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新石器时代的基本特征。中国大约在前 1 万年就已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于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区别,大致分为三大经济文化区: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包括黄河中下游、辽河和海河流域等地,这里是粟、黍等旱作农业起源地,很早就饲养猪、狗,以后又养牛、羊等。水田农业经济文化区,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岭南地区农业则一直不发达,渔猎采集经济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可划为一个亚区。本区很早就种植水稻,是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早期饲养猪、狗,以后陆续养水牛和羊。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包括长城以北的东北大部、内蒙古及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面积大约占全国的 23。这个区域除个别地方外基本上没
2、有农业,细石器特别发达而很少磨制石器,陶器也不甚发达。上述除第区因考古工作不够深入难以分期外,前两区大致可分为 4 期 :早期约当公元前 10000前 7000 年,以华南的洞穴遗址和贝丘遗址为主,有少量磨制石器和陶器,农业已有萌芽,个别地点已会养猪。中期约当公元前 7000前 5000 年,华北的磁山文化等已有较发达的旱地农业,种植粟、黍,养猪,并有较发达的磨制石器和陶器;华中的彭头山文化(见彭头山遗址)等已栽植水稻,养猪和水牛等,磨制石器尚不多见 ,陶器则比较发达 。晚期约当公元前 5000前 3500 年,华北主要是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农业进一步发展,有较大的聚落,如半坡和姜寨等(见半
3、坡遗址,姜寨遗址) ,流行多人二次合葬,发达的彩陶是一大特色。华中主要是河姆渡文化和大溪文化等。河姆渡文化有极为丰富的稻谷遗存和骨耜等水田耕作农具,大溪文化中房屋建筑往往用稻壳掺泥抹墙,陶器胎壁内也掺有大量稻壳,表明稻作农业已有很大的发展。最后一期是铜石并用时代(也可不归入新石器时代) ,约当前 3500前 2000 年。这时华北主要是山东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华中主要是良渚文化和石家河文化。这时已普遍出现小件铜器,有了中心聚落和最早的城址,如山东章丘城子崖城址,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湖北天门石家河和湖南澧县城头山的城址等。房屋建筑中出现分间式大型建筑,开始用白灰和土坯抹地、筑墙。陶器普遍采用
4、轮制,出现大量的精美玉器,石器中钺、镞等武器明显增加。墓葬出现两极分化,大墓往往有棺有椁,有丰富、精美的随葬品;小墓则既无葬具,多数也没有任何随葬物品。良渚文化中甚至出现大规模的人工堆筑的贵族坟山。这种物质财富的增加和贫富与社会地位的两极分化 ,预示着文明社会行将来临(见中国文明起源) 。2、中国新石器时代研究简史。3、安特生,李济,梁思永,苏秉琦。安特生(18741960) ,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生于 1874 年 7 月 3 日,卒于 1960年 10 月 29 日。毕业于乌普萨拉大学,获博士学位。早年数次参加极地探险,曾任万国地质学会秘书长。1914 年受聘任中国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顾
5、问。在中国从事地质调查和古生物化石采集。1921 年发掘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发现仰韶文化,揭开中国田野考古工作的序幕。后到甘肃、青海进行考古调查,发现遗址近 50 处。受材料局限,提出过中国文化西来说;后自己有所纠正。他对周口店化石地点的调查,促成了后来北京人遗址的发现。归国后任远东古物博物馆馆长。李济(18961979)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字济之。湖北钟祥人。生于 1896 年 7 月 12日,卒于 1979 年 8 月 1 日。清华学堂毕业后,留学美国哈佛大学,读人类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1924 年开始田野考古。1926 年,李济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此为中国学者最早
