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色彩,湖南科技学院美术系 主讲:刘小龙,第一章 设计色彩的概念,色彩的视觉基础 一、色彩的物理学基础 二、色彩的生理学基础,第一节 色彩的物理学基础,光的知识 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多彩的世界里。白天,在阳光的照耀下,各种色彩争奇斗艳,并随着照射光的改变而变化无穷。但是,每当黄昏,大地上的景物,无论多么鲜艳,都将黯然失色。在漆黑的夜晚,我们不但看不见物体的颜色,甚至连物体的外形也分辨不清。这些事实告诉我们:没有光就没有色,光是人们感知色彩的必要条件,色来源于光。所以说:光是色的源泉,色是光的表现。,光的物理属性,牛顿在1676年通过实验证明,太阳的白光可以分解为多种色光的光谱。一束白光通过缝隙照
2、射在三棱镜上,穿过三棱镜的白光被折射成鲜艳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光组成的光谱。世界上没有什么鲜艳物体的颜色能够超过光谱中的色光的纯度。这个发现说明了白光中存在着各种色光,由于其折射率不同,因而在通过三棱镜时被分解开来。而物体的颜色不同只是由于吸收和反射的色光不同而已。,可见光与不可见光,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的波谱范围很广,包括了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谱、紫外线、X射线、R射线等。 可见光:自然光只有范围在380-780nm的辐射才能引起人的视感觉 不可见光:超出380-780nm范围的光波,光源色,各种各样的光源(1、白炽灯 2、太阳光 3、有太阳时所特有的蓝天的昼光)发出的光,
3、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不同,形成不同的色光,叫做光源色。如:普通灯泡的光所含黄色和橙色波长的光多而呈现黄色味,普通荧光灯所含蓝色波长的光多则呈蓝色味。那麽,从光源发出的光,由于其中所含波长的光的比例上有强弱,或者缺少一部分,从而表现成各种各样的色彩。,第二节 色彩的生理学基础,色彩视觉人的眼睛对不同的波长可产生不同的色彩感觉。人的眼睛是一个转换器,能够接受一定范围不同波长的光波,而且能够把它们转换成不同的色彩感觉。人们具有高度发达的视觉生理机能,在眼球的视网膜中,包含着对光的不同电磁波产生不同的光色信号的神经细胞。人的视网膜细胞分为两种: 圆柱状细胞:对暗淡的光线有敏锐的明暗感觉,但是不能
4、感知色彩 圆锥细胞:对明亮的光线有反应,但是能感知色彩,色彩的视错觉人的视觉还有一种奇妙的现象,那就是人们有时能够看见一种事物本身没有色彩,那就是视觉残像。当人们定睛注视一个鲜红色物体一段时间后,在转移眼光注视白纸时,眼前就会呈显出同一物体的绿色残像;先看绿色事物再看白纸会出现红色的物体残像;先看黄色事物再看白纸会出现青色的物体残像;先看青色事物再看白纸会出现黄色的物体残像。,第二章 色彩的基本知识,第一节 色彩的种类 1、无彩色系无彩色指白色、黑色和由白色黑色调合形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无彩色按照一定的变化规律,可以排成一个系列,由白色渐变到浅灰、中灰、深灰到黑色,色度学上称此为黑白系列。
5、黑白系列中由白到黑的变化,可以用一条垂直轴表示,一端为白,一端为黑,中间有各种过渡的灰色。纯白是理想的完全反射的物体,纯黑是理想的完全吸收的物体。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纯白与纯黑的物体,颜料中采用的锌白和铅白只能接近纯白,煤黑只能接近纯黑。无彩色系的颜色只有一种基本性质明度。它们不具备色相和纯度的性质,即它们的色相与纯度在理论上都等于零。色彩的明度可用黑白度来表示,愈接近白色,明度愈高;愈接近黑色,明度愈低。黑与白做为颜料,可以调节物体色的反射率,使物体色提高明度或降低明度。,2、有彩色系 彩色是指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不同明度和纯度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色调都属于有彩色系。有彩色是由光的波
6、长和振幅决定的,波长决定色相,振幅决定色调。,第二节 色彩的基本特性,有彩色系的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色相、纯度(也称彩度、饱和度)、明度。在色彩学上也称为色彩的三大要素或色彩的三属性。,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在色彩中,明度最高的色为白色,明度最低的色为黑色,中间存在一个从亮到暗的灰色系列。,色相 指色彩的相貌,如玫瑰红、桔黄、柠檬黄、钴蓝、群青、翠绿从光学物理上讲,各种色相是由射入人眼的光线的光谱成分决定的指不同波长的光给人的不同的色彩感受。它们之间的差别属于色相差别。在应用色彩理论中,通常用色环来表示色彩系列。,纯度(彩度、饱和度) 指色彩的鲜艳度。从科学的角度看,一种颜色的鲜艳度取决于这一
7、色相发射光的单一程度。人眼能辨别的有单色光特征的色,都具有一定的鲜艳度。不同的色相不仅明度不同,纯度也不相同。例如颜料中的红色是纯度最高的色相,橙、黄、紫等色在颜料中纯度也较高,蓝绿色在颜料中是纯度最低的色相。在日常的视觉范围内,眼睛看到的色彩绝大多数是含灰的色,也就是不饱和的色。有了纯度的变化,才使世界上有如此丰富的色彩。,第三节 色彩的对比关系,色相对比 不同颜色并置,在比较中呈现色相的差异,称为色相对比。如:湖蓝与钴蓝比较就觉得湖蓝带绿味,钴蓝带紫味,在对比中,这两种颜色的特征更明确了。色相对比中包括:原色对比 、间色对比 、补色对比 、邻近色相对比 、冷暖体系与对比,纯度对比 一个鲜艳
8、的红和一个含灰的红相比较,能感觉出它们在鲜浊上的差异,这种色彩性质上的比较,称为纯度比较。 纯度对比可以体现同一色相不同纯度的对比中,也可体现在不同的色相对比中,纯红与纯绿相比,红色的鲜艳度更高;纯黄与黄绿相比,黄色的鲜艳度更高。,明度对比 每一种色彩都有自己的明度特征。饱和的黄和紫比较,除去它们的色相不同以外,还会感觉有明暗的差异,这就是色彩的明度对比。 色彩的认识度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基本意义的规律:在色彩构图中,突出形态主要靠明度对比。因此要想使一个色彩的形态产生有力的影响,必须使它和周围的色彩有强的明度差。反过来说,要想削弱一个形态的影响,就应该缩小它和背景的明度差。这些例子都说明明度对
9、比对视觉形态的作用。,面积与色彩的对比色面积对比在同一视觉范围内,色彩面积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对比效果。当两种颜色以相等的面积比例出现时,这两种颜色就会产生强烈的冲突,色彩对比自然强烈。如果将比例变换为2 :1,一方的力量削弱,整体的色彩对比也就相应的减弱,当一方的扩大到足以控制整个画面整体色调时,另一方只能成为这一色调的点缀陪衬,此时色彩的对比效果很弱,并转化为统一的色调。,形状与色彩的对比形状与色彩在人的心理上有近似的反响,当一个形状与某一色彩具有相同的心理作用时,它们就构成了表现方法的互补关系。如:红色的重量感、不透明感、庄严感、与方形的庄重、稳定感结合;黄色的刺激性、其轻量感与三角形的尖锐、冲动、缺乏力量的特征结合等等。,颜色的位置与对比效果 两种不同的颜色,由于与它们之间的远近不同,对比效果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