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环评工作重点及技术评估要点,Contents,一、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二、城市生活垃圾相关管理要求,三、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五、其他关注问题,四、环评工作重点及技术评估要点,一、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城市生活垃圾,组分影响因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污染现状,(1)民用燃料结构(2)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3)居民生活习惯和城市地理位置,(1)环境卫生管理法规不健全(2)现有体制不利于改变城市垃圾管理困境(3)垃圾治理缺乏资金,收费制度尚未建立(4)垃圾减量化未引起重视,过度包装和一次性商品造成资源浪费(5)垃圾混合收集,增大了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6)废旧物资
2、回收种类减少、价格降低,城市垃圾中废品含量增高(7)缺少处理处置设施,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低(8)全民环境卫生意识不高,设施人为损害严重,(1)侵占大量土地、对农田破坏严重(2)严重污染空气、水体(3)垃圾堆放场爆炸事故不断发生,二、城市生活垃圾相关管理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城市生活垃圾的治理,实行以减量化为核心,资源化为目标,无害化为基础,以及谁产生谁依法负责的原则。,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57号),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依据,管理原则,管理办法,三、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1、
3、卫生填埋场建设的社会意义和必要性,堆肥法,焚烧法,填埋法,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处理量因市场需求而定,堆肥前后的残余仍需处理(一般均运至填埋场)。,成本相对较高,投资大;对焚烧垃圾的热值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不能低于800kcal/kg;废气排放问题,主要是二噁英。,1)是完全独立的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2)是一切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理方法;3)无需对垃圾进行预处理;4)处理成本相对较低;5)处理技术相对简单,利于推广普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因此,填埋法是一种适合于经济发展较落后、土地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使用的垃圾最终处理方法。就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卫生填埋法
4、仍是绝大部分城镇处理垃圾的重要甚至唯一的方法。,传统的垃圾填坑堆置处理方式是利用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而成的坑穴、河道等可能利用的场地把垃圾集中堆放起来,一般不采取任何工程措施防止堆场污染的扩散与迁移,渗滤水不收集处理、填埋气体(俗称沼气)不疏导或疏导程度不够,垃圾表面也不作全面的覆盖处理。,(1)裸露的可分解垃圾易使蚊蝇滋生,传播疾病,散发臭气,污染环境;(2)垃圾场自燃易引起火灾和烟尘;(3)裸露垃圾、纸张和细小颗粒随风飘扬,破坏环境市容,危害人体健康;(4)垃圾降解而产生的渗滤水严重污染堆场周围地下水、地表水和公共水域。,垃圾堆放场的含义,此类堆场的主要弊端,2、卫生填埋场与其他垃圾堆放场的
5、区别,是用于处理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带有阻止垃圾渗沥液泄漏的人工防渗膜,带有渗沥液处理或预处理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及维护、最终封场关闭符合卫生要求的垃圾处理场地。,(1)对垃圾填埋作业区进行了防渗处理;(2)对填埋气体(俗称沼气)进行有效疏导和利用;(3)综合考虑了填埋场封场后的再利用;(4)采取了其他多种工程措施,如充分压实等,使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卫生填埋场的含义,特点,2、卫生填埋场与其他垃圾堆放场的区别,打个比方:如果将简易垃圾堆放场比作是一个垃圾桶的话,那么卫生填埋场就是一个套了“垃圾袋”垃圾桶。,三、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山谷型填埋场通常地处丘陵山地。填埋区一般三面环山、一面
6、开口、地势较为开阔的良好的山谷地形。垃圾填埋采用斜坡作业法,由低往高按单元进行作业。,- 坑洼型填埋场一般地处低丘洼地,利用自然或人工坑洼地改造成垃圾填埋区。垃圾填埋通常采用坑填作业法,较多用于降雨量较少的地区。,- 平地型填埋场一般是将废地辟建为填埋区,垃圾填埋通常采用平面作业法。,(1)山谷型填埋场,(2)坑洼型填埋场,(3)平地型填埋场,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类型,三、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好氧性填埋场,垃圾体内布设通风管网,适用于干旱少雨地区的中小型城市,适用于填埋有机物含量高、含水率低的生活垃圾。,准好氧性填埋场,厌氧性填埋场,其机理、结构、特点等与好氧填埋类似,仅相对氧量较少。
7、,垃圾填埋体内无需供氧,基本上处于厌氧分解状态。,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填埋方式,未经处理的危险废物,未经处理的粪便,未经处理的餐饮废物,不得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中填埋处置的废物,除本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之外的任何液态废物和废水,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畜禽养殖废物,4、填埋废物入场要求,三、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四、环评工作重点及技术评估要点,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风险评价,评价项目,场址选择合理性分析,污染防治措施评价,环境影响因素识别,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2、场址
