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诗歌发展概述.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833463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发展概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诗歌发展概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诗歌发展概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诗歌发展概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诗歌发展概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原始时代的歌谣劳动人民创作,口头相传。如一些劳动号子,他们是依照劳动节奏的声音和语言的结合体。原始时代的诗歌和音乐、舞蹈有密切关系, “音”重于“义”。节奏短促鲜明,诗句短小。二、四言诗(诗经体)产生时间为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代表作是诗经 ,它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体制可分为“风、雅、颂”,表现手法可概括为“赋、比、兴”。 句式四言为主,章法复沓,语言双声叠韵诗经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光辉起点。如氓 无衣 静女等等硕鼠 诗经 魏风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2、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逝将去汝,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逝将去汝,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注释】硕鼠:鼫鼠,又名田鼠,这里用来比剥削无厌的统治者。贯:侍奉也。 “三岁贯女”就是说侍奉你多年。三岁言其久,女,通汝,你, 这里指统治者。 “逝” 读为 誓。 “去女”言离去。“爰”犹乃。 “所”指可以安居之处。德:惠也。“直”就是值。 “得我直”就是说使我的劳动得到相当的代价。劳:慰问。 “之”犹其。 “永号”犹长欢。末二句言既到乐郊,就再不 会有悲愤,谁还长吁短欢呢? 【译文】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种的黍!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

3、生活你不顾。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新乐土呀新乐土,才是安居好去处!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大麦粒!多年辛苦养活你,拚死拚活谁感激。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邑。新乐邑呀新乐邑,劳动价值归自己!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种的苗!多年辛苦养活你,流血流汗谁慰劳。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郊。新乐郊呀新乐郊,有谁去过徒长叹!三、骚体诗(楚辞体)产生时间为战国时代,代表作是楚辞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楚辞开创了诗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大诗人屈原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了“楚辞”这一新形式的歌谣。其句式参差错落,多带“兮”字,宜于自由地抒发不同的情感,适于表现更复杂的内容。楚

4、辞体的特点:1、带 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2、 “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 有浓郁的地方色彩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 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其优秀篇章有离骚 天问 九歌 九章等。山鬼 楚辞九歌 (节选)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译文】 仿佛有人经过深山谷坳,身披薜荔啊腰束女萝。含情流盼啊嫣然一笑,温柔可爱啊形貌娇好。驾着赤豹啊紧跟文狸,辛夷为车啊桂花饰旗。披着石兰啊结着杜衡,折枝鲜花啊聊寄相思。描写

5、了一位极其有气质的美女形象,也被传说为一个山林中的神女。四、乐府诗(杂言诗、五言诗)时间为汉代,代表作品是乐府诗集 。乐府: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的机构内容: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 上邪 陌上桑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句式:五言为主汉乐府诗: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从不同层面,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真挚朴素的思想情感。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是反映婚姻爱情于家庭矛盾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以五言杂言为主,形式灵活多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河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苍天啊,我

6、要与你(君的译法依情况而定)相知相恋,永远不变心。除非高山被夷为平地,江河全部枯竭,严冬里出现隆隆的雷声,盛夏飘起白雪,天地连在一起不复存在,那个时候,我才与他分离诀别。上邪是热恋中的情人对于爱情的誓言。它语言质朴、参差不齐、全无修饰,却有令人惊心动魄的力量。诗中主人公连用了五种绝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晴示爱对方一直要爱到世界末日。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汉乐府民歌感情激烈而直露的特色。 孔雀东南飞 (节选)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最突出的代表,它的产生久远得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 礼记中记载了神农时代的一首祭祀歌谣:“土,反其宅

7、!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吴越春秋也记载了一首反映原始人打猎的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 。 ”这些歌都是诗、乐、舞结合的典型例子,而诗、乐、舞的结合,正是中国诗歌产生时期的重要特征。 公元前 6 世纪, 诗经被编定成书,包括地方土乐的十五国风 160 篇,朝廷正乐的大雅31 篇、小雅 74 篇,祭祀之乐的颂 40 篇,共 305 篇,另有 6 首乐谱失传的笙曲。产生地域包括现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南北部。 诗经中有反映宴会享乐的诗,如小雅鹿鸣 ;有反映战争的诗,如 小雅 六月 ;爱情诗的名作如 郑风子衿 ;有讽刺现实的魏风伐檀 ;还有一组反映周朝开国

