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类型农药学试卷(1)(2)答案.doc

  • 上传人:精品资料
  • 文档编号:8348352
  • 上传时间:2019-06-21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162.92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农药学试卷(1)(2)答案.doc
    资源描述:

    1、0农药学期末考试题答案一 概念(20 分)1.IPM:它将作物一有害生物一有益生物一中生物等视同为同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各组分之间,对各自的生存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2. 现代农药:在保障人类健康和合理生态平衡前提下,使有益生物得到有效保护,有害生物得到较好的控制,以促进现代农业向可持续农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所使用的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有机物质可以统称。3.相对毒力指数:T:相对毒力指数,B:标准药剂的致死中量(或浓度),A:供试药剂的致死中量(或浓度)BT = 100A4. Henderson-Tilton 公式:防效=1(Ta/Tb)(Cb/Ca)100%Ta:处理区防治后存活的个体数量Tb

    2、:处理区防治前存活的个体数量Ca:对照区防治后存活的个体数量Cb:对照区防治前存活的个体数量5. 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 %)相对防治效果 = 100%对照区病情指数(%)6.安全性指数(K):用来衡量农药是否容易产生药害药剂防治病虫害所需要最低浓度K = 植物对药剂能忍受的最高浓度K 值越大,药剂对植物越不安全,容易产生药害K 值越小,越安全,不产生药害7.剂型:原药经过加工因形态及用途不同而区分为各种剂型。制剂:在一种农药剂型中按其有效成分含量、用途不同等可生产很多种产品。8.表明活性剂:一种具有表面活性的化合物,它溶于液体,特别是水中,在低浓度时也能在液体或气体表面或其他界

    3、面上定向吸收,式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显著降低。9.缓释剂: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使农药贮存于加工品种,然后在特定时间内,农药有效成分从加工中有控制缓慢释放出来的农药剂型。种衣剂:含有农药黏结剂的悬浮状粉状或液体剂型,可加水稀释,处理种子后能黏着在种子表面形成牢固的药膜。10.共毒系数(CTC)(混剂的实际毒力指数 /混剂的理论毒力指数 )100。二 填空(17 分)1. 可持续发展2. 无机及天然物利用时期、广泛应用有机合成农药的乐观时期、新型农药发展时期3. 保护剂、治疗剂、铲除剂和内吸剂4. 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残留毒性。生理选择性和生态选择性6. 从以下助剂种类中选择 5 种即可

    4、(填充剂、湿润剂、乳化剂、溶剂、分散剂、粘着剂、稳定剂、增效剂、渗透剂、成膜剂、解毒剂等)17. 粉剂、颗粒剂、微粒剂、粉粒剂、烟剂、缓释剂、片剂等8. 作用机制,没有交互抗性,增效作用,比例、持效期适当,具有负交互抗性9. 杀螨特、克螨特、苯丁锡(托尓克)和哒螨酮(速螨酮)等三 简答题(33 分)1. IPM 的技术特点: 防与治,强调预防为主;多种防治方法,强调首先挖掘和利用无公害,低成本的 农业生物防治等自然挖害因素;IPM 是控害而不是灭害。化学防治是不得已才采用,做到合理用药或减少农药的副作用;其是多种防治技术的合理搭配,灵活运用,而不是多种 ;防治的累加凑合,要实现优化、简化和动态

    5、的规范化。2. 毒力、毒性和药效:农药的毒性:指农药对人、畜等产生毒害的性能;农药的药效:衡量效力大小的指标之一;农药的毒力:衡量药剂对有害生物作用大小的指标之一。农药的毒性与毒力有时是一致的。农药的毒力由性质决定的;测定条件不同。3. 答:图 1,是以剂量数值为横坐标轴,死亡百分率为纵坐标轴,作成的非对称的“S”型曲线(这是由于生物群体中,个体对药剂敏感性的差别成常态分布,即大部分个体的敏感性趋向于接近群体内个体敏感性的平均值,小部分表现较高或较低的敏感性);图 2:如果将剂量数值转换成对数值,曲线则变成对称的“S”型曲线,图 3:如果再将死亡百分率换算成几率值,则剂量反应曲线变成为直线,称

