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6

类型新神经外科诊疗常规 上.ppt

  • 上传人:myw993772
  • 文档编号:8371269
  • 上传时间:2019-06-23
  • 格式:PPT
  • 页数:76
  • 大小:181.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神经外科诊疗常规 上.ppt
    资源描述:

    1、新神经外科诊疗常规(上),一般技术常规 神经外科病案记录 辅助检查常规 术前准备 术后处理 出院医嘱 各种疾病常规 颅脑损伤 颅脑肿瘤 脑血管病脊髓疾病颅内感染 常见先天性疾病 神经外科特殊技术常规操作,一般技术常规,神经外科病案记录 辅助检查常规 术前准备 术后处理 出院医嘱,各种疾病常规,颅脑损伤 颅脑肿瘤 脑血管病脊髓疾病颅内感染 常见先天性疾病 神经外科特殊技术常规操作,神经外科病案记录,神经外科病人的病历记录应特别注意下列病史及体格检查各项: 颅脑外伤的病案应重点记录受伤时间、致病原因;头颅着力部位及运动方向;受伤当时的意识状态,昏迷时间;有无近事遗忘,伤后有无头痛、呕吐和抽搐等。

    2、可疑有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应询问发病时间、头痛的性质、部位及与休息的关系;是否伴有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等。病后神经系体征及其他症状,如肢体力弱,语言障碍等出现的须序及进展情况。 有癫痫发作史的病人,应重点记载首次发作时的年龄,有无先兆。抽搐发作开始部位,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及间隔时间,全身性还是局限性发作,是强直性还是阵挛性。抽搐发作时有无意识丧失、口吐白沫、误咬唇舌、大小便失禁。还要详细记载是否系统及如何使用抗癫痫药物,疗效如何。 脑血管意外的病人要询问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癫痫及服用抗凝药物史,发病诱因、病后症状及病情进展,以及有无类似发作史。 除常规系统全身体格检查外,要按须序认真全面进行神经

    3、系统检查,对危急病人应重点检查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眼底、眼姿、肢体活动、深浅反射和病理反射。,辅助检查,一般实验室检查 应进行血型、血尿常规检查,血钾、血钠、检查。对准备手术的病人应做出凝血时间测定,有条件的单位应行凝血象测定。肝、肾功能、乙型肝炎标志物、丙型肝炎抗体、HIV抗体检查;如怀疑有颅内感染、且无腰椎穿刺禁忌证,可行腰椎穿刺及脑脊液常规检查,以及糖、蛋白、氯化物测定和细菌学检查。对有内分泌障碍的病人,应检查内分泌功能,如血清泌乳素、生长激素、皮质醇、性激素、甲状腺功能和血糖等测定。 影像学检查 应常规进行头颅CT检查,椎管内病变需拍摄脊柱正、侧位及相应某些特殊位置的X线片。根据病情

    4、进行选择MRI检查或脑血管造影等。X线平片对于诊断颅骨骨折,颅内金属异物等疾病仍有重要意义。 心、肺功能检查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平片。 其他检查 经颅多普勒、颈部超声、脑电图、脑干体感及运动诱发电位,脑血流图、单光子发射层扫描(SPECT),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PET)检查等,可视临床需要选用。 手术切除的病变,以及穿刺抽吸的囊液等标本,应进行化验及/或病理学检查。申请单中需描术中肉眼所见。,术前常规准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术前向病人家属(病人)讲清手术目的、达到的预期效果、可能的术后并发症。如病变不能根治,术后病变可能复发以及手术意外等问题。讲清手术治疗的大致费用,特别是一些手术

    5、所需特殊器械、材料及方法的费用等。征得病人家属(病人本人)的同意,双方签字。 签署输血意外知情同意书 除老幼病人外,尽量采用自体输血,对良性病变,如外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手术,术中自体血回吸收。如可能输异体血,应向家属(病人)说明输血可能发生的意外,如过敏反应、肝炎等,并签署输血同意外知情同意书。 麻醉医生术前访问病人,并签署麻醉意外知情同意书。 酌情备血。 术区备皮;术前一日晚10时后禁食水;对特殊病人术前一日晚可给予镇静剂以消除紧张。 拟待选用的各种抗生素、特殊检测剂(如碘剂)和一些麻醉剂的术前敏感试验。,术后处理,转运病人时防止震动病人头部。 全麻术后病人应留置ICU病房观察。 根据