8、选择合理性分析,相关政策要求,规划符合性,相关标准及规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等。,当地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卫生规划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4-2009)。,主要评价拟选场地是否符合选址标准 :,自然环境条件,场址位置、地貌及土地类型、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场址边界与居民区距离、发生洪水及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与城区水源地关系、位于城区夏季主导风向方位、覆土源条件、交通、供水、供电、库容、人文景观条件等。,填
9、埋场选址评价重点,从经济学上看,拟选场址是否满足一定的库容量,场址交通是否方便,运距是否合理,场址周围是否有相当数量的土石料用于覆土层等。,从工程学方面看,拟选场址是否有适当的地形条件作为填埋空间,是否有不良地质条件存在,是否具备自然防渗的水文地质条件等。,从环境学方面看,拟选场址与水源保护区、居民区的距离是否适当,蒸发量、暴雨发生率、夏季主导风向等气象条件是否适当等。,从政策法规方面看,拟选场址是否满足当地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卫生规划的相关要求。,政策法规,环境学,工程学,经济学,填埋场的选址需要从经济学、工程学、环境学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综合的缜密的考虑来选取。,生活垃圾填埋场的
10、选址应符合区域性环境规划、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和当地的城市规划。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军事要地、国家保密地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的标高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 50年一遇的洪水位之上,并建设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的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 拟建有可靠防洪设施的山谷型填埋场,并经过环境影响评价证明洪水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前款规定的选址标准可以适当降低。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避开下列区域: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区;
11、活动中的坍塌、滑坡和隆起地带;活动中的断裂带;石灰岩熔洞发育带;废弃矿区的活动塌陷区;活动沙丘区;海啸及涌浪影响区;湿地;尚未稳定的冲积扇及冲沟地区;泥炭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填埋场安全的区域。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位置及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并经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在对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考虑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大气污染物(含恶臭物质)、滋养动物(蚊、蝇、鸟类等)等因素,根据其所在地区的环境功能区类别,综合评价其对周围环境、居住人群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确定生活垃圾填埋场与常住居民居住场所、地表水域、高速公路、交通主干道(
12、国道或省道)、铁路、飞机场、军事基地等敏感对象之间合理的位置关系以及合理的防护距离。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可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1)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对场址选择的规定 :,1)填埋场不应设在下列地区: 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 洪泛区和泄洪道; 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居民居住区或人畜供水点500m以内的地区; 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河流和湖泊50m以内的地区: 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民用机场3km以内的地区; 活动的坍塌地带。尚未开采的地下蕴矿区、灰岩坑及溶岩洞区; 珍贵动植物保护区和国家、地方自然保护区; 公园.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
13、考古学、历史学、生物学研究考察区; 军事要地、基地。军工基地和国家保密地区。2)填埋场选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及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等专业规划要求; 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土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库容应保证填埋场使用年限在10年以上,特殊情况下不应低于8年; 交通方便,运距合理; 人口密度、土地利用价值及征地费用均较低; 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环境保护目标区域的地下水流向下游地区及夏季主导风向下风向; 选址应由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建设、规划、环保、环卫、国土资源、水利、卫
14、生监督等有关部门和专业设计单位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对场址选择的规定 :,环境保护的要求;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以增大填埋库区容量,使用年限应达到相关要求;交通方便,运距合理;征收费用较低,施工较方便;人口密度较低、土地利用价值较低;位于夏季主导风下风向,具体环境保护距离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结论确定;远离水源,尽量设在地下水流向的下游地区;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对场址所做的要求。,(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4-2009)对场址选择的要求:,3、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空气、地下水、地表水、声环境现状监测。,自然环境概况