    6、为对数-几率值直线。4. 答:冲洗法、排毒法、洗药法、抵抗法、摘除法、解毒剂、调节剂等等。5. 答:把田间看成是一个巨大的有毒环境,进行扫荡式喷雾;即不符合靶标的田间分布型,也没有必要使雾粒伸入到田间每一个角落;费力、又花工、不安全、易中毒、浪费大、效果差;其中 7090的农药在田间起不到除虫治病的作用,流失在水域中,而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6. 答:相加作用:表示为 1 + 1 = 2 ;增效作用:表示公式为:1+1 2;拮抗作用:表达式为:1+1 2;强化作用:表达式:1+0 1。四 问答题(30 分)(一) 何为农药的科学使用?(15 分)答:农药的科学使用:是建立在对农药特性、剂型特点、

    7、防治对象和保护对象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环境条件的全面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选定适当农药和剂型,确定合理使用方法和施药时期来实现的。1. 了解农药特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应用、毒性与应用、生物活性特点与应用2. 掌握剂型特点3. 掌握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及为害规律: 4. 与施药有关的环境因素: 5. 施药方法的选择:根据农药及制剂的特点,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及为害规律,以及环境条件,选择最有效的施药方法。(二)敌敌畏和马拉硫磷属于哪一类杀虫剂,说明各自的杀虫作用特点?并阐述这一大类杀虫剂的特点?(15 分)答:属与有机磷类。敌敌畏:具有强的熏蒸、胃毒和触杀作用。可用于棉、果、蔬菜、烟等作物防治

    8、斜纹夜蛾、黄守瓜、菜虫、蚜虫、跳甲尺蠖等。马拉硫磷:具胃毒、触杀和熏蒸作用。用来防治蚜虫和红蜘蛛。有机磷杀虫剂的特点:1. 理化性质:大多数品种受热易发生分解作用、存在异构体,其性质差别显著。22. 药效高、作用方式多种多样:对螨类和害虫均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具有多种杀虫作用方式,杀虫范围广;品种对天敌伤害小;久效磷、乐果持效期短;有些内吸剂持效期较长,容易造成人畜残毒问题。3. 在生物体内易于降解为无毒物:大多数杀虫效果好的品种在人畜体内能够转化成无毒的磷酸化合物;个别药剂产生药害。4. 效期有长有短:品种间差异较大:几小时、几天、几个月不等。5. 作用机制:抑制体内神经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

    9、ChE)或胆碱酯酶(ChE)的活性,破坏了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2001 级农药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2004 年 5 月)一、名词解释 (20 分):1 保护性杀菌剂:防御素,在病原菌未接触到寄主或侵入寄主之前,将药剂施于寄主植物,可能受害的部位,以保护或防御农作物不受病菌侵袭。2 植物性杀菌剂:指从植物中提取某些杀菌成分,作为保护作物免受病原菌侵害的药剂。3 病 原 物 的 多 基 因 抗 药 性 : 病 原 物 可 以 同 时 或 先 后 对 不 同 类 型 的 农 药 产 生 不 同 的 抗药 性 基 因 突 变 而 表 现 多 重 抗 药 性 。 其 中 各 个 基 因 的 突 变 及

    10、其 调 节 的 生 化 机 制 是 独立 的 , 互 不 干 扰 , 这 就 是 。 。4 有 害 生 物 的 共 适 应 : 是 指 选 择 作 用 和 抗 性 基 因 同 改 善 抗 性 有 害 作 用 的 其 它 基 因 的整 合 作 用 。5 农 用 抗 生 素 : 是 一 类 由 微 生 物 产 生 的 次 级 代 谢 物 , 具 有 杀 灭 、 或 促 进 、 抑 制 等 调节 生 长 发 育 的 功 能 。 它 在 低 浓 度 时 卸 能 抑 制 植 物 病 原 菌 的 生 长 和 繁 殖 。6 前 适 应 学 说 : 认 为 在 昆 虫 种 群 中 , 本 来 就 有 含 抗