6、独立进行的考古发掘。后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领导殷墟等地的发掘工作走上科学轨道,造就出中国第一批水平较高的考古学者。1938 年被推2选为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名誉会员,1948 年被推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1972 年,在台湾省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1946 年还参加中国政府驻日代表团工作,索回日本侵华期间掠去的中国文物。他主要致力于殷墟陶器、青铜器的研究。著有西阴村史前遗存 、 殷墟器物甲编陶器上辑、 李济考古学论文集 等。又与他人合著有古器物研究专刊 。梁思永(19041954)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梁启超次子。广东新会人。曾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考古学和人类学,获硕士
7、学位。归国后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积极推动中国田野考古科学水平的提高。50 年代后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梁思永参加过殷墟发掘工作,主持侯家庄商王陵区的大规模发掘;又首次从地层学(见考古年代学)上判定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还发掘城子崖和两城镇遗址,对龙山文化进行综合性研究。他主持编写的城子崖 ,约 12 万字,全面报导 19301931年两次发掘城子崖遗址的资料及研究成果,于 1934 年出版,是中国第一部田野考古报告集。所著论文,收入梁思永考古论文集 。苏秉琦(1909 ), 中国考古学家。1909 年 10 月 4 日生于河北高阳。1934 年毕业于北平
8、师范大学历史系,19341949 年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49 年至今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521982 年兼任北京大学教授、考古教研室主任。1979 年后先后当选为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和理事长。1983 年任命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1934 年起苏秉琦曾在陕西关中进行考古调查,发掘宝鸡斗鸡台墓地。50 年代后参加辉县发掘,并先后主持洛阳中州路,邯郸涧沟、龟台,洛阳王湾,陕西泉护村、元君庙(见元君庙墓地)的考古发掘。他一贯重视考古人员的培养和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探索。在中国第一个考古专业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主持工作 30 年,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并亲自授课,
9、培养出一大批卓有成就的考古学家。是中国较早注意类型学(见考古年代学) 的运用,并在这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学者。他为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考古学体系,提出区系文化类型理论及重建中国史前史与古代历史的意见,对全国考古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著作有瓦鬲之研究 、 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和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 。严文明。1932 年生,1958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国文明的起源研究。研究论文、著作或成果:1.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 1989;2.中国通史(二):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3.略论中国文明的起源 文物 ,1992 年
10、1 期4、考古学资料的分类。5、考古学资料的基本特征。6、考古学的研究体系。7、什么是考古学文化。用以表示考古遗迹中(特别是原始社会遗迹中)属于同一时期的有地方性特征的共同体。同一文化的遗存,有着同样形式的工具、用具和相同的制作技术等。 考古学文化的名称,大多以第一次发现的典型遗址的小地点命名,如“河姆渡文化“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等。也有以该文化中的某一具体特征性的遗物来命名的,如“细石器文化“、“印纹陶文化“等等。后一种命名容易以片面的特征代替整个文化的特征,同时,这种个别类型的特征遗物,还可能分属于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因而近年来这种命名方法已逐渐为人们所淘汰。38、考古学文化的定
