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植物的繁殖,植物产生新个体的现象称繁殖(propagation),生命通过繁殖而延续,繁殖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通过繁殖,生物的基本特征信息由亲本传递给子代,这种信息传递称为遗传。,第一节 繁殖的类型,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3种方式。,植物营养体的一部分从母体分开或不分开直接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称为营养繁殖。 植物的无性生殖是指一些具有生殖功能的细胞不经过两性的结合,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无性生殖中具有生殖功能的细胞称为孢子。 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性细胞的结合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这些性细胞称为配子,为单倍体。两个配子结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由合子再发育形成新的个体
2、。,植物的组织培养不仅取材少,培养周期短,繁殖率高,而且还便于自动化管理。这项技术已在果树和花卉的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物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一个兰菊花的茎尖,可以在一年内产出40万株兰花苗。又如,长期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体内往往积累大量的病毒,从而影响植物的产量和观赏价值,经研究发现,只有茎尖和根尖中不含有病毒,因此,人们利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便得到了多种植物如(马铃薯、草霉、菊花)的无病毒株,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花的分化标志着植物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花是节间短缩的变态枝条,各部分均为枝、叶的变态;由花芽分化而来;是显花植物重要的繁殖器官。,植物的生长:营养生长、生殖生长。营
3、养生长根、茎、叶营养器官生长;生殖生长在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分化出花芽,然后开花、传粉、受精,形成果实和种子。,第二节 花,花的分化 被子植物进入到生殖生长阶段时,茎的顶端一些分生组织不再形成叶原基和芽原基,转而形成花原基或花序原基。因此,花是一种特化的节间很短的变态的枝。,花的组成与基本结构 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被、雄蕊群和雌蕊群等五部分。,完全花、不完全花 两性花、单性花(雌雄同株、雌雄异株),花冠:花瓣的总称,一串红,南瓜,牵牛花,大豆,鹤望兰,向日葵,离 瓣 花: 杏花、亚麻等,合 瓣 花: 牵牛花、丁香、南瓜花等,花被类型:双被花花被分为内外两轮,外轮为花萼,内轮为花冠。单被花
4、花被仅存一轮,另一轮退化。无花被没有花被。,双花被,单花被,雄蕊群 androecium,概念:一朵花内所有雄蕊的总称。 结构:花丝-常细长,有支持和输导的作用。花药-呈囊状,产生大量花粉粒。,雄蕊群 androecium,分类:花丝长短、愈合情况。,离 生 雄 蕊,二体:蚕豆,单体:棉,二强:唇形科,多体:金丝桃,四强:十字花科,聚药:向日葵,雌蕊群 gynoecium,定义:位于花中央,是一朵花内所有雌蕊的总称。由一个或多个心皮卷合发育而成。 心皮:是能够生殖的变态叶,是雌蕊的基本单位。,心皮 carpel,定义:是雌蕊的基本单位,是适应生殖的变态叶。植物种类不同,构成雌蕊的心皮数不同。
