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一、填空题(共 30 分)1、流体的粘性、热传导性和_质量扩散性_通称为流体的分子传递性质。2、当流场中速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产生切应力;温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产生热传导;多组分混合流体中,当某种组分浓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会产生该组分的_质量扩散_;描述这三种分子传递性质的定律分别是_牛顿粘性定律_、傅立叶定律_、_菲克定律_。3、热质交换设备按照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_间壁式、_混合式_、_蓄热式_和热管式等类型。表面式冷却器、省煤器、蒸发器属于_间壁_式,而喷淋室、冷却塔则属于_混合式。3、热质交换设备按其内冷、热流体的流动方向,可分为_顺流_式、_逆流_式、_
2、叉流_式和_混合_式。工程计算中当管束曲折的次数超过_4_次,就可以作为纯逆流和纯顺流来处理。5、_温度差_是热量传递的推动力,而_浓度差_则是产生质交换的推动力。6、质量传递有两种基本方式:分子扩散 和对流扩散,两者的共同作用称为_对流质交换_。7、相对静坐标的扩散通量称为绝对扩散通量,而相对于整体平均速度移动的动坐标扩散通量则称为相对扩散通量。8、在浓度场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稳态扩散条件下,当无整体流动时,组成二元混合物中的组分 A 和组分 B 发生互扩散,其中组分 A 向组分 B 的质扩散通量 mA与组分 A 的_浓度梯度成正比,其表达式为smkgdyCDmBA2;当混合物以某一质平均速度
3、V 移动时,该表达式的坐标应取_随整体移动的动坐标_。9、麦凯尔方程的表达式为: dihdQdz,它表明当空气与水发生直接接触,热湿交换同时进行时。总换热量的推动力可以近似认为是湿空气的焓差。1、有空气和氨组成的混合气体,压力为 2 个标准大气压,温度为 273K,则空气向氨的扩散系数是 1.40510-5 m2/s。3、喷雾室是以实现 雾 和 空气 在直接接触条件下的热湿交换。4、当表冷器的表面温度低于 空气的露点湿度 时,就会产生减湿冷却过程。5、某一组分的速度与整体流动的平均速度之差,成为该组分的 扩散 速度。6 刘伊斯关系式是 h/hmad=Cp。2、冷凝器的类型可以分为水冷式,空气冷
4、却式 ( 或称风冷式 ) 和蒸发式三 种 类型 .3、冷却塔填料的作用是 延长冷却水停留时间,增加换热面积,增加换热量.。均匀布水。 将进塔的热水尽量细化,增加水和空气的接触面,延长接触时间,增进水汽之间的热值交换4、冰蓄冷空调可以实现电力负荷的调峰填谷(均衡) 。6、刘伊斯关系式文中叙述为 h/hmad=Cp 刘伊斯关系式文中叙述为即在空气一水系统的热质交换过程中,当空气温度及含湿量在实用范围内变化很小时,换热系数与传质系数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量值关系,条件的变化可使这两个系数中的某一个系数增大或减小,从而导致另一系数也相应地发生同样的变化。7、一套管换热器、谁有 200被冷却到 120,油从
5、 100都被加热到 120,则换热器效能是 25% 。8、总热交换是 潜热交换 和 显热交换 的总和。9、吸收式制冷机可以“以热制冷” ,其向热源放热 Q1,从冷热吸热 Q2,消耗热能 Q0,则其性能系数 COP= Q1-Q2/Qo 。10、冬季采暖时,蒸发器表面易结霜,融霜的方法有 电除霜、四通阀换相除霜、排气温度除霜 1、当流体中存在速度、温度、和浓度的梯度时,就会分别产生 动量 、热量 和 质量 的传递现象。2、锅炉设备中的过热器、省煤器属于 间壁式 式换热器。3、大空间沸腾可以分为自然对流沸腾区、核态沸腾区、 过度沸腾区 和 膜态沸腾区 四个区域。8、潜热交换是 发生热交换的同时伴有质
