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太极刀的技术特点及练习要诀.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312636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极刀的技术特点及练习要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太极刀的技术特点及练习要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太极刀的技术特点及练习要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太极刀的技术特点及练习要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太极刀的技术特点及练习要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陈氏太极刀的技术特点和练习要诀安徽省萧县黄口中学 赵立军随着人们物质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了家门,投入到了健身大军中,很多人选择了练习太极拳和太极器械健身。而在太极器械中,太极刀无疑是最受人们欢迎的。其中陈式太极刀法吸取各家之长,去芜存精,结合太极阴阳的变化,以轻沉兼备、刚柔相济、缠绕疾速、能慢能快、滚身滚手刀法为特点,因此也最受练习者的喜爱。但一些初学者因为不了解太极刀的技术特点和练习方法,或者练习时急功近利,往往进步不大,有的甚至误人邪门。那么练习陈氏太极刀需要重点抓住哪些主要的技术特点呢?一、 陈氏太极刀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实战性强。太极刀是非常讲究实用性的武术项目。吴南国先生在内

2、家拳太极功玄玄刀中说:“夫刀法者,无运用不足以显其妙,无变化焉能以明其神。 ”相对于那些严重趋向虚华的多数表演性套路来,太极刀单势和套路,都显得朴实无华、简练流畅、讲求实用,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凡一刀一势,都要讲究脚踏实地,严守规矩、注重内劲与法度。正如宗师云:“刀之利,利在砍。 ”动作的大小,进退的尺度,全在一定的规定下进行,不允许随意变化和改变身法。这种近乎刻板的规范,是现代一般武术中不多见的。因此,太极刀一招一势一进一退,都需要练习者从无数的刻苦练习中才能求得。在明师的正确指导下,勤力练习,功夫到了,刀味便慢慢渗透出来,刀法特有的杀气也会呈现出来。因此太极刀是武术器械类的一种,是百兵之胆,

3、有很强的攻防含义。对于每个动作所用刀法的技击含义,练习者都要搞清楚、深研究,即使单人演练,也要有强烈的攻防意识。二、 陈氏太极刀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缠绕转圈。太极刀与太极拳的运动一样,强调的都是转圈。太极刀法的精华之处,也在转圈。正如陈式太极单刀总歌云:“太极刀法妙无穷,旋转变化身法中。气定神闲求松圆,彬彬克敌分寸定。闪砍劈剁圈中技,沾连黏随不丢顶。 ”怎样转呢?主要是刀要关于配合身法、步法、手法画圈。圈有顺逆、有左右、有前后、有上下、有大小、有有形,有无形,但都离不开顺逆之圈,要将各种不同2的圈交插于各招刀法之中。 “圈圈相套无穷变,有形无形盼顾间”。比如刀法运行转圈的经典招势“缠头裹脑”:缠

4、头刀,即手举过头,刀尖下垂,刀背从肩外贴脊背向身后缠绕;裹脑刀是举刀高过头,或转身,或转刀,使刀从头顶绕过,但刀背不贴脊背。这招转圈的“缠头裹脑“,攻防兼备,在腰功和内劲的支持下,能使出几倍于手臂的力量,威力极大。由此可见,刀法的妙用,就在转圈之中,极尽环绕之妙,一圈之中有虚有实,也可以虚实并举,防则虚,不防则实,灵活变化。正如宗师云:“纵放屈伸人莫知,不丢不顶圈中奇。 ”三、陈氏太极刀的又一重要特点是刚柔相济。 从运势上看,太极刀的基本特点是刚猛含柔。太极刀常见的刀法有砍刀、劈刀、撩刀、云刀、斩刀、抹刀、刺刀、挂刀、崩刀、格刀、背刀、藏刀、截刀、绞刀、缠头、裹脑、扫刀、按刀、推刀、架刀、分刀

5、、带刀、点刀等。这些刀术的特点是发力勇猛、气势逼人、力点准确、刚劲有力、不失灵柔、动作迅捷、脆快利落。在劈、砍、斩、剁、截、戳等进攻性动作中,刀速要快、发力要猛、动作到位、力点准确,不能拖泥带水、力点不清。正所谓所谓“刀如猛虎”!当然,太极刀也包含了太极拳那种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复归柔、刚柔相济、刚柔互用的内劲特点。刀术尚猛,但猛并不等于纯刚,刀法的运使都强调刚猛含柔。一般说来,刀术中的防守闪避动作宜用柔,进攻动作宜用刚。例如刀术中的缠头裹脑,绕背的动作是防、是避,宜柔,平扫斩击的动作是攻,宜刚。同时,在一个动作里,也须有刚有柔。例如劈刀这个动作,起势时宜柔,落点时宜刚,没有起势时的柔,也就