8、历史的大型周王族史诗生民 、 公刘 、绵 、 皇矣 、 大明 。 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的诗经显示出我国抒情为主的民族文学特色,从它开始,我国诗歌走上了一条抒情言志的道路,抒情诗也成为了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诗经里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道德意识、真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概括为“风雅”精神,成为我国诗歌的最基本最深远的传统。 公元前 339 年正月十四,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位伟人屈原出生。西汉末年的刘向把屈原宋玉等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当中收录肯定为屈原所作的离骚 、 九歌 (11 篇) 、 天问 、 九章 (9 篇) 、 招魂共 23 篇。其中的离骚 ,以忠君爱国为主题,以香草美人为象征,以缠绵悱恻的

9、感情,反复迸发的愤慨,塑造出一个坚贞高洁的主人公形象。 屈原的诗歌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直接影响汉赋的产生。又大量运用楚地方言,如“些、只、羌、纷,谇,謇,傺”,带有浓郁地方性色彩。楚辞突出表现浪漫的精神气质,影响后世的李白、李贺、韩愈等诗人。香草美人的象征传统源远流长,影响一直绵延到清代聊斋志异 。 继诗经 、 楚辞之后,汉代的乐府诗登上诗坛,这些诗歌由西汉的乐府机关和东汉的黄门鼓吹署在民间搜集而来。乐府诗长于叙事, 羽林郎叙当垆美女反抗强暴, 陌上桑叙罗敷拒绝太守追求, 艳歌行叙妻子为游子缝补衣服而引起丈夫猜忌,著名的孔雀东南飞叙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诗人的笔触各自深入各自的阶层,合起来就

10、充分反映出整个社会的真实面貌,既劝谏富贵又同情疾苦。汉代的乐府诗实现了四言诗向杂言、五言的过渡。 东汉的时候出现了文人群体创作的诗歌,五言取代传统的四言成为新的诗歌样式,甚至产生完整的七言诗。现存最早的东汉文人诗是班固咏史 ,而他的竹扇赋诗是比较早的完整的七言诗。最著名的文人诗是没有留下作者姓名的古诗十九首 ,写的是游子羁旅和思妇闺愁,因此乡情和恋情就融汇在一起。同时当中涉及很多人生哲理,讨论永恒和短暂、人的心态和生命周期、悲伤和欢乐等问题。文人诗长于抒情,语言炉火纯青、一字千金,直接影响曹植和陶渊明。 东汉末年建安时代到曹魏前期,三曹、七子并世而出。古直悲凉的曹操、便娟婉约的曹丕、身兼父兄之

11、长的曹植,以及作为羽翼的“建安七子”,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最后转变,开辟了五言诗的广阔道路。著名的有曹操短歌行 ,曹丕柏梁体燕歌行 ,曹植赠白马王彪 、 白马篇 。建安诗人中曹植最受推崇,这是由于他文采华美,对五言诗发展有重大影响,他不幸的身世又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建安风骨”,就是建安文学特别是五言诗中的鲜明爽朗、刚健有力的文风,它以作家慷慨饱满的思想感情为基础,形成志深笔长、梗概多气、悲凉慷慨的特点。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时代特色成为建安诗风独具魅力的标志。 曹魏后期正始年间,司马氏掌权,一批文人不满司马氏的统治,隐逸山林,以阮籍、稽康为首的七人,称“竹林七贤”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82

12、 首,开创中国文学史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诗中充满孤独苦闷,但政治高压之下又不敢直言,借比兴、象征来寄托怀抱。嵇康的诗以四言成就最高,追求自然,高蹈独立。总体来说,正始诗风转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面貌。 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西晋诗坛呈现出的艺术特色称为“太康诗风”,表现为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彩华丽,诗风繁缛。陆机的拟古诗就是华丽藻饰的代表作。太康诗风代表人物是三张(张协、张载、张亢兄弟) 、二陆(陆机、陆云兄弟) 、两潘(潘岳、潘尼叔侄) 。他们诗中山水描写成分大量增加,为谢灵运、谢朓等人的山水诗人的先导。同时期的左思凭着咏史八首开创借咏史以咏怀的道路,成为后世诗人效法

