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近代史讲义第一章 导 言 第一节 中国近代史一、中国近代史的范畴时间:(1)18401949 年; (2)18401919 年; (3)19111949 年 划分标准:经济(生产力水平、生产方式、社会经济形态)、政治(社会制度、政治事件)中国近代史的内涵:半封建半殖民地、反帝反封、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中国近代化过程。二、中国近代化过程 近代化是 17 世纪开始于西欧的世界性的历史潮流。世界上任何民族、任何国家,无论是愿意或不愿意,都不能、也不可能自外于这股大潮流。当中国在 1840 年被撞开大门之后,这股大潮流便强行把中国拽入其中,迫使中国人跟着它走。中国由此开始了一个社会变革过程。这一
2、过程并不像西方国家近代化那样是从涓涓细流渐汇成滔滔江河,中国近代化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一条颇为宽广的人工开掘的运河。这是因为,中国近代化并非中国社会自然演进的结果。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急迫的救国救民历史任务的促逼下,近代中国人被迫以最快的速度采借西方文明,试图借用西方现成的近代化成果,作为救国救民的工具。1、工业化,即社会经济由农业为主转变到以工业为主。这是一个国家近代化的基本标志1859 年太平天国领袖洪仁玕提出了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也可以说是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纲领,是为中国向这个方向启动的标志。 19 世纪 60 年代产生了近代军事工业,建成了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等。这些
3、不仅是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产生的标志,更重要的是,这批最早从西方移植来的近代经济植株,成为改造中国这片中世纪荒漠的第一片资本主义绿色。在这以后,这片绿色逐渐蔓延、扩展,从只造枪炮、轮船的军事工业,扩大到民用的纺、织、粮食加工、造纸、火柴等轻工业和交通运输、通讯业,从官僚把持的官办工业演进至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又发展起内外商贸、金融业等等,渐渐形成了散布于全国的资本主义绿色植被,使荒漠不再是荒漠。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到这一倾向的出现: 近代技术和机器渐次取代手工劳动和手工工具;非生物性动力开始替代人力、畜力作为生产、运输和通讯的基础;近代工商业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开始发挥作用等。至
4、 20 世纪初年,政府终于放弃了传统的重本抑末立场,先后推出了各种近代经济政策,如商法、工商企业注册登记制度、商标制度、会计制度等。同时负责工商经济管理的政府机构产生,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法科学化不断完善,说明近代经济已开始成体制地向前发展,这就为整个社会的近代化提供了一定的基础。2、知识结构的近代化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简单的农业社会,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当时中国人知识结构的真实反映。鸦片战争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这种偏狭、单一的传统知识结构的失败。一些明智的中国人很快就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在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便分别从实践上、理论上发起了中国人知识结构更新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自鸦片战
5、争后一批中国知识分子纷纷探求世界地理、历史知识(如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西方枪炮、轮船知识(如演炮图说辑要、火轮船图说等)为开端,中国人对近代知识的探求呈现出两个趋向:从研究西方枪炮、轮船,指向近代自然科学体系;从研究世界地理、历史,指向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学说。而且,这两大系统的知识不断地扩大、加深-在自然科学领域,从枪炮制造技术,扩及声、光、化、电之学,进而涉及西方现代数学、物理等学科;社会科学领域,从考察西洋各国的“情状”,扩及到近代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美学等学科,从而使中国人的知识结构开始了革命性的转换。这一转换的意义是伟大而深远的,它推动了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军队的近