    6、手术情况,每30120分钟观察一次病情,包括生命体征、神志。 鞍区手术应特别注意记录出入量。 术后6小时病人仍不清醒,应进行CT检查。 在病人情况允许下,为了解肿瘤切除程度,可在术后48小时内行加强MRI扫描。 根据病情给予脱水、激素、抗癫痫治疗。 继续对术前合并症的治疗。 切口无渗出,可不更换敷料。切口57日拆线。 若病人术后体温持续升高,应及时行腰椎穿刺检查,并送脑脊液的常规、生化、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选择适宜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如确有颅内感染,可每日腰椎穿刺放液,或行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直至脑脊液检查细胞数正常为止。 第五节出院医嘱 明确休息时间。何时门诊复查(包括神经系统体

    7、格检查、神经电生理及神经影像MEI或CT检查)。 出院后继续使用的药物,要求具体写出药名、剂量、使用方法;用药持续时间。 是否需要放射治疗,化疗。 是否需要其他专科继续治疗。 一些需特别交代的事宜。,头皮损伤,头皮血肿 头皮血肿多因头部钝器伤所致,根据血肿位于头皮内的具体部位又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局部部块 皮下血肿一般体积小,有时因血肿周围组织肿胀隆起,中央相对凹陷,易误认为凹陷性颅骨骨折。帽状腱膜下血肿,因帽状腱膜组织疏松可蔓及范围较广。骨膜下血肿其特点是限局于某一颅骨范围内,以骨缝为界。 (2)休克或贫血 帽状腱膜下血肿可蔓延至全头部,小儿及体弱

    8、者可导致休克或贫血。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化验 了解机体对创伤的反应状况,有无继发感染。 血红蛋白下降表明出血严重。 (2)影像学检查 1)头颅X线摄片,包括正位、侧位和血肿部位切线位平片。 2)必要时可考虑行头颅CT,以除外颅内异常。 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 较小的头皮血肿在12周左右可自行吸收,巨大的血肿可能需要46周吸收。采用局部适当加压包扎,有利于防止血肿继续扩大。为避免感染,一般不采用穿刺抽吸。 手术治疗 小儿的巨大头皮血肿出现明显波动时为促进愈合,在严密消毒下可行穿刺抽吸,其后加压包扎。这时包扎的下限松紧要适当,过松起不到加压作用,过紧可能导致包扎以下疏松组织回流障

    9、碍,而出现眶内及耳后积血。,头皮损伤,头皮裂伤 头皮裂伤系为锐器或钝器伤所致。由于帽状腱膜具有纤维小 结构的解剖特点,头皮血管破裂后血管不易自行收缩而出血较多,可引起出血性休克。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活动性出血 接诊后常能见自头皮创口有动脉性出血。 休克 在创口较大、就诊时间较长的病人可有出血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需检查创腔深度、污染程度、创底下有无骨折或碎骨片,如果发现有脑脊液或脑组织外溢,需按开放性颅脑损伤处理。 辅助检查(检查应在急诊止血后进行)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化验 了解机体对创伤的反应状况,有无继发感染。 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持续下降表明出血严重程度。 影像学检查 头颅X线摄片,包括

    10、正位、侧位和创口部位切线位平片。 必要时可考虑行头颅CT,以除外颅内异常。 治疗原则 头皮血供丰富,其清创缝合的时限允许放宽至24小时。采用一期全层缝合,其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根据创伤情况应用抗生素、补液输血等。,头皮损伤,头皮撕脱伤 头皮撕脱伤多因发辫受机械力牵扯,使大块头皮自帽状腱膜下层或连同颅骨骨膜被撕脱所致。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休克 失血或疼痛性休克。 活动性出血 接诊后常能见到自头皮创级有动脉性出血。 辅助检查(亦应在急诊止血后进行)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化验 了解机体对创伤的反应状况,有无继发感染。 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持续下降表明出血严重程度。 影像学检查 头颅X线摄片,包括正