13、的范例。 东晋建立后一百年间,诗坛被玄言诗占据,诗歌艺术的发展脉络中断了。一直到中国诗歌史上第二位伟人陶渊明出现,才使这个脉络重新接上。他的诗歌源于古诗十九首 ,得阮籍之遗音而协左思之风骨,魏晋诗歌甚至中国古代诗歌的古朴作风在他手上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他作为结束一代诗风的集大成者,成为了一座里程碑。他开创了田园诗,如归园田居 、 饮酒等,写躬耕生活的感受,平淡质朴的语言中不露痕迹地表达对人生的哲学思考。陶渊明是追求人生艺术化的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又是中国士大夫的精神归宿之一,为后世文人筑起一个精神的家园。 东晋被宋取代,之后宋、齐、梁、陈交替,四朝偏安江南。南方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充裕的经济条

14、件使南朝的民歌呈现清丽缠绵的风格,代表作是长诗西洲曲 ,四句换韵,用连珠格,声韵回环婉转。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硕果, 敕勒歌雄浑壮阔,是千古绝唱;代表作木兰诗清新刚健,写出一个女英雄的英风豪气。 从南朝宋代的谢灵运开始,文人诗风发生转变。他开创山水诗,特点是鲜丽清新,注重描写刻划物象,但由于精心琢磨,秾丽之极反若平淡,如登池上楼 。他是开启一代新诗风的首创者,影响着南朝整代的诗风。齐梁陈三代是新体诗形成和发展的时期,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沈约等人创立音韵严格的“永明体”,规定了四声八病,主张要讲究诗歌的音韵美。 “永明体”代表诗人谢朓,继续写山水诗,避免了大谢的晦涩,情景融合,深

15、婉含蓄,又讲究永明声律,音调流畅和谐。齐梁两代形成萧子良、萧衍、萧统三个文学集团,诗歌创作都是以宫体艳情诗为主,但南方诗人庾信滞留北方,把南方文风带到北方的同时,自己诗风也集合了南北之长,穷南北之胜。南方的清丽和北方的劲健的结合,为唐代新诗风的形成作了必要的准备。 唐诗是中国诗歌的标志。初唐四杰、陈子昂初唐诗人在永明体的基础上创造了新体诗律诗,五律在宋之问、沈佺期手上最后定型。盛唐国势强大,中国诗歌史第三位伟人李白登上诗坛,他以其绝世才华,豪放飘逸的气质,把诗写得行云流水又变幻莫测,如蜀道难 、 将进酒等诗,骨气端翔,无迹可寻又含蕴深厚。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的燕歌行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把边塞

16、生活写得瑰奇壮伟、豪迈慷慨。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则把山水田园的静谧秀丽表现得清丽空远。 公元 775 年,爆发安史之乱。中国诗歌史上第四位伟人杜甫以动地的歌吟写战火中的人间灾难, “三吏”“三别” 把深沉的抒情融入叙事,是诗歌表现方法的一大转变,标志着诗歌从盛唐诗风转向中唐诗风。杜甫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其缘事而发开中唐元稹、白居易;文字奇崛开韩愈、孟郊、李贺、苦吟诗派;其七律律法开晚唐李商隐,成为后世典范。 中唐白居易有伤感苍凉的长恨歌 、 琵琶行 ,韩愈有狠重粗豪的石鼓歌 、 陆浑山火,引出中唐诗歌高潮。但是到了晚唐,诗风再变,杜牧的咏史诗注入了深沉的历史感慨。李商隐筹笔驿 (七律)沉郁顿

17、挫,绝类杜甫,而其锦瑟 无题等朦胧诗深入心灵世界,幽深窈渺,形成凄艳浑融的风格,成为唐代最后一位诗坛大家。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一、原始时代的歌谣劳动人民创作,口头相传。如一些劳动号子,他们是依照劳动节奏的声音和语言的结合体。原始时代的诗歌和音乐、舞蹈有密切关系,“音”重于“义”。节奏短促鲜明,诗句短小。二、四言诗(诗经体)产生时间为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代表作是诗经,它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体制可分为“风、雅、颂”,表现手法可概括为“赋、比、兴”诗经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光辉起点。如氓无衣静女等等硕鼠 诗经 魏风硕鼠