6、交换(湿交换)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或蒸发)而放出(或吸收)汽化潜热的结果。10、有一空气和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物,压力为 3 个标准大气压,温度为 0,则此混合物中空气的质扩散系数为 0.547*10-5 m2/s。12、一管式逆流空气加热器,平均换热温差为 40,总换热量位 40kW,传热系数为 40W/(m2.)则换热器面积为 25 m2。1、流体的粘性、热传导性和 质量扩散 通称为流体的分子传递性质。2、当流场中速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产生 切应力 ;温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产生 热传导 2;多组分混合流体中,当某种组分浓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会产生该组分的 质量扩
7、散 ;描述这三种分子传递性质的定律分别是 牛顿粘性定律 、 傅里叶定律 、 菲克定律 。3、热质交换设备按照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 间壁式 、 直接接触式 、 蓄热式 、 热管式 等类型。表面式冷却器、省煤器、蒸发器属于 间壁式 ,而喷淋室、冷却塔则属于 直接接触式 。3、热质交换设备按其内冷、热流体的流动方向,可分为_顺流_式、逆流_式、_混合流_式和_叉流_式。工程计算中当管束曲折的次数超过_4_次,就可以作为纯逆流和纯顺流来处理。5、_温差 _是热量传递的推动力,而_焓差 _则是产生质交换的推动力。6、质量传递有两种基本方式: 分子传质 和 对流传质 ,两者的共同作用称为_ _。7、相对静坐
8、标的扩散通量称为 以绝对速度表示的质量通量 ,而相对于整体平均速度移动的动坐标扩散通量则称为 以扩散速度表示的质量通量 。8、在浓度场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稳态扩散条件下,当无整体流动时,组成二元混合物中的组分 A 和组分 B 发生互扩散,其中组分 A 向组分 B 的质扩散通量 mA 与组分 A 的 浓度梯度 成正比。9、麦凯尔方程的表达式为: hw (ti tw)=hmd(i-i i) ,它表明当空气与水发生直接接触,热湿交换同时进行时。总换热量的推动力可以近似认为是湿空气的 传热系数与焓差驱动力的乘积 10、相际间对流传质模型主要有 薄膜理论、溶质渗透理论、表面更新理论 。1.当流体中存在着速度
9、、温度和浓度的梯度时,则分别会发生_动量_传递、_热量_传递和_质量_传递现象。2.质量传递的基本方式可分为_分子传质_与_对流传质_。3.冰蓄冷系统中的制冰方式主要有两种:_动态_制冰方式和_静态_制冰方式。4. 一个完整的干燥循环由_吸湿_过程、_再生_过程和冷却过程构成。5. 用吸收、吸附法处理空气的优点是_独立除湿_。6. 热质交换设备按不同的工作原理分类,可分为_间壁式_、_直接接触式_、_蓄热式_、_热管式_。7. 蒸发冷却所特有的性质是_蒸发冷却过程中伴随着物质交换,水可以被冷却到比用以冷却它的空气的最初温度还要低的程度_。8. 冷却塔的热工计算原则是_冷却数 N = 特性数 N
10、_当流体流过一物体表面,并与表面之间又有热量交换时,同样可用类比关系由传热系数 h 计算传质系数 hm。由式(13)联系式(9)和(10)可以得到:即得到(上述方框表示乘号点)对于气体或液体,上式成立的条件是 0.6露点温度,但PqA, 冷却和加湿。A-4: tw=湿球温度,等湿球温度线与等焓线相近,空气状态沿等焓线变化而被加湿。总热交换量近似为零,而且 twtA 和 Pq4PqA, 空气的显热量减少、潜热量增加,二者近似相等。水蒸发所需热量取自空气本身。A-5:tw湿球温度而PqA, 冷却和加湿。水蒸发所需热量部分来自空气,部分来自水。A-6: tw=干球温度, twtA 和 Pq6PqA,