11、名。9、区系类型学说。年,高龄的苏秉琦先生和殷玮璋先生合作发表了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 ,明确地提出了区系类型学说,将中国大地上的史前文化特别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在准确划分文化类型的基础上,在较大的区域内以其文化内涵的异同归纳为若干文化系统。这里,区是块块,系是条条,类型则是分支。 ”(一集,页) 。换一种说法,一个较大地区之内的数个考古学文化,不论它们是同时共存或者不同时共存,都可以通过对其物质遗存的类型学排比而被放进一个更高的框架中加以考察,既考虑它们具共存关系时的性质,也考虑它们不共存时相互之间可能具有的演替关系。这一较大的文化区域的甄定,不但完全是建立在它所包含的各考古学文化的内涵
12、和文化因素的异同比较即类型学研究上,其内“区”与“系 ”的研究,也仍然是建立在对它们的逐级分支和逐级的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之上,类比同时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向上依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逻辑规律而展开。10、聚落形态研究。11、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2、环境考古。人类是生活在环境中的,自然环境(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 、生物环境(植被、动物群、昆虫、微生物等)和人类是人文生态系统中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三大要素。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自然环境和生物环境为人类提供着生存条件,环境的改变对古代人类的生活和行为的改变具有强烈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而人类的活动反过来又在不断地改造着自然环境的面貌和生
13、物环境的构成。因此,复原古代环境和了解其变化规律对考古学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由此形成了环境考古学这一研究领域。环境考古学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了解古代环境变迁与人类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认识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解释人类文化的发展与过程。由此可见,环境考古学应该属于考古学的研究范畴,是考古学的分支。环境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环境因素,其中涉及地质学、地貌学、水文学、气候学、植物学、动物学等不同的研究领域,因此环境考古学是一项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在研究手段上乃至研究人员的组成上都是多方面的。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必然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然而,
14、在一个由特定地质环境构成的区域内,气候是形成环境的主导因素,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区域的土壤性质、水域面积、水网分布、植被类型、动物群组成等,因此一个综合的环境考古学研究项目一般是以对古代气候变化规律的研究为中心。例如,通过孢粉分析方法或对其他植物遗存的研究复原古代植被,进而了解古代气候的变化情况。再如,通过对古代动物群,特别是其中那些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的小动物遗存的研究,分析古代气候的变化规律。其他与古代气候变化相关的变化,比如海平面的升降、海岸线的变迁、河流的改道、土壤性质的改变等,也都是我们了解古代环境变化规律的重要内容。对环境考古学而言,了解古代环境变化是为了认识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5、。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环境因素的改变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古代人类的生活。例如,植物和动物是人类的两大食物来源,一个区域内的植被和动物群的变化将会直接影响到当地人类的食物取向,并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生产方式。再如,古代人类的居住场所大多选择在水4源的附近,因此水域面积的变化以及河流的改道是导致人类聚落形态变化的因素之一。其他方面的例证还有,由于海平面的下降造成的陆桥与早期人类大迁徙的关系,与海平面升降直接相关的海岸线的变迁对人类获取海洋资源的影响,等等。总之,如何将环境研究与考古学研究紧密结合是环境考古学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运用各种手段对古代生态环境进行复原应以解决考古学的问题为目的,这是环境考