    11、位、侧位平片。 必要时可考虑行头颅CT,以除外颅内异常。 治疗原则 治疗上应在压迫止血、防治休克、清创、抗感染的前提下,行中厚皮片植皮术,对骨膜已撕脱者,需在颅骨外板上多处钻孔达板障,然后植皮。条件允许时,应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小血管吻合、头皮原位缝合术,如获成活,可望头发生长。,颅骨损伤,颅骨骨折系指颅骨受力作用所致颅骨的连续性中断。颅骨骨折的病人,不一定都合并有严重的脑损伤。但没有颅骨骨折的病人,由于力线作用也可能存在严重的脑损伤。一般来讲,凡有颅骨骨折存在,提示外力作用较重,合并脑损伤的几率较高。根据骨折部位可将颅骨骨折分为颅盖及颅底骨折;又可根据骨折端形态分为线形和凹陷骨折,如因暴力范围

    12、较大与头部接触面积广,形成多条骨折线,分隔成多条骨折碎片者则称粉碎性骨折;而颅盖骨骨骨折和累及气窦的颅底骨折易合并骨髓炎或颅内感染。,颅盖骨线状骨折,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病史 有明确头部受力史。 头皮血肿 着力部位可见头皮挫伤及头皮血肿。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同头皮损伤节。 影像学检查 头颅X线摄片,包括正位、侧位平片。 必要时可考虑行头颅CT,以除外颅内异常并经CT骨窗可确定骨折部位。,颅盖骨线状骨折,治疗原则 单纯性颅盖骨线状骨折本身无需特殊处理,但应警惕是否合并脑损伤;骨折线通过硬脑膜血管沟或静脉窦所在部位时,要警惕硬脑膜外血肿发生的可能。需严密观察或CT复查。内开放骨折可导致颅内积气,

    13、应预防感染和癫痫。,颅底骨折,颅底部的线形骨折多为颅盖骨骨折线的延伸。也可由邻近颅底平面的间接暴力所致。根据所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前颅窝、中颅窝和后颅窝骨折。由于硬脑膜与前、中颅窝底粘连紧密,故该部位不易形成硬脑膜外血肿。又由于颅底接近气窦、脑底大血管和颅神经,因此,颅底骨折时容易产生脑脊液漏、颅神经损伤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等并发症,后颅窝骨折可伴有原发性脑干损伤。,颅底骨折,诊断标准-临床表现 前颅窝骨折 累及眶顶和筛骨,可伴有鼻出血、眶周广泛淤血(称“眼镜”征或“熊猫眼”征)以及广泛球结膜下淤血。如硬脑膜及骨膜均破裂,则伴有脑脊液鼻漏,脑脊液经额窦或由鼻孔流出。若骨折线通过筛板或视神经管,可合

    14、并嗅神经或视神经损伤。,颅底骨折,诊断标准-临床表现 中颅窝骨折 颅底骨折发生在中颅窝,如累及蝶骨,可有鼻出血或合并脑脊液鼻漏,脑脊液经蝶窦由鼻孔流出。如累及颞骨岩部,硬脑膜、骨膜及鼓膜均破裂时,则合并脑脊液耳漏,脑脊液经中耳由外耳道流出;如鼓膜完整,脑脊液则经咽骨管流向鼻咽部而误认为鼻漏。骨折时常合并有 颅神经损伤。如骨折线通过蝶骨和颞骨的内侧面,尚能伤及垂体或第 颅神经。如骨折端伤及颈动脉海绵窦段,可因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形成而出现搏动性突眼及颅内杂音。破裂孔或颈内动脉管处的破裂,可发生致命性鼻出血或耳出血。,颅底骨折,诊断标准-临床表现 后颅窝骨折 骨折线通过颞骨岩部后外侧时,多在伤后数

