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写话: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简要讲述一些动物的样子、生活习性;(2)能把自己与动物之间发生过的趣事说清楚,或者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一方面说具体。(3)说写结合。学生在交流、写话、再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说与写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能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样子、生活习性及与动物之间的趣事说清楚,对于感兴趣的一面能说具体。难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及初步写话的兴趣。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谜语激趣:1、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 (青蛙)2、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 (燕子)3、头戴大红帽,身披五彩衣,好像小闹钟,清早催
2、人起。 (公鸡)二、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说一说“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板书)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对不对?那你能不能给大家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吗?(生畅所欲言)2、但是怎么样才能把你最喜欢的小动物介绍清楚,让读的人看2到就觉得,哇,它确实可爱、惹人喜欢的?师出示片段。片段一:这只小狗胖胖的,又矮又小。浑身的毛雪白雪白的,找不出一丝杂毛。小狗的耳朵就像两片大树叶,垂在脸的两侧。两只滴溜圆的眼睛可有神了,像两颗黑珍珠。它纽扣似的鼻子又硬又黑,可总是湿漉漉的,真奇怪。最有趣的要数它的尾巴了。他走起路来,毛茸茸的尾巴一摇一摆,屁股一扭
3、一扭,像是在扭秧歌。师提问:同学们, 这只小狗可爱吗? 1作者是如何描写它的外形的?(师总结 2先写了整体,再写它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巴)板书是不是按照一定顺序写的?(整体到局部) 3板书师总结:要介绍你最喜欢的动物,一定要仔细观察,按一定顺序观察,可以是从整体到局部,可以是从左往右描写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动物的特点(板书:抓住特点) ,就像我们刚才猜的谜语一样,谜语虽短,但出题的人就是因为抓住了动物的特点,而我们也注意到了它的特点,所以我们很容易就才出来了3、同学们,大家注意到了没有,整段文字的语言。 。 。那我们在写的时候啊,要多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板书)4、今天啊,老师给大家带来
4、了一个小动物(小兔子) ,这是什么,可爱吗?那我们按照刚才的顺序观察一下:它是一只怎样的兔子,你喜欢它的哪一个部位,再看看这个部位是什么形状、颜色,3摸上去是什么感觉。再展开想象,它像什么,可以用来干什么(出示词语:雪白、嚓嚓、长长的、红红的、小绒球、三瓣嘴、小小的、小绒球、一蹦一跳、一团棉花)过渡语:同学们,刚才大家都说得很好,这真是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啊,那你们有在家里养过小兔子吗?你知道它最喜欢吃什么吗?你觉得它什么时候最可爱呢? 5、今天老师就以小兔子吃东西为例,我们来看下一个片段:片段二:小白兔最喜欢吃新鲜的萝卜和青菜了!每次我给它喂食时,它就一蹦一跳地扑过来,用前腿抱着胡萝卜,用它的三
5、瓣嘴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还不断发出“嚓嚓”的声音,好像在对我说:“主人,谢谢你。 ”6、哎,这段文字呢就是在写兔子的生活习性(板书)和与它之间发生的小故事(板书) ,那我们写的时候也可以把这些写进去 。7、那生活习性都包括哪些方面呢?(喜欢干什么、玩什么、玩什么;怎样睡觉;脾气性格等)8、那这样,我们就把自己最喜欢的动物介绍清楚了,首先开头开门见山,总写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板书:开头:开门见山)中间分写你为什么喜欢它?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板书:中间)但是这几个方面你只要将某一个方面写清楚就行了,不用面面俱到,都写上。结尾:抒发感情,点明主题(板书)三、总结4快乐总是让人觉得很短暂,当我们还兴
6、趣盎然、兴致勃勃的时候,一节课将要结束,但是我们的快乐不会结束,我们可以把我们最喜欢的动物或是有趣的事写下来,与家人、同学、老师分享,下课!板书设计:我最喜欢的小动物开头:开门见山中间:样子:整体:身体、毛发 比喻部分:耳朵、眼睛、鼻子、嘴巴 拟人生活习性:(喜好、睡觉、脾气、性格)排比故事结尾:抒发感情,点明主题 5教学反思:本次写话我主要围绕两点进行教学,一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动物;二是能把动物的样子、生活习性、自己与动物之间发生过的趣事说清楚。通过课堂引导和学生的写话练习,本节课值得欣慰的一点是,学生对动物的介绍比较具体,写出了动物的特点,语言表达通顺、生动。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我在课堂上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没有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以兔子为例,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当时如果能出示多种动物图片,让学生有选择性地描述,可能学生也能说得很好,以后要注意课堂上师只提供思路,让学生大胆发言,这样写话才能多样化;其次对于学生的评价应具体化,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对,对在哪;错,错在哪,可以针对师给学生提出的要求评价学生,让学生心中有数,及时纠正;还有就是整堂课的气氛不够活跃,以后要增强课堂趣味性,形成一种更轻松的竞争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想积极参与的课堂。总之,本节课虽然指导得比较具体,但存在的细节问题还有很多,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备好学生,把课堂放手地交给学生,相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