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德州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课时微粒构成物质课件新人教版201812191170.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8354401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州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课时微粒构成物质课件新人教版201812191170.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德州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课时微粒构成物质课件新人教版201812191170.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德州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课时微粒构成物质课件新人教版201812191170.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德州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课时微粒构成物质课件新人教版201812191170.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德州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课时微粒构成物质课件新人教版201812191170.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 物质的微粒性 6年2考,一、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二、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辨一辨,1.分子都比原子大。 ( ) 2.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 ( ) 3.尘土飞扬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 ) 4.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 ),考点2 原子的结构 6年1考,一、原子的构成与结构,二、核外电子排布,三、相对原子质量及其近似计算,辨一辨,1.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 ( ) 2.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 ) 3.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原子在化学变

2、化中是否容易得失电子。 ( ) 4.不同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可能相等。 ( ) 5.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与中子构成的。 ( ),考点3 离子 6年1考,想一想,原子变成离子时,质子数是否发生改变?化学性质是否发生了改变? 原子通过得失最外层电子形成离子,质子数不变,但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如钠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失去电子变为钠离子后就不容易失去电子。,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A错误;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B错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C正确;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大,但不同的分子、原子无法比较大小,D错误。,

3、典型例题运用,类型1 有关原子、分子、离子的认识,【例1】2017怀化中考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C.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D.分子一定比原子大,解题方法在物质构成的相关知识中,同学们要弄清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关于构成的三个层次以及构成原子的各微粒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掌握“三子”的相关联系,形成完备而有序的知识网络。其关系如下图所示:,注意事项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不能认为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只有在“化学变化”的前提条件下,才是正确的。没有“化学变化”这个前提,原子仍是可分的。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分子比原

4、子大,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其大小。,变式训练1.下列关于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热胀冷缩是由于微粒大小发生了变化 C.原子和离子不能相互转化 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的,D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A项错误;热胀冷缩是由于微粒间隔发生了变化,微粒大小没有变化,B项错误;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原子得失电子后会变成离子,离子再失得电子后就可能变成原子,C项错误;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D项正确。,2.2016聊城中考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B.气体压缩为液体,分子体积变小

5、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B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A正确;气体压缩为液体,分子间隔变小,分子体积不变,B错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C正确;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钠原子和钠离子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正确。,【例2】2017烟台中考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解析: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的核内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A错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B错误;的质子数为13,核外电子数为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其离

6、子符号为Al3,C错误;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该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故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F2,D正确。,类型2 原子的结构、微粒的结构示意图,A.属于同种元素 B.的化学性质相同 C.的符号为Al3 D.形成的化合物是MgF2,解题方法由结构示意图判断粒子是原子还是离子的关键是看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的关系。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表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表示阳离子;当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时,表示阴离子。,易错分析对原子结构及示意图所表示的意义不清楚而导致错误。不清楚不同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及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本题

7、出错的主要原因。,变式训练3.2016连云港中考目前世界上最精准的钟是以锶做钟摆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38288218,A错误;锶的偏旁部首是“钅”,属于金属元素,B错误;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l”,不是“g”,C错误;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故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正确。,A.x的值为8 B.锶属于非金属元素 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D.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实验聚焦突破,实验2: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探究,典例分析,【例】2015武汉中考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

8、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浓盐酸有挥发性,仅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图2的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 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 B. C. D.,分析图2实验是在密封的小容器内进行的,与图1比较更环保、更节约,正确;图1中乙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

9、,丙烧杯中的酚酞不变色;图2中丁试管中的滤纸不变色,戊试管中滤纸条上的酚酞变红色,二者均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正确;盐酸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错误;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根据戊中滤纸条的酚酞点由外向里依次变红也可达到实验目的,正确;分子在不同温度下都是在不断运动的,错误;故选C。,命题挖掘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D 浓盐酸和紫色石蕊溶液没有接触,但是石蕊溶液变红了,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A正确;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进入石蕊溶液中,石蕊溶液变

10、红,说明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正确;该实验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氯化氢分子运动到紫色石蕊溶液烧杯中溶于水使溶液变红,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C正确;此实验不能证明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D错误。,六年真题全练,命题点1 物质的微粒性,命题解读用微观粒子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有时也会在填空与简答题中涉及。命题内容包括:微观粒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与粒子的种类不同有关。,C 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是因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少,接触到氧分子的几率小,而在氧气中硫接触到氧分子的几率大,A解释正

11、确;夏季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B解释正确;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与氧原子构成,C的解释不正确;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成水分子,D解释正确。,12017德州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是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氧分子的几率大 B夏季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中和反应都有水生成H和OH结合成水分子,22016德州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组成(或结构)相互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物质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稀

12、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都相对稳定 B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C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种类不同 D氢氧化钾溶液、石灰水都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是因为它们都含有OH,C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发生变化,A项解释正确;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B项解释正确;金刚石是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二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项解释不正确;氢氧化钾溶

13、液、石灰水都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是因为它们都属于碱,其水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离子OH,D项解释正确。,押题预测1.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B 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A合理;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冰中的分子仍是在不断地运动,B不合理;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C合理;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受压时间隔变小,所以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D合理。,

14、命题解读有关原子、分子、离子的认识是中考的常考考点,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形式出现,结合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误进行分析判断。,命题点2 有关原子、分子、离子的认识,32016德州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你认为都正确的选项是( ),B 一氧化碳常用于炼铁是利用了CO的还原性,A项错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而一氧化碳不能,因此可用石蕊试液鉴别CO和CO2;肥皂水遇软水能够产生大量泡沫,遇硬水产生的泡沫较少,并有浮渣产生,因此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项正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原子的微粒有质子、中子、电子,中子不带电,而质子和电子分别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C项错误;O2表示一个氧分子(或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O2表示一个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D项错误。,押题预测2.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B 分子和原子不带电荷,A错误;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正确;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C错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不是由原子保持,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