16、古学有别于其他环境科学的地方。13、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及其对中国新石器文化演变发展的影响。14、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15、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区系。16、新石器文化的“多元一体性” (相互作用圈)17、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经济文化类型及其分布。 18、新石器时代聚落的演变和发展。19、目前发现最早的陶器。20、仙人洞、吊桶环和玉蟾岩。21、南庄头。22、稻作农业的起源。23、华南洞穴遗址。24、兴隆洼遗址和兴隆洼文化。中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喇木伦河南岸和辽宁省辽西地区。年代约为公元前 6000前 5000 年。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石制
17、工具多是打制的,石器种类包括有肩锄、斧、锛、磨盘、磨棒等。陶器较厚重,烧制火候较低 ,陶质疏松,以装饰压印的网格纹和“之”字形纹为特征,多罐、钵类陶器。住房为半地穴式的方形或长方形建筑,排列有序。在兴隆洼发现聚落遗迹,有十多排房屋,每排 10 座左右,屋内有圆形灶坑,环绕聚落有一条防御用的沟壕。从该文化中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玉器之一:一座墓葬中死者两耳处各有一件精美的玉玦。还有的墓用两头整猪随葬。25、老官台文化、磁山遗址与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老官台文化,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在陕西华县老官台遗址发现而得名。但该遗址内涵贫乏,后来发掘了规模较大、同类遗存内涵丰富的甘肃秦安大地湾
18、遗址,一般改称老官台文化为大地湾文化。其年代距今 80007000 年,主要分布在陕西、5甘肃省境内的渭河流域。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原始农业为主,种植黍等作物。生产工具有石刀、石铲和石斧等。制陶业很原始,采用泥片敷贴法。陶器以圈足碗、彩陶钵与筒腹三足罐最具特点。住房是圆形的,为半地穴式建筑。储藏东西的窖穴亦是圆形。居民死后埋入长方形土坑墓,随葬陶器等物品。该文化的发现,对了解渭河流域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有重要意义。磁山文化,中国华北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在河北武安县磁山发现而命名。1973 年发掘。年代约为公元前 5400前 5100 年。居民经济生活以原始农业为主,农作物有粟。以石镰、石铲
19、、石刀、石斧与柳叶形石磨盘为生产工具,石磨盘附有三足或四足,造型独特。饲养狗、猪等家畜,兼事渔猎。制陶业较原始,处于手制阶段;椭圆口盂、靴形支座、三足钵与深腹罐等为典型陶器。陶器表面多饰绳纹、篦纹及划纹等。住房是圆形或椭圆形的,都是半地穴式建筑。储藏东西的窖穴发现较多。该文化与裴李岗文化关系密切,有人把两者连称为“裴李岗 磁山文化”。其发现,填补了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缺环。 裴李岗文化,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因 1977 年首先发现于中国河南新郑裴李岗而命名。年代距今 80007000 年。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境内。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粟等作物,以磨制带锯齿石镰、石锄
