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情系民俗文化.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8308121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系民俗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情系民俗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情系民俗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情系民俗文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情系民俗文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情系民俗文化春联教学案例与反思点击新课标:在正题开始前,让我们来细细品味一下新课程标准的下列理念:“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我们是课程的实施者,虽然提不出什么高深的理论,但我们勤奋而勇敢地在一线耕耘,我们努力体现新课标的同时也在

2、不断进行反思,研究我们自己的教学这个真实的问题,努力从“你思让我教。 ”向“我思故我教。 ”的境界发展。实践和探索:时间:元旦前夕,2005 年 12 月 30 日上午第三节课前,新年的脚步声临近之际。地点:五(5)班教室场景:教室充满新年的喜庆气氛。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以“庆祝元旦”为主题,图文并茂,精彩纷呈;两边的墙上分别张贴了同学们自己设计的迎新年的小报和小制作新年、贺卡;四周的窗户上都贴着同学们剪的窗花,图案精巧各异;教室上空,拉着彩花,五颜六色,闪闪发光;大屏幕里大红鞭炮在“燃放” ,宋祖英正亮着嗓子高唱好日子 。上课音乐响起,师生一起走进春联,走进浓浓的民俗文化。过程:一、导入1、随着

3、一曲热闹的好日子 ,我们感觉农历新年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每逢新春佳节,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大红(春联) (播放燃2放大红鞭炮的画面和声音,出示春联标题。 )2、哪位同学知道春联的来历?( 同学摇头)春联是对联的一种,起源于桃符, (板书桃符) “桃符”是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 。张贴这些春联都有什么作用呢?(生答增加喜庆气氛,写下美好祝愿。 )二、初读质疑1、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春联,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春联文章,看看你对春联有哪些新

4、的认识?(生自由读课文。 )2、质疑。你有哪些不懂的词句?(五生分别质疑抑扬顿挫、揣摩、开卷有益、舒眉、对仗,前三个当场师生解决,后两个置后)三、了解春联内容1、那么,春联都有哪些内容呢? 自由朗读课文第一小节请你拿起手中的笔,把描写春联内容的语句用“-”画下来,把相关的春联用波浪线画下来。2、交流:你对哪一内容的春联最感兴趣?(媒体随机出示对联) 学习“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A、这条春联是描写什么的?你们从哪里知道的?C、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学生在头脑中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围绕生机勃勃的景象说)D、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抑扬顿挫。 学习“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5、 ”A、这条春联是描写什么的?你从哪里感受到祖国的欣欣向荣?B、用这句春联来形容我们富阳这几年的变化再合适不过了!你能联系实际来谈谈我们家乡欣欣向荣的景象吗?(生从风景和建设两方面说。 )C、用自豪、高兴的语气来读读这副对联。还有的两幅春联请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来自己与同桌学习。3集体交流。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结合自己的家庭谈谈)符合你家吗?请站起来自豪地读一读。希望能有这样幸福家庭的同学也满怀希望地读一读。 “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说说意思,指点学生岁寒三友:松:长春不老,有寿比南山(不老松)之说,竹:虚怀若谷,梅:孤傲不屈。 (师生共同探讨) 。岁寒四友由生说。四、

6、了解春联特点1、请再仔细读读这几句春联,你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请学生朗读二、三小节。把写出它特点的句子画下来。2、学生交流: 对仗A、明白对仗了吗?请开始质疑的同学读读“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说一说, (自己问题还给自己解决)明白了对仗特点:字数相等,词类相当。 (师点击鼠标出示相对的词) ,现在也明白了舒眉的意思了吧?(有同学作舒眉状,质疑生也明白了,是舒展眉毛、心情舒畅、眉开眼笑的意思。B、自己说一说刚刚学过的春联的对仗。 C、说起对仗,王羲之有一个妙书春联的故事,听说过吗?(一生激动说“我知道!我知道!” )生说故事。师板书: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

7、小结:对联的对仗,从句意上讲,有正对、反对、串对之分。正对,上下联内容同一,意境一致,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反对,上下联内容相对或相反,如“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 ”串对,又叫流水对,上下联内容连贯,语序不可倒置,如“春种满田皆碧玉,秋收遍野尽黄金。 ” 声律春联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要(讲究声律美) ,读起来(抑扬顿挫) , (和4谐动听) 。你愿意用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它的这个特点吗?读文中的五幅春联3、同学们,开卷有益,读春联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如果下功夫背诵一批名联,就能帮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声律美,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妙。请欣赏(播出音乐、画面背景