6、没有落点时所谓的刚。要做到刚中有柔的要求,则应明刀法、知攻守,从而达到刚柔兼用。四、练习陈氏太极刀的重要环节是正确调心 心,即意念,是大脑的一种机能。练习好太极刀,要高度重视调心。太极刀的基本刀型定势是调心即意念的产物。比如陈式的“青龙出水”、 “苏秦背剑”、“拨草寻蛇 ”、 “拨云望日”,杨式和吴式的 “风卷荷花叶内藏,玉女穿梭八方势 ”等等,都是意念想象的产物,是通过意念活动制造出具体的物象刀型定势。可见太极刀乃人之心灵即意念之物。太极刀的动作需要在调心即意念导引中实现。太极刀中所有的武术动作都是在意念导引下进行的。正如陈式太极单刀总歌云:“风卷残花重一势,意深精要君自明。 ”而且,太极刀

7、的用意不是一个简单的目的3和指令,它在动作的整个过程中都要由意念领着躯体进行。五、陈氏太极刀非常强调灵活自如练习太极刀时,特别强调周身松沉有劲,运行敏捷灵活、圆转自如,身法与刀法协调一致。这是在“神活意先”下实现的,即以意念引导行动,使动作变得灵活敏捷,劲路刚柔相济,逐渐做到轻灵柔顺而不漂浮、从容沉着而不陷于重滞。在意念的正确导引下,太极刀招式将更加灵活多变,其速度、方向、劲力大小和作用点可因势而变,可轻重、可刚柔、可快慢、可虚实、可忽隐忽现,变幻莫测,来去无踪。比如陈式太极刀法,动作朴实无华,实用性强,进可攻,退可守,圈圈相套,灵活善变,发力干脆。对刀身、刀刃、刀尖、刀背要滚动运用,不可直来

8、直往,不论练快练慢,都要以松圆为主。正如陈鑫所说:“前后左右,上下四旁,转接灵敏,缓急相将。高擎低取,如愿相偿,不滞于迹,不涉于虚,至诚运动,擒纵由余,天机活泼,浩气流行。 ” 六、陈氏太极刀讲究动作连贯流畅顺达在套路演练中,每个动作都不是孤立的,都要连贯运刀。一个动作完成后要为下一个动作留有惯力,或者说借助上一个招式动作的惯力来催发下一个动作,使刀的运行当中始终保有一定惯性,这样操演起刀来既顺达流畅,又节省体力,能为发力动作积蓄力量。太极刀强调“圆则顺”,就是指刀的舞花、旋转、翻身、缠腰、裹脖、云胸、舞背、云、抡、撩、挂等做圆周运动或通过圆弧而衔接的动作,要顺达圆活,使刀按照惯性轨迹运行,既

9、实现刀法流畅,又借助惯性的势能提升刀的速度和力度,从而增强刀的杀伤力。 七、陈氏太极刀高度注重身法和步法太极刀术练习,以身法为要,要做到身、刀、步高度的协调统一。要通过自由多变的身法来带动刀的运动,以身体的运动助刀的发劲。各种太极刀法都强调用整个身体来带动刀的活动,实现刀不离身左右前后,手足肩臂与刀同时转动。肩、肘、腕、足、膝、胯、胸、腰等,都应当与刀法配合,身刀协调。凡刀法所动,就应做到以身带肩、以肩带臂、以腕制刀、腰腿助力。例如抡劈刀,须拧腰转体,右肩前顺,肩动而臂伸,腕随臂的挥动而转动,使刀的劈法借助于腰、肩、臂、腕的整体活动而将力量发挥出来。如果身腰不活,肩肘腕僵硬,不能形成整体活动,