20、、鞋底形石磨盘与石磨棒等作为农具。制陶业比较原始,采用手制;三足钵、月牙形双耳壶、三足壶和鼎等陶器在造型上别具风格。住房是方形与圆形的,都是半地穴式建筑。有储藏东西的圆形窖穴。人死后埋入氏族公共墓地,皆长方形土坑墓,多有陶器与石器作随葬品。该文化与磁山文化关系密切。其发现填补了中国早期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缺项。26、后李文化、北辛文化。27、河姆渡遗址和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 1973 年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而得名。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并越海东达舟山岛。分早晚两个发展阶段,年代约为公元前 5000前 3500 年。该文化成就突出,其发现首次证明,长江流
21、域同黄河流域一样存在灿烂古老的新石器文化。该文化种植和饲养经济比较发达。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籼稻遗存,是世界上较早的人工栽培水稻。当时用鹿或牛的肩胛骨制成骨耜,凿孔穿绳绑上木柄,用来翻土耕作;收割使用石刀,舂米使用木杵。猪、狗或许还有水牛已被驯养为家畜。渔猎仍占重要地位,人们用骨镞、木矛、骨鱼镖狩猎捕鱼,用骨哨模仿动物鸣叫诱捕猎物,并可能乘用舟楫进行捕捞。原始手工业发达。陶器基本上用手工制作,晚期出现用慢轮修整陶坯。流行夹炭黑陶,配有支脚的陶釜是常见的炊器。有打纬刀和卷布轴出土,证明已用原始腰机织布。制骨手工业兴盛,虽然只有石斧、石锛、石凿等原始工具,木作手工艺却很成熟:木制品数量多,建筑物木构
22、件常以榫卯相接,地板用企口板密拼。发现一件木碗,外面涂着红漆,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漆器。艺术创造很出色,如双鸟朝阳象牙雕刻、双头连体鸟纹骨匕、稻穗猪纹陶盆和陶塑小猪等,都雕制得朴素美观。房屋建筑具有南方多雨潮湿地区特点,盛行高架的干栏式建筑;也有普通地面式房屋。人们已会打井,井壁用木框架支护,井上盖有井亭,这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水井。人骨鉴定表明,该文化居民既有蒙古人种特征,又带有现代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特点,与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居民属于不同族群。河姆渡遗址,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浙江余姚罗江乡渡头村北。面积约64 万平方米。1973 年 6 月发现,1973 年和 1977 年浙江省
23、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浙江省博物馆进行发掘。文化层堆积厚约 3.7 米,共分 4 个文化层。据碳 14 测定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 5000前 3500 年。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姆渡遗址的房屋,在许多建筑构件上已采用了榫卯套接技术。墓葬共发现 27 座。无墓坑及葬具。葬式有侧身屈肢和仰身直肢,随葬品以釜、豆等陶器为多,少见生产工具。出土遗物 6 千余件。骨器约占半数,石器大多留有明显的打制痕迹,木作工艺较发达,陶器以夹炭黑陶为主,夹砂灰红陶次之,手制,多平底器和圜底器。另外,还出土有大面积的稻谷堆积,反映了当时人类生产活动的深广范围。遗址中发现的装饰艺术品
24、有用砩石和玉制作的玦、璜、管、珠等人体装饰品,也有以阴刻几何形、动植物图案装潢的炊器、盛储器、生产工具柄部和建筑构架,还有一批木雕鱼,陶人头、猪、羊、鱼等以及用象牙制作的鸟身匕形器和双鸟朝阳蝶形器等。28、彭头山文化。中国长江中游洞庭湖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湖南澧县。1988 年发掘。年代约距今 8000 多年。发现方形地面式和不规则圆形半地穴式房屋残迹,以及以二次葬为主的墓葬。石器包括细小燧石器、大型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 3 类。制陶工艺原始,采用直接捏塑和泥片贴塑两种制法。陶器均为红色,绝大多数用稻壳末或其他有机物作搀和料。反映当时经济生活以采集渔猎为主,稻作农业还处于辅助地位。在澧水下
25、游集中分布着与彭头山遗址同类的遗存,已命名为彭头山文化,这是长江流域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文化,也是中国已知最古老的稻作农耕文化遗存。29、仰韶文化的分期特征。30、姜寨、庙底沟、大河村、西山、大地湾。姜寨遗址,中国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遗存为主的遗址。位于陕西临潼临河北岸。19721979 年发掘。发现半坡类型的原始聚落遗迹。半坡类型的年代为公元前4600前 4400 年。聚落遗存保存得较完整,由居住区、陶窖场和墓地组成。居住区周围有天然河道和人工壕沟环绕,中心有大广场。广场周围分布着房子 100 余座,分为 5 个建筑群,每群包括一座大房子与若干中小型房子,均朝向中心广场。居住区内还有
