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三节基因的显形和隐性.ppt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8347116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基因的显形和隐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三节基因的显形和隐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三节基因的显形和隐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三节基因的显形和隐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三节基因的显形和隐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复习(填空): 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 存在的。成 的染色体的相同位置,存在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所以基因也是成 出现的。而生殖细胞( 或 )中,染色体是成 出现的(数量减半),所以基因也是成 的。,对,对,对,精子,卵细胞,单,单,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还知道,同种生物同一性状有不同表现形式,叫做 。在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是如何控制性状的表现形式的呢?,相对性状,动动脑,人体的体细胞23对染色体上,总共有35万对基因。,成对的基因控制生物的某一性状,基因用字母大、小写表示。,假设父方一对基因AA控制能卷舌这一性状,母方一对基因aa控制不能卷舌的性状。,动动脑,?

2、,那么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下一代Aa基因控制的性状,到底是能卷舌还是不能卷舌?还是一半卷,一半不卷?,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第三节,真理来自于实践! 让我们看看著名的“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吧!,?,奥国人,天主神父。主要工作: 1856-1864经过8年的杂交试验, 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 的论文。,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简介,(Mendel, 1822-1884),豌 豆,?,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试验材料,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受粉的植物,2、豌豆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孟德尔发现,豌豆的一些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例如,豌豆中有高茎的(高度1.52.0 m),也有矮茎的(高度0.3

3、 m左右);有结圆粒种子的,也有结皱粒种子的;有开红花的,也有开白花的等等。,七对相对性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同株或异株的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异花传粉。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接收花粉的植株叫母本()。,解释:PF1F2,子一代,子二代, ,亲本,母本,父本,杂交,自交,P: 高 矮 F1 高 F2 高787 矮277比例 3 :1,结果:1.F1全为高茎。2.F2出现性状分离,有高有矮,但矮的要比高的少得多。,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高茎这个性状 ,子二代却既有高茎也有矮茎呢? 而且高茎比矮茎多?,请思考,一对相

4、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相关概念,显性性状:在F1代表现的那个亲本的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高茎亲本是显性性状,用DD表示。 隐性性状:在F1代中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矮茎亲本是隐性性状,用dd表示。,孟德尔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解释,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子(现称基因)决定的。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用小写字母表示,在体细胞中是成双存在。,配子形成时,成双的基因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当雌雄配子结合完成受精后又恢复成对。显性基因(D)对隐性基因(d)有显性作用。所以F1表现显性性状。,F1形成配子

5、时,成对的基因分离,每个配子中基因成单。,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受精机会均等,所以F2性状分离,表现比为3:1,基因类型比为1:2:1。,1、基因控制性状,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分别控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一对基因控制,(用同一个字母)同一个字母 区分大小写。,归纳,2、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3、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具有显性作用。,4、图解分离现象,归纳,P,F1,F2,3 : 1,返回,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高,矮,高,高,矮,P,F1,配子,高,DD,dd,D,d,Dd,高,矮,F1,F2,配子,高 高 高 矮,返回,Dd,Dd,D,d,D,

6、d,DD,Dd,Dd,dd,思考,1、在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中,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表现什么性状?,2、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显性性 状和隐性性状各有几种基因组成?,显性性状有两种:DD、Dd, 隐性性状有一种dd,高茎显性性状,3、基因组成是Dd的豌豆表现的是高茎还是矮茎,矮茎基因还能遗传下去么?,4、如果夫妻双方的基因都是Aa (分别控制卷舌和不卷舌),其 后代可能有那些表现性状?,三个卷舌,一个不卷舌,可以遗传下去,二、禁止近亲结婚,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 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动动脑,?,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苯丙酮尿症,白化病,隐 性 遗 传 病,先天性愚型,唇裂,染色体异常,

7、多基因遗传病,AA,Aa,Aa,AA,aa,AA,Aa,Aa,表,兄妹,1/2,1/2,子代患病率:,1/4,1/2,1/2=1/16,同一个家族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可能性较大,如果近亲结婚后代的隐性致病基因结合的几率就大,出现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遗传病,或者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尼古拉二世夫妇,19世纪出现于英国王室并通过联姻波及欧洲各王室的血友病,可算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家族性遗传病例。血友病原意是“嗜血的病”,病人由于缺乏凝血因子,容易出血不止,一旦出现外伤就要靠紧急输血以挽救生命,因此不得不“以血为友”。血友病仅出现于男性,但却通过

8、女性传给她们的子女。,当时的英国女皇维多利亚就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她的九个子女中,三女儿爱丽斯和小女儿比阿特丽斯也是携带者。爱丽斯嫁给了德意志帝国黑森大公爵的孙子,并将血友病基因遗传给了女儿艾琳和亚历山大。艾琳与德国皇帝的儿子结婚,又将血友病基因带到普鲁士家族中。亚历山大嫁给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并将血友病遗传给了自己的沙皇儿子,四个女儿也成了可能的携带者。比阿特丽斯的一个孙女也是携带者,嫁给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八世,结果造成血友病基因在西班牙王族的流传。,血友病属于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于单个基因DNA序列中某个碱基对的改变造成的。由于血友病基因随X染色体传递,因此在遗传过程中可能“丢失”。而今的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是维多利亚之子爱德华七世的后裔。爱德华七世无血友病,他的后代也得以幸免。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亲王虽是爱丽斯的大女儿的子孙,幸运的是其大女儿也不是携带者,因此今天的英国王族也就不再受血友病之害了。,摄于1914年的末代沙皇一家,沙皇尼古拉二世和儿子阿列克谢,练习,P35,1、看哪一个性状是显性性状,2、不能。决定无酒窝的基因是隐性 基因d,所以无酒窝夫妇的基因型都 是dd,父母只能将自己配子中的d传 给后代而没有显性基因D。后代也都 是无酒窝的。,3、不能。因为他们是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如果结婚,后代致病的基因纯合的机会比随机婚配的要高得多。,练习,P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