    15、小时至2日内出现乳突部皮下淤血(称Battle征)。骨折线通过枕骨鳞部和基底部,可在伤后数小时出现枕下部头皮肿胀,骨折线尚可经过颞骨岩部向前达中颅窝底。骨折线累及斜坡时,可于咽后壁出现粘膜下淤血。枕骨大孔或岩骨后部骨折,可合并后组颅神经(-)损伤症状。,颅底骨折,诊断标准-临床表现 颅底骨折的诊断与定位 主要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定位。淤血斑的特定部位、迟发性以及除外暴力直接作用点等,可用来与单纯软组织损伤相鉴。,颅底骨折,诊断标准-辅助诊断 实验室检查 对疑为脑脊液漏的病例,可收集耳、鼻流出液进行葡萄糖定量测定。 影像学检查 X线片检查的确诊率仅占50%。摄颏顶位,有利于确诊;疑为枕部骨折时摄汤(

    16、Towne)氏位;如额部受力,伤后一侧视力障碍时,摄柯(Galdwell)氏位。 头颅CT对颅底骨折的诊断价值更大,不但可了解视神经管、眶内有无骨折,尚可了解有无脑损伤、气颅等情况。,颅底骨折,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 单纯性颅底骨折无须特殊治疗,主要观察有无脑损伤及处理脑脊液漏、颅神经损伤等合并症。当合并有脑脊液漏时,需防止颅内感染,禁忌填塞或冲洗,禁忌腰椎穿刺。取头高体位休息,尽量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和擤鼻涕。静脉或肌肉注射抗生素。多数漏口在伤后12周内行愈合。超过一个月仍未停止漏液者,可考虑手术。,颅底骨折,治疗原则手术治疗合并症 脑脊液漏不愈达一个月以上者,在抗感染前提下,开颅手术修补硬脑

    17、膜,以封闭漏口。 对伤后出现视力减退,疑为碎骨片挫伤或血肿压迫视神经者,应在12小时内行视神经管减压术。,凹陷性骨折,凹陷性骨折见于颅盖骨骨折,好发于额骨及顶骨,呈全层内陷。成人凹陷性骨折多为凹陷及粉碎性骨折;婴幼儿可呈乒乓球凹陷样骨折。,凹陷性骨折,诊断标准-临床表现 头皮血肿 在受力点有头皮血肿或挫伤。 局部下陷 急性期可检查出局部骨质下陷。 神经功能障碍 当骨折片下陷较深时,可刺破硬脑膜,损伤及压迫脑组织而出现偏瘫、失语和/或局灶性癫痫。,凹陷性骨折,诊断标准-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同头皮血肿 神经影像 X线平片 骨折部位切线位,可屡示出骨折片陷入颅内深度。 CT扫描 CT扫描不仅可了解骨

    18、折情况,且可了解有无合并脑损伤。,凹陷性骨折,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 对骨折位于非功能区凹陷不足1cm的小面积骨折,无临床症状者不需手术治疗。 新生儿的凹陷性骨折,应尽量采用非手术复位方法。如使用胎头吸引器置于骨折处,通过负压吸引多能在数分钟内复位。,凹陷性骨折,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 对骨折位于非功能区凹陷不足1cm的小面积骨折,无临床症状者不需手术治疗。 新生儿的凹陷性骨折,应尽量采用非手术复位方法。如使用胎头吸引器置于骨折处,通过负压吸引多能在数分钟内复位。,凹陷性骨折,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适应证 合并脑损伤或大面积骨折片陷入颅腔,导致颅内压增高,CT显示中线结构移位,有脑疝可能者,应行急诊开

