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 兰克福学派充分地看到了科学技术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呈现出两重性: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确实给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高质量的物质生活,使人的本质力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肯定;但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使得人们片面强调物质生活享乐而导致了其主体性 、批判性的丧失 。于是在科学技术的统治下,异化就有了新的表现形式 。这里所说的异化已不是马克思时代所说的 “自我折磨 、自我牺牲 ”的异化劳动,而是工人自愿的带有享乐性质的物质活动,这说明工人自觉认同异化并把他当作规律来加以遵循 。在这种文化危机下,法兰克福学派对理性尤其是技术理性对人的主体性消解的负面影响展开了
2、全面 、透彻的分析和批判 。其中,霍克海墨 、马尔库塞 、哈贝马斯等人的技术理性批判最具代表性 。一 、霍克海墨对技术理性的批判霍克海墨和阿多尔诺于 20 世纪 40 年代发表的 启蒙的辩证法 ,是法兰克福学派技术批判理论的经典表现形式之一 。这里的启蒙运动泛指人类社会在近现代的理性化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强调理性至上性和人对自然的技术征服的各种理性的启蒙思潮 。它相信人类通过对理性的掌握能够摆脱迷信和愚昧,能够实现人对自然的无限统治权,最终增强人的本质力量,增强人的自由,实现人的自我确定权 。然而,在现实的历史进程中,启蒙运动并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 。的确,在理性精神和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类极大地
3、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条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但是,随着启蒙精神的进一步发展,启蒙运动却悄悄走向了自己的反面,走向了启蒙的自我摧毁 。结果,启蒙退化为新的迷信和神话,对自然的统治,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破坏,导致自然对人的惩罚,人的本质力量非但没有增强,反而受制于技术和理性,技术本身成为自律性的 、总体性的控制力量,成为扼杀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异化力量 。在技术理性的统治下,人的主体性 、创造性和批判性都被抹杀了,人们不再问人生的意义,不再追求人生的价值,只是一切服从技术的安排 。在这里 “工业化却把人的灵魂物化了 。自然而然地,经济机构,甚至在全盘计划之前的经济机构,为商品设定了决定人类行
4、为的价值,个人只是把自己设定为一个物 、一种统计因素,或是一种成败 。他的目标就是自我持存,即是否成功地适应他职业的客观性以及与之相应的行为模式 。”1显然,在技术理性统治下,人类陷入了普遍的异化中,他们丧失了任何对意义的追求,只是一味地认同现状 。这就是启蒙的悲剧性辩证法,它的初衷是要成为解放人的积极力量,把人从神话和迷信中解放出来,但其结果却又使自身成为一种新的束缚人 、统治人的力量,建立起技术理性对人的统治,使人置身于一个物化和异化的世界中 。因此,霍克海墨和阿多尔诺用一句话明确地概括了 “启蒙辩证法 ”的基本精神: “从进步思想最广泛的意义来看,历来启蒙的目的都是使人们摆脱恐惧,成为真
5、正的主人,但是完全受到启蒙的世界却充满着巨大的不幸 。”2二 、马尔库塞对技术理性的批判马尔库塞关于单向度的人的理论,表述了深刻的技术理性批判思想 。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技术进步 = 社会财富的增长 = 奴役的扩张,以此来揭示科学技术和技术理性发展的两面性 。他指出,以科学技术为根基的技术理性其发展都呈现出两面性质: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使财富不断增长;但是,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导致了新的统治形式,即技术理性统治的产生 。这种统治形式不同于传统的建立在强权和暴力之上的统治,而是更多地求助于消遣 、娱乐等消费手段,从而使人心甘情愿地,而不是被动地被纳入到现存
6、的社会体系之中,由此而消解人的否定性和对社会的反抗,因而具有更多的合理性的外观 。用马尔库塞的话说: “今天,统治不仅仅通过技术,而且也作为技术,使自己永存并扩大化,而后者提供了膨胀着吸收所有文化圈的政治权利的充分合法性 。”3马尔库塞进一步指出,在以技术发展为背景的相对富裕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理性批判单伟亮(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 300071)摘 要: 法兰克福学派充分地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高质量的物质生活,使人的本质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肯定;但是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这种新的异化形式变成工人自愿的带有享乐性质的物质活动
7、,其结果使得人们片面强调物质生活享乐而导致了其主体性 、批判性的丧失 。在这种文化危机下,霍克海墨 、马尔库塞 、哈贝马斯对技术理性带给人的主体性消解的负面影响展开了全面的批判 。本文通过分析这种批判理论,揭示出其对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 法兰克福学派;技术理性;批判;意义中图分类号: G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2596(2009)10-0028-02Vol. 30 No.10Oct. 2009第 30 卷 第 10 期2009 年 10 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ChifengUniversity( Soc.Sci)28- -
8、消 费世界中,在技术理性所形成的新的统治体制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异化和物化的存在形式 。这里所说的已不是马克思所描述的自我折磨 、自我牺牲的异化活动,而是人自愿的 、带有享乐性质的物质活动 。工人被 “整合 ”或 “一体 ”化到现存的社会体系中,不再作为社会的反抗力量,人作为一种自由自觉的创造性的实践存在所应具有的否定性 、创造性和批判性被技术理性所消解,成为失去超越纬度和批判纬度的 “单向度的人 ”。显然,在 20 世纪的历史条件下,工人们已经感觉不到自己被异化了,他们在较舒适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往往感觉不到受压抑和不自由的境遇,反而有一种满足与幸福的感觉,因而,在现代单向度的人群中, “幸福意