18、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逝将去汝,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逝将去汝,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三、骚体诗(楚辞体)产生时间为战国时代,代表作是楚辞。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楚辞开创了诗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大诗人屈原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了“楚辞”这一新形式的歌谣。其句式参差错落,多带“兮”字,宜于自由地抒发不同的情感,适于表现更复杂的内容。其优秀篇章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山鬼 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

19、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四、乐府诗(杂言诗、五言诗)时间为汉代,代表作品是乐府诗集。这些民歌闪耀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汉乐府诗: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从不同层面,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真挚朴素的思想情感。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是反映婚姻爱情于家庭矛盾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汉乐府以五言杂言为主,形式灵活多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五、文人五言诗产生于东汉末年,代表作品是古诗十九首。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体的成熟,被誉为“五言之冠冕”。优秀篇章:迢迢牵牛星行行重行行

20、西北有高楼等古诗十九首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兵祸不息,在汉代民歌的基础上,一群佚名的诗人给我们留下了五言古诗十九首,造诣极高,梁代的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其为“五言之冠冕”。它代表了汉代五言抒情诗的最高峰。擅长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蕴籍深挚的情思。尤其是那些写相思离情的作品,言短情长,更是后世难以超越的。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六、建安诗歌时间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代表人物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也是第一次文人创作的高潮。这一时期的诗

21、歌,以充实的内容,充沛的感情,明朗、刚健的艺术风格,风骨与藻饰恰当地结合,被后人尊为典范,对后世文学的发展起了有益的促进作用。建安风骨三曹、七子、以及女诗人蔡琰的诗作,及时的反映了汉末“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他们的作品关注民生,充满激情,缘事而发,慷慨悲凉,被后人誉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白马篇 曹植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

22、与妻!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七、正始诗歌时间是从三国魏从公元 223 年到 264 年这段时期。原是当时的玄学家王弼和何晏共同倡导玄学清淡风气世称“正始之音”。这一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此时的诗歌也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书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唱出的是这一时代里“生年不满百,长怀千岁忧”的主旋律。代表人物是“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和嵇康,前者有 82 首咏怀诗留下来,绝大多数是五言诗,在诗史中有一定的地位。八、两晋诗歌西晋太康年间(280-289),以“三张”(张协、张载、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

23、(潘岳、潘尼)“一左”(左思)为代表的“太康体”诗风。当时时局稳定,经济发展,诗人们抛弃了建安诗歌的慷慨悲凉与正始诗歌的深邃哲思,转而向绮靡的形式技巧方面发展。特点:内容上,一是“儿女情多,风云气少”,二是拟古模仿,缺乏现实内容;艺术形式上,一是追求文字华美与辞藻华丽,二是追求新的技巧,注意排偶。这时期尤值称道的诗人是陶渊明,他既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又是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继承者,其优秀篇章如归园田居。另一位大诗人谢灵运,则热衷山水。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陶渊明,其归园田居等作品,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污浊社会现实的憎恶,给人以含蓄隽永的美感享受。饮酒

24、 东晋“陶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九、南北朝诗歌时间为南北朝时期,主要有乐府诗和文人诗两类。乐府诗又分为南朝乐府和北朝乐府,文人诗中代表人物有鲍照、谢朓,尤其是谢眺他诗风俊逸豪放,创制了七言歌行,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北朝代表人物是庾信。以上为古体诗部分,自唐以后,中国古代诗歌进入了近体诗的创作和繁荣时期。十、黄金时代 唐代诗歌初 唐上官仪、沈诠期、宋之问促成了近体律诗的定型。初唐四杰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冲破绮靡诗风。陈子昂提倡“汉魏风骨”在诗歌理论上颇有建树,认为“诗歌应该有所寄托”。