26、窖穴、牲畜圈栏和儿童若干瓮棺葬等,房屋有圆形和方形的,屋内设有炉灶。此聚落是由若干氏族组成的部落的居住地 ,反映出当时氏族社会的组织结构。墓地位于居址东边,共发现墓葬 600 余座,以单人葬为主 ,也有合葬墓,墓内有陶器等随葬品。遗址中出土的彩陶别具风格,陶盆内画有对称的鱼、蛙、人面等像生性花纹,形象逼真。一件鱼鸟纹葫芦瓶,形式新颖,花纹美观,极为罕见。一座墓内出土一套绘画工具,包括石砚、研磨棒与黑色矿物颜料等,对探讨彩陶绘画工艺弥足珍贵。遗址中还有史家、庙底沟和半坡晚期类型的遗存。庙底沟遗址,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河南陕县庙底沟村。19561957 年发掘。年代为公元前 39
27、00前 2780 年。发现仰韶文化的方形房址、窖穴和石器、陶器等,陶器中的彩陶碗、曲腹盆、双唇口尖底瓶与蛙纹和植物纹彩陶器为代表性器物。还发现早期龙山文化(见龙山文化)遗存 ,有圆形房子、氏族公共墓地及罐、盆、鼎、斝等陶器,陶器具有从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特点。该遗址的发现,为确定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的继承关系提供了重要证据,在中国史前考古中是一项重要突破。大河村遗址, 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在河南省郑州市大河村。19721975 年发掘。遗存分属于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秦王寨类型及早期龙山文化,而7以秦王寨类型为主。秦王寨类型的遗存包括房址 21 座,形制有方形或长方形的单间房
28、 ,也有套间及多间相连的连间式建筑。 陶器有彩陶盆、罐、鼎、大口尖底器等,特征鲜明;彩陶花纹约有六角星纹、太阳纹、 纹、X 纹等,也别具特色。有人以这里的遗存为代表,将秦王寨类型改称为大河村类型。陶器中的背水壶、尊和锅,分别与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类似,表明此处当时与邻近地区存在密切的交往。大地湾遗址,中国黄河上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甘肃秦安县邰店村。19781985 年发掘。距今 78004700 年。 发现有新石器时代不同时期的房址 240 座及窖穴、陶窑、墓葬等。出土物共 8000 多件。遗址中包含四期文化遗存。一期为早期新石器文化,出土圈足碗、三足钵和筒腹三足罐等典型陶器,称为大地
29、湾一期文化。二期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相似,三期相当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四期兼有庙底沟类型文化因素和马家窑文化成分,相当于马家窑文化的石岭下类型。出土的大型平地起建房屋遗迹十分罕见。其中一座为长方形,屋内面积达 130 平方米。包括主室、东西侧室、后室和房前附属建筑,为木骨泥墙房屋,居住面使用人造轻骨料,近似现代坚硬的混凝土。整个建筑结构复杂,规模宏伟,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建筑史有重要价值。该遗址内涵丰富,对建立陇东地区古文化发展序列有重要学术意义。西山,31、仰韶文化聚落与社会的演变发展。32、大汶口文化的分期特征。33、花厅、大汶口。花厅遗址,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遗址 。位于中国江苏新沂。年
30、代约为公元前3000 年。19531989 年先后三次发掘,已清理墓葬 80 多座,其中有大墓 10 座。墓葬大多为长方形墓坑,大墓随葬品有多达上百件的。随葬品以陶器和玉器为主,也有石器和骨器,部分墓用猪、狗陪葬。陶器多具有大汶口文化的特征,在陶器中的贯耳壶、 “丁”字形足的鼎、阔把杯,石器中的有段锛及玉器等,又与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的同类器物相同,表明这里在当时与太湖流域有密切来往。大墓中用婴幼儿和少年人殉葬,说明当时部落首领人物死后使用人殉已成为通行的礼俗。而小墓的墓坑窄小,有的墓仅有 1 件随葬品,与大墓形成鲜明对比,又反映出当时贫富对立已很严重。大汶口文化,中国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
31、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及江苏省淮北地区。包括北辛文化和龙山文化。年代为公元前 4300前2500 年。经济生活 大汶口文化的农业生产,以种植粟为主。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也从事渔猎和采集。生产工具有石制的斧、铲、刀、镞,骨角制的锄、鱼镖、鱼钩和镞等。制陶业较发达,小型陶器开始用轮制法生产。陶器以三足器、圈足器和平底器较多, 也有圜底器,主要有鼎 、豆、觚形杯、壶、高柄杯和鬶等。石器、玉器、骨角牙器和进行镶嵌的手工业也很兴盛,出土的玉钺、花瓣纹象牙筒、透雕象牙梳等,制作精致,工艺水平很高。居民习俗 当时居民中盛行枕骨人工变形和青春期拔除一对侧上门齿,有的长期口含小石球或