11、不发生显热交换,等温加湿。水蒸发所需热量来自水本身。A-7: tw 干球温度,twtA 和 Pq7PqA, 加热和加湿。蒸发所需热量及加热空气的热量均来自水本身。以冷却水为目的的湿空气冷却塔内发生的便是这种过程。过程线 水温特点 t 或 Qx D 或 Qx I 或 Qx 过程名称A-1A-2A-3A-4A-5A-6A-7twtA减减减减减不变减减不变增增增增增减减减不变增增增减湿冷却等湿冷却减焓加湿等焓加湿增焓加湿等温加湿增温加湿7 菲克定律在浓度场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稳态扩散的条件下,当无整体流动时,组成二元混合物中组分 A 和组分 B 将发生互扩散。其中组分 A 向组分 B 的扩散通量与组分
12、A 的浓度梯度成正比。8 传质的存在对壁面导热量和总传热量的影响方向是相反的。在 C。大于 0 时,随着 C。的增大,壁面导热量是逐渐减小的,而膜总传热量是逐渐增大的;在 C。小于 0 时,随着 C。的逐渐减小,壁面导热量是逐渐增大的,而膜总传热量是逐渐减小的。由图可知,当 C。为正值时,壁面上的导热量明显减少,当 C。值接近 4 时,壁面上的导热量几乎等于零。 9 干燥剂表面水蒸气分压与其吸湿量的关系:吸湿量增加,表面蒸汽压力也随之增加;干燥剂吸湿量与水蒸气分压及温度的关系:当表面蒸汽压超过了周围空气的蒸汽压事,干燥剂脱湿,这一过程称为再生过程。干燥剂加热干燥后,4它的蒸汽压仍然很高,吸湿能
13、力较差,冷却干燥剂,降低其表面蒸汽压使之可重新吸湿。10 溴化锂水溶液的表面蒸汽压:表面分析:溴化锂溶液的蒸汽压,远低于同温下水的饱和蒸汽压,这表明溴化锂溶液有较强的吸收水的能力。在一定温度下溶液面上水蒸气饱和分压力低于纯水的饱和分压力;溶液的温度越低,液面上的水蒸气饱和分压力越低;溶液质量分数越高,液面上水蒸气饱和分压力越低;溴化锂水溶液的质量分数过高或过低均形成结晶。11 箭头向右等温加湿,喷水蒸气;箭头向下等湿冷却,表冷器; 箭头向上等湿加热,表面式空气加热;箭头斜向下等焓加湿,固体吸附12 影响混合式热质交换的主要因素:空气的质量流量:Vp=G/Ac 喷嘴系数:u=W/G 。空气与水之
14、间的焓差;空气的流动状况;水滴大小;水气比;设备的结构特性喷嘴排数、喷嘴密度13 喷淋室计算的主要原则:该喷淋室能达到的 应该等于空气处理过程需要的 ;该喷淋室能达到的 应该等于空气处理过程需要的 ;高喷淋塔喷出的水能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应该等于空气失去(获得到)的热量14 喷淋式的结构特性对空气处理的影响1)空气质量流速 2)喷水系数 3)喷嘴排数 4)喷嘴密度 5)喷水方向 6)排管间距 7)喷嘴孔径 8)空气与水的初参数15.三传方程:当 v=D 或者 v/D=1 时,速度分布和浓度分布曲线相重合,或速度边界层和浓度边界层厚度相等。当 a=D 或 a/D=1 时,温度分布和浓度分布曲线形
15、重合,或温度边界层和浓度浓度边界层厚度相等。16.qt(-C0)=qc(C0)公式可得:上式表明,传质的存在对壁面导热量和总传热量的影响方向是相反的。在 C00,时随着 C0 的增大,壁面导热量是逐渐减小的,而膜总传热是逐渐增大的,在 C0tA 减 减 减减 减 不变 增 减 不变 增 增 增 增 增 减 减 减 不变 增 增 增 减湿冷却 等湿冷却 减焓加湿 等焓加湿 增焓加湿 等温加湿 增温加湿 3、直径为 10mm 的萘球在空气中进行稳态扩散。空气的压力 101.3kPa,温度 318k,萘球表面温度 318k。在此条件下,萘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 6.9210-6m2/s,萘的饱和蒸汽压为 0.074kPa.。试计算萘球表面的扩散通量 NA.10分解:该扩散为组分通过停滞组分的扩散过程 BAANydzCDNNB=0得出: AAz drPRTDrGAA24由 分离变量并积分 RTPCAyA pTasAln4013得出: kmol/(m2.s)drPRTDNAA 810.3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