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醛 酮 醌,主讲人 琚宝,第一节 醛 和 酮,一、醛和酮的结构、分类及命名 通式:官能团:,醛、酮和醌分子里都含有羰基(C=O),称为羰基化合物。 它们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物质,同时也是生物代谢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中间体。 羰基很活泼,可以发生很多反应,C O,杂化,杂化,羰基与碳碳双键相比较: 相同点:均由一个 键和一个 键组成 不同点:羰基的键是极化的, 电子更靠近电负性较大的氧,形成两个带电中心,碳带部分正点荷、氧带部分负电荷,羰基是一个极性基团。碳碳双键的电子均等的分布于两个碳中间。,图示,杂化,杂化,杂化,醛和酮的系统命名法,选择含有羰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醛或某酮。
2、 主链C原子的编号从靠近C=O一端开始,取代基写于母体名称前面,酮前面应注明酮基位置. 芳香醛酮以脂肪醛酮为母体,芳香烃基为取代基。 例CH3CH2CHO丙醛,二、醛酮的制法,(一)醇氧化法,1. 使用强氧化剂:KMnO4,K2Cr2O7,2. 使用选择性氧化剂,Sarret 试剂, Jones试剂,(二)烯烃氧化法,(三)炔烃水合法,1. 傅-克酰基化法,(四)直接羰基化法,2. 盖特曼-柯赫(Gattemann-Koch)合成法,当芳环上有第一类定位基时,反应容易进行,醛基进入其对位。,甲醛室温下为气体,12个碳原子以下的脂肪 醛、酮为液体,高级脂肪醛、酮和芳香酮多为 固体。低分子量的醛、
3、酮易溶于水(与水形成氢 键),6个碳以上的醛、酮几乎不溶于水。 醛、酮可溶于有机溶剂中。,三、醛酮的物理性质,醛、酮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羰基,它们具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但因其结构不完全相同,所以在化学性质上有一些差异,一般来说,醛比酮活泼,某些反应醛可以发生而酮不能。醛和酮的反应一般可分为发生在羰基、 -氢和羰基连的氢这三部分反应。,四、醛和酮的化学性质,-氢的反应,羰基的亲核加成,涉及醛的特殊反应,中,C+ 比 O-有较大的活泼性.C+ 容易接受带有负电荷或孤对电子对的亲核试剂,发生亲核加成反应。,+,(一)亲核加成反应:,(1)与HCN的加成醛与甲基酮、低级环酮均可发生该反应。,实验证明
4、:OH-可催化、加速反应,H+延缓反应。说明:CN-起决定作用,是亲核试剂。-羟腈酸性条件下解生成 - 羟基酸。羰基与的加成是增长碳链的方式之一.,-羟腈,(2)与亚硫酸氢钠的加成,醛、脂肪族甲基酮和少于个碳的低级环酮可与NaHSO3的饱和溶液反应(芳香酮不参与反应)。反应现象为有结晶析出-这是醛和酮的特征反应。 - 羟基磺酸钠与稀酸或稀碱共热时,可分解为原来的醛或酮,利用此反应可分离精制醛和酮。,(3)与醇加成:,半缩醛,缩醛,缩醛是比较稳定的化合物,相对于氧化剂、还原剂、碱稳定,但在稀酸条件下水解为原来的醛, 在有机合成中,常用此反应保护醛基。若在同一分子中,既有醛基,又有羟基,则可能生成
5、分子内的环状半缩醛(稳定结构), 此结构在糖类化合物中非常重要。酮在同样的条件下,也会生成半缩醛、缩醛,但比醛困难。,(4)与格氏试剂加成,合成物质:,(1),(2),(5)与氨的衍生物的加成 氨的衍生物上含有孤对电子,易与羰基进行亲核加成反应。 加成产物很不稳定,立即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含有碳氮双键结构( )的化合物。,氨的衍生物又称为羰基试剂,以表示。,常见的羰基试剂有:,亲核加成小结:,醛、酮的加成反都属于亲核加成反应。 反应产物的结构均为试剂中的氢与羰基氧相连,其余部分与羰基碳相连。O=C HCN 氢氰酸HSO3Na 亚硫酸氢钠HOR 醇 MgXR 格氏试剂HNHR 氨的衍生物,-活泼氢