10、身刀也无从协调,刀法将很难施展开来。4八、陈氏太极刀不变的特性是松沉受地球引力影响,太极刀的每一招每一势都具有很强的松沉性。 “松者,蓬松也,宽而不紧也,轻松也,放开也,轻松畅快也,不坚凝也。含有小孔以容其他物质之特性也”。这是练习太极刀在提起精神状态之下的松沉,更是令气机启动、内气鼓荡的积极的松沉。练习太极刀求松沉的法则是“先梢后根”。即要松沉到位,要先手腕、脚脖松开,做到灵活自如,再继续锻炼膝和肘的放松,而后至肩、胯等等的放松,从而能让地球之引力反作用于刀上,威力大也。 练习陈氏太极刀除了了解以上技术特点外,还需要掌握一些练习要诀,才能更快更好的进入太极刀的法门。一、练习陈氏太极刀法,必须

11、懂得一个“快”字,才可称为妙才,上下式关联贯注之妙,也可以在这些地方找到根源。练习时一招一式要连贯流畅,不能间断拖拉。二、练习陈氏太极刀法还要懂得一个“哄”字,技击家常说上虚下实,虚就是哄的意思;对方受到我虚势的诱哄,尽力招架,我趁他旧力已过新力未发之际,乘间而入,必可得手。 “短见长,不要忙” 。如敌手持丈把的长棍来袭我,我可采用此虚实之法,使对方的凶锋闪到我的身后,我既可乘虚而入,取敌制胜。因此用刀之术,更重要的是“意定神闲,出其不意” 。三、练习陈氏太极刀还要掌握一个“转”字,刀法的精华,全在转圈。怎样转呢?也就是配合身法、步法、手法划一个圈 ;圈有顺逆,有左右,有前后、有上下、有大小,

12、有有形,有无形,总之都离不开顺逆之圈,各种不同的圈,错综交插于刀法之中。陈式刀法的妙用,在一转之间,极尽环绕之妙,一圈之中有虚有实,也可以虚实并举,防则虚,不防则实,灵活变化,应做到:“纵放屈伸人莫知,不丢不顶圈中奇”的效果。陈式太极刀法,以转圈为形,以缠丝劲为为质,运用沾、粘、连、随、闪、砍、劈、剁等法,使刀艺日臻规矩,顺达、松圆、气顺、神清、劲整。到此地步,要使圈逐渐缩小,达到有圈,不见圈,手到刀到的境界。“循序渐进功夫长,日久自能闻真香”。基本刀法的训练非常关键,它是学习太极刀的基础。练刀的步骤是由浅到深、由慢至快的,待把刀法一招一式学得准确无误后,方可使刀速逐渐加快,求其紧凑严谨。练习

13、者如能紧紧抓住5太极刀的技术特点和练习要诀,坚持不懈地正确练功,相信总有一日能达到通晓刀道、见解通达、触类旁通、通权达变的神明境界。作者简介:赵立军,1957 年出生,安徽省萧县黄口中学教职工,现任黄口中学太极训练班教练,陈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人。中国武术陆段,国家二级裁判员,中国武术协会会员,萧县太极拳协会副会长。自幼习武,尤致力于陈氏太极拳及器械的钻研,2006 年,受聘于陈正雷陈家沟陈氏太极拳馆徐州分馆,专门从事陈氏太极拳及器械的培训工作。2007 年以来,多次参加省、国家、国际太极拳、太极器械的比赛,并获得多个金牌、银牌等奖牌、奖项。如 2007 年“中国泰州国际武术交流大赛”中老年男子

14、组陈氏太极剑项目金牌、中老年男子组陈氏太极拳项目银牌,2010 年安徽省第二届传统武术比赛男子 B 组太极其他全二等奖,2012 年“照丕杯”中国太极功夫精英赛男子老年组太极大刀一等奖、太极拳一等奖,2013 年首届中国淮北传统武术大赛陈氏太极拳冠军、陈氏春秋大刀冠军,2015 年全国武术太极拳公开赛(徐州站)男子 E 组传统太极拳二等奖,2016 徐州国际武术比赛拳术集体项目二等奖,2016“富光杯”第七届中国陈家沟太极功夫精英赛男子 E 组陈氏传统太极拳一等奖等。除了刻苦训练外,还积极参与陈氏太极拳及器械的训练理论研究,写成多篇陈氏太极拳或器械的理论文章。通讯地址:安徽省萧县黄口中学 赵立军邮编:235211手机:139557167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