32、陶球,造成颌骨内缩变形。还流行在死者腰部放穿孔龟甲,死者手握獐牙或獐牙钩形器。这些习俗为中国其他史前文化所罕见。墓葬与社会 大汶口文化的早期墓葬无葬具,中、晚期出现木椁;早期有反映氏族成员间牢固血缘关系的同性合葬墓,中、晚期有属于父权制确立后葬俗的夫妻合葬墓。在大汶口墓地,1959 年发掘墓葬 133 座,时代相当于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这里的大、中、小8墓差别极大。大墓不但规模大,且常有木椁葬具,随葬品丰富精美,如有洁净的白陶、乌黑而略带光泽的黑陶和优雅的彩陶,还有玉器、石器、象牙器、骨器等。小墓墓坑窄小,有的仅随葬 1 件陶鼎或再加 1 件獐牙。大小墓的鲜明对比,表明私有制产生,已出现贫富
33、分化。在莒县陵阳河、大朱村、杭头和诸城前寨等遗址,还发现刻在陶尊上的陶文,引起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的重视。大汶口文化渊源于北辛文化(见青莲岗文化) ,后继为山东龙山文化。该文化居民的种族,一般认为是中国古代的东夷族。大汶口遗址,中国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镇。面积 82 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 23 米。1959 年发现并由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和济南市博物馆 组织发掘。19741978 年又由山东省文化局组织发掘。考古学界将该遗址的主要遗存及与其相类同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34、崧泽文化。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上海青浦崧泽遗址而得名。主
34、要分布在环太湖地区。该文化上承马家浜文化,后继是良渚文化,年代约公元前 3800前 3300 年。生产工具有穿孔石斧、扁石锛、条形石锛、石凿、骨镞、陶纺轮等;晚期出现石犁状器。居民从事稻作农业,在陶器的羼和料中经常发现稻壳和稻草末。制陶工艺进步,用慢轮修整陶坯的技术已经普及。陶器有鼎、豆、壶、罐等,所采用的压划图案、镂孔和彩绘装饰,十分醒目和美观。流行各种玉石璜,当时作为项饰使用。公共墓地以青浦崧泽和吴县草鞋山的为代表。这两处墓地各分为南北两区,可能分属于两个氏族。墓地中多单人葬,死者一般随葬工具和陶器,有少数墓还随葬作为财富标志的猪下颌骨。晚期阶段出现成年男女合葬墓,透露出当时已产生一夫一妻
35、制的个体家庭。35、凌家滩。36、大溪文化。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四川巫山大溪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峡江地区和两湖平原的一部分。从城背溪文化(见城背溪遗址)发展而来。年代距今约 6000 多年至5000 多年。经济生活以稻作农业为主,在陶器羼和料及房屋遗迹的红烧土中常发现稻壳遗存。 三峡沿江的一些遗址中,鱼骨、蚌螺壳和兽骨较多,渔猎所占比重可能高于平原地区。陶器中篦点戳印纹白陶和薄胎彩陶具有代表性,反映了较高的制陶工艺水平。房屋有圆形半地穴式建筑和圆形、方形、长方形地面建筑。墙壁一般是在夹柱之间编扎竹片或树枝,里外抹泥;居住面下铺有较厚的红烧土垫层以利于防潮。为适应多雨气候,有的房子
36、还出檐或专设檐廊。大溪遗址的墓地集中反映了该文化的葬俗。绝大多数是单人葬,个别为成年女性和儿童的合葬墓。存在十分特殊的仰身跪屈葬和仰身蹲屈葬。有的墓用鱼和龟随葬,规则地把整条鱼放在死者身上、置于口边或垫在臂下,这种罕见的现象当与人们的经济活动和原始信仰有关。37、赵宝沟文化。38、红山文化与牛河梁遗址群。红山文化,中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后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老哈河流域和辽宁省辽西地区。年代为公元前 4000前 3000 年。红山文化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还饲养猪、牛、羊等家畜,兼事渔猎,细石器工具发达;还有磨制和打制的双孔石刀、石耜、有肩石锄、石磨盘、石磨棒和
37、石镞等。陶器以压印和篦点9的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种类有罐、盆、瓮、无底筒形器等。彩陶多饰涡纹、三角纹、鳞形纹和平行线纹。已出现结构进步的双火膛连室陶窑。玉雕工艺水平较高,玉器有猪龙形缶、玉龟、玉鸟、兽形玉、勾云形玉佩、箍形器、棒形玉等。还发现相当多的冶铜用坩埚残片,说明冶铜业已经产生。房址为方形半地穴式,分为大型与小型。当时已出现社会产品分配不均等现象。牛河梁积石冢的大型墓规模大、随葬玉器很多,说明墓主生前居于一般社会成员之上。当时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营建坛庙,牛河梁女神庙遗址经发掘考证,就是红山文化遗址。在喀左的东山嘴遗址,有一座石砌的祭祀建筑基址。它以大型方形祭坛为中心,北翼有两条南北走向