15、,社会环境状况,生态环境状况,2003,主要评价拟选场地及其周围的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等自然环境质量状况以及社会环境状况等。,行政区划与人口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旅游资源与文物古迹、交通、通讯条件等。,土壤与植被、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等。,拟选场址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气候与气象、水文特征、地震烈度等。,环境质量现状,4、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污染源及污染物,工艺分析,工程内容,垃圾量与成分分析,主要是分析填埋场的主体工程及相关配套设施、工程投资、总图布置等。,主要是分析填埋场建设过程中和建成投产后可能产生的主要污染源及其污染物,以及它们产生的数量、种类、排放方式
16、等。,主要是通过方案比选,从环保角度筛选出最合理的卫生填埋工艺、渗滤液处理工艺、填埋气体处理工艺等。,主要是对垃圾量和垃圾成分进行预测,进而分析填埋场库容的设计合理性。,重点关注内容应包括:污染源及污染物、填埋场工艺选取、工程建设内容、垃圾量与成分预测分析等。,重点关注内容,(1)污染源及污染物,(2)工艺分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典型工艺流程,(3)工程内容,垃圾物理成分预测,工程规模的确定,(4)垃圾产生量与垃圾成分,1)垃圾量按人均日产量预测;2)人均日产垃圾量采用经验控制值预测。“人均日产量”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城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物产状况、居民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17、。,垃圾的组成直接受到居民生活习惯、生活水平、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根据生活垃圾的预测结果,确定拟建填埋场日处理生活垃圾总量,再结合填埋场设计使用年限,确定拟建垃圾填埋场的总库容,扣除覆盖土层及排液导气等设施的容积,得到实际有效容积。,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声环境,环境空气,水环境,运营期,封场后,主要评价填埋气体和恶臭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填埋场防渗系统的安全性以及渗滤液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垃圾运输、填埋作业、封场各阶段由各种机械产生的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是评价施工期、运营期及封场后的环境影响,其中重点是分析运营期和封场后的环境影
18、响。,主要评价填埋场释放气体及恶臭对环境的影响:(1)填埋气体。主要是根据排气系统的结构,预测和评价排气系统的可靠性、排气利用的可能性以及排气对环境的影响。预测模式可采用地面源模式。(2)恶臭。主要是评价运输、填埋过程中及封场后可能对环境的影响。评价时要根据垃圾的种类,预测各阶段臭气产生的位置、种类、浓度及其影响范围。,主要是评价垃圾运输、场地施工、垃圾填埋操作、封场各阶段由各种机械产生的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噪声评价可根据各种机械的特点采用机械噪声声压级预测,然后再结合卫生标准和功能区标准评价,是否满足噪声控制标准,是否会对最近的居民点产生的影响。,主要是评价垃圾运输车在收集和运输垃圾的过程中对
19、城区居民生活的舒适性和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的影响:沿途产生的臭味、遗撒垃圾和渗滤液、垃圾外漏造成视感不适、扬尘、散落、噪声等。,大气环境,声环境,垃圾收运,6、污染防治措施评价,封场处理措施可行性分析,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重点包括:(1)渗滤液的治理和控制措施以及填埋场衬里破裂补救措施。(2)释放气的导排或综合利用措施以及防臭措施。,大气、水、声、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填埋气导排和防臭措施;渗滤液收集与处理、防渗、防洪措施;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围栏、防治虫害等措施。,封场后的防洪措施、生态恢复措施以及水土保持措施等。,主要对填埋场防渗措施及效果、垃圾渗滤液处理与控制措施及效
20、果、填埋气体导排和综合利用措施及效果、恶臭气体控制措施及效果、降噪措施及效果等污染防治措施进行评价。,管道铺设前要做人工水平防渗处理. 人工水平防渗工艺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防渗膜把整个垃圾填埋场铺设焊接,形成一个水平的防渗系统。,人工水平防渗示意图,填埋场封场覆盖层结构示意图,封场效果图,(1)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 1.010-7cm/s,且厚度不小于 2m,可采用天然粘土防渗衬层。采用天然粘土防渗衬层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压实后的粘土防渗衬层饱和渗透系数应小于 1.010-7cm/s; 粘土防渗衬层的厚度应不小于 2m。(2)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 1.010-5
21、cm/s,且厚度不小于 2m,可采用单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下应具有厚度不小于 0.75m,且其被压实后的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7cm/s的天然粘土防渗衬层,或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的其他材料防渗衬层。 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应采用满足 CJ/T 234中规定技术要求的高密度聚乙烯或者其他具有同等效力的人工合成材料。(3)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不小于 1.010-5cm/s,或者天然基础层厚度小于 2m,应采用双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下层人工合成材料防衬层下应具有厚度不小于 0.75m,且其被压实后的饱和渗透系数小于 1.010-7cm/s的天然粘土衬层,或具有同等以