8、下的几副春联。 )五、共享春联资料。1、前几天,老师请同学们搜集了名联,现在可以在小组中交流,待会儿以组为单位推荐三五副与大家共享。也可以选择合适的写在贺卡上送给你的伙伴。 2、集体交流,随机点评。 (一生提到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师指出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副春联,五代时写的。一生提到了“尊师爱生风尚美,勤学苦练气象新”师问:“你们说说这副对联送谁最合适?” (送给我们老师和同学。 )指名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春联,想送给谁,祝愿他什么?今年过年,咱们五(5)班也想贴春联,这里有我们班小书法家俞迦丽和姜祺炜写的两幅春联,请同学们读一读,帮着选择一下哪副春联合适:(教师在黑板上挂

9、出两幅大红春联) 山清水秀风光好 人寿年丰喜事多学海无涯勤可渡,书山万仞志能攀(生选第二幅,并说了理由。 )下课后请班长张贴在门上,增添喜气,勉励大家。还有一幅谁表现最好就送给谁。 (生精神为之一振,作明显认真状。 )3、老师这儿有一些春联需要大家帮助,你能帮我对一对吗?小组对对子。出示星级题。一星题:两人土上坐, ( 一日月边明 ) (日、月、一、边、明)二星题: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两面枝)或(傲骨梅无两面花)三星题:( ) , ( ) 。 (可以出上联请人对下联)54、学生对,请他们说说理由。六、

10、课外拓展 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随着春联在明代的兴盛,后又由春联演变出寿联、挽联、贺联、名胜联、殿堂联、行业联、徐赠联真正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烂的明珠。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就有很多地方特色的对联,请同学们课余考察收集,体会中国的语言文字趣味无穷,中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反思:“民族语言积淀民族的行为方式、民族文化、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是民族主要的标志,也是民族的黏合剂。学习民族语言,有利于增强对民族的认同感、归宿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语文教育正是这样的课程: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传承文化,培养人格,促进人的社会化,提高人的 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这节课是以苏教版第七册

11、课文春联搭建学习的平台,走进春联,走进民俗文化的,从课文中了解中国春联的大致内容和春联的一般特点,反复品读语言文字,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秘,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母语的思想感情,交流课前搜集的春联,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后的实践伸展活动更是让学生体会中国民俗文化的趣味无穷和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这节课,努力从情字入手。“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使学生能热

12、爱祖国语文,有学习的自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1、 从情境中唤起。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 ”短时间的导课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节课,采用情境导入,教室的布置, 好日子的播放,鞭炮燃放的喜庆都唤起了学生强烈6的情绪体验和情感反应,春节到了,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情境,带着期待去了解春联。整节课出示文中的春联又是带着民族文化气息 ,给学生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古朴素雅的画面背景,淘气又可爱的小孩身着民族服装,提着鞭炮,而对联又是在条状大红底上出现的,形式、写法与真对联无异,如身临其境 ,更有配乐、配画面的

13、对联欣赏,更让人感到美仑美奂-2、从朗读中唤起。我国文学以抒情性强而著称于世,中国的诗歌代表了中国的艺术精神,可以说,在朗读中体会春联的对仗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当,在朗读中体会春联的声律美:抑扬顿挫,和谐动听,在朗读中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领略春联的精妙之处,同时增强预感,以声传情。学生自读、互读、集体读,甚至背诵,读得充分也有感情,但我总带有遗憾,那就是我没有抓住机会在“抑扬顿挫”这个点上做好文章。回顾片段:生 1:“仰扬顿挫 ”我不懂。 (该生把“抑” 读成了“仰”。 )部分生:是“抑 扬顿挫” 。(部分同学笑着纠正读音。生 1 也不好意思笑了。 )师:谁能帮助他?(学生摇头。 )师:抑指

14、声音降低,扬指声音上扬, 顿是指(停顿)(生抢答),挫指(挫折)(又一生答)转折,文中就是指读对联讲究声音轻重缓急,高低有变化,有停 顿和转折。谁能抑扬顿挫地读一幅文中的对联?)生一读,没有读出来。生二读,还是没读出来,生三稍好一点。师:方姝荻,你来读。 (此生年级演讲一等奖),恩,感觉抑扬顿挫了。 (其实仍欠火候。 )生齐读。失败在哪里?追究原因,学生已经很努力了,问题出在我身上,我没有学生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既然前两个学生读不到位,这读就是一个难点,毕竟是小学生对联与他们有很大的距离,此时我如果能放开,学着老夫子摇头晃脑、闭上眼睛,陶醉般有韵味地读一遍,问题就不成问题了。但我胆怯了,

15、因为后面7有好多老师听课,多难为情。于是整堂课的以读导情都带着缺憾。3、从体验中唤起。“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 ”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感悟,激发情感,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联系生活实际,激情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在这节课中,特别是领悟春联的内容时,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学习“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学生在头脑中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围绕生机勃勃的景象说)生 1:我仿佛看到了大地一片绿油油的小草,有许许多多的红色的杏花,生 2:我仿佛看到了世界一片生机,小草翠绿, 鲜花盛开。生 3:我仿佛看到了春回大地,一片美丽的春光。学习“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