    11、性 基 因 的 个 体 , 这 些 少 数 个 体 对杀 虫 剂 的 抵 抗 性 较 强 , 由 于 使 用 杀 虫 剂 , 种 群 中 大 量 敏 感 个 体 被 杀 死 而 这 些 抗 性个 体 存 活 下 来 , 繁 殖 后 代 ; 经 过 如 此 重 复 , 若 干 代 后 种 群 演 化 成 抗 性 群 体 。 因 此杀 虫 剂 在 抗 性 形 成 过 程 中 起 着 将 抗 性 个 体 选 择 出 来 的 作 用 , 也 可 以 说 起 着 将 敏 感个 体 淘 汰 的 作 用 ;7 敏 感 度 基 数 :敏 感 种 群 或 敏 感 品 系 的 LD50抗 性 指 数 :来 表 示

    12、 抗 性 程 度 ,抗 性 指 数 (倍 数 ) 抗 性 昆 虫 的 LD50/敏 感 昆 虫 的LD50。8 负 交 互 抗 性 : 与 交 互 抗 性 相 反 , 对 某 种 药 剂 有 抗 性 的 害 虫 种 群 , 对 另 外 一 种 药 剂反 而 敏 感 性 加 大 , 称 负 交 互 抗 性 。 。9 昆 虫 的 生 理 抗 性 : 主 要 包 括 表 皮 穿 透 率 降 低 , 分 隔 作 用 , 脂 肪 体 等 惰 性 部 位 贮 存杀 虫 剂 的 能 力 增 强 , 排 泄 作 用 增 强 以 及 靶 标 部 位 敏 感 度 降 低 。10病 原 菌 的 实 际 抗 药 性

    13、: 是 指 生 产 上 出 现 可 见 的 抗 药 性 , 即 自 然 界 病 原 群 体 中 抗 药病 原 物 已 成 为 致 病 主 体 , 正 常 的 化 学 防 治 明 显 失 效 。 生 产 上 一 般 所 讲 的 抗 药 性 ,实 际 上 就 是 指 的 实 际 抗 药 性 。二 填空(15 分):1. _(1)杀真菌剂_、_(2)_杀细菌剂_、_(3)_杀病毒剂_ 和_(4)化学诱抗剂_。2. : (5)化学保护、 (6)化学治疗 和 (7)化学免疫。3. :_(8)田间喷药_、_(9)_种苗消毒_、_(10)_土壤消毒_ 和 _(11)烟雾法_等。(涂抹、灌根、树干灌药、包扎法

    14、等)4. _(12)_膜 结 构 受 破 坏 _、_(13)_改 变 膜 的 透 性 _ 和 _(14)对 细 胞 膜 组 分 甾 醇 的 破3坏 。5. (15)对 菌 体 细 胞 结 构 和 功 能 的 破 坏 、 (16)对 菌 体 内 能 生 成 的 影 响 、 和 (17)对 代 谢 物质 的 生 物 合 成 及 其 功 能 的 影 响 。6. (18)保护 (19)碱式硫酸铜 和 (20)多硫化钙 。 (21)比重 (22)波美比重计 。7. (23)有 机 硫 类 杀 菌 剂 。8. (24)乙霉威 (或万 霉 灵 )。9. (25)0.4 。10. ( 26) 氟 吗 啉 、

