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挖掘人文资源.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8308723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挖掘人文资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挖掘人文资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挖掘人文资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挖掘人文资源,彰显美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之我见关键词:新课程 人文性 情感因素 课堂氛围 语言训练 平等对话 课改的今天,语文到底是什么?放眼世界,碧绿的草原一望无际,让你觉得心胸开阔,这就是语文;无边的大海烟波浩淼,让你觉得激情澎湃,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让你觉得生机勃发,这也是语文;语文是滚滚黄河,是那令人惊叹不已的埃及金字塔;语文是巍巍长城,是那令人心驰神往的月球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育开始寻求人文精神的支撑。小学阶段是人文教育的启蒙阶段,语文教学是我们的母语教学,在教学中占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涵养学生的人格十分重要。语文教学的

2、人文性在教学中的体现是教学使人成为人,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离开了人文性,语文教育将褪去生命的色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枯竭生活的源泉,毁灭艺术的创造。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高扬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还语文课堂以生命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播撒人文教育的 “种子”。 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依托,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语文教

3、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的丰富的精神世界。 现有的教材文质兼美,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无不富于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长效的营养剂。 课程标准也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 ”因此,在语文课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与文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实现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情操的陶冶。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 船长 、 海伦.凯勒等课文都以鲜活生动的事例来赞颂人物的高尚品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中领悟人物的优秀品质及崇高的人格魅力。学生或体会到伟人宽广的

4、胸襟,或体会到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或体会到人物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思想境界“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的德育目标又能在这时很好地实现。他们感知课文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美和语言美,进而就能去表现美、创造美。语文教学活动就是这样,可以从不同教材特点出发陶冶学生的情趣,在学生心中播撒人文教育的种子,升华学生的灵魂。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培育人文教育的“土壤 ”。 情感熏陶目标是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效能,它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课堂行为,并微妙地影响和改变其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唤起儿童的道德情感,建立和

5、谐的师生和伙伴关系,使学生处于充满爱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气氛中,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获得知识,训练智能,完善人格。 在课堂上,教师不是机器人,虽不是演员却胜似演员。教学中要学生动情,教师要先进入课文,进入角色,进行富有情感的教学,以准确的情感,采用各种手段激情入境,如对教材的精细加工处理,教师巧妙的提问,富有心智的点拨,用图画、录音、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的情境渲染,用讲故事、表演、实物演示等方法进行的情境再现等。在教学课文飞向月球时,考虑到学生对这方面知识较疏浅,教师在课前充分收集图片、视频资料,课堂上用媒体向学生一一再现了三名美国宇航员飞上月球,阿姆斯特朗走下登月舱舷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的脚

6、印,以及宇航员所接受的失重训练,杨利伟乘“神舟五号” 成功飞天的动人情景。这些情境的生动再现,让课堂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也被强烈地激发出来了。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的即兴妙评也为课堂增添了情趣。如教学中,当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完课文时, “啊 !谢谢你把我们带入树木葱茏的林场”;当学生说出富有个性的答案时, “你真有主见” ,当学生的回答绘声绘色、妙语连珠时, “你真是才辩无双呀”正是这些富有人文性的语言,使学生们真实地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与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有众多因素,但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和正确的情感示范。以情感的课堂,

7、动情的教师来牵动学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其实也就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有了这样的前提,进行深层次的人文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三、运用独特的语言训练, “催化” 学生人格的养成。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教育是血肉与灵魂的关系,是语文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是语言文字工具训练与人文精神陶冶的综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着意引导学生于语言习得过程中确立主体意识,锻炼独立人格,陶冶良好性情。 首先,要求教师在常规的听读训练中锐意革新,要将学生从有限的所谓“重点” 篇章束缚中解放出来,鼓励他们广泛阅读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同时利用电视广播新闻媒体,不断吸取传统民族文化精

8、髓,感受时代改革的惊涛骇浪和平凡生活的酸甜苦辣,而这一切都应该在听、说、读、写中去落实。 以夹竹桃为例,当学生对夹竹桃的韧性有了充分的感悟后,教师通过“悄悄的,一声不响的,从春天一直到秋天,夹竹桃目睹了百花争艳的繁华美景,又亲见了百花的无奈凋零,它始终如一。它的坚强,它的持之以恒,它的默默无闻以及它那顽强的生命力,使我们想起了很多很多”这一段富有诗意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联想。学生们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与他人的心灵的交流。有的想起了默默无闻的工作在大街小巷的徐虎;有的想起了每日迎着朝阳美化世界的清洁工;有的想起了战斗在非典第一线的白衣战士;也有人说起了为学生呕心沥血的老师学生们在学习文本、积累文本

