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教什么是魏氏体,先谢了。首先,大家都知道:钢材进行热加工和热处理,如果加热温度控制不当,加热不均会使材料超温,导致材料机械性能恶化。根据超温的程度和时间长短,钢材会发生脱碳,过热和过烧现象。 当高温加热后,在第一阶段加热, 在此阶段加热后冷却,当冷至 Ar3 温度,A 析出 F,至 Ar1,奥氏体发生共析反应转变为P。 如在 Ar3 至 Ar1 冷却较快,会析出 F 的魏氏体组织。降低钢的冲击性能,会使钢的机械性能恶化。 在焊接冶金过程中,由于受热温度和很高,使奥氏体晶粒发生严重的长大现象,冷却后得到晶粒粗大的地热组织,故称为过热区。此区的塑性差,韧性低,硬度高。其组织为粗大的铁素体和珠光体
2、。在有的情况下,如气焊导热条件较差时,甚至可获得魏氏体组织。 .粗大组织的遗传:有粗大马氏体、贝氏体、魏氏体组织的钢件重新奥氏化时,以慢速加热到常规的淬火温度,甚至再低一些,其奥氏体晶粒仍然是粗大的,这种现象称为组织遗传性。要消除粗大组织的遗传性,可采用中间退火或多次高温回火处理。To sawyer:你在回复上面的帖子是说了这么句话“如在 Ar3 至 Ar1 冷却较快,会析出 F 的魏氏体组织。降低钢的冲击性能,会使钢的机械性能恶化。 ”是不是用错了啊?是冷却速度过慢而引起魏氏组织的吧?望回复含碳 w(C)低于 0。6%的碳钢或低合金钢,在奥氏体晶粒较粗和冷速适合的条件下,先析出铁素体呈片状或
3、粗大羽毛状,与原奥氏体有一定位向关系学习中魏氏组织工业上将先共析的片(针)状铁素体或片(针) 状碳化物加珠光体组织称魏氏组织,用 W 表示。前者称 -Fe 魏氏组织,后者称碳化物魏氏组织 :亚共析钢(1)一次魏氏组织 F:从奥氏体中直接析出片状 (截面呈针状 )分布的 F 称一次魏氏组织 F。(2)二次魏氏组织 F:从原奥氏体晶界上首先析出网状 F,再从网状 F 上长出的片状 F 称二次魏氏组织 F。两者往往连在一起组成一个整体,人为分为两种是它们的形成机制不同。钢中常见的是二次魏氏组织 F。亚共析钢魏氏组织 F 单个是片( 针)状的,整体分布形态为(1) 羽毛状;(2)三角状;(1)两者混合
4、型的。YB31-64 规定亚共析钢魏氏组织评级标准为 05 共 6 级。(3)与上贝氏体的区别:上贝氏体是成束分布的,W 组织是彼此分离的,束与束交角较大。2.过共析钢(1)一次魏氏组织碳化物:白色针状,基体珠光体组织。(2)二次魏氏组织碳化物:网状碳化物上长出针状碳化物,基体为珠光体。3.魏氏组织形成特征(1)钢的成分0.6%;(2)奥氏体晶粒粗大;(3)冷却速度适中楼主 sawyer 和 janson_me 说得都是对的。sawyer 斑竹说得“如在 Ar3 至 Ar1 冷却较快,会析出 F 的魏氏体组织。 ”是在前一句“奥氏体发生共析反应转变为 P”基础上说得。即,平衡状态下(极为缓慢冷
5、却,组织转变充分)奥氏体发生共析反应转变为 P;而快速(相对于平衡状态的缓慢冷却速度)冷却会生成魏氏体。而这个快速与 janson_me 说得“冷却速度适中”也不矛盾。所以 sawyer 说得快你要放在他说的前提条件下理解。如果独立出来说,就是 janson_me 的说法。谢谢大家了,来一次长一次见识。以后得多来了。魏氏组织工业上将先共析的片(针)状铁素体或片(针) 状碳化物加珠光体组织称魏氏组织,用 W 表示。前者称 -Fe 魏氏组织,后者称碳化物魏氏组织 :请多交流针片状铁素体插入珠光体,或者反之.一种组织象一把梳子那样插入另一种组织,这就是我对魏是组织的理解.嘿嘿,不是学金属学的搞金属真
6、是挺辛苦的除了在原奥氏体晶界上存在有自由的铁素体外,在原来的奥氏体晶粒内部也有成片状的自由铁素体,此片状与奥氏体具有一定的位相关系,且分布在一定的关习面上。过热的碳钢低碳钢在冷却速度较快的情况下容易形成魏氏体。在过共析钢中先共析渗碳体针或片在奥氏体晶粒内互成一定角度排列,容易出现魏氏体。查资料看到的答案:魏氏组织是在珠光体基体上针状铁素体或渗碳体分布于晶界上向晶内延伸。这种组织的形成主要是热加工时过热或焊接时温度晶界上向晶过高和冷却速度略快速造成的,它严重降低钢的冲击韧性。在亚共析钢中针状是铁素体,在过共析钢中针状是渗碳体。其魏氏组织级别在 100 倍下以针状粗细,长短及多少来确定。另有:某些