    15、( 27) 治 疗11.甾 醇 。12.( 29) 福 美 双 或 多 菌 灵 ,13. ( 30) 厚 孢 轮 枝 菌 ( 线 虫 必 克 )三 简答题(30 分):(一)从化合物的角度来阐明杀菌剂对病原菌的直接作用?(6 分)1. 化学作用:杀菌剂分子中的某些功能团与病菌体内的酶源形成蛋白等产生非可逆性结合。2. 物理作用:烃类或卤代烃类杀菌剂具有较高的脂溶性,易溶于细胞膜的脂质蛋白,改变膜的正常功能。3. 代谢过程受到干扰:还有一些药剂其化学结构与病菌体内某些代谢中的基本物质类似,施代谢过程受到干扰。(二)说出5种有 机 硫 杀 菌 剂 , 并 说 明 这 一 类 杀 菌 剂 的 作 用

    16、 特 点 ? ( 6分 )代 森 锰 锌 、 安 泰 生 、 威 百 亩 、 福 美 双 、 克 菌 丹 、 灭 菌 丹 、 敌 克 松 等该 类 药 剂 多 为 保 护 性 杀 菌 剂(1).杀 菌 范 围 广 、 具 有 良 好 的 保 护 作 用 。(2).对 作 物 安 全 , 一 般 不 会 对 作 物 造 成 药 害 , 低 浓 度 下 可 刺 激 作 物 生 长 , 对 人 、 畜毒 性 低 。(3).作 用 机 制 复 杂 , 不 易 诱 发 病 原 菌 抗 性 的 产 生 和 发 展 。(4).与 其 它 杀 菌 剂 可 混 性 好 。(三)说明以下几种杀菌剂的作用特性?(1

    17、2 分)药剂名称 药剂的作用特点 药剂的应用(适用作物、防治对 象)多菌灵 苯并咪唑类,广谱内吸性等、向顶 性,也具有保护治疗作用可喷雾、拌种等使用,防治葡萄孢菌、镰刀菌、青霉菌等引起的病害,适用多种作物立克锈(戊唑醇)三唑类内吸性杀菌剂,具有向顶传递性可用做小麦、玉米种子包衣剂,防治白粉菌属、柄锈菌属等引起的小麦的黑穗病、玉米的丝黑穗等病害。烯酰吗啉(安克)杂环类,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两种异构体对霜霉属、疫霉属有特效,与代森锰锌混用防治葡萄的霜霉病、马铃薯的疫病4等咪 酰 胺 (施保克)属 于 咪 唑 类 、 具 有 一 定 的 传 导性可 防 治 水 稻 的 恶 苗 病 、 稻 瘟 病 、小

    18、 麦 赤 霉 病 、 芒 果 炭 疽 病 等 。安泰生 有机硫类,保护性杀菌剂,对蔬菜、马铃薯、番茄、烟草等作物的霜霉病、番茄、马铃薯的早晚疫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等。乙膦铝 有机磷类的,具有双向传递。 防治果树、蔬菜、花卉等防治霜霉病、 疫霉病(四 )种 衣 剂 的 功 能 ? ( 6分 )种 衣 剂 作 为 种 子 包 衣 处 理 的 专 用 剂 型 , 它 还 具 有 下 列 功 能 :第 一 , 促 使 良 种 标 准 化 、 丸 粒 化 、 商 品 化 。第 二 , 综 合 防 治 病 、 虫 、 鸟 、 鼠 害 (保 护 、 驱 避 作 用 )及 缺 素 症 。第 三 , 提 高 产

    19、量 20 40 , 改 进 产 品 质 量 。四 问答题(35 分):(一)什么是化学治疗,说明不同类型的特点。(10 分)1表层化学治疗:有多数病菌主要附在植物的表面。可用具有渗透性的杀菌剂进行防治。2内吸化学治疗:这是把药剂引入植物体内进行的治疗,当内部化学治疗剂进入植物体组织后,有的可直接起防病作用,有的需要转化。转化有两种途径:(1) 杀菌剂进入植物体后,作用于病菌。(2) 杀菌剂进入植物组织后,影响植物代谢。A 减弱病菌的致病性。B 增强植物抗病性。C 通过影响植物代谢过程而提高抗病力。3. 外部化学治疗:在果树或森林病害的防治中,有一种可称为“外科治疗”的方法。(二)、影 响 病

