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竹笛入门,周开军,目录,1.竹笛基本知识 1.1.构造(竹制、六音孔、定调、膜笛) 1.2.定调 1.3.分类 1.4.音域 1.5入门第一调2.基本吹奏方法 2.1.姿势 2.2.呼吸 2.3.吹奏姿势口诀,目录,3.气功 3.1短音 3.2长音 3.3 高音和八度 3.4 运气 3.5 气练习操 3.6 呼吸口诀 3.7小结:呼吸技巧,目录,4.指功 4.1. 小工调、正宫调 4.2. 打音、叠音 4.3. 滑音 4.4. 波音 4.5 历音 4.6.颤音 4.7.小结: 指功的训练,目录, 5. 舌功 5.1吐音、单吐 5.2双吐 5.3花舌 5.4三吐(混合吐) 5.5连吐 5.6
2、舌练习操 5.7.小结:用舌的技巧,目录,6.唇功、耳功(提高班) 6.1.泛音练习 6.2.上行与下行 6.3.唇控练习 6.4.唇练习操6.5.耳功 6.6. 听力训练 6. 小结,目录,7.指功(提高班) 7.1.尺子调指法 7.2.六字调指法 7.3.乙字调指法 7.4.半音 8.气功(提高班) 8.1.腹震音 8.2.用腹腔调节音高 8.3.循环换气,1.竹笛基本知识,1.1.构造(竹制六音孔定调膜笛):一个吹孔、一个膜孔、六个音孔、24个出音孔。吹孔左侧内有笛塞、膜孔和第六空之间(两节笛)可有活动金属插管。1.2.定调:竹笛以第三孔实际音高定调(吹奏时同时放开一、二、三孔);筒音是
3、指六个音孔全部按闭所发出的音。 七把调:小工调、正宫调、尺子调、六字调、乙字调、上字调、凡字调。,1.竹笛基本知识,1.3.分类: 1.3. 1.大(曲)笛类:笛管较粗较长,发音较低。具有宽厚、柔和、丰满的特点。如:大F、大G、大A、大降B、C、 D等调的曲笛。 1.3. 2.小(梆)笛类:笛管较细较短,发音较高,具有嘹亮、结实、有力的特点。如: G、A、小C等调的小笛。 1.3. 3.中笛类:笛管粗细、长短、音高、音色、均介于曲笛和挷笛之间。如: 降E、E、F、升F等调的笛子。,1.竹笛基本知识,1.4.音域: 竹笛的音域一般为十六度。 按照筒音为5,音阶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 5 6 7
4、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等十六个音。 1.5.入门第一调:以第三孔做1为宜,旧称“小工调”,常用“C调”曲笛。 常用五种不同调及指法:小工调:筒音作5;正宫调:筒音作2;尺子调:筒音作6;六字调:筒音作3;乙字调:筒音作1。 另有:上字调:筒音作7;凡字调:筒音作4.,2.基本吹奏方法,2.1.姿势: 注意身体、手、口的自然放松。上身须挺直(无论是立姿,坐姿)。自然大方,不卑(不弯腰)不亢(不挺腹)。手势以椭圆形,虎口如凤眼,指肚按孔(应有孔周的边缘感)。吹奏时气流的作用下,指肚共震,微有麻感,其音色有弹性,过于压紧则手酸,音窒。口部以微笑口型,(微笑口型时口腔内形成