6、代化以及政治领域的变革潮流,观念领域的弃旧向新。可以说,知识结构的革新,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动力。3、政治领域的近代化政治领域近代化的主要表现是:民主化和人民政治参与的扩大、行政管理机构的科层化、法治取代“人治”等。2这些也是近代化的主要内涵。 鸦片战争前后,处于专制政治之下的一些中国人,以其特有的政治敏感,觉察到另一个世界的不同政治制度-林则徐组织编译、1841 年刊印的四洲志就特意向中国人介绍了“巴厘满衙门”。继起的一些中国人则对这个以“巴厘满衙门”为主要象征的民主政治制度由理解、赞赏直至主张实行之。 至 19 世纪 90 年代后,政治领域的近代化更呈现出较全面开展的状态-甲午战后,民众
7、开始以主动的角色参与政治。从集会、请愿、组织政团及政党直至参选和竞选、口诛笔伐甚至以暴力对抗专制政治等,中国人表现出从未曾有过的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态度;政治制度也开始了革新的过程,从设谘议局、资政院、实行地方自治、立宪法、三权分立,直至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召开正式国会,展示出全新的政治面貌;同时行政管理机构也开始变革。从戊戌变法中建立专门的政府经济管理机构,到 20 世纪初年成立明确分科、分层负责的 11 部,至民国政府实行近代文官制度,行政机构初步实现科层化;20 世纪初年还开始了大规模的法制建设工作,刑法、民法、诉讼法、商法、国籍法及一系列新的行政法规相继问世,继而法院成立,司法开始独立,律
8、师出现于法庭上,出现了法治取代“人治“的势头。近代化的政治局面开始在中国出现。4、文化的世俗化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文化的世俗化不仅是相对于“圣化”而“超圣入凡”的过程,也是相对于贵族化而平民化的过程。就相对于“圣化”而“超圣入凡”的过程来说,随着知识结构的更新(如:世界地理知识、哥白尼日心说、牛顿力学定律、培根科学思想、赖尔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卢梭和孟德斯鸠的政治学说等),中国人开始以日渐觉醒的姿态,以“冲决网罗”的气魄,挣脱“天”、“神”、“圣经贤传”、死了的“圣人”、活着的“圣君”的束缚,本着理性精神、世俗态度和实效观点去看待万事万物和社会。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一个个划破中世纪黑暗的新思想、新
9、主张冲天而出:“以商为本”、“君末民本”、“自由为本”、“天欲人理”、“政者民之事”、“人有自主之权”、“天地生人,本来平等”、“科学与人权并重”等等。所有那些死了的、活着的“圣”、“神”、皇帝;过去的经典、现在的“圣旨”的“圣”化的地位被从根本上撼动,中国人开始努力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就相对于贵族化而平民化的过程来说,文化开始走出封建贵族的圈子,日渐靠近民众。一方面,旧的文化形式在朝着世俗化的方向革新。如:撰述历史要以“国民发达”为主体,语言文字旨在使农工商贾、妇女稚儿也“一目了然”,诗歌、小说朝着“古语之文学变为俗语之文学”努力,戏曲要做民众的“大教师”等;另一方面,又本着世俗化的宗旨,从
10、西方引进新的近代文化形式。如:以民众教育为目的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被今人称为“大众传媒”的报纸、杂志,面向大众的话剧、电影,以“鼓民力”力宗旨的体育活动,为“众人”而不为“寡人”的西洋音乐、西洋油画、漫画等。实际上,它们不仅是从形式上,也从内容上体现了世俗化的方向。文化的世俗化,既是中国近代化的一大内容和标志,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内在动力。5、城市化在中国近代都有一定程度的表现。城市化作为中国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它至少包含 3 个内容:(1)社会经济由农业型转变为工业型。从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开始,许多城市的经济逐渐以第二产业(工商经济)、第三产业(服务业经济)为主,第一产业(农、牧、渔等天然生产业
11、)则相对减少,成为以工商业为主导型的城市。这在一些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如上海、南通)表现得更为突出。(2)人口集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原来的农业人口大量地转变为从事工商业和其它行业的城市居民,使城市人口大量增加。而且这些城市劳动者有比较细的专业分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 (3)社会生活向都市状态转变。城市中聚集了各种社团,以及工商、金融、科学、文化、教育、新闻等机构,城市已成为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信息和服务的中心。如,由张謇创办企业而兴起的南通就是一个典型。它不仅集中了一批工商企业,而且还拥有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南通师范学校等教育机构,还有科研、金融