16、州百业兴。 ”用这句春联来形容我们富阳这几年的变化再合适不过了!你能联系实际来谈谈我们家乡欣欣向荣的景象吗?生 1:富阳这几年变化很大,建了郁达夫公园,恩波广场、 东吴公园,很美。生 2:富阳交通越来也发达,320 国道新修好后,又有杭千高速公路。生 3:富阳这几年工业发展很快,有很多造纸厂, 电缆厂,技 术很先进。生 4:富阳环保搞得很好富春江水越来越干净了,我们农村老家山清水秀,也很讲文明讲卫生。“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结合自己的家庭谈谈)师:符合你家吗?请站起来自豪地读一读。 (部分同学没有读,大概家庭状况与对联有距离。师:希望有这样幸福家庭的同学也满怀希望地读一读。假如

17、没有充分的体验,也就没有课堂这精彩的感悟,没有这喷发的情感了。4、从实践中唤起。8“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 ”“语文又是母语教学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荀子说得好:“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从课前的收集春联到课后的在生活周围寻找有地方特色的对联,体会中国的语言文字趣味无穷,中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都为了一个情字,那就是爱祖国语言文字之情,爱中国民俗文化之情,爱中华民族之情!从

18、陈婉纱同学的实践记录可见一斑:寻找鹳山上的语文今天下着朦朦细雨,这给美丽的鹳山又增添了几分典雅之美。雨中的鹳山,仿佛一位蒙着面纱的少女,那么高贵,那么宁静。我和 妈妈撑着雨伞,漫步在细雨中游览了整座鹳山。第一站:春江第一楼这座古楼静静地立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里。我们来到楼内,一眼就看到了几副楹联:“烟嶂万重天外绕,云帆千片望中来 ”、“山川竞秀云物美,世界常新天地宽”、 “江上青峰江下水,远山云影小楼灯 ”。看了 这几副对联,马上把我带入了一个青山碧水、如诗 如话的美境。你说呢?第二站:双烈亭穿过弯弯曲曲的小径,我们来到“双烈亭”。这是为纪念郁氏兄弟而建造的亭子。亭子的柱子上有两副柱联:“ 劫后湖

19、山 谁做主,俊豪子弟满江东”、 “莫忘祖逖中流楫,同领山亭一钵茶”。这两副对联 是俞平伯、 赵朴初集郁氏兄弟诗作而成。和描写风光的对联不一样,这两副对联显 得雄壮有力、气 势磅礴。仔细研读,你就会发现字里行间都透露了一股爱国的情怀。9第三站:龟川阁我们我们继续行啊,行啊,来到了“龟川阁” 。“龟川阁”是一座临水的颇具文化意味的三层小楼。 这儿也有好 对联:“渔火平沙远,晴光黛色新”、 “龟游水面波光碎,月映江山璧影双” 、“大化有秋,共此明月;小康在迩,何与神 龟” 、“祠宇重新鹳岭春江添胜迹,风骚 各领石渠宝笈播清芬 ”。大家都知道的春江八景中的“龟川秋月”说的就是这儿。秋静月朗这夜,水面上

20、 闪耀着万点银光。注目远视,仿佛有无数只大龟浮波水面,在尽情地咂吸着水中月影。 这儿太美了!第四站:澄江亭然后我们来到了“ 澄江亭”。那儿有对联:“地耸石根迎碧落,天移砥柱立中流 ”、“半石浮鼋波影百,一沙横鹚树 痕青”。这座亭子不怎么有名,但也是风光旖旎,美不胜收。第五站:览胜亭最后,我们来到了览胜亭。哎呀,这里的对联写得也是一个字 妙!“一江白练浮天阔,万叠青螺入野低 ”,你瞧!美吧。不知不觉,一个下午过去了,我望着细雨中的鹳山,不禁大声赞叹:“鹳山,你真是我们富春江畔的一颗美丽的夜明珠;鹳山,你是一座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山,我为家乡有你而感到骄傲!”参考文献: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

21、践 肖锋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9 月第 1 版10语文课程新探 陆志平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6 月第 1 版后附若干对联和王羲之妙书新春联故事若干对联:江山如画 大地如春山河增秀色 天地播春晖冬去山明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山清水秀风光好 人勤年丰喜事多含笑腊梅唤醒奇葩千树 溢香春笋挺起翠竹万竿冬去高天万物复苏 春回大地一派生机山明水秀处处皆春色 年丰岁余人人尽笑颜 年年过年年年不虚度 岁岁别岁岁岁勿蹉跎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西湖)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两面枝大路通南北,小店卖东西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

22、 ,春香秋香 二人土上坐 一月日边明 11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王羲之妙书新春联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从山东老家移居到浙江绍兴,此时正值年终岁尾,于是王羲之书写了一付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是: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付,让家人再贴出去。这付写的是:莺啼北星,燕语南郊。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付,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付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付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夜色溜走了。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