1、行为人已经实施犯罪预备行为。2、犯罪预备行为必须在着手实行犯罪前停顿下来。3、犯罪预备行为停顿在犯罪预备阶段必须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二)简述公安机关收集证

8、据的基本要求。1、公安机关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2、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或者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3、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并且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4、公安机关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时,应当告知其必须如实提供证据。五、案例分析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一)2010 年 5 月 23 日晚,A 市一派出所民警巡逻时,抓获了在某商店抢劫的刘某,当场进行了盘问,缴获现金、烟酒等物品,价值约 8000 元。后带回派出所进一步审查。当夜,派出所所长签发了

9、拘留证,48 小时后,民警王某对刘某进行了讯问。5 月 28 日,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对刘某批准逮捕。人民检察院在 7 日之内作出了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认为人民检察院的决定有错误,于是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并将刘某继续关押。问题:本案诉讼程序中的有哪些错误之处?答案要点:1、派出所所长签发拘留证错误,应当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 (3 分)2、48 小时后进行讯问错误,应当在拘留以后的 24 小时内进行讯问。 (3 分)3、直接提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复核错误,应当先要求同级人民检察院复议,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 (2 分)4、继续关押犯罪嫌疑人错误

10、,公安机关接到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必须将被拘留的人立即释放。 (2 分)(二)2000 年 12 月 4 日,平岛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将涉嫌抢劫杀人的犯罪嫌疑人陈某抓获,审讯中,陈某作出如下供述:2000 年 11 月 10 日,我在家吃完晚饭后,大约 18 点多,步行到高架桥北边,拦了一辆女司机开的墨绿色的富康出租车,她让我上了车,我坐在副驾驶座上,当时就想把她的车弄到手。车快到市政府时,有交通警在查违章车辆,这女司机就说警察整天乱罚款。过了西郊收费站又往前开了几公里,当时天已黑。我说要下车小便,小便后,我把左侧后边门打开,虚坐在车后座,我就用双手猛掐住她的脖子,她开始反抗,我的手有点松

11、,后用右胳膊锁住她的脖子勒了一会儿,她就不动了。我把她抱到车后座,开车继续往前走,将车开到莲花村村东土路一破铁桥下。我停好车后,就下车拖她。我看她戴着一块长方形手表、一枚素圈戒指、一枚镶钻戒指,两枚戒指戴在同一个手指上,就给摘下来了。然后,我开始扒她的衣服,她下身穿的是淡蓝色裙子,上身穿什么记不清了。我把她扔到离车两、三米远的坑里,像是侧卧着,就开车走了。回家后,在楼下我把车上的座套摘下来,把她的衣服、鞋等物包好放在车后边了。拿着手表、两枚戒指、1 副眼镜、1 个手机、1 个钱包上楼放在家里。钱包里有 200 余元,我拿了出来,还有几张购物卡。我把她的手机卡拿出来,换上我的神州行卡,给我朋友刘

12、某打电话,说明天放他那一辆车。次日早上 5 点,我开车出来,到东郊一处山路时,我把车上的座套,连同她的衣服、鞋等物都扔到路右边的山沟里,又用车上的改锥把车牌卸下,也扔到路右边的山沟里。然后我开车把放到刘某的饭馆门口,就上班去了。问题:根据以上犯罪嫌疑人陈某的供述,请回答以下问题:1、口供与证据关系?2、根据陈某的供述,公安机关应进行哪些查证工作?答案要点:1、 刑事诉讼法第 46 条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口供未经查证属实,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一旦口供被查实,就应当作为定罪量刑的重要证据。

13、(4 分)2、根据陈某的供述,公安机关应作以下查证工作(答出以下其中 6 项工作既为全对):(6 分)(1)到被劫富康出租车所属出租车公司查明女司机及车辆的有关情况;(2)2000 年 11 月 10 日 18 点多在市政府附近有无交通警在查违章车辆;(3)莲花村埋尸现场的勘查材料;(4)莲花村现场遗留车胎痕迹与被抢富康车车胎痕迹的同一认定;(5)法医鉴定确认的死亡原因是否与陈某供述一致;(6)受害人衣着需查证;(7)对犯罪嫌疑人陈某家进行搜查;(8)提取受害人手表、戒指、眼镜、手机和钱包,并找受害人家属辨认;(9)犯罪嫌疑人陈某扔掉的物品需提取和辨认;(10)犯罪嫌疑人陈某朋友刘某的证言;(

14、11)涉案物品估价。(三)某甲,33 岁,2005 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 3 年,2008 年刑满释放。甲服刑前曾借给乙 2000 元钱。刑满出狱后,甲多次找乙索要,但乙以种种借口不予归还。2011年某日,甲再次到乙家索要欠款,乙不仅拒绝还款,还对甲进行辱骂。甲恼怒之下冲上去与乙撕扯在一起,撕打中,乙被甲绊倒,头部撞在桌角上,当即休克。甲上前查看,发现乙还有微弱呼吸,慌忙离开乙家,但想到自己 2000 元钱未讨回,于是又返回乙家,从乙家床头柜中翻出 18000 元现金后携款离去。乙妻回家后,见乙已死亡且家中凌乱,即以抢劫罪报案。后甲被抓获。问题: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为什么?本案存在哪些

15、法定量刑情节?答案要点:1、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故意杀人罪。 (1 分)2、理由是:甲仅因逃债之事与乙撕扯扭打,意外造成乙死亡,本属于意外事件。但甲在其先行行为导致乙倒地休克,使乙的生命权利处于危险状态时具有作为义务。甲对其作为义务不予履行,导致乙死亡,属于不作为的间接故意杀人。 (3 分)3、甲并不是有意将乙撞倒致其休克而取财,而是在乙死亡后,乘机到乙家中翻走现金18000 元。没有使用暴力或者胁迫等手段窃取乙的财物,而是采取秘密手段窃取乙的财物,所以构成盗窃罪而不构成抢劫罪。 (3 分)4、甲构成累犯。2005 年甲犯的是故意犯罪,被判处 3 年有期徒刑;2008 刑满释放后不满5 年,于 2011 年又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符合累犯的特征。 (2 分)5、对于甲,应以盗窃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且应当从重处罚。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