12、、新闻机构;由此,近代城市管理制度也开始产生。许多城市开始制定城市交通、卫生、市政管理等法规,建立了城市治安、卫生、消防等方面的管理机构;更重要的是城市化带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3由于城市居民的生活活动条件和观念的改变,人们的衣着、饮食、交通条件等开始“西化”。穿西装、吃西餐、住西式住宅、在大马路上骑自行车、坐汽车等,这些“西化”的表现不仅仅是人们的趋新心理所致,更是为了适应近代社会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节律而作的生活风格的革新。同时,家庭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石库门里弄住宅的出现就是例证),社会协作和交往关系扩大(如大众传媒的发达、各类社团和机构的产生、公众活动的增多等),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13、这不仅表现在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上,也表现在公园、自来水、电灯、医院、学校、消防队等新事物的出现上)。总之,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从落后、愚昧、闭塞、腐朽,转变为文明、科学、开放、健康。城市化是社会迈向近代化的综合反映,是与近代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工业化、知识结构更新、政治民主化、文化世俗化、城市化等,这一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图景虽谈不上壮阔雄伟,但也称得上是全面进步。三、中国近代化(过程)的特点1、中国是被动的进入近代化(过程)(1)中国近代化的启动来自于外部压力发起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动机,并非来自于本社会的内部,而是在外部的强大压力在西方国家侵略造成的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巨大压力下,在基本没
14、有近代因素作前提的条件下,中国人仓促地采借西方文明,发起了近代化运动。因此这种近代化运动完全是被动的。用现时流行的话说,是“后发外生型”近代化。不仅整个近代化运动是在“御外”、“自救”的动机下,从军事领域发起的;而且各个领域,无论是军事、经济、政治,还是科学、文化、教育领域,其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始点上,无不有“救图”(诸如“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或类似的口号起了启动作用。那些在各个领域中第一次出现的近代化因素,如第一本世界地图集海国图志海国沿革图;第一次引进外国先进武器林则徐在禁烟运动期间,购买外国大炮 200 多门,五六艘兵船;第一家机器工业企业1869 年方举赞的“发昌号铜铁机器车房”;
15、第一台蒸汽机1862 年许寿、华衡芳研制的“火轮船汽机”;第一个进化论历史观“三世说”;(1898 年上海大同书局刊行的孔子改制考康有为提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相当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君民共主”“民主”三个社会发展阶段。第一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人1875 年郑观应在论议政提出在中国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等,其背后也无不有涂着浓厚的功利色彩的“救国”、“救时”、“制夷”的动机在驱动。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口号,更是这一状况的集中反映“制夷”是“师夷”的动机,而“师夷(采借西方文明)”正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处。(2)中国近代化表现为跳跃式的过程整个近代化的过程也不是一个
16、自然演进过程,而主要是在外来接连不断、一个比一个更严重的民族危机的驱迫下,中国人迅速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变换择取更新的西方文明成果,从而使中国近代化运动表现为跳跃式的过程:当中国社会还停滞在小农经济阶段时,近代科学却已经在这个基本没有工业和近代教育的国土上传播和应用; 当中国人刚刚能区别物理学与“格致”学的不同时,潜艇以至飞机已在中国工厂中出现;在市民社会尚未形成、资本主义经济还很弱小时,“民权”、“人权”、“平等”、“自由”等口号已经在各种出版物上频繁出现;还没等多数中国人完全理解“民权”、“平等”之类的概念,君主立宪、共和立宪政治潮流已轰然而起;当多数中国人对“共和”、“民主”还是一知半解甚
17、至基本不理解时,一些政治精英们已经在为完善共和国的政治、经济、文教制度而奔忙。短短的 80 年间,中国人跳跃式地跨过了西方国家历经数百年才完成的近代化历程。(3)中国近代化在发展程序上往往是颠倒的从整个中国近代化过程看,它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由逐渐形成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孕育出文艺复兴运动,由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近代理性思维泉源,浇灌出从伽利略到牛顿的自然科学、瓦特的蒸汽机及从培根、洛克到卢梭的近代哲学、政治思维,推出了英国、法国大革命;中国是等到蒸汽机、声光化电之学落户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逐渐产生;政治革命发生、共和国制度建立后,4近代理性泉源才被开启。在各个具体的领域表现为:在经济领域,先是有