5、结构:腹缝线(心皮边缘相当于叶缘部分。)背缝线(心皮背部相当于叶中脉部分。)心皮卷合成雌蕊时由腹缝线相接,分类:按心皮的数目和离合情况分类。,复雌蕊,单雌蕊:由一个心皮构成的雌蕊。大豆,桃 离生雌蕊(离雌蕊):一朵花有多个心皮,彼此分离,各自形成单独的雌蕊。玉兰、蔷薇。 合生雌蕊(复雌蕊):由多心皮联合而成。苹果、油菜,离生雌蕊,雌蕊结构,柱头 花柱 子房,子 房,雌蕊基部膨大的部分,是雌蕊的主要部分。 组成:子房壁(胎座)和胚珠。 胎座:子房壁上着生胚珠的部位。胎座类型(根据心皮的数目、联合情况以及胚珠着生的部位)分为:边缘胎座、侧膜胎座、中轴胎座、特立中央胎座、基生胎座和顶生胎座。,花,雌
6、蕊群雄蕊群花 被 花 托 花 柄,花冠 花萼,雄蕊,雌蕊(心皮),花药 花丝,柱头 花柱 子房,胚珠子房壁(胎座),总结,花序 inflorescence,花序:植物有许多花按一定规律排列在花序轴上的方式。花序的类型: (花序轴的长短、分枝与否、 花柄有无 以及花开放顺序)无限花序有限花序,总状 、伞房、伞形、穗状、柔荑、肉穗、 头状,(二)有限花序 definite inflorescence 开花顺序:由上向下;由内向外。1、单歧聚伞花序:螺状聚伞花序(勿忘草) 、蝎尾状聚伞花序(唐菖蒲)。2、二歧聚伞花序:主轴顶端花下分出两个分枝,如此反复分枝。石竹3、多歧聚伞花序:主轴顶端花下分出3数
7、以上的分枝,如此反复分枝。藜、益母草,花序,无限花序有限花序,简单花序,复合花序,总状花序 伞房花序 伞形花序 穗状花序 柔荑花序 肉穗花序 头状花序 隐头花序,单岐聚伞花序 二岐聚伞花序 多岐聚伞花序,第三节 雄蕊的发育与结构,一、花药的发育 二、小孢子的形成-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三、花粉的发育,(一)花药的发育,原表皮,表皮,初生 周缘 细胞,药室内壁 中层 绒毡层,纤维层,花 药 壁,平周分裂,垂周分裂,绒毡层,细胞特点:大,胞质浓厚,富含RNA、蛋白质、油脂、类胡萝卜素等 变化:早期单核,后期成为2或多核 功能:分泌胼胝质酶;合成孢粉素;合成花粉外壁蛋白,第三节 雄蕊的发育与结构,一
8、、花药的发育 二、小孢子的形成-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三、花粉的发育,(一)花药的发育,二、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小孢子形成,造孢细胞分裂形成花粉母细胞,花粉母细胞发育到一定阶段进入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DNA的复制主要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进行。,减数分裂(meiosis)的概念 从三方面掌握: 时间 有性生殖 部位 大、小孢子母细胞 特点 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包括两次连续分裂,而DNA只复制一次,因此一个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4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一半,减数分裂由此得名。,减数分裂II,减数分裂I,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中期I,末期I,后期I,三 花粉粒的发育和形
9、态结构,2-细胞花粉:花药成熟时, 其花粉粒发育到含营养细胞和 生殖细胞时就进行散粉,称为 2-细胞花粉。,3-细胞花粉:花药成熟时, 其花粉粒发育到含营养细胞和 2个精细胞时进行散粉,称为 3-细胞花粉。,花粉 = 雄配子体,花粉囊中花粉母细胞的发育过程,花药发生及花粉的发育形成过程,花药,药隔及维管束,幼花粉囊,原表皮,孢原细胞,平周分裂,初生壁细胞,平周分裂,药室内壁中层 绒毡层,纤维层(花药开裂),(最后消失),(提供养料,最后消失),花粉囊壁,造孢细胞,有丝分裂,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四分体,小孢子,营养细胞,生殖细胞,有丝分裂,精细胞精细胞,表皮,花粉 (雄配子体),雄配子精细胞,
10、雄配子体成熟花粉粒,小孢子 单核花粉粒,花粉萌发孔、沟,花粉粒的形状、大小及萌发孔或萌发沟的数目、位置、形态,以及花粉壁上的纹饰均有较明显的种属特征,是研究植物系统分类,演化、地理分布和古代气候的重要依据 进行花粉研究的学科称为孢粉学,花粉壁,外壁: 成分:孢粉素、蛋白质、脂类、酶 特点:厚,坚硬,抗酸、碱腐蚀和生物分解 内壁: 成分:纤维素、果胶质、水解酶,营养细胞,明显不同与生殖细胞 细胞核结构松散,细胞器较多 内含大量的淀粉、脂肪、各种酶、维生素、植物激素和无机盐为花粉管的生长提供营养,也称为管细胞。,生殖细胞,裸细胞 核大,染色质凝集,具1-2个核仁 细胞质少,含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