9、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情的陶冶、以及心灵的洗涤。再如教学雨果的短篇小说船长 。课前教师向学生推荐雨果的长篇小说海上劳工 ,课上教师引领学生感悟哈尔威船长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毅然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而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崇高境界后,随即出示哈尔威船长随着轮船沉入大海的画面,满怀深情地说:“此刻,假如哈尔威船长就在你的面前,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说:“哈尔威船长,您真伟大,您永远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您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行为将永远激励着后人!”此时此刻,教师顺水推舟,让学生以 哈尔威船长,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短文。学生有的谈思想上的收获,有的联系实际谈感受,写出了一篇篇有血有肉的小议论文。这样,

10、学生便在说写训练中自觉地完成了一次情感的升华与人格的塑造。 其次, 让学生在人文课堂中享受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以人文渗透为手段,实现人性的拓展。于漪老师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体现人文关怀的美丽的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人文关怀,就是要关注学习需要、激发内心情感、培育语文素养、弘扬创新精神、创造诗意课堂、满足发展需要。 一位教师执教浙教版第二册春风吹这篇课文:在教学“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春风吹,春风吹,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春风吹,春风吹,吹得小雨沙沙下,大家快来种葵花。 ” 师:这篇课文写得多美呀,它使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我这里也有个好句

11、子,请大家仿照它,展开想象说一说,春风给“柳树、桃花、燕子、青蛙”带来哪些变化。 (出示句子:春风吹呀吹,吹到柳树前,她轻轻地说: “柳树弟弟,醒醒啊,春天来了!”柳树睁开眼一看:“啊,春天来了!”于是,它露出嫩芽。 ) (请生把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再轻声变换内容说一说。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生:春风吹呀吹,吹到桃树前,她轻轻地说:“桃花啊桃花,醒醒啊,春天来了! ”桃树睁眼一看:“啊!春天来了!” 于是,她捧出火红的桃花。生:春风吹啊吹,吹到小燕子身旁,她轻轻地说:“小燕子,快醒醒吧,春天来了!”燕子睁眼一看:“啊,春天来了!” 于是,他飞回了北方。生:春风吹呀吹,吹到池塘边,她轻轻地说:

12、“青蛙啊青蛙,醒醒啊,春天来了!”青蛙睁眼一看:“啊,春天来了!” 于是,他放声歌唱。 师:真棒!春风听见小朋友说得这么好,吹得更欢了,大家想象一下,除了柳树、桃花、燕子、青蛙以外,春风还会唤醒什么?生:春风吹到花园,鲜花绽开了笑脸。 (师鼓励、评论、启发)生:春风吹到了校园,操场上长出了绿绿的小草,我们在草地上玩耍、做游戏,多么开心!生:春风吹得小雨下,小雨飘落在沙漠,沙漠变成了绿洲,就不会再起沙尘暴了!生:春风吹来了游客,他们参观了溪口的各个景点,情不自禁地赞叹:“这里真美呀!” 师:是呀,春风给大地带来了美,愿意把这份美表达出来吗?你可以加进自己丰富的想象,把春风和其他东西的对话表演出来

13、,也可以带着感情读读课文,或者可以画一画,用你喜欢的方式都可以。学生自己选择方式表达春天的美好,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 此案例教师引导的着力点不在于让学生简单理解课文内容,而是通过教材,编写了一个充满童趣的例句,让学生从例句入手,感悟语言形式,再变换对象,想象春风、柳树、桃花、青蛙、燕子的对话以及快乐的心情和表现,给予了自然的生命意义,通过学生创造性的语言,描绘出富有童话般的意境,使学生更加亲近自然,表达了对春天的无比热爱,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把语言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了,学生也在人文教育中享受到了无穷的乐趣。 四、通过师生的平等对话,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1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阅读教学更为典型,阅读不但是因文会意的理解活动,而且是以文会友的对话行为。学生和教师都是文本的读者,都要与文本的作者对话,这是一种全方位、跨时空的交流。 “对话”的本质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一种“共享”,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不只是一种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精神交流,通过“对话” 获得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的过程。首先,教师注意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 “你的脸上分明写着真诚与善良,你已经品味得相当不错了!”“我已经通过你的朗读

15、感受到你对这个世界的喜爱与赞美,如果你读得再流畅一些就更好了!”其次,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互动的。这种对话是一种双向交流,双方是互相促进的。我们要学会倾听,要充满期待与耐心。还要学会应对,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表达的内容和方法,灵活、迅速地处理偶发事件。另外,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意义建构活动,在对话中应该学会欣赏他人、鼓励他人。 “我想对你的要求提得高一点,可以吗?”教育在发展,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教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人文教育是精神的,智慧的。在语文课堂里,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更应关注的是充分挖掘人文资源,走进教材,走进学生的生命领域,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身心参与其中,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课堂才能由此焕发生命活力,也才能彰显语文教学这门美丽的艺术。新课程改革虽距“山花烂漫时”还路漫漫兮,但蓦然回首, “她” 俨然“在丛中”笑意盎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