6、:与羰基相邻的-碳原子上的氢即-氢,性质活泼,可发生许多反应。,(二) -氢的反应:,(1) 酮式和烯醇式互变,互变异构处于动态平衡中,p-共轭,一般烯醇式很不稳定,原因:,-共轭 2. 氢键,(2)卤代和卤仿反应,反应特点:反应产物为- 氢全部被卤素取代的羰基化合产物。如果- 碳为甲基(活泼甲基)则三个- 氢都被卤素取代,生成三卤代物,在碱性条件下形成三卤甲烷(卤仿),若使用I2 ,则生成碘仿,此反应称为碘仿反应。,可利用碘仿反应鉴别如下结构的分子,碘仿为黄色结晶,不溶于水,有特殊气味,易识别,适用于鉴别化合物。,在稀碱条件下,一分子醛失去 -氢原子而生成碳负离子加到另一分子醛的羰基碳上,而
7、氢原子则加到氧原子上,生成 -羟基醛。,(3) 羟醛缩合反应,若生成的 -羟基醛仍有-H则加热或在酸条件下发生脱水,生成, -不饱和醛。,不同的含-H的醛酮发生醇醛缩合时,由于交叉缩合,会产生四种不同的产物,合成中的意义不大。若选择用一种不含-H的醛与另一种含-H的醛进行缩合,控制条件可得单一产物。,凡是含有-H的醛、酮都可以发生醇醛缩合反应,此反应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增长碳链。在人体内,含有醛基或酮基的丙糖衍生物在酶的催化下,通过醇醛缩合反应生成己糖衍生物。,(4)曼尼希反应具有-H的酮与甲醛及仲胺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结果酮的-H被胺甲基所取代,故又称胺甲基化反应.,(5)柏琴(Perkin)反应
8、芳香醛与-碳原子上有两个活泼氢的酸酐在相应羧酸盐催化下加热,发生类似醇醛型的缩合反应,结果生成, -不饱和酸.,(6)克莱森(Claisen)反应酯类在乙醇或氨基钠催化下,与芳醛发生醇醛缩合反应.,(三)氧化还原反应:,弱氧化剂 组成 溶液环境 反应现象 Tollens试剂 Ag(NH3)2+ OH- 银镜反应 Fehling试剂 Cu2+与酒石酸离子 OH- 砖红色沉淀的配合物用于区分醛和酮,醛可与之反应,而酮不能。,氧化反应:醛可被一些弱氧化剂氧化(托伦试剂、 斐林试剂)而酮不能,托伦试剂和斐林试剂都是弱氧化剂,不能氧化不饱和键,酮不被弱氧化剂氧化,但可被强氧化剂氧化,发生碳碳 键断裂,生
9、成相应的二元羧酸。,2.还原反应 (1)羰基还原成醇羟基:催化氢化,金属氢化物(硼氢化钠、氢化锂铝),异丙醇铝。,(2)羰基还原成亚甲基:,黄鸣龙还原法,克莱门森还原,适用于对酸稳定的化合物,适用于对碱稳定的化合物,(3)康尼查罗(Cannizzaro)反应歧化反应没有-H的醛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希夫(Schiff)试剂:二氧化硫通入红色品红溶液,使之褪色而成为无色溶液。该试剂只与醛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反应非常灵敏。用于区分醛和酮。,(四)与品红亚硫酸试剂的显色反应,五、不饱和醛和酮,分类: ,-不饱和醛酮 CH2=CHCHO ,-不饱和醛酮 CH2=CHCH2CHO,不饱和醛酮可发生碳碳
10、双键和羰基两个官能团的反应。 ,-不饱和醛酮由于共轭体系的存在具有特殊的性质。, -共轭,(一),-不饱和醛酮的化学性质,1,4-加成(烯醇式),酮式,1.亲核加成,与格氏试剂则发生1,4加成及羰基上的1,2加成。,与空间位阻有关,2.亲电加成羰基是一个强吸电子基团,可使碳碳双键的亲电加成反应钝化,同时控制加成方向(遵循马式加成)。,3.插烯规则2-丁烯醛中的甲基与乙醛中的甲基类似,在稀碱催化下,发生类似醇醛缩合反应。,(二)乙烯酮,乙烯酮是一种特殊的不饱和酮,是一种有毒气体,沸点-48oC,溶于乙醚、丙酮中,乙烯酮极不稳定,须在低温下保存。乙烯酮有极活泼的加成性质,能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酸及其衍生物,乙烯酮是优良的乙酰化试剂。,HOH,CH3COOH,HCl,HOC2H5,HOOCCH3,HNH2,CH3COCl,CH3COOCH3,(CH3CO)2O,CH3CONH2,分子中含有 和 的结构的环状二元酮称为醌.,第二节 醌,醌的物理性质醌类都是有颜色的化合物,对位醌大多为黄色,邻位醌大多为红色或桔色。醌类都是固体,对位醌具有与氯相似的刺激气味,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纯;邻位醌没有气味,不能用水蒸气蒸馏法提纯。,醌的化学性质,(一)烯键的加成,(二)羰基与氨衍生物的加成,(三)1,4-加成反应,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