11、网、核糖体、微管等细胞器,多无质体 微管与细胞长轴平行,精 子,裸细胞 纺锤形、球形、椭圆形、蠕虫形、带状 细胞质很少,含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等细胞器 精子(Svn):大,与营养核紧密联结 精子(Sua):小,不与营养核联结,子 房,雌蕊基部膨大的部分,是雌蕊的主要部分。 组成:子房壁(胎座)、子房室(胚珠)。 胎座:子房壁上着生胚珠的部位。胎座类型(根据心皮的数目、联合情况以及胚珠着生的部位)分为:边缘胎座、侧膜胎座、中轴胎座、特立中央胎座等。,一、胚珠的发育,胚珠原基,珠被,珠孔,合点,功能大孢子,胚珠的结构和组成,合点,珠心,胚囊,内珠被,外珠被,珠孔,珠柄,胚珠的类型,直生
12、胚珠、横生胚珠、倒生胚珠、弯生胚珠、拳卷胚珠,(二)、胚囊的结构和发育类型,成熟胚囊的结构与功能,反足细胞:数目不定,通常3个, 向胚囊转运物质,受精前后退化,中央细胞:体积大,具大液泡,两个极核可形成次生核与一精子结合,发育成胚乳,助细胞:极性与卵相反,珠孔端具丝状器,为卵细胞提供营养,受精前后解体消失,卵细胞:雌配子,极性明显,液泡在珠孔端,核在合点端,受精后发育成胚,丝状器:助细胞的最突出特征,有珠孔端的细胞壁向内形成不规则的片状或指状突起。,胚囊的发育过程,孢原细胞,周缘细胞,造孢细胞,形成珠心的一部分,分裂,长大,胚囊母细胞,减数分裂,四分体,3个消失1个发育,单核胚囊,3次有丝分裂
13、,7细胞或8核胚囊,卵细胞1个 助细胞2个 中央细胞1个(含极 核2个或次生核1个) 反足细胞3个或多个,直接发育(水稻、小麦),雌配子体,雄配子精C 雌配子 卵C,雄配子体成熟花粉粒 雌配子体成熟胚囊,小孢子 单核花粉粒 大孢子单核胚囊,花粉和胚囊的发育,一、传粉(pollination)由花粉囊散出花粉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力量被送到同花或另一花的柱头,这一过程称为传粉,(一) 传粉的方式,自花传粉 异花传粉,两性花,雌雄蕊同时成熟; 柱头对接受自身的花粉无生理上的障碍,单性花; 若是两性花, 雌雄蕊不同时成熟,或自交有生理障碍,(二) 传粉媒介风媒花,穗状或柔荑花序 花粉量大,体积轻,表面光滑
14、,少纹饰 雌蕊柱头长, 常有羽毛 先叶开花,虫媒花的特征,多数有花蜜,有气味 花大,具鲜艳的颜色,醒目 花粉粒较大,表面有粘液和纹饰,易粘着,1、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相互识别 湿润型柱头: 表面的分泌物能粘住花粉,并为花粉提供营养 干燥型柱头:花粉通过表面的蛋白质薄膜和角质层的裂隙获得水份 花粉吸水膨胀, 伸出花粉管 有多个萌发孔的花粉粒, 最终只有一个花粉管到达胚囊,二 受精作用,2、花粉管在雌蕊组织中的生长,3、花粉管到达胚珠进入胚囊,珠孔受精: 多数植物 合点受精:如核桃 中部受精: 少数植物,花粉管向化性生长,而且雌蕊分泌的向化性物质是热稳定性的,与钙离子浓度有关; 助细胞退化,花粉管
15、进入,4、双受精,双受精:是被子植物花粉粒中的一对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结合的过程。 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现象,花粉管从丝状器处进入助细胞,花粉管顶端孔裂,精子、营养核和少量细胞质释放,精子细胞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无细胞壁处进入,完成双受精,传粉与受精,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一个精子与卵结合形成受精卵并成为二倍体的合子,合子将来发育成为产生新个体的胚 另一个精子与中央细胞极核结合,成为三倍体的受精极核并进一步发育成为胚乳 这种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现象,也是植物有性生殖中最进化的形式 首先,2个单倍体的雌、雄配子融合在一起,成为二倍体的合子,恢复了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