5、通畅的气流空间),2.基本吹奏方法,2.2.呼吸: 一般采用胸腹式呼吸:利用胸廓的中、上部,肋间肌、下廓部腹肌、腰肌和横隔膜同时进行呼吸的形式。 吸气时:胸腔下部和腹腔自然、明显的向四周扩张,吸气后胸腔、腹腔及腰部有充满气息、鼓胀的感觉。 呼气时:要求腹肌、腰肌、横隔膜等有控制的收缩,气息有节制地向外输送。,2.基本吹奏方法,呼气分类:吹奏中的呼气分为平吹(缓吹)和超吹(急吹)两类。平吹:吹奏中气速较为缓慢而平稳,气流稍粗。超吹:吹奏中气速较为急促而有力,气流稍粗细。,2.基本吹奏方法,2.3.吹奏姿势口诀: 笛身平、口风正, 头要直、腰要挺; 虎口之间可容蛋,手指放松呈弧形; 六指按孔要严密
6、,关节舒畅手才灵; 高低起落有规格,多余动作丢干净; 双臂张开四十五,青龙白虎全都行; 口劲松紧随我意,口风粗细由我心。,第一课 短音、小工调 (把笛子吹响),3.1. 短音、小工调小工调:筒音作5(第三孔作1,一二两孔均抬起)。短音练习; 音阶练习乐曲练习:掀起你的盖头来,第一课 短音、小工调 (把笛子吹响),练习方法 (1)先练习1i一组音阶,上行时气的动能逐渐加强,下行时气的功能逐渐衰减。(2)每个音用舌头轻吐一次,将音清晰地送出;“4”的指法要单独练习数次。(3)速度宜中速或稍慢,“V”为气口。(4)先使用由舌头轻吐的短音吹奏,然后用平缓的连音吹奏。提示:起步时以练习短音为宜,短音站稳
7、后,再续练长音。,第二课 长音 (用气息支持声音),3.2.长音 长音练习是管乐学习的基础,如同:声乐练习中的发声,是找正确吹奏感觉的必经之路。 提示:注意倾听自己吹的长音,力求做到 (1)声音稳定,即气息的稳定 (2)气流不急不怠。若过急,音必尖利;若过怠,音必散郁;均非正声。 (3)四拍长音要尽量吹足时值,吹长音要有呵气的感觉。音尾不毛不散,切勿虎头蛇尾。 (4)下唇对孔的盖面约1/31/4,盖面过小音噪,盖面过大音郁,以下唇感觉到吹孔的内圆为宜。,第二课 长音 (用气息支持声音),练习方法:(1)长音最好吹八拍,吸气(气口)时间宜尽量短促;(2)位于上、下唇部位的敏感肌肉称为“口轮匝肌”
8、,收缩口轮匝肌,让气流缓缓逸出,如细水长流,可以发出佳美的长音。长音练习:马兰花开、 乐曲练习:世上只有妈妈好、孟姜女。,第三课 单吐、叠音和连线 (注意你的呼吸),单吐:在保持正确的口型下,用舌发音。拟读汉语“突”字般的舌动作。这就是单吐。符号“T” 叠音:将两个以上的同度音连贯地分开。 吐音与连线:连线内的第一个音,用单吐起音。力度要轻、柔和,连线内气息不得中断。 注意:每一小节第一音用轻吐,以求发出清晰地音头。换气占1/8拍,占用前一音的时值,尽量短促,以自然,流畅为好。 练习曲(一)单吐跳吧、(二)单吐与连线练习曲、(三)吐音、叠音练习 乐曲练习三十里铺、生日歌、知音、龙的传人,第四课
9、 高音和八度,高音:高音要洪亮,气要加急,且靠腹部的力量来支撑。高音 的指法 与中音指法一样,高音是靠调整气息的缓急而获得的。吹高音的关键是细而急的气流,小而椭圆的唇口,以及恰如其分的气流射角。提示:美妙的高音形同行云流水,飘逸而潇洒,吹奏要有呵气的感觉,如同冬天手冷,用口呵气暖手. .,练习方法: (1)先做好姿势,然后吸气,吸足气后,立即关口呼气。(2)吹中、低音时,气要沉。“气沉丹田”;吹高音时,气上移至腹而且稳稳托住。 (3)唇肌控制的力点在“人中”左右两个点,呼吸的全过程仿佛在做深呼吸。(4)丹田之功可用笑声来找感觉。,第四课 波音、高音和八度,波音:分为上波音6奏成676和下波音6
