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族常识三课:1.为什么说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了祖国的河山(p15-16)(1)(东北地区) 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以及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地区,生活着满、达斡尔、朝鲜、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民族,她们为东北地区的早期开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北部)辽阔的大草原,蒙古族等民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这里过着游牧生活,从事畜牧业生产。(3)(西北) 的新疆居住着维吾尔、汉、回、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他们发明了“坎儿井”用来灌溉农田,在干旱的戈壁滩上开垦出一片片绿洲,使荒漠、戈壁充满了勃勃生机。(4)(中原)汉朝的张骞(qian) 两次出使西域以后,甘肃、新
2、疆一带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的通道,促进了中原同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5)(西南、东南)苗、壮、彝、布依、瑶、侗、白、傣、高山等民族,很早就生活在云贵高原、大小凉山、珠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为开发这些地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6)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藏族人民很早就在那里劳动、生活。唐朝时期,吐蕃(bo)两代赞普先后迎娶汉族皇室的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为妻,密切了藏族与汉族的交往交流。 2.近代以来我国各族人民是怎样维护祖国统1.抵御外来侵略(1)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的 100 多年间,各民族团结一心,共赴国难。(2)鸦片战争后,我国东北、西北
3、边疆各民族先后组织队伍与沙俄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斗争。(3)19 世纪,新疆各族人民与清朝军队一起消灭了中亚浩罕国阿古柏的入侵势力,挫败了英、俄侵略者企图分裂中国的阴谋。(4)19 世纪末,广西各民族取得了打退法国侵略军的“镇南关大捷”。(5)1904 年,西藏军民在江孜县与来犯的英军激战 3 个月,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江孜保卫战)(6)在抗日战争中,我国各族人民积极投入到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中 朝鲜族人民先后有十几万人参加抗击日寇的战斗,蒙古族人民与兄弟民族共同建立伊克昭盟和大青山两个抗日游击根据地回族马本斋、满族关向应等都是令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的抗日英雄。2、反对分裂: 新中国成立
4、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建设社会主义,同心协力反对分裂,巩固祖国的统一。3、都江堰的资料都江堰修建时间:公元前 256 年修建者: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修建过程:这项工程主要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历史意义: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4、坎儿井的资料坎儿井修建者:新疆人民 修建过程: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
5、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 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主要原理 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历史意义: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5、举例中华各民族共同抵御了外来侵略者中华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疆土,共同抵御了外来侵略者,捍卫了祖国的领土主权,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民族事件 侵略者
6、西藏人民隆吐山战役 英国侵略者高山族 抵御侵略琅峤日本第四课1、中华文明的含义是数千年来中华大地上形成的全部文明的总称。2、中华文明包括哪些内容?(1)既包括黄河、长江流域的农业文明,也包括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游牧文明;(2)既包括汉民族的文明,也包括少数民族的文明。 3.为什么说中华文明是由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1)中华文明是数千年来中国各民族互相交流学习,彼此吸收借鉴,共同发展进步的结晶。 (2)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各民族都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互相依存中共同繁荣发展,逐渐熔铸成中华文明。(3)中华各民族在文化、科技、建筑、医药、艺术、
7、体育等方面,都为创造灿烂的中华文明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4)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是多元文明交流交融的结果。4.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的具体举例。中华文明 各民族共同创造文字汉字(汉族) 、东巴文字(纳西族 ) 、蒙文(蒙古族 ) 、藏文(藏族) 、维吾尔文(维吾尔族) 、朝鲜族文字(朝鲜族)哈萨克文(哈萨克族)古典诗歌、戏剧、小说诗歌:南北朝敕勒族民歌敕勒歌 ;戏曲:元朝关汉卿窦娥冤 ,王实甫西厢记小说:四大名著(罗贯中三国演义 ,曹雪芹红楼梦 ,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 ;科技 我国是世界上南针、造纸术最早栽植水稻的地区; 我国在 2000 年前就发明了船尾舵; 我国指、活字印
8、刷术和火药四大发明 天文历法 农历(汉族) 、藏历(藏族) 、傣历(傣族) 、 “十月太阳历” (彝族) 、和回历(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 精神文明中国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等,古代的辩证法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爱国、勤劳、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建筑 长城、故宫、拉萨布达拉宫第五课:1.孔子在教育方面有哪些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经济、文化
9、的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3. 下列各民族杰出人物与他们的民族、功绩人物 民族 贡献马本斋 回族 组织回民支队抗击日本侵略者 康熙皇帝 满族 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韦拔群 壮族 “百色起义”的领导者之一 曲焕章 彝族 研制了驰名中外的“云南白药”邓恩铭 水族 有力推动了山东工人运动的发展 4. 下列各人物的主要贡献 人物 民族 贡献粟 裕 侗族 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在解放战争中指挥一系列经典战役,如淮海战役等老 舍 满族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代表作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郑律成 朝鲜族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继聂耳、冼星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优秀作曲家,被誉为“