16、性。 其次,双受精在传递亲本遗传性,加强后代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大的意义。因为精、卵融合把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形成具有双受精的胚、胚乳(胚乳是三倍体),同样兼有父、母本的遗传特性,生理上更活跃,并作为营养物质被胚吸收,使子代的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广,双 受 精,一、概念 二、生理过程1、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2、花粉管在雌蕊组织中的生长3、花粉管到达胚珠进入胚囊4、双受精三、意义,种子的结构,成熟的种子由: 胚(embryo) 胚乳(endosperm) 种皮(seed coat) 三部分组成,胚 胚是种子的最重要部分,新植物体就是由胚发育而成,胚是由受精卵(合子)发育而成(
17、2n),胚细胞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成熟的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四部分组成,胚乳 是种子内储存营养的场所,储存物质主要是淀粉、脂类和蛋白质 种子萌发时,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被分解、吸收和利用 有些种子成熟时不具胚乳(营养物质转入到子叶中),称为无胚乳种子,种子成熟时还存有胚乳的称为有胚乳种子 有少数植物的种子在形成过程中,胚珠的珠心组织不被完全吸收消失,而有部分残留,构成种子的外胚乳,种皮 种子外面的保护结构,由几层细胞组成,细胞中常含有色素,最外面常有角质膜 有些种皮的表皮细胞可发育成表皮毛,有些种皮厚而坚硬,有些种皮很薄呈薄膜状或纸状,禾谷类的种皮常和果皮愈合,种子的主要类型,双子叶植物有胚
18、乳种子 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 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 单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有胚乳种子,无胚乳种子,蓖麻种子一端有一块由外种皮延伸而成的海绵状隆起物称为种阜,种子腹面中央有一条几乎与种子等长的稍隆起的纵向痕迹,称为种脊(是胚珠的维管束在珠被和珠柄愈合处留下的痕迹),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小麦,(1)种皮:与果皮合生且不易分离,故小麦籽粒在植物学上叫颖果 (2)胚乳:占绝大部分,紧贴种皮的一层细胞是糊粉层,其余为富含淀粉的胚乳细胞 (3)胚:较小,位于籽粒基部一侧,小麦胚结构,胚芽由生长点和幼叶组成;包围在胚芽外方的鞘称为胚芽鞘 胚根在胚轴下方,由生长点和根冠组成,外包被胚根鞘
19、 胚轴较短,上接胚芽,下连胚根,侧面与子叶相连 子叶一片生胚轴一侧,形如盾状称为盾片,盾片与胚乳交界处有一层排列整齐的细胞称为上皮细胞或柱形细胞 在胚轴另一侧与盾片相对处,有一小突起称为外胚叶,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菜豆,(1)种皮:褐色,有种脐,种孔和种脊(2)胚:由两片肥厚的子叶和子叶之间的胚芽、胚根和胚轴组成,子叶肉质几占种子的全部体积,单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慈姑,(1)种皮:薄,仅一层细胞 (2)胚:弯曲,胚根顶端与子叶端靠拢,子叶长柱形,一片,基部包被胚芽,二、种子的发育,胚的发育 胚乳的发育 种皮的形成,一、胚的发育 在胚发育之前胚乳的发育便开始了 合子通常经过一段休眠后开始发育成胚,
20、原胚,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子叶形胚或马蹄形胚,(一)原胚阶段:合子经过休眠后进行不均等分裂形成顶细胞、基细胞的二胞原胚,继续分裂四细胞原胚八胞原胚球形胚 (二)胚的分化与成熟原胚顶端两侧突起,形成子叶原基(心形胚)子叶基部胚轴伸长(鱼雷形胚)两子叶相连凹陷处分化出胚芽,相对端形成胚根,至此,幼胚分化完成胚轴和子叶显著延伸,成熟胚在胚囊内弯曲成马蹄形胚柄退化消失,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单子叶胚的发育,子叶原基不等速分裂,只限一侧发育,形成一片子叶(盾片),没有心形胚和鱼雷形胚阶段。,盾片,盾片,生长锥,外胚叶,胚根,胚根鞘,第一片营养叶,胚芽鞘,时间: 早于胚的发育,一般不经过休眠。 类型:
