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赤 潮,red tide,2000年舟山群岛赤潮,美国加州外海的赤潮,赤潮简介赤潮发生的原因 赤潮的危害 赤潮的防治 对策,赤潮简介,“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它是海洋中某一种或某几种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海水变色,影响和危害其它海洋生物正常生存的灾害性海洋生态异常现象。赤潮爆发时,因赤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可呈现红、黄、绿等不同颜色。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海洋浮游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在全世界4000多种海洋浮游藻中有260多种能形成赤潮,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他们分泌的毒素有些可直接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有些甚至可以通过
2、食物链传递,造成人类食物中毒。(海洋局提供),成因,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有人为因素引起的,可能但不一定是一种有害生态现象。主要有海域水体富营养化;有特殊物质作为诱发因素,已知的有维生素B1、B12、铁、锰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环境条件,如水温、盐度等也决定着发生赤潮的生物类型。引发赤潮的生物类型主要为藻类,目前已发现有63种浮游生物,硅藻有24种,甲藻32种、蓝藻3种、金藻1种、隐藻2种、原生动物1种。,大量工农业废水 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特别是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而导致近海、港湾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海洋开发、水产业带来了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业自身污染问题,全球海运业发展导致外来有害赤潮种类
3、的引入;气候变暖导致赤潮发生,危害,1 使海洋生态平衡破坏 在植物性赤潮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会出现高叶绿素a、高溶解氧、高化学耗氧量。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2 危害人类健康有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当鱼、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内,摄食这些有毒生物,虽不能被毒死,但生物毒素可在体内积累,其含量大大超过食用时人体可接受的水平。这些鱼虾、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体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关于赤潮的治理方法,据报道已有多种,如工程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生物学的方法。 物理法粘土法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方法是撒播粘土法。 化学除藻法是利用化学药剂对藻类细胞产生的破坏和抑制生物活性的方法进行杀灭控制赤潮生物,具有见效快的特点。 生物学方法治理赤潮的办法主要是有三个方面,一是以鱼类控制藻类的生长;二是以水生高等植物控制水体富营养盐以及藻类;三是以微生物来控制藻类的生长。其中由于微生物易于繁殖的特点,使得微生物控藻是生物控藻里最有前途的一种控藻方式。,防治 对策,赤潮的预防 1、控制海域的富营养化 2、人工改善水体和底质环境 3、控制有毒赤潮生物外来种类的引入 4、防止赤潮生物毒素危害人体。,防治 对策,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