38、的石墙基,南翼有长条形石堆,祭坛前端是石圈形台址和圆形石砌基址。这处遗址中还出土了小型孕妇塑像和大型人物坐像等。根据冶铜业的产生,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及祭祀用大型礼制建筑的出现,有人认为红山文化晚期已进入文明时代(见中国文明起源) ;也有人认为处于军事民主制时期。牛河梁积石冢,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墓地。位于牛河梁女神庙遗址附近、牛河梁山顶上。1983 年起发掘。年代为公元前 3000 年左右。冢作方形或圆形,一般长宽在 20 米左右。常以数座墓组成一个墓群,如牛河梁第二地点就有东西向一行排列的 4 座冢墓。有的冢外有长方形或圆形的石墙围绕,有的在石墙内侧埋一排红陶彩绘筒形器。冢内是用石板
39、和石块砌成的大型石棺。随葬品主要是玉器,如箍形器、猪龙形玉饰、勾云形器、玉璧、玉环、棒形器等;有的死者手中握有玉龟。积石冢的规模和随葬品的丰富,说明墓主生前富有,其地位居于一般社会成员之上。有的墓在侧旁有成行排列的小型墓,随葬品也以玉器为主,但数量较少,一般为二、三件,也有的四、五件。牛河梁女神庙遗址,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位于辽宁西部凌源、建平交界处,牛河梁主山梁的中心部位。1983 年发掘。年代为公元前 3630 年左右。女神庙主体建筑在北,由一主室和若干侧室、前后室组成;附属建筑在南,为单室建筑。庙的顶盖和墙体采用木架草筋,内外敷泥,表面压光或施用彩绘。主体建筑已形成有中心
40、、多单元、有变化的殿堂雏形。庙内的女神塑像,有的镶嵌圆形玉片为眼睛,体型有大小之分,老少之别,似已形成有中心、有层次的“神统”,反映出当时人世间已存在等级差别。庙中还出土动物塑像和陶祭器等。该处是中国已知最早的神庙址,出土的女神像造型准确,形象生动,艺术水平较高。39、辽西地区事前聚落的发展演变。40、龙山时代的基本特征。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类文化遗存的泛称。因 1928 年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遗址的发现而得名。该遗址中常见轮制漆黑光亮的黑陶和薄壁蛋壳黑陶,故曾称为黑陶文化,后改称龙山文化。龙山文化遍布于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各地区文化内涵存在差别,渊源也不相同,实际上不是单一的考
41、古学文化。50 年代后将不同地区的龙山文化冠以省名加以区分,如山东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等。社会发展大体都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41、新石器时代末期的两个阶段。42、新石器时代末期前段诸文化。43、小河沿文化。44、庙底沟二期文化。45、马家窑文化。10中国黄河上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 1924 年在甘肃临洮马家窑首先发现而得名。与仰韶文化关系密切,又称甘肃仰韶文化。年代为公元前 3300前 2050 年。分布范围较广,东起渭河上游,西至黄河上游龙羊峡,北入宁夏清水河,南抵四川岷江流域。共发现遗址 400 多座。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粟、黍等作物。有石铲和带齿边的
42、石刀等生产工具。饲养猪、狗、羊等家畜。制陶业发达,发现有陶窑和大量陶器,仅柳湾一地即出土完整陶器万余件。因分布地域与年代早晚的不同,该文化又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类型。其共同特点是都有精美华丽的彩陶。该文化彩陶数量之多,居中国各新石器文化之首。但各类型的彩陶纹样有所不同。如石岭下类型以植物纹与变形鸟纹为主,马家窑类型以漩涡纹、蛙纹及人物舞蹈纹为代表,半山类型以红、黑相间齿带纹组成的大漩涡纹占主导,马厂类型以圆圈纹与变体蛙纹、人面纹、人像彩塑为突出母题等。陶器中最常见的是带耳平底罐,其他陶器有单耳罐、双耳罐、双耳壶与钵、盆等,都很精致美观。其中一件舞蹈纹彩陶盆于 1973 年在青海大通
43、上孙家寨出土 ,口径 28.5 厘米。舞纹用黑彩绘于内壁。舞者分 3 组,每组 5 人,均头垂发辫,下有尾饰,并肩携手,轻盈移步。画面很有韵律和节奏感,再现了原始人欢乐庆祝的场面。居民的住房多为方形或长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在林家发现房门外另建一个似“门斗”的小间,结构新颖。在蒋家坪发现双套间或多间连间式建筑,其构筑技术较为进步。氏族公共墓地的规模差别很大 ,大者如柳湾墓地有墓千余座 ,小的只有几十座。流行