21、 核型胚乳:普遍的形式,先期核多次分裂(初生胚乳核),但不形成细胞壁,称为游离核形成期。发育后期产生细胞壁,形成胚乳细胞。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的离瓣花为核型胚乳。细胞型胚乳:无游离状态,核的分裂伴随壁的形成。双子叶的合瓣花(烟草、番茄)沼生目型胚乳:第一次分裂形成2个细胞(即珠孔室、合点室),但接着进行多次游离核分裂,在发育后期只有珠孔室能形成细胞壁。慈姑、泽泻,二、胚乳的发育,多倍体,核体积大,代谢旺盛,积累营养物质 产生多种植物激素,影响胚的分化 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无胚乳种子在发育后期将营养物质全部转移到子叶中,种子成熟后无胚乳 部分植物珠心组织没有被完全吸收,转变为贮藏组织,特称外胚
22、乳,胚乳的特点和功能,三、种皮的形成,种皮的结构差异较大,取决于珠被的数目和种皮在发育中的变化,珠被1层 种皮1层:如向日葵,胡桃,珠被2层 种皮1层或2层如油菜为2层,蚕豆为1层,而小麦的2层珠被均萎缩,蚕豆种皮的结构,长柱形厚壁细胞层,骨形厚壁细胞层,薄壁细胞层,由外珠被发育而来 分化成 3层,种子,种皮胚胚乳,胚芽生长点和幼叶组成(禾本科植物胚芽外包有胚芽鞘) 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的短轴,也和子叶相连 胚根生长点和根冠组成(禾本科植物胚根外包有胚根鞘) 子叶一枚或二枚,禾本科植物子叶称盾片,包在外面的保护结构,禾本科植物种皮与果皮愈合,种皮内的贮藏组织,有些种子有胚乳,有些无胚乳有些种子还
23、有外胚乳,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形成,度过休眠且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足够水分与氧气、一定温度条件下就开始萌发。有些种子的萌发还需要一定的光照条件。,幼苗的类型子叶出土幼苗,萌发时,下胚轴迅速伸长,将子叶和胚芽一起推出土面,形成幼苗,其子叶是出土的,这一萌发方式称为出土萌发;子叶见光后,可产生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幼苗的类型子叶留土幼苗,萌发时,上胚轴生长迅速,胚芽不久即被推出土面,而下胚轴伸长不多,所以子叶留在土中,和种皮一起直到养料耗尽解体,幼苗的类型子叶留土幼苗,萌发时,上胚轴生长迅速,胚芽不久即被推出土面,而下胚轴伸长不多,所以子叶留在土中,和种皮一起直到养料耗尽解体,胚珠,受精卵,胚,受精极核
24、,胚乳,珠被,种皮,珠心(解体、消失),珠柄,种柄,种子,一、果实的形成与结构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成为果皮(真果)。 被子植物中除子房外,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等也参与果实形成(假果)。 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 单性结实有些植物,不经过受精作用,子房直接发育成果实。 自发单性结实、诱导单性结实 无籽果实 成熟:果实停止生长后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的过程,二、果实的类型,(一)根据果皮的来源分类果皮仅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称 真果由子房壁和花的其它部分共同发育而来 假果 (二)根据心皮与花部的关系分类 依据:一朵花中雌蕊的数目仅有一枚雌蕊,形成一个果实 单果有多枚离生雌蕊,形成多个果实,相聚在一起