10、军歌之父”李四光 蒙古族 中国地质学的先驱之一,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翦伯赞 维吾尔族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我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先前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第六课:1.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p36中华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些有本民族文字。我国 55 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数量达 80 种以上,22 个少数民族有正式使用的本民族文字,数量达 28 种。2.我国各民族语言的使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36汉语是我国各民族之间交际的通用语言。一个民族内使用多种语言。双语和多语现象普遍。3.党和国家坚持实行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的内容。
11、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各民族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4. 国家为什么要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p3637 我国有 56 个民族,有多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每种语言文字都有独特的表现力。我国的多种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之一。宪法规定,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我国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5.国家是如何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的? P38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设立专门机构为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创造条件6.列举出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具体措施。p37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建立民族语文工作机构
12、和研究机构,帮助 12 个民族创制或改进了 16 种民族文字。用 14 种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广播,用 8 种少数民族语言播放电视;36 家民族类出版社用 23 种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各类图书等。制定了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等的电子计算机用编码字符集、键盘、字模的国家标准,并正式收入国际标准的最新版本中。7.下面的地名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语言?有什么含义?乌鲁木齐 蒙古语,意思是“优美的牧场”齐齐哈尔 达翰尔语,是“边疆”或“天然牧场”之意呼和浩特 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市”西双版纳 傣语,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拉 萨 藏语“圣地”或“佛地”之意阿克苏 维吾尔语“白水城”第七课:1.请你谈谈对少数民族
13、歌舞的认识。(1)我国各民族能歌善舞:北方地区流行的“信天游”,南方地区流行的“客家山歌”是汉族的典型民歌;西北地区流行的山歌“花儿”,是汉、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喜爱的艺术形式;此外还有蒙古族的“长调”、哈萨克族的“牧歌”、壮族的“排歌”、瑶族的“香哩歌”、侗族的“大歌”等。(2)各族人民的舞蹈也别具风采:汉族喜欢敲锣打鼓、扭秧歌;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和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瑰宝;西南地区的苗、侗、壯、水、彝等民族中流行“芦笙舞”;朝鲜族的长鼓舞、傣族的孔雀舞、壮族的扁担舞、蒙古族的筷子舞、藏族的弦子舞、苗族的踩鼓舞、黎族的竹竿舞、佤族的甩发舞等,都具有突出的民族色
14、彩和地方特色。2、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保护和发展各民族文化艺术?(1)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展了民族民间文艺资源的调查、挖掘、整理工作,出版了民族民间十大文艺集成书数百卷。(2)国家成立少数民族古籍出版研究机构,搜集、整理、出版古籍 12 万余种。(3)国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等,许多濒临消失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及时抢救和保护,民族传统技艺重新焕发生机,如藏族壁画和唐卡艺术,布依、苗、瑶、土家、壮、傣等民族的蜡染和织锦,都得到了很大发展。第八课1、蒙古族、维吾尔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有哪些特点?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冬季较长,居住在这里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哈萨
15、克等民族喜欢穿皮毛袍服,土家妇女喜爱穿五色彩袖斜襟长衫。西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服饰艳丽别致。维吾尔族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外套对襟背心,乌孜别克、塔塔尔等民族的服饰与维吾尔族很相似。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温和,多雨湿热,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通常穿着质地轻薄的服饰。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大多穿轻盈飘逸的裙子,如傣族的绸料简群,景颇族的毛织花裙,彝族的多层百褶裙,黎族的绣花衣裙等。2、蒙古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饮食有哪些特点(1)生活在牧区,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的蒙古、藏、哈萨克等民族,形成了以吃肉、喝奶为主的饮食习惯,他们一般吃手扒肉、烤肉,食用奶酪、奶皮,喝奶茶。(2)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
16、汉、壮、维吾尔、回、苗等民族,以米、面为主食,但各自的吃法不尽相同。汉族喜欢将面粉发酵,制作成馒头、包子、面条等食品;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等民族日常主要食品是形状像大饼的馕。(3)藏族爱吃用青稞面、酥油和茶拌合的糌粑,喜欢喝酥油茶;回族爱吃油炸馓子、油香等;傣、佤、黎等民族喜欢把米装进竹筒里,做成竹筒饭;壮、布依等民族喜欢吃五色糯米饭和糯米糍粑;朝鲜族喜爱吃糯米打糕。3、蒙古族、藏族、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住房有哪些特点?(1)蒙古、藏、哈萨克等民族主要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传统上以游牧为主,要经常转换牧场,为了适应这种游牧生活,他们创造了便于拆装搬运、冬暖夏凉的蒙古包、帐篷和毡房。(2)在
17、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汉、维吾尔、回等民族,普遍居住土木结构的平顶房。(3)在湿热多雨的南方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干栏式楼房。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上层用来居住,下层用来圈养家禽、畜牧,放置农具和杂物。苗、侗、土家、瑶等民族居住的吊脚楼,悬吊在山腰或水上。傣族用竹子建成精巧的竹楼,与大自然融为一体。4.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及住房特点服饰特点 饮食特点 住房彝族 多层百褶裙、鸡冠帽 维吾尔族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对襟背心、四棱小花帽奶茶、馕、拉面、烤羊肉蒙古族哈萨克皮毛袍服 奶茶、奶酪、奶皮;烤肉、手扒肉 蒙古包帐篷毡房藏族肥腰、长袖、大襟长袍、脱一袖 酥油茶、青稞面、糌粑