10、奏成656 高音1、2、3的练习 练习曲(一)回声、 (二)三级跳、(三)练习曲 乐曲练习: 康定情歌、我的祖国、 苏武牧羊、关山月。 小常识: 八度 :从11是纯八度; (13是大三度;14是纯四度; 15是纯五度;16是大六度;17是大七度)。 小二度是半音(如34、71), 大二度是全音(如12、23、 45、56、67),竹笛气功(14课)小结,竹笛气功提示: (1)丹田之气应视为上腹,下腹两个关相互作用,“上气下推,下气上移”发生一种微妙的相互依附和相互撞击的感觉,形成胸腹式呼吸的基础。(2)气流在丹田的支持下形成“管体”即有气柱的感觉。后腰及至尾椎,臀部对气柱以支撑。,竹笛气功小结
11、,竹笛气练习操: 两腿齐肩拉开,膝微弯曲,吸气要足,直到鼻子尖一点气也要吸进去。 吸气的同时两手心相对,自正前方上举,再向左右斜向拉开; 急速吐气,同时手心向下至两侧下垂,气要吐尽为止。10-12次,出汗为止。 最后做几次深呼吸,使气息逐渐平静8-10次,达到气息畅痛,精力充沛。,竹笛气功小结,竹笛呼吸口诀: 双肩不可上下动,胸腹同时来扩张; 缓吸平吹全身松,腹肌不必空自忙; 急吸超吹劲往下,丹田鼓气力度强; 口鼻兼用看需要,切忌呼吸有声响; 末到无气才吸气,始终要有余气藏; 强而不躁弱不虚,均匀呼气流水长。,竹笛气功小结,正确的呼吸气流,对于演奏过程中技巧的运用和乐曲感情的正确表达意义重大。
12、演奏过程中吸气方法:口微张,舌平放于下颚,口鼻同时吸气,以口为主。 吸气时要求:吸得快,吸得多,无杂音,主观上感到轻松。要自觉掌握最佳的呼吸方法,并熟练的运用它。“胸腹式”呼吸量最大,演奏长乐句时用;而吹奏短而弱的乐句时,还是使用腹式为好。吸气不宜“过饱”,还要避免“吐气过净”。,4.指功,4.1小工调、正宫调 小宫调指法:筒音作5 (第三孔为1)。 正宫调指法:筒音作2 (第三孔为5)。P.9正宫调指法练习、满江红 4.2打音、叠音 打音(或称敲音)记号:“丁” 奏法:是手指在本音(或上一音)音孔上迅速敲打一次 。 叠音:在呼气不中断的情况下,在同度旋律之间,在后面一个音出现前一刹那加奏一个
13、时值极短的高一级或低一级的音来区分。记号:“又” 练习曲:P.11打音练习曲(在北京的金山上)P.71水乡船歌片段 叠音练习 P.148秋湖月夜片段,4.指功,4.3.2. 下滑音:有较高的音向下滑到另一个较低的音。手指由较高音的音孔向较低音的音孔顺次、逐个、圆滑地渐渐落下,同时呼气由急渐缓,由细到粗。使风门由小到大,口劲由大到小。 复滑音:由低到高又到低,或由高到低再到高的滑音。P.14滑音练习曲(兰花花)、P.127牧笛片段练习乐曲P.10采茶扑蝶、P.13紫竹调 、南泥湾,4.指功,4.4 波音:短颤音的一种,也称涟音。分上波音和下波音。记号:“” 吹奏时在本音的上一音孔(或本音孔)上方
14、的手指快速颤指跳跃一次。上波音是指轻吐本音快速开闭上一音孔。如: 6奏成676 下波音是指轻吐本音快速开闭本音孔。如:6奏成656 练习曲:P.19珊瑚颂、P.148秋湖月夜片段 练习乐曲P.17茉莉花、P.23月光下的凤尾竹,4.指功,4.5 历音: 上历音:由低而高急速地、逐级上行的音。手指由较低音的音孔向较高音的音孔顺次、逐个、圆滑地渐渐抬起,同时呼气由缓到急,由粗到细。使风门由大到小,口劲有小到大。符号: 下历音:由高而低急速地、逐级下行的音。手指由较高音的音孔向较低音的音孔顺次、逐个、圆滑地渐渐落下,同时呼气由急到缓,由细到粗。使风门由小到大,口劲有大到小。符号:,4.指功,练习乐曲