9、识已经占了上风 ”4。马尔库塞进一步指出, “单向度的人 ”的出现,对于社会的进化而言,不是一种积极的现象,虽然在现代的技术世界中,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劳动者甚至主动的与现存制度认同 。但是,在实际上,劳动者丧失了人之为人的一个基本纬度,即否定和批判的纬度,其后果是使社会失去了自我超越的驱动力,人的基本生存是由个人无法控制的力量和机制所决定的 。用马尔库塞的话说: “发达工业文明的奴隶们是升华了的奴隶,但毕竟还是奴隶 。”5三 、哈贝马斯对技术理性的批判相对于霍克海墨和马尔库塞对技术理性的批判而言,哈贝马斯的技术批判理论更为深刻,更加接近于 20 世纪中后期科学技术和人类发展的实
10、际 。他通过揭示科学技术本身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入手进行阐释 。他指出科学技术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他充分肯定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他认为,在当代科学活动不再是一种封闭的 、独立的学术研究 。科学研究同技术之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密切,由此科学技术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有了直接的关联,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同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加速了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而且也对社会运行机制和社会历史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本身又成为一种新形式的意识形态,成为一种统治力量或统治形式 。同时,哈贝马斯对科学与技术具有意
11、识形态的性质做了很多限制与限定 。他从比较技术理性和传统意识形态的统治入手来阐发这一问题 。他认为,传统统治是政治统治,他是同传统的意识形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今天的技术统治,是以技术与科学为合法性的统治 。同传统意识形态相比,技术统治意识的意识形态性较少,因此它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虚假意识的某些成份,摆脱了由阶级利益制造的骗局 、政治空想等,同时,他所涉及的范围更广泛,更加难以抗拒 。但哈贝马斯认为,无论二者有多大差异,技术统治的意识依旧具有旧的意识形态的属性,那就是替现状辩护,论证现存统治的合法性 。在指出科学技术本身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后,哈贝马斯又阐释了技术异化的原因,即在现代发达工业社会
12、条件下,以科学技术为背景的劳动的合理化 。这导致了交往行动的不合理化 。在晚期资本主义,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劳动合理化已经实现,它越来越符合科学技术的要求,但是劳动的这种合理化脱离了主体间交往的基础,其结果是削弱或吞没了主体间的合理的相互作用,即交往行为,把人的关系和行为降格为物的关系,导致了人的全面物化,使人成为工具,全面屈从于技术社会的统治 。因此,要消除技术异化,就必须以交往取代劳动的核心地位,确立交往行动的合理化 。纵观上文,法兰克福学派代表在 20 世纪的历史条件下,以科学技术的二重性为基点,展开了深刻的技术理性批判 。一方面,他们承认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另一
13、方面,他们充分看到科学技术过分发达,对人的主体性消解的负面效应;同时,他们还敏锐地洞悉到,在科学技术的统治下,异化的新的表现形式,即工人自愿的带有享乐性质的物质活动 。并且指出,这种异化已经内化为人们的意识,使人们从心理接受并当作规律加以遵循,从而使人失去了人之为人的基本纬度,即批判和超越的纬度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不是从社会历史的经济和政治层面,而是深入到人的生存结构,即从文化层面特别是科学技术方面来揭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异化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法兰克福学派对技术理性的负面效应展开了更加深入 、透彻的批判,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建
14、构的关键时期,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下,因此我们仍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提高生产力水平,而科学技术在其中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技术异化和技术理性对人的统治而妨碍我们的现代化事业 。我国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很发达,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以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 。但与此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出现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困境,在发展技术的同时,要注意节约利用自然资源,努力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把西方文明中的科学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努力寻求一条人口 、资源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本性 。参考文献 :1 2 霍克海墨,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24,25.3 4 5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135,26,28.(责任编辑 张海鹏)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