18、作为尖端部分的军事工业产生,然后才有基础部分的采矿、冶炼、运输、通讯及轻纺工业的建立;在政治领域,先有议会、宪法及君主立宪制的提出,才有“民权”、“人权”、“平等”观念的提倡;在教育领域,先是有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技术学校的建立,然后才有基础部分的普通学校的出现;在科技领域,先有应用科学(如机械制造、化工等)的引进,然后才有基础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等)的学习和研究等。几乎全都是实用性、尖端性部分在前,基础部分的“补课”在后,呈现出“倒宝塔”现象。2、近代化的领导层只能由权力精英来担任由于中国近代化并不是由社会内部的近代因素不断成熟、积累而形成的自然演进过程,缺乏近代化的物质的、观念的、社会条件
19、的准备,因此从近代化的领导层来说,只能依赖当时那些具有一定的近代化倾向的权力精英,通过采借西方文明,发起近代化运动。尤其清末时期更是如此。可以看到,不仅清末的整个近代化运动的组织、领导和实施主要是依靠当时那些身居高位或至少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官僚、士大夫或士绅们,而且绝大部分近代事物-从新式工厂的创办、西方科学技术的介绍、西式武器的引进、新式军队的编练、新式学校的创办直至政治领域中的某些改革,也大多是由他们承担或首创的。清末以后,这种近代化运动主要是由精英分子推进的状况基本未变。且不说 l912 年后的国家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近代化制度的建立是由北洋政府的统治者们承担的,就是应当是群众性的辛亥
20、革命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在中国不像法国大革命中那样是由市民阶层推着领袖人物步步向上,而是由那些社会精英(革命派)们拽着群众向前走。这就使整个近代化过程表现为自上而下的逆向运动。应当看到,这种状况是历史所造成的。在当时的中国也唯有以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才能突破中世纪藩篱,迅速启动近代化。而且,也正是这种自上而下的量变运动,客观上影响和带动了自下而上的量变运动,带来了近代化的物质的、观念的、社会的条件的成熟和不断积累。近代化运动由权力精英发起、主持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近代的权力精英们基本上是传统营垒的旧人物,他们所主持的近代化运动是畸型的、不健康的。如:以实用主义的观点颠倒近代化的
21、程序,从传统立场出发竭力使近代化停留于肤浅、偏狭的程度;而且还导致近代化过程中常常出现反方向效果:军事工业制造出的西式枪炮是用于镇压人民的反封建斗争,君主立宪制度被试用于挽救封建君主专制,最新式的军队被用于支持最反动的独裁统治等等。 3、(强烈的危机意识下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成为一部分中国人发起和推进近代化的动力由于近代中国并没有形成足以使社会大多数人接受、理解并投入行动的近代化的动机,于是强烈的危机意识下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便成了促使一部分中国人发起和推进近代化运动的动力。这个动机或动力固然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启动和进行,但它也从某一个方面造成了上述的特点强烈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
22、动机,使中国近代化在社会条件尚未成熟的条件下即行启动,跳跃式地、程序颠倒地进行,且只能由那些仍站在传统立场上的权力精英们充当主要承担者。而这些又致使中国近代化运动仅以满足功利的、实用的目的为限,不可能深入进行。(1)器物层次的近代化,其主要表现应是工业化。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正是从器物层次开始的。从引进“坚船利炮”,到建立各种机器工业企业、开矿、架电线、筑铁路、造轮船、刀矛换成后膛枪炮,直至仿造最新式的潜艇、飞机等。但直至 1919 年时,仍只有量的积累,而远未达到质的突破-有工业而无“化”的程度。因为新式工业、交通、通讯、矿业等虽然已在中国出现,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仍只占有很少的比例,且远没有形
23、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并不是机器,仍然是牛耕、锄耙、人拉肩扛、手摇纺车等方式的人力、畜力及手工劳动;在国民经济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农业经济。 (2)制度层次的近代化,其主要标志应是民主型的政治机构及制度的建设。中国人在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就提出了设议院、立宪法、行三权分立制度的主张。历经数十年的斗争,1912年终于建立起仿照西方民主政治的共和国政府机构及议会、宪法。但这种模仿只勉强做到“形似”。没有成熟的社会条件为基础的民主型政治机构和政治制度总统、内阁、议会、宪法、法院、法律、地方自治等,一直处于徒有其形而缺乏其相应的内容的状态中。5(3)思想行为层次的近