7、渗碳钢工件,在较高温度下长时间渗碳处理,钢的奥氏体晶粒急剧长大,渗碳后将得到共析成分,在随后的缓冷中很容易使二次渗碳体沿奥氏体晶粒的一定晶面析出,形成亮白色针状穿插在晶粒内部。这就是由于过热渗碳所造成的缺陷组织,称为过共析魏氏组织。好贴,长眼力了Aloyson Widmanstabtten (以下简称魏氏) 在 1808 年首先将铁陨石 (铁镍合金) 切成试片, 经抛光再用硝酸水溶液腐刻, 得出图 1 的组织。铁陨石在高温时是奥氏体, 经过缓慢冷却在奥氏体的111面上析出粗大的铁素体片, 无须放大, 肉眼可见。四种取向的铁素体在图 1 中都可以观察到, 其中三种是针状, 夹角为 60, 另一种
8、是片状, 平行于纸面。那时照像技术仍未出现, 过去都是将观察结果描绘。魏氏在任奥地利皇家生产博物馆主任之前曾从事过印刷业。他运用印刷技术, 首先用腐刻剂将铁陨石中的铁素体腐蚀掉, 使奥氏体凸出。抛光腐刻的铁陨石本身就是一块版面, 涂上油墨, 敷上纸张, 轻施压力, 将凸出的奥氏体印制下来, 一如我国古老的拓碑技术一样。图片之清晰可与近代金相照片媲美。魏氏的复制技术在那时不能不说是一种非凡的成就。但是, 魏氏试验的更为深远的意义还是在科学方面, 这不仅是宏观或低倍观察的开端, 也是显微组织中取向关系研究的起始。尽管魏氏的主要试验结果当时并未发表(直到 1820 年才由其合作者发表),但已在集会上
9、宣布并广为流传 , 铁陨石的研究风行一时。在这之后的几十年用各种化学试剂处理金属切片表面的试验就在各处流行起来, 对宏观金相观察的发展有意义的几桩工作是: (1) 1817 年 J. F.Daniell 发现铋在硝酸中浸泡数日后表面出现立方的小蚀坑, 建立了用蚀坑法研究晶粒取向的技术。 (2) 1860 年 W.Lubders 在低碳钢拉伸试样表面上观察到腐蚀程度与基体不同的条带, 并正确解释这不是偏析而是由于局部的不均匀切变引起的, 后来就以他的姓称这种滑移带为吕德斯带。(3) 1867 年 H.T resca 用氯化汞腐蚀显示金属部件中的流线(图 2) , 说明金属在加工形变过程中内部金属
10、的流动情况。上述试验奠定了宏观腐刻及低倍检验技术, 在今天仍然是金属研究和生产检验中常使用的方法。魏氏体是一种不好的组织结构哟魏氏组织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一块石头皲裂了,但是没有散架,所以这样的石头就容易破碎,脆性大。也许不恰当,我只是觉得便于理解。在金相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一条条针状的伸入晶粒内部。应该注意的是,这些针状可能存在被一些晶界断开,如果断开,只能是组织遗传,而不是魏氏组织。好贴,又增长了不少知识.金属热处理写的是:将先共析的片(针) 状铁素体或片 (针)状碳化物加珠光体组织称魏氏组织。真是好贴呀s:15 学习的好地方!真是高手不少啊! s:16 s:16 s:16在这里能学不少东西
11、少量的魏氏体组织存在并不降低钢的机械性能魏氏体的存在会不会对加工造成影响?锻造后正火出现魏氏体是怎么造成的呢?不同级别的魏氏体会产生不同的性能,大多数情况下是有害的,在少数情况下却可以提升材料性能好贴,我们这边一个 400mm 左右长,直径 51mm 的销轴从 9 米高的地方掉下,结果断了,其材料是 35CrMo,做机械性能试验,据说是合格的,查金相,发现有魏氏体,这是为什么啊?简单的说是一种过热组织高,实在是高魏氏组织(好象是叫组织,讲魏氏体好难听喔) ,就是极细珠光体,自己去看下嘛!楼上的罗嗦的很!首先,大家都知道:钢材进行热加工和热处理,如果加热温度控制不当,加热不均会使材料超温,导致材
12、料机械性能恶化。根据超温的程度和时间长短,钢材会发生脱碳,过热和过烧现象。 当高温加热后,在第一阶段加热, 在此阶段加热后冷却,当冷至 Ar3 温度,A 析出 F,至 Ar1,奥氏体发生共析反应转变为P。 如在 Ar3 至 Ar1 冷却较快,会析出 F 的魏氏体组织。降低钢的冲击性能,会使钢的机械性能恶化。 在焊接冶金过程中,由于受热温度和很高,使奥氏体晶粒发生严重的长大现象,冷却后得到晶粒粗大的地热组织,故称为过热区。此区的塑性差,韧性低,硬度高。其组织为粗大的铁素体和珠光体。在有的情况下,如气焊导热条件较差时,甚至可获得魏氏体组织。 .粗大组织的遗传:有粗大马氏体、贝氏体、魏氏体组织的钢件重新奥氏化时,以慢速加热到常规的淬火温度,甚至再低一些,其奥氏体晶粒仍然是粗大的,这种现象称为组织遗传性。要消除粗大组织的遗传性,可采用中间退火或多次高温回火处理。我想问一下的就是为什么取名魏氏体?我看那些组织都是什么体什么体的呀果然都很专业不过,受益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