15、P.147秦川抒怀片段、 P.131枣园春色片段(倒数第3行) 注意点: 手指动作要自然放松,起落均匀流畅、富有弹性,吹奏中手指起落要肯定、果断,使得经历的每个音都十分清楚、流畅。 舌起音:舌尖轻重适度地吐奏一下,与发“提”字声音时的动作相似,清楚而又肯定。,4.指功,4.6颤音:又称活指和“打点”、。用”tr”表示。方法:先将本音发出,紧接着均匀、迅速开闭本音的上位音孔,使本音与其上方大二度或小二度的音均匀迅速地交替出现,最后落在本音。另有三度、四度颤音。练习曲: P.31活指练习曲、练习乐曲:P.61姑苏行、 P.121牧民新歌片段、P.149秋湖月夜片段,4.指功,颤音练习方法: 注意力
16、求做到十六分音符均匀,流畅。练习时由慢到快,任意延长。 开始练习时,中间可以偷换气,快速呼吸如同游泳时的换气,用口腔吞气的同时,鼻腔同时吸气,咽部要打开,防止出现气吼。,4.小结: 指功的训练,初学吹笛者爱在指法上下功夫,虽说指功有相当的奥秘,但是专注于指功,置其余于不顾,则华而不实。 其实,气,唇,舌,指是一个配合曲调的整体。就指功而言,指腕,肘,肩是传导功能的整体,要自然,放松,首先要有正确的手形,要指活,每指要有独立性,以求应付自如。,4.小结: 指功的训练,同时还要放松,放松是艺术活动进入境界的象征,好像是悠然自得的翩翩起舞,双肩下垂,手臂放松。其次,对每一种指法应有准确的意识,手指不
17、应乱动一气。另外,要循序渐进,先慢后快,先易后难,开始运动量不宜过大,按指不宜过紧,以免出现手酸,筋麻等问题。, 5. 舌功,5.1吐音、单吐 吐音:适用表现轻快、跳跃、热烈诙谐的情绪。要求:结实有力、干净清楚。 单吐:利用舌头的前半部抵上腭的前部,憋住呼气,一憋一放,使呼气断续地冲入吹孔,发出短促有力的音来。单纯吐音的书写符号是T. 单吐练习P.15单吐练习曲 练习乐曲P.22喜洋洋、P.175山村迎亲人片段, 5. 舌功,5.2双吐:舌尖先做“吐”字发音的动作,进而由舌根部做与“库”字发音相似的动作,将“吐库”二字连起来即成“双吐”。 练习曲:P.25双吐练习曲、 P.126春到湘江片段、
18、P.121牧民新歌片段。练习乐曲P.29小放牛提示:双吐的第一吐音其实是舌吐,第二吐音则是气吐,舌吐为实,气吐为虚,使之协调平衡,使之均衡如一是双吐的要害。, 5. 舌功,5.3花舌(*)利用舌头自然不断的震动,造成音符的绵密颗粒感的一种技巧。练习乐曲:P.57扬鞭催马运量忙;P.64喜相逢;P.99五梆子片段。练习方法:花舌是用气流冲击翘起的舌头,使之滚动产生碎音,俗称“打嘟噜。咽部小舌在气流的冲击下,弹动的发出的碎音,也是一种花舌,称“小花舌”,符号“*”。, 5. 舌功,5.4三吐(混合吐)一个单吐与一个双吐的组合即为混合吐。 练习曲:P.39混合吐音练习曲 练习乐曲P.40练兵舞曲、P
19、.48塔塔尔族舞曲、P.54我是一个兵。 练习方法: 1、混合吐应有规律的呼吸,不宜频繁换气。 2、发最多音若有困难,可暂时省略不吹,, 5. 舌功,5.5连吐 P.85快速吐音 练习(一)、(二)、(三) 练习乐曲P.142普米尔的春天 练习方法: 慢速练习时,相连的两个吐音可以用单吐;快速练习时,单吐来不及适应乐曲速度的情况下,可以改用双吐。重音处理:连音结合吐音,应强调第一个连音,切分节奏,也是强调第一个连音。 连音和吐音的过渡要清晰,要有一定的速度。, 5. 舌功,提示:连吐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连音结合吐音;另外一种是以吐音为主加大舌前区的力量,使得吐音既饱满又有力度。后一种连吐对渲染乐