25、 聚合果整个花序共同发育成果实 聚花果(复果) (三)果实成熟时果皮的性质分类,依据3 根据果实成熟时果皮的性质分类,果实,肉果,干果,浆果:中、内果皮肉质,种子多枚。番茄、瓜类,柑橘,核果:果皮为外膜质、中肉质,内木质,种子1枚,梨果:子房下位,花托参与果实形成,内果皮木质,裂果,闭果,荚果:单心皮,沿背、腹缝线裂开。豆荚,蓇葖果:单心皮或离生心皮,沿背或腹缝线裂开。,蒴果:合生心皮,1室或多室,种子多数,开裂方式多样,角果:2心皮,2室,具假隔膜,沿腹缝线裂开。油菜,白菜,瘦果:小型,种子1枚,果皮坚硬,易与种子分离,向日葵,翅果:果皮延展成翅状,便于随风传播,槭,榆,坚果:果皮木质坚硬,
26、种子1枚,有总苞,榛子,栗,颖果:果皮薄,革质,与种皮愈合,种子1。小麦,双悬果:两心皮,成熟时子房室分离成两瓣,悬于果柄上,上位子房:子房仅以底部连生于花托顶端。 中位子房(半下位子房):子房下半部与花托愈合,花萼、花冠、雄蕊群环绕于子房四周而着生于花托边缘。 下位子房:子房与花托全部愈合,花萼、花冠、雄蕊群着生于子房以上的花托,肉果梨果,依据3 根据果实成熟时果皮的性质分类,果实,肉果,干果,浆果:中、内果皮肉质,种子多枚。番茄、瓜类,柑橘,核果:果皮为外膜质、中肉质,内木质,种子1枚,梨果:子房下位,花托参与果实形成,内果皮木质,裂果,闭果,荚果:单心皮,沿背、腹缝线裂开。豆荚,蓇葖果:
27、单心皮或离生心皮,沿背或腹缝线裂开。,蒴果:合生心皮,1室或多室,种子多数,开裂方式多样,角果:2心皮,2室,具假隔膜,沿腹缝线裂开。油菜,白菜,干果,裂果荚果、蓇葖果、蒴果、角果,依据3 根据果实成熟时果皮的性质分类,果实,肉果,干果,浆果:中、内果皮肉质,种子多枚。番茄、瓜类,柑橘,核果:果皮为外膜质、中肉质,内木质,种子1枚,梨果:子房下位,花托参与果实形成,内果皮木质,裂果,闭果,荚果:单心皮,沿背、腹缝线裂开。豆荚,蓇葖果:单心皮或离生心皮,沿背或腹缝线裂开。,蒴果:合生心皮,1室或多室,种子多数,开裂方式多样,角果:2心皮,2室,具假隔膜,沿腹缝线裂开。油菜,白菜,瘦果:小型,种子
28、1枚,果皮坚硬,易与种子分离,向日葵,翅果:果皮延展成翅状,便于随风传播,槭,榆,坚果:果皮木质坚硬,种子1枚,有总苞,榛子,栗,颖果:果皮薄,革质,与种皮愈合,种子1。小麦,双悬果:两心皮,成熟时子房室分离成两瓣,悬于果柄上,闭果瘦果、翅果、坚果、颖果,果和种子的发育过程,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花药 花丝,花粉粒,营养细胞 生殖细胞,精子 精子,果柄,果实一部分或否,凋落或宿存,常凋落,柱头(凋落),传粉,花柱(凋落),子房,雌蕊,子房壁,外层 中层 内层,胎座,胚珠,珠柄 珠脊 珠孔 珠被 珠心胚囊,反足细胞(消失) 助细胞(消失) 极核卵细胞,初生胚乳核,胚乳,合子,胚,胚芽
29、 胚轴 胚根 子叶,消失或外胚乳,种皮,种孔,种脊,种柄,种子,胎座,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果 皮,果实,被子植物的生活史,植物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二倍体世代),和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单倍体世代)有规律的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为世代交替。,生活周期(生活史):植物从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开始,经过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产生下一代后又重现了该阶段的现象。 生活史中的两种个体:配子体(gametophyte):可以产生配子,进行有性生殖,为单倍体。孢子体(sporophyte):可以产生孢子,进行无性生殖,为二倍体。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有性生殖 双被花 聚药雄蕊 离生雌蕊 花序 心皮 两性花 丝状器 2-细胞花粉 单性结实 双受精 绒毡层 盾片 外胚乳 真果 世代交替 二、简答题1、举例说明常见胎座类型2、成熟胚囊的结构3、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和意义 三、列表说明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过程 四、列表说明被子植物果实和种子发育过程图 五、花药发生及花粉形成过程 六、胚囊的发育过程 七、种子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