    19、颅去骨片减压术。 因骨折片压迫脑重要部位,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如上述偏瘫、癫痫等,应行骨片复位或清除术。 开放粉碎凹陷性骨折,需行手术清创、去除全部骨片,修补硬膜,以免引起感染。 在非功能区,下陷大于1cm者,视为相对适应证,可考虑择期手术。 位于大静脉处的凹陷性骨折,即使下陷较深,如无明显临床症状,可经观察,待充分准备后择期手术。,脑损伤,脑损伤是指暴力作用于头部造成的脑组织器质性损伤。根据致伤源、受力程度等因素不同,伤后脑组织与外界相通与否而分为开放性及闭合性脑损伤。前者多由锐器或火器直接造成,均伴有头皮裂伤、颅骨骨折、硬脑膜破裂和脑脊液漏;后者为头部受到钝性物体或间接暴力所致,往往头皮颅骨完

    20、整。或即便头皮、颅骨损伤,但硬脑膜完整,无脑脊液漏。根据暴力作用于头部时是否立即发生脑损伤,又分为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后者指受伤一定时间后出现的脑损伤,如颅内血肿和脑水肿。本节着重叙述原发性脑损伤,其余内容另述。,脑损伤-脑损伤的分级,脑损伤的分级,便于评价疗效和预后,有利于以伤情进行鉴定。,脑损伤-脑损伤的分级,Glasgow昏迷评分法 此评分法适用于对伤情的临床评定,其评定项目见表6-2-1。将处于1315分者定为轻度;912分者定为中度;38分者定为重度。,脑损伤-脑损伤的分级,Glasgow昏迷评分法 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能自行睁眼 4能对答,定向正确 5能按吩咐完成动作

    21、6呼之能睁眼 3能对答,定向有误 4刺痛时能定位,手举向疼痛部位 5刺激能睁眼 2胡言乱语,不能对答 3刺痛肢体能回缩 4不能睁眼 1仅能发音,无语言 2刺痛时双上肢呈过度伸展 3不能发音 1刺痛时四肢呈过度伸展 2刺痛时肢体松弛,无动作 1,脑损伤-脑损伤的分级,伤情轻重分级 轻型(级) 主要是旨单纯脑震荡,没有颅骨骨折和意识丧失不超过30分钟者,有轻度头痛、头晕等自觉症状,神经系统、神经影像和脑脊液检查无明显改变,GCS1315分钟者为轻型。 中型(级) 主要指轻度脑挫裂伤或颅内小血肿,有或无颅骨骨折、颅底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受压,昏迷在6小时以内,有轻度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有轻度生命

    22、体征改变,GCS912分者为中型。 重型(级)主要指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昏迷在6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再昏迷,有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有明显生命体征改变,GCS38分者为重型。,脑损伤-脑震荡,脑震荡是指头部受力后在临床上观察到有短暂性脑功能障碍。脑的大体标本上无肉眼可见到的神经病理改变,显微病理可有毛细血管充血、神经元胞体肿大、线粒体和轴索肿胀。,脑损伤-脑震荡,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意识改变 受伤当时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可为神志不清或完全昏迷,常为数秒或数分钟,大多不超过半个小时。 逆行性遗忘 病人清醒后多不能回忆受伤当时乃至伤前一段时间内的情况。

    23、 短暂性脑干症状 伤情较重者在意识改变期间可有面色苍白、出汗、四肢肌张力降低、血压下降、心动徐缓、呼吸浅慢和各生理反射消失。 其他症状 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畏光、耳鸣、失眠、心悸和烦躁等。 神经系统检查 无阳性体征。,脑损伤-脑震荡,诊断标准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腰椎穿刺颅内压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不含血,白细胞数正常。 神经影像检查 头颅X平片检查 无骨折发现。 头颅CT检查颅、脑内无异常。,脑损伤-脑震荡,治疗原则 观察病情变化 伤后短时间内可在急诊科观察,密切注意意识、瞳孔、肢体运动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对于离院病人,嘱其家属在当日密切注意头痛、恶心、呕吐和意识障碍,如症状加