20、曲的热烈气氛,深化以吐音为主的吹管乐的抒情气质颇有效,可视为一种特殊感情色彩的吐音。, 5. 舌功, 5.6舌练习操 舌头发出“哒嘎、哒嘎”的声音,四音一拍,反复若干次;舌头发出“蹦八拉”的声音,三音一拍练习若干次。舌头伸出口外,再缩回去。循环若次,增加舌头的灵活性。,5小结:用舌的技巧,笛是以韵味取胜。因此,初学笛当以练气为主,运气妙则韵味生。 用舌的技巧,诸如单吐、双吐、混合吐、连吐。花舌等。 在民俗风情浓烈的北派笛中广泛运用,可以说没有丰富多彩的用舌技巧,北派笛的神韵无以形成。 当然用舌技巧应当结合乐曲的风骨神韵,滥用则泛躁。 北派笛的吐音特效:双颊后收,气沉丹田,吐奏既结实又有力度。,
21、6.唇功、耳功 (提高班),学会倾听自己的吹奏。以心音为基准,以耳音为界尺,用整个身心去感受声音的标准和质量,以此养成习惯,持之以恒。 6.1泛音(吹泛音听音准) 泛音:吹奏出一种细弱、含蓄、清澈、幽静的音。使呼气控制在平吹和超吹之间,风门更加缩小,口风更为集中,细而有力。泛音练习P.38泛音练习,6.唇功、耳功 (提高班),练习乐曲P.4知音、 P .73梅花三弄P.179江河水、 P .119鹧鸪飞练习方法:全按发出:5 5 2 5 7五个音提示:旨在通过泛音练习倾听音准。泛音乐句应沉住气,以极细的气流发出类似箫的效果仿佛在回味、在叹息、在求索、在幻化可以采用泛音和不用泛音的方法进行对比练
22、习。吹奏泛音注意:上唇略下包,口腔扩大,调整好气流的角度。,6.唇功、耳功,。,6.唇功、耳功,6.2上行与下行(吹音程听音准)一个优秀的演奏者对每一个音的运气和处理,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气助音起,音随气生,气与音之间如水乳交融,音与音之间的过渡,既清晰又连贯。 要求上行韵呈气要随之活跃,气的动能增加,吹下行韵呈气要随之松弛,气的动能衰减。上行与下行中国笛箫P.166练习曲(一),(二) 提示:练习曲(一):注意大三度音程和小三度音程的音准。注意每一句的起伏,可以处理成渐强渐弱; 练习曲(二):注意八度的音准,大音程跳进要撑开,到位避免八度不足。,6.唇功、耳功,P.32一枝梅(福州民间乐曲)
23、:提示:此曲用D调笛,筒音作2,用这个调吹奏,常会发生3偏低,偏高的问题,练习时,应注意吹3时要收紧腹部,增加气流的压力,吹要腹部放松,上唇略下包,加大射流的角度。曲中4音,实际比原位4稍高,吹时可不按第一孔。6.3唇控练习 唇控:用唇控调节音高,其原理是下唇对吹口的盖面与音的大小关系:盖面大,则音略低,音量小,盖面小则音略高,音量大。但盖面过大,则音望而不畅,盖面过小则音燥且费力。,6.唇功、耳功,唇控练习曲:中国笛箫P.169(一)、(二)练习方法:变化音用唇控的办法调节。如,升1、升2音的按孔与1、2一致,用下唇缩小盖面以及加强气流束来得到可需要的升半音效果。 提示:溜笛:信手吹奏,曲调