    20、原 物 抗 药 群 体 形 成 的 因 素 (10分 )1. 病 原 群 体 中 潜 在 的 抗 药 性 基 因2. 抗 药 性 遗 传 特 征3. 药 剂 作 用 机 制4. 适 合 度5. 病 害 循 环 : 植 物 地 上 部 位 发 生 病 害 可 继 续 侵 染 繁 殖 , 在 较 短 时 间 内 形 成 抗 药 群 体 。 而在 植 物 地 下 部 位 发 生 病 害 , 抗 药 群 体 则 不 易 形 成 或 形 成 较 慢 。6. 农 业 栽 培 措 施 和 气 候 条 件 : 凡 是 有 利 于 病 害 发 生 和 流 行 的 作 物 栽 培 措 施 和 气 候 条 件 ,易

    21、 使 抗 药 病 原 群 体 形 成 。(三)害虫抗性的治理对策?(15 分)在 影 响 抗 性 发 展 的 诸 多 因 子 中 , 最 主 要 的 是 , 药 剂 的 选 择 压 , 停 止 用 药 后抗 性 个 体 的 适 合 度 和 敏 感 个 体 迁 入 后 的 稀 释 作 用 。 以 下 几 种 策 略 和 途 径 是 有 效 的 。(1)预 防 抗 药 性 的 产 生 :(2)在 敏 感 的 虫 期 进 行 防 治5(3)适 当 提 高 防 治 指 标 与 “高 杀 死 ”策 略 相 结 合 。(4)换 用 无 交 互 抗 性 的 杀 虫 剂(5)应 用 增 效 剂(6)杀 虫 剂

    22、 的 合 理 混 用 和 轮 用 , 混 用 的 每 种 药 剂 之 间 无 交 互 抗 性 , 如 有 增 效 作 用 则 更 好 , 对 每 种 杀 虫 剂 的 抗 性 在 遗 传 学 上 是 单 因 子 , 使 其 产 生 功 能 隐 性 ; 双 基 因 的 个 体 在 群 体 中 是 很 少 的 群 体 中 一 部 分 免 受 药 剂 处 理 杀 虫 剂 的 具 有 同 等 的 残 效 期 。(7)嵌 镶 式 防 治 应 用 一 种 杀 虫 剂 的 嵌 镶 式 防 治 (图 A), 应 用 二 种 或 几 种 不 相 关 的 杀 虫 剂 的 嵌 镶 式 防 治 (图 B) 应 用 二

    23、种 或 几 种 不 相 关 的 杀 虫 剂 进 行 嵌 镶 式 交 替 防 治 (图 C)成分含量稀释浓度80% 50% 40% 30% 10% 5% 1%倍 10-6 10-6 10-6 10-6 10-6 10-6 10-6 10-6100 1000000 8000 5000 4000 3000 1000 500 100200 5000 4000 2500 2000 1500 500 250 50300 3300 2666 1666 1333 1000 333 166 33400 2500 2000 1250 1000 750 250 125 25500 2000 1600 1000 80

    24、0 600 200 100 20600 1666 1333 833 666 500 166 83 16.6700 1428 1142 714 571 428 142 71 14.2800 1250 1000 625 500 375 125 62 12.5900 1111 888 555 444 333 111 55 11.11000 1000 800 500 400 300 100 50 101500 666 533 333 266 200 66 33 6.62000 500 400 250 200 150 50 25 53000 333 266 166 133 100 33 16 3.364000 250 200 125 100 75 25 12 2.55000 200 160 100 80 60 20 10 210000 100 80 50 40 30 10 5 120000 50 40 25 20 15 5 2.5 0.530000 33 26.6 16.6 13.3 10 3.3 1.6 0.340000 25 20 12.5 10 7.5 2.5 1.2 0.2550000 20 16 10 8 6 2 1 0.2100000 10 8 5 4 3 1 0.5 0.1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农药学试卷(1)(2)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834835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