22、上隔水效力的其他材料衬层;两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之间应布设导水层及渗漏检测层。 人工合成材料的性能要求同第 (2)条。,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对防渗层结构的要求 :,7、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内容,重点评价内容,防渗层断漏造成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填埋气体聚集引起爆炸风险,渗滤液过量产生并溢出风险,暴雨引发垃圾坝溃坝风险,疫病传播事故风险,风险事故应急预案,不容忽视内容,主要对洪涝特征年产生溃坝,垃圾渗滤液过量溢出,填埋气体因物理、化学条件异变而发生爆炸,防渗层断漏污染地下水,疫病传播等因素进行风险事故评价。,8、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大气、填埋气体
23、、地下水、土壤、噪声、渗滤液、堆体沉降、苍蝇密度、恶臭、防渗衬层完整性等。,环境管理,在项目整个建设和运营期间,明确各项环境管理要求,严格执行环境监测计划。,制定环境管理计划;严格执行垃圾入场要求;落实环境监理工作。,环境监测,(1)下列废物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由环境卫生机构收集或者自行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以及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不包括焚烧飞灰); 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 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服务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2)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的感染性废物经过下列方式处理后,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
24、埋处置。 按照 HJ/T 228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化学消毒处理,并满足消毒效果检验指标; 按照 HJ/T 229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微波消毒处理,并满足消毒效果检验指标; 按照 HJ/T 276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高温蒸汽处理,并满足处理效果检验指标; 医疗废物焚烧处置后的残渣的入场标准按照第 (3)条执行。(3)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医疗废物焚烧残渣(包括飞灰、底渣)经处理后满足下列条件,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含水率小于 30%; 二噁英含量低于 3g TEQ/Kg; 按照 HJ/T 300-2007制备的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
25、的限值。,(1)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废物的入场要求 :,(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经处理后,按照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醋酸缓冲溶液法( HJ/T 300-2007)制备的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的限值,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5)经处理后满足第 (3)条要求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医疗废物焚烧残渣(包括飞灰、底渣)和满足第 (4)条要求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在生活垃圾填埋场中应单独分区填埋。(6)厌氧产沼等生物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粪便经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和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经处理后含水率小于 60%,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26、7)处理后分别满足第 (2)、 (3)、 (4)和 (6)条要求的废物应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监测部门检测、经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8)下列废物不得在生活垃圾填埋场中填埋处置。 除符合第 (3)条规定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以外的危险废物; 未经处理的餐饮废物; 未经处理的粪便; 禽畜养殖废物; 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 除本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之外的任何液态废物和废水。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另有规定的除外。,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废物的入场要求 :,(2)环境监测计划,南北差异,卫生防护距离,规模大小,甲烷处理,在环评中, 除计算填埋场卫生防护距离外,还应对主要运输道路两侧设置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 垃圾填埋场恶臭影响由于有多污染物的综合协同作用, 因此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 除以最大计算结果确定外, 还应考虑多污染物的叠加的影响, 参考类比调查的结果确定。,对于山区小城镇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决不能盲目照搬相关标准、规范和既定模式,应当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分析论证,确保取得“建得起、能运行”的实际效果,以充分发挥投资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小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事业的健康发展。,五、其他关注问题,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