24、因人而异,优美流畅,但可检验笛膜的弹性以及音色、音准。 唇控练习乐曲P.51朝元歌: 解读:乐曲表现少女不甘深闺独处的孤寂,欲想冲破束缚的感情。曲调清丽潇洒。,6.唇功、耳功,配诗: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P.152琅玡神韵解读: 乐曲采用昆剧的韵味,生动地抒发了风光宜人,熏陶欲醉的情怀。 技巧说明:指震音,指冲击力很强的历音,直达最高音。此曲为降B“小工调”,6.唇功、耳功,6.4.唇练习操: 咀唇推拿,两手食指按下唇、上唇两边肌肉,作正反旋转推拿8-10次;接着上、下唇紧闭让口腔扩大,缩小,循环往复。同时咽部打开,发出“啊”的声音。由此解决吸气不够
25、,吹奏音准改变及产生杂音。双唇闭拢,向前嘟嘴,后收嘴角,使咀唇前后反复运动,再上下唇相互合拢若干次,上牙刮下唇,下牙刮上唇各8次。此举着重解决唇四周肌肉的灵活性,加强风门的调节功能。,6.唇功、耳功,6.5.耳功:注意倾听自己的演奏,可以变被动的演奏为主动演奏。 首先是听音准,管乐作为旋律声部,音准显得很重要。将耳音,心音与音响结合起来,进行同步测定。 6.6. 听力训练 P.121牧民新歌(音乐表现手段:抑扬顿挫),6.唇功、耳功,P.188鹧鸪飞 (音乐表现手段:力度、速度;句法、语气。表达悠长、含蓄、内在、悠远的气质每一乐句从起音到收尾均应从容、舒缓,仿佛在向听众叙述一个古老的传说。)
26、P.156醉卧山林 、 P.165三五七、 P.179江河水、P.182幽兰逢春 乐曲不仅有旋律(音的高低变化),同时还有感情的变化,即节奏的变化和音的强弱变化。,6.唇功、耳功,6. 小结 一般说来,吹奏中、低音腹肌要松弛一点,气稍下沉;吹奏高音腹肌要收紧一点,气往上提。这样,低音才会醇厚有力,高音才会清亮悦耳。 演奏过程中,乐音在发生明显的强弱变化时,要正确的控制音高,保证发音的准确,除了具备准确的音高概念以外,必须时运用腹腔的技巧来调节音高。唇控与腹腔功夫是校正音准的技术手段。音越高,气越急,射角就是越长。 唇控是将吹气角度进行改变;腹腔是吹气的力度在改变。 所以运气不仅靠呼吸肌,同时还
27、要靠腹肌和腰肌的积极参与。,7.指功(提高班),中国竹笛的“多种调指法”涵义。 所谓中国竹笛“多种调指法”,即中国竹笛所具有的在不同音高各音上产生的各种不同调式所运用的各种指法。常用五种不同调指法。 常用五种不同调指法包括: 全按作“5”的调指法(传统称谓“小工调”); 全按作“2”的调指法(传统称谓“正宫调”); 全按作“1”的调指法(传统称谓“乙字调”); 全按作“6”的调指法(传统称谓“尺字调”); 全按作“3”的调指法(传统称谓“六字调”)。,7.指功(提高班),7.1.尺子调指法:筒音作6 (第二孔半孔发声是1)。 P.164尺子调练习曲 练习乐曲P.92妆台秋思、P.165三五七
28、7.2.六字调指法:筒音作3 (是指六个音孔全部按闭所发出的音)。 练习乐曲P.175山村迎亲人P.168双声恨、P.179江河水、P.182幽兰逢春。 7.3.乙字调指法:筒音作1 (是指六个音孔全部按闭所发出的音)。 练习乐曲P.67渔舟唱晚、P.,7.指功(提高班),7.4.半音 半音指法 中国竹笛半音的演奏指法,一般为演奏者使用部分手指开按指音孔,并获取十二平均律律制结构的半音。 中国竹笛演奏中的半音指法有着不同的获得法,常见的半音指法有使用手指开按部分指音孔(实际上并非都按半孔),以及开按不同的全指音孔等方法。 P.140半音阶练习、 练习乐曲P.141霍拉舞曲,7.指功(提高班),