24、代化,亦即社会的文化信仰系统、价值系统、社会习俗等最内层的人的素质的更新。我们从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积极参加工商经济活动以“求富”,热心参与国家政治活动并力争“民权”,对新知识的追求,对新思想学说的礼赞、引进和实践,对各种传统规范直至精神偶像的厌弃和批判等等方面看,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政治信仰系统正走向崩溃,而新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政治信仰已开始起作用。但也仅此而已。因为直到民国年间,文化系统、价值系统和社会习俗等方面还远没有达到新旧更替的程度。真正的文化革命至 1915年才开始,而且也仅仅是开了个头,就因为更为急迫的救亡任务而中断。显然,中国的近代化是一次快捷但又不深、不透的近代化运动。由
25、此便造成了人们所说的近代化“脱序”现象:在新造的铁路上,却是用马拉列车;全用机器的工厂,管理却是封建衙门式的;穿着时髦的西服,却是满脑子封建思想;挂着“大总统”的衔头,实行的却是皇帝式的统治等等。还造成了鲁迅笔下所描写的文明“多重”状态:“中国社会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起: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自不许妄谈法理以至护法,自食肉寝皮的吃人思想以至人道主义,自迎尸拜蛇以至美育代宗教,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但不管怎么说,中国毕竟已从这里迈步走向近代化。中国现代化的曙光正是从这时显现的。第二节 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一、中国近代史研究及史学危机的阴影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史学
26、研究仍存在着危机。危机的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史学研究始终存在着超科学的强制,史学不能按科学本来的面目发展。这种强制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极大的滞缓了史学研究的发展。传统政治化史学面临困境:以帝王、王侯、政事为主;开花史学:分期、土地制度、农民战争、资本主义萌芽、汉民族形成,一花独放-儒法斗争;近代史政治史革命史:阶级斗争、民族运动、三次革命高潮、两个过程在整体上谈不清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而且内容、题材单一,以找规律为目的的单一性,研究目的的单一化,研究方法陈旧,造成一系列的综合症。二、中国近代史研究存在的问题1、史学观缺乏时代性;2、价值原则始终未能确立;3、理论思考被弱化和被搁置;4、研究
27、层次的重新分离;5、研究细碎的趋势;6、工具性和单向度的引进;7、史学研究者知识结构的偏颇。三、 开拓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新局面1、树立新的史学观念;2、开拓民国史,社会史、文化史等领域的研究;3、改进和完善史学研究方法;4、提高史学工作者自身素质。四、中国近代史研究方法的改进1、史学研究方法的类型(1)社会科学内部的其他学科与历史学的结合,由此导致社会史学研究方法和口述史学研究方法的迅速发展。(2)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向历史学的渗透,由此导致计量史学和生态史学分析理论的发展。(3)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于历史学的综合性影响,由此导致心态史学分析方法的兴起。(4)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对历史学影响,由
28、此导致了结构史学、系统史学等分析方法的产生。2、史学研究方法的变化这些研究方法与整个历史学的发展变化紧密联系:从单项化趋向整体化;从疏阔化趋向精微化;从含糊化趋向准确化;从枯燥化趋向生动化;从单维化趋向多维化。中国近代史研究方法 整体化、精微化、准确化、生动化、多维化 第三节 相关史料的查阅与方法一、中国近代对外交涉的重要史料 1、筹办夷务始末 2、清季外交史料 3、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 4、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5、条约:条约是中外交涉和战争的结局性文件。中外条约、约章成案汇览甲乙篇;20 世纪初有个人编:中外条约汇编、约章分类辑要、各国通商条约等问世。北洋军阀政府外交部把道光、咸丰、同治、光
29、绪、宣统几个皇帝统治时的条约分别编印成集,如咸丰条约光绪条约等。66、王铁崖主编的中外旧约章汇编; 7、外交档案史料集常见的主要有: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清季教案史料;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俄关系档案选编。二、建国以来出版的近代史资料丛刊(书)1、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国史学会主编:齐思和等编的鸦片战争6 册;齐思和等编的第二次鸦片战争6 册;太平天国编委会编的太平天国8 册;范文澜等编的捻军6 册;白寿彝编的回民起义4 册;中国科学院近代史所等合编的洋务运动8 册;邵循正等编的中法战争7 册;邵循正等编的中日战争7 册;翦伯赞等编的戊戌变法4 册;