18、帐篷回族 戴小白帽油炸馓子、油香;土家族五色彩襟长衫、织锦毡帽吊脚楼苗族 银饰、苗绣、蜡染 吊脚楼第九课:1. 为许多民族所共有的节日都有哪些 ?P58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2.火把节举办的民族、时间和庆祝方式?P58(1)举办的民族:彝族及白、佤、纳西、普米、拉祜、傈僳等民族。 (2)时间: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前后举行。(3)庆祝方式: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竖起火把,寨子一片通明,男女老少带着火把、酒、食品聚集到空场上,载歌载舞、谈天说地、开怀畅饮。火把节期间,各地还有赛马、斗牛、摔跤、拔河等活动,非常热闹。3.泼水节举办的民族、时间和庆祝方式?P58(1)举办的民族:傣、布朗、
19、德昂、阿昌等民族(2)时间:每年四月上旬举行,时间 3 至 5 天。(3)庆祝方式: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互相泼水祝福,并举行划龙舟、点花灯、放烟花等活动,纵情歌舞欢庆。4.那达慕大会举办的民族、时间和庆祝方式?P58-59(1)举办的民族:蒙古、达斡尔、鄂温克等民族(2)时间:一般在每年的七八月举行,会期 3 至 5 天(3)庆祝方式: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等传统体育项目和武术、马球等精彩表演,以及歌舞、贸易等活动。5、开斋节(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举办的民族和庆祝方式 P59(1)举办的民族:回、维吾尔、哈萨克等 10 个民族。 (2)庆祝方式:开斋节期间,各民族同胞走亲访友
20、,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开斋节后的第 70 天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期间,举行盛大的仪式和庆祝活动,家家户户宰羊宰牛款待客人。有的地方还举行赛马、射箭、摔跤及歌舞活动。 6、藏历新年(洛萨节)举办的民族、时间和庆祝方式?P59(1)举办的民族:藏、门巴、珞巴等民族。(2)时间:一般每年从藏历一月一日开始,延续 5 至 7 天。(3)庆祝方式:大年初一天未亮时,主妇们背回新年的第一桶水,祈求吉祥。每家都用酥油、糖和面做成各种食品招待客人,亲友间互相拜访、献哈达,欢庆节日。7、谈谈你对少数民族在传统节日中体育活动的认识P59各民族在欢庆节日时,大多伴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以及歌舞娱乐活动。如蒙古、满、彝、
21、侗、哈尼、哈萨克等民族喜欢摔跤,朝鲜、瑶、纳西、阿昌等民族喜欢荡秋千,维吾尔族的高空走绳、黎族的跳竹竿、壮族的抛绣球、藏族的赛耗牛、土家族的踢毽子、朝鲜族的跳板等活动,都为民族传统节日增添了欢乐的色彩。 8、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在传统节日和体育活动的表现P60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和体育活动,开展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定期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如今,一些原本只是某个或者几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体育活动已成为多个民族共同欢度、共同参与的节日和活动,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 第十课1.中国历经数千年风雨变迁却仍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得益于什么?P64各民族团结爱
22、国、维护统一的优良传统。2.为什么说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P64从整个历史发展来看,不论封建王朝如何更迭,不论是汉族统治阶级掌握中央政权,还是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统治阶级掌握中央政权,中国长期以来是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屹立于世界的东方。3.谈谈你对“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国各民族的共同愿望”的理解。P64(1)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谋发展,结下了深情厚谊。(2)各民族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4.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P65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5
23、.为什么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P65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团结统一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6.民族团结的含义及地位。 补充在 p71(1)含义: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友好合作、和谐相处。(2)地位:它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另一个总原则。7. 党和国家民族团结政策有哪些内容?补充在 P71(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4)
2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8.新型的民族关系是什么?P65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9.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表现。P65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视民族团结为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现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民族人民亲密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10.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P71(1)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是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2)每个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员,每个民族的命运都同祖国的命运紧密
25、相连。(3)各民族的大团结,是中华民族光荣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只有各民族人民团结一致、互信友爱、齐心奋斗,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发展繁荣。11.谈谈你对“爱国主义”的认识。P71(1)爱国主义是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动员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旗帜。(2)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体现为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体现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振兴中华民族的责任。12.如何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P71(1)要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2)增进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坚定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3)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