29、7.5.剁音 类似鸟叫声,各手指同时快速起落,加上顿音(重吐音),造成特殊音效P.63跺音练习P.88荫中鸟,8.气功(提高班),8.1.腹震音、 腹震音 利用腹部的力度控制,使得气息如波浪般起伏,可快可慢,可大可小,藉以表达情绪的激动。腹腔功夫是校正音准的技术手段。腹腔是吹气的力度在改变。练习乐曲P.179江河水 此调用“六字调”,注意采用腹腔调节。,8.气功(提高班),8.2.用腹腔调节音高 用增大腹腔调节幅度的办法,使之略升高或降低音准,以适应曲调的需要。唇控和腹腔功夫是校正音准的技术手段,唇控是将吹气角度进行改变;腹腔是吹气的力度在改变。所以运气不仅靠呼吸肌,同时还要靠腹肌和腰肌的积极
30、参与。 练习乐曲P.66渔舟唱晚此调用“乙字调”的指法: 这个调3和6可能偏低,采用腹腔调节。P.92妆台秋思(注重口腔扩张:做到气息畅通,始于丹田,经肺输送,畅行与管中直达管尾,实现全管共振。达到音质沉郁、厚实、有穿透力。) 要边吹边仔细回味旋律中的美感,一旦灵感被激发,旋律将更加美妙。,8.气功(提高班),8.3.循环换气: 练习乐曲P.182幽兰逢春、 P.165三五七,独奏曲目,1. 采茶扑蝶P.10 2. 紫竹调 P.13 3. 喜洋洋 P.22 4. 小放牛 P.29 5. 一枝梅P.32 6. 塔塔尔族舞曲P.48 7. 朝元歌P.51 8我是一个兵P.54 9. 扬鞭催马运粮忙
31、 P.57 10 姑苏行P.61,独奏曲目,11. 喜相逢 P.64 12. 水乡船歌P.71 13. 荫中鸟P.88 14. 妆台秋思P.92 15. 五梆子P.99 16. 鹧鸪飞P .119 17. 牧民新歌 P.121 18. 春到湘江 P.126 19. 牧笛P.127 20. 枣园春色P.131 ,独奏曲目,21. 霍拉舞曲P.141 22. 秦川抒怀P.147 23. 秋湖月夜 P. 148 24. 醉卧山林 P.156 25. 三五七P.165 26. 双声恨P.168 27. 山村迎亲人P.175 28. 江河水P.179 29. 幽兰逢春P.182 30.普米尔的春天P.1
32、42 备注:尚需努力攻坚的曲目。:已有MP3示范碟。,彩云追月解读:乐曲形象地表现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提示:吹奏此曲易出现问题:3偏低、4偏高。办法:吹3时,腹部将声音撑住,将该音的抬指略高一点;吹4时,腹部放松,该音的抬指略低一点。配诗: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P.156醉卧山林体现苏东坡豁达大度,醉卧山林的名士风度。练习方法:#5和#2用按半孔的方法,此曲用一曲、一梆两根笛捆绑变换演奏。曲笛全按=g ,梆笛全按=C .指法 =6提示:吹奏注意音,韵味,音色的对比。高度如声穿入云,低音如鱼潜水底,飘逸醇厚。配诗: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1)“又”为叠音记号,即:相邻的同高度之间的一种装饰,其装饰是在本音的上方二度音,迅速开闭一次,便形成叠音。例:(2)“#”为升记号,升高半音吹奏,#4的指法 叠音(又)例如6的叠音相当于717 6一般。6是主音,而717相当于复倚音,是装饰音的一种,也称唤音。 提示:叠音,打音是一种节奏性的装饰,俗称“笛色”是也。例如打音,不能落指太实,要力求轻,飘,有弹性的敲打,才有韵味,太实则成下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