30、翦伯赞等编的义和团4 册;柴德赓等编的辛亥革命8 册。2、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编: 孙毓棠、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李文治、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严中平等编的中国近代经济统计资料选辑;姚贤镐编的中国近代对外贸易资料(18401895 年);宓汝成编的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 (18631911 年);聂宝璋编的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18401895 年);徐义生编的中国外债统计资料(18531927 年)。 3、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与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包括上海民族毛纺织工业、中国民族火柴工业,中国民族
31、机器工业、上海市棉布商业,旧中国机制面粉工业统计资料,上海市民族橡胶工业等。4、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国海关、中国海关与中法战争、中国海关与缅藏问题、中国海关与中葡里斯本条约、中国海关与中日战争、中国海关与英德借款、中国海关与义和团运动、中国海关与庚子赔款、中国海关与邮政、中国海关与辛亥革命、中国海关与 1938 年英日关于中国海关的非法协定。5、近代史料笔记丛刊:欧阳兆熊、金安清的水窗春呓;刘禺生的世载堂杂记;段光清的镜湖自撰年谱;梁廷枬的夷氛闻记。 6、清代历史资料丛刊:李伯元的南亭笔记。7、中国近代史料丛书:刘坤一遗集饧良遗稿; 8、清代档案史料丛编;9、捻军史料丛刊。
32、三、学习中国近代史有哪些常用的工具书?辞书、地图、年表,大事记、索引等类书籍,是学习中国近代史不可缺少的工具书。四、中国近代史中涉及到哪些纪年法,主要内容如何?中国近代史中涉及的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皇帝年号纪年法、岁星纪年法、黄帝纪年法、孔子纪年法和共和纪年法等。还有太平天国政权使用的太平天国纪年和 1912 年中华民国使用的民国纪年。(常见的是前两种) 第二章 近代中国抵抗侵略与学习西方第一节 18 世纪中国的由盛而衰从 1644 年到 1911 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政府统治时期。自康熙至乾隆统治的 130 多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到极致,出现了为史家称道的
33、“康乾盛世“。一、盛世经济1、1718 世纪时,中国在农业、手工业、贸易、城市发展等方面,都仍然走在世界前列。农业:不论是人口数量,耕地面积,还是产量,都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据统计,鸦片战争前全国人口总数增长到 4 亿多。1799 年全国耕地约为 105 亿亩,粮食产量则猛增至 2040 亿斤。当时随英国使节马戛尔尼来华的巴罗估计,中国的粮食收获率高出英国,麦子的收获率中国为 15:1,而英国为 10:1。当时中国农作物总产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强。手工业:(1)手工业规模有了更大的扩展,如广东的冶炼业、京西的采煤业、江南的纺织业、云南的铜矿业等。(2)手工作业的分工
34、也愈益精细,如江苏松江棉布染色业作坊,按产品种类。景德镇的制瓷业分工也很细密。分7工细密,使手工业的成果愈来愈精美绝伦。商业贸易:(1)品种的多样化,当时的粮食、棉花、棉布、蚕丝、绸缎、铁器、瓷器、食盐、烟、茶、糖等都是行销全国的重要商品。(2)商业水上运输的发达。北起通州南达杭州的大运河;长江是横贯东西的交通干线,南起广州经灵渠入湘江而达于长江的航线则是岭南与内地联系的纽带。乾隆时修的金沙江水道,商船往来,络绎不绝。北方的陆路商运也不逊色。(3)商业团体的活跃。 “北京帮“、“山西帮“远赴蒙古、新疆进行贸易。(4)商业对外贸易的增长。清政府的对外贸易也急剧增长,主要出口商品为丝、茶和土布。据
35、统计,18 世纪中,英国购买中国产品输出的白银,达 20890 万两;仅广州流入的白银,平均每年均在 100 万到 400 万两之间。相反,外国的商品在中国难以找到销路。-中国入超国家。(5)都市经济的繁荣。中国的城市也有了很大发展。到 19 世纪初,世界有 5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10 个,中国就有 6 个,即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墟市、镇数量大大增加。2、 盛世衰相的隐患。清政府 18 世纪已隐伏着衰相。首先,表现在政治上(1)清政府统治阶级已日趋腐朽。随着清政府经济的繁荣兴旺,统治阶级的侈糜之风也日渐增长。各级官吏为讨好圣颜,一掷千金,耗费惊人。每逢节庆,王公贵族、各级官吏
36、更是以搜刮所得竞相贡呈。统治阶级的腐化堕落。(2)吏治败坏、贿赂公行。官场贪污之风普遍,许多贵族官僚都贪财纳贿。和珅的财物数量惊人,民间因而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许多士子都把科举看作升官发财的阶梯,一旦科举高中,则极尽聚敛之能而不务政事。河、漕、盐三大要政,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都成为官吏从中渔利的渠道。乾隆时的贪污案件不可胜数,较大的如两淮盐案、山东库银案、浙巡贪污案等,每案银额数量惊人,牵连之广,令人难以想象。(3)军队战斗力的丧失及其败落。八旗、绿营受腐败之风侵袭。八旗、绿营是清政府的正规军,入关之初曾是强悍善战的军队,到康熙平三藩时,八旗兵已军纪废弛,难以为战。“都统、副都统于