    24、重即来院检查。 卧床休息 急性期头痛、头晕较重时,嘱其卧床休息,症状减轻后可离床活动。 对症治疗 头痛时可给予颅痛定等镇痛剂。对烦躁、忧虑、失眠者可给予地西泮、三溴合剂等药物。,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它是加速或减速的惯性力所致的弥漫性脑损伤,由于脑的扭曲变形,脑内产生剪力或牵拉作用,造成脑白质广泛性轴索损伤。损伤可痊于大脑半球、胼胝体、小脑或脑干。显微病理表现为神经轴索断裂。,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昏迷 受伤当时立即出现昏迷,且昏迷时间较长。神志好转后,可因继发性脑水肿而再次昏迷。 瞳孔变化 如累及脑干,可有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或同向性凝视。,脑损伤-弥漫

    25、性轴索损伤,诊断标准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了解应激状况。 血生化检查 鉴别昏迷因素。 神经影像检查 头颅CT扫描 可见大脑皮质与髓质交界处、胼胝体、脑干、内囊区或三脑室周围有多个点或片状出血灶。 头颅MRI扫描 可精确反映出早期缺血灶、小出血灶和轴索损伤改变。,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治疗原则 同脑震荡。 脱水治疗。 昏迷期间加强护理,防止继发感染。,脑损伤-脑挫裂伤,暴力作用于头部时,着力点处颅骨变形或发生骨折,以及脑在颅腔内大块运动,造成脑的着力或冲击点伤。对冲伤和脑深部结构损伤,均可造成脑挫伤和脑裂伤,由于两种改变往往同时存在,故又统称脑挫裂伤。前者为脑皮质和软脑膜仍保持完

    26、整;而后者,有脑实质及血管破损、断裂,软脑膜撕裂。脑挫裂伤的显微病理表现为脑实质点片状出血,水肿和坏死。脑皮质分层结构不清或消失。灰质与白质为界不清。脑挫裂伤常伴有邻近的限局性血管源性脑水肿和弥漫性脑肿胀。,脑损伤-脑挫裂伤,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 受伤当时立即出现。一般意识障碍时间均较长,短者半小时,数小时或数日,长者数周、数月,有的为持续昏迷或植物生存。 生命体征改变 常较明显,体温多在38度左右,脉搏和呼吸增快,血压正常或偏高。如出现休克,应注意全身检查。 局灶症状与体征 受伤当时立即出现与伤灶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或体征,如运动区损伤的锥体束征、肢体抽搐或瘫痪,语言中枢损伤后的失语以

    27、及昏迷病人脑干反射消失等。 颅压增高 为继发脑水肿或颅内血肿所致。尚可有脑膜刺激征。 其他 病人清醒后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和定向力障碍。,脑损伤-脑挫裂伤,诊断标准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了解应激状况。 2)血气分析 在迟缓状态可有血氧低、高二气化碳血症存在。 3)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中有红细胞或血性脑脊液。 (2)神经影像学检查 头颅X线平片 多数病人可发现有颅骨骨折。 头颅CT 了解有无骨折、有无中线移位及除外颅内血肿。 头颅MRI 不仅可以了解具体脑损伤部位、范围及周围脑水肿情况,而且尚可推测预后。,脑损伤-脑挫裂伤,治疗原则 轻型脑挫裂伤病人 通过急性期

    28、观察后,治疗与弥漫性轴索损伤相同。 抗休克治疗 如合并有休克的病人首先寻找原因,积极抗体克治疗。 重型脑挫裂伤病人 应送重症监护病房。 昏迷病人 应注意维持呼吸道通畅。 对来院病人呼吸困难者,立即行气管插管连接人工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对呼肿道内分泌物多,影响气体交换,且估计昏迷时间较长者,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术。 对伴有脑水肿的病人,应适当限制液体入量,并结合脱水治疗。 对脱水治疗颅压仍在4060mmHg时,因势必导致严重脑缺血或诱发脑疝,可考虑行开颅去骨瓣减压和/或脑损伤灶清除术。,脑损伤-脑干损伤,在头、颈部受到暴力后立即出现,多不伴有颅内压增高表现。病理变化有脑干神经组织结构紊乱、轴索断裂、挫伤和软化。由于脑干内除有颅神经核团、躯体感觉运动传导束外,还有网状结构和呼吸、循环等生命中枢,故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神经外科诊疗常规 上.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837126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