2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盛唐时期乐府、歌行、律诗、绝句,各体齐备;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辅传扬;边塞派、山水田园诗派,各呈异彩。李白浪漫主义代表人物,世人尊称他为“诗仙”;诗风豪放飘逸,擅长五、七绝句。杜甫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世人称之为“诗圣”;诗风沉郁顿挫,擅长七言律诗。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王维、常建、储光羲边塞诗人: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高成就:李白、杜甫李白兼采“屈、庄”之精华,融会“儒、仙侠”之精神,进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诗风。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怀才不遇的苦闷

26、情怀,雄奇壮丽的名山大川,这一切都在其诗作中得以体现。杜甫凭借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以诗歌的形式,真实的记录了唐代封建社会由极盛走向极衰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穷年忧黎元”是其主体创作精神,也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风格。将进酒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

27、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兵车行 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田园诗 过故人庄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山水诗 山居秋暝 王 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边塞诗 别董大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中唐时期韩愈、孟郊诗歌多“不平之鸣”,意象壮伟瑰怪,诗境奇崛雄豪。元稹、白居易

28、诗风平易,语言质朴,琅琅上口。刘禹锡擅长怀古诗和政治讽刺诗,语言平易,以为深远。李贺想象奇特,构思不拘常法,语言峭奇艳丽,诗境诡谲。被称为“诗鬼”。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此诗抒发了作者被贬的怨愤和对前途忧伤的感情,曲折地批评统治者的昏庸,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至死不渝的决心。 全诗感情深厚抑郁境界宏大开阔。离思五首“其四 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

29、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南 园 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晚唐时期社会的衰落使唐诗如夕阳残照。惟有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的诗为这一时期增添光彩。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锦瑟 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十一、宋代的诗歌在唐诗的高峰之后,宋人另辟蹊径,开启了好议论,重理趣的诗风。苏轼、黄庭坚、杨万里、陆游、范成大是宋代诗歌的中流砥柱。陆游

30、是南宋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诗歌史上作品最多的诗人。为国雪耻,抗敌御侮,一直是最能激动诗人情感和不断得到表现的主题。永不衰竭的爱国热情,使陆游唱出了那个时代最高亢的歌声。书愤 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其词风格清新、活泼自然,与诗相近。著有诚斋集。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1、词”的产生晚唐五代时,词已成为与“诗”并行的新诗体。温庭筠、韦庄的词都有所成就。而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在艺术上造诣颇高,降宋以后的作品,脱去了游乐淫靡的宫廷生活气息,国破家亡的感慨和个人悲惨遭遇之隐痛充盈其间。望江南 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浪淘沙 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宋词 两大流派:婉约、豪放晏殊、欧阳修、范仲淹、柳永、苏轼、周邦彦、李清照、姜夔、辛弃疾。浣 溪 沙 (晏 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32、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导夫先路。定风波 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雨霖铃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一首抒写别情的词。上片描绘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场面,下片写离别依恋痛苦的心情。情感亦波澜叠起,层层深入,缠绵悱恻,淋漓尽致。此词是柳永的代表作。其中佳句为人所传诵。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 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一剪梅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34、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扬州慢 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十二、元曲正当南宋诗人在浅吟低唱祸慷慨悲歌的时候,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所喜爱的胡乐与中原地区的里巷之歌相结合,形成了词以后的又一种变体诗歌形式-“曲”。曲萌生于金,繁盛于元,故称“元曲”。元曲的代表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张养浩、张可久等。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

35、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十三、明清诗词明代诗坛上曾经出现过“前后七子”但创作上成就不大。后来“江左三大家”中的吴伟业自创“梅村体”。清代的诗坛一龚自珍诗歌为最。己亥杂诗 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元、明时期词逐渐衰落,到清代才稍有好转。陈维松、朱彝尊、纳兰性德为清初三大家。长相思 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综上所述,中国诗词歌曲均源于民间,它们虽然各自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各有其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血脉相通,都是借客观事物抒发主观情感。而中国诗歌的发展史大致是:歌而诗,诗而词,词而曲。衍至清末,梁起超等人倡导的“诗界革命”,又预示着新的诗歌体式即将形成。五四新文学运动如星如日的光芒已经照亮了现代新诗的“诗国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