37、会议之时,多不到班。其到班者,往往不以正务为意,或彼此相谑,言笑无忌。”高级将领养尊处优,玩忽职守,把公务置之脑后。普通士兵平时缺乏军事训练,每日或架鸟提笼,或聚众赌戏,游手好闲,全无营伍之严肃。三藩之乱还是依靠绿营兵将才得以平定。绿营也不能逃脱腐败之风的浸染。各地军营中克扣军饷已成普遍现象,甚至出现有册无兵或雇人服役之事,还有的士兵干脆把兵械典卖糊口,以至兵匪不分,兵丐难辨。(4)制度与政策的问题。清中叶吏治败坏,军纪废弛,大大削弱了清政权的统治基础,封建统治的衰败已势无可挽。其次,表现在经济上。(1)农业生产发展的缓慢。清代农业有所发展,但成效并不突出.在农业工具的使用改进方面甚至出现停滞
38、。清代的农田水利建设没有胜过前朝,呈现每况愈下的趋势。土地耕作方式基本上是粗放型的经营,只有江南极少数地区有了集约耕作,农业产量仍呈下降趋势。落后的农业生产管理。(2)手工业的不发展。农民对日常生产、生活所需物品的需求基本上可以通过家庭副业生产的方式来解决,乏对市场交换的更高需求。(3)(真正意义上的)国内市场的不确立再次,表现在文化上。(1)文化专制主义的日趋严密。清政府统治者以严酷的文化专制来消弭人民的反抗意识。(2)大兴文字狱。清代的文字狱数量之多,株连之广,处罚之酷则超过了任何朝代。康熙至乾隆年间,见于记载的文字狱就达七八十起之多。康熙时,有明史案和南山集案。这些文字狱,是要在知识分子
39、中显示其专制之淫威。(3)多次颁布禁书令。对那些不利于清政府统治的书籍,一律予以删禁或销毁,私藏禁书者重罚。文化专制的结果,使知识分子一味埋头于故纸堆中而不问世事,造成了整个社会思想僵化而脱离实际。再次,国内的阶级冲突。(1)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频频发生会党起义。较大的秘密结社有白莲教、天地会和哥老会。到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席卷鄂、川、陕、甘、豫五省,抗击清政府达 9 年之久。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政府,成为清政府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天地会、哥老会的反清活动也从来未停止过。(2)农民的抗租。(3)业者的罢工。在城市,手工业工人为增加工钱、改善待遇,掀起了一次次反抗斗争。手工工匠在斗争中,意识到团结的重要
40、性,纷纷组织起来,成立“会馆“、“社坛“、“帮行“等,他们讲团结、能互助,增强了工匠的战斗性,反映了工匠斗争力量在壮大和发展。广大中小商人和市民也反对富商囤积居奇,或是起而抢米,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反抗力量。衰世的种重迹象在盛世中生成。18 世纪的清政府已开始走向衰落。 8第二节 西方入侵前奏与中国的闭关锁国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占据统治地位,工业革命席卷欧洲。从此,西方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对峙和冲突开始了。一、西方资本主义到中国寻找什么?市场、原料供给1、英国1792 年,英国以补贺乾隆皇帝八十寿辰为名,派马戛尔尼为首的使团来华。次年 9 月在热河觐见皇帝,提出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及天津为通商口岸;
41、在北京设立商馆;将舟山群岛之一海岛划给英国,作为英国的商业基地;将广州附近一块地方拨给英国,供英人居住,并允许英人在广州自由出入;减免英国货物在广州和澳门之间的税额等要求。乾隆逐条驳斥,并申明“此事尤不便准行”。马戛尔尼失败而去,但他也带回去一个信息和预言:中国衰弱已极。中英如发生战事,中国必将土崩瓦解。资本主义扩张的欲望因此而更加张扬。1816 年,英派阿美士德使团来华,谋求驻使北京、开放口岸、让英人自由出入广州。旋因阿美士德等人坚持拒绝行跪叩之礼而被清政府逐走。1832 年,英东印度公司派遣礼士,带领化名胡夏米的广东商馆职员及传教士郭士立等 70 多人,乘武装商船阿美士德号,由澳门出发北航
42、,经厦门、宁波、福州、上海、山东文登县刘公岛及朝鲜、琉球等地, 6 个多月后返澳门。一路上,他们调查沿海驻军人数、装备,测量河道港湾,绘制航海图,散发宣传品。胡夏米等根据这次侦察的情况,极力煽动英国对中国发动战争。1834 年,英国政府废除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专利权,预示任何英商都可以到中国进行自由贸易,这成为英国开拓中国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开始了英国政府派驻华商务监督代表政府及其资本家同清政府直接打交道。1834 年 7 月,英国首任驻华监督律劳卑带着英国政府“推广英国贸易”、“与北京朝廷发生直接关系”的训令,乘军舰来到中国。律劳卑到达广州和澳门后,拒绝与公行的行商接洽,而直接在广州投递书信,
43、要求面见两广总督,改变中国原有贸易章程。两广总督卢坤认为外国人直接投递书信不合定规,拒绝接受,并先后多次派行商面见律劳卑,向他解释广州的贸易章程,告知他外国文书向例由行商代递,并询问其来华意图。律劳卑态度蛮横,既不准行商代递,又不接受行商询问,还乘军舰在中国领海耀武扬威,张贴散发中文通告,谩骂清政府官员“固执不明”,并扬言“大英国商人,特愿在大清各地方交易,实为两国之要事,英国商等,定必勉求得之”。意思很明白,英国要把它的经济势力扩张到中国各地,并要强行达到这一目标,显示了英国侵略者的张狂与急不可耐。9 月初,卢坤下令中止中英贸易。英国的两只军舰便闯人海口,一路轰击虎门、镇远、沙角、横档、大虎
44、各炮台,并闯进中国内河黄埔。同时,英国水兵也携带枪炮,开进广州商馆。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包围了英国商馆。英国不甘心就此罢休。1834 年 12 月,在广州的英国商人联名上书英王,要求在中国开辟更多的通商口岸,请求派来一支“有充分规模的武装力量,直接北上与中国政府交涉“。英国伦敦、曼彻斯特和格拉斯哥等地的资本家也要求英国政府采取强硬的对华军事行动,打开中国市场。2、法国19 世纪初,法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对外贸易无法同英国竞争,很重视利用天主教作为侵略工具。一些法国天主教士以传教为名,宣传殖民思想,刺探情报,甚至干预中国政治。康熙末年以后,法国天主教士遭到清政府的严厉禁止。他们被逐出后,又
45、改服易装,变姓易名,重新潜回中国,继续活动。3、美国1784 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到广州,赚得 3.7 万多元。“中国皇后号”返回美国后,极尽渲染对华贸易的厚利,促使大批美国商人、牧师和亡命之徒涌入中国。他们轻视清政府的“文件、禁令、警告”。总之,自西方资本主义诞生以来,就不断地向外殖民,中国成为它们掠夺的神话乐园。二、中国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面对西方一次次叩关的热望,开国不久的清政府拒之以闭关坚守的冷脸。清政府规定,对外贸易由洋货行即洋行负责办理,洋人不得在中国自由贸易,中国人也不能自由出海贸易。康熙初年虽一度开放海禁,允许沿海居民出海贸易,但仍不准外国人来华自由贸易,只允许在外国人对华
46、“朝贡期”内进行贸易,期限一到外国人必须停止贸易回国。 1、对外开放区域的限制清政府收复台湾后,废除了海禁,设粤、闽、浙、江四关,允许西方各国与中国定期贸易。1756 年乾隆皇帝对英国商船北上宁波,产生疑虑与不满,随后下令取缔闽、浙、江三关,只留广州一处与西方贸易。直至 1840 年,广州成为中国与西方国家惟一对外接触的口岸。92、严格限制中外交流的内容清政府对中外交流的内容也做了严格限制:严禁军器、火药、硝碳、铜铁出口;米麦杂粮和马匹因内地缺少,也在禁止之列;书籍可能泄露中国情况,也不许运往国外;丝、茶、大黄的出口量有一定的限制;清政府还严格限制中国人制造海船。对于出洋的水手、客商,防范极严
47、。中国人到外国贸易,立定年限回国,即使 3 世居于国外的华侨,也要设法招回治罪,并株连其家族。清政府的这种闭关政策的实行,贻误了中国的发展,使中国与西方文明的距离拉大了。3、闭关政策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1)自然经济的抗衡。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国内市场的商品交换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广泛的对外贸易,让统治者感到无足轻重。(2)清政府的自卫手段。西方资本主义初到中国,烧杀淫掠,强占土地,无恶不作;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争夺在华权益而发生纠纷、火并,扰乱了中国沿海的正常秩序。迫使清政府不能不进行防卫,而闭关政策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 (3)妄自尊大心理。中国人的自我优越意识和盲目
48、虚骄心理,是中国封建统治者产生闭关政策的心理基础。(4)隔绝人民与外界联系,以利专制统治。清政府以少数满族贵族统治多数汉族人民,除了阶级压迫外,还平添了一重压迫,即(5)民族压迫。对外国人的种种防范办法中,也处处体现出隔绝他们与中国居民接触的意图,反映出清政府对人民很深的猜忌心理。4、闭关政策的实行,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后果(1)阻碍了国内经济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清政府死死卡住对外贸易的通道,对出海贸易横设障碍,多方限制,对华侨予以打击迫害,极大地阻碍了对外贸易的扩展,最终使外国商人得利,使本国商民受害,使资本主义幼芽的成长缺乏应有的呵护。(2)阻碍了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拉大了中国与世界文明
49、的差距。长期的闭关锁国,使中国人对西方一无所知,既不辨其地理位置,也不知其政风民情,更不用说学习西方了。(3)社会经济一蹶不振农业:1840 年,中国千年的耕作方式基本没有改变,全国人均粮食仅 200 公斤左右。(英国,每个农场都有一台蒸汽机;在美国,人均粮食已接近 1000 公斤。)工业:中国只有手工作坊,根本没有近代意义的机器生产的工厂。中国年产铁约 2 万吨;中国纺纱女日纺纱 5至 6 两,至多 10 两。(在欧美,蒸汽动力已普遍应用。如英国,1815 年有 15000 台共 375000 马力,到 1840 年,英国工业革命已基本完成。中国年产铁只是法国的 110、英国的 140。在美国,1825 年每个工人日产 1000 绞棉纱。)铁路运输: 1840 年世界铁路总里程为 9000 公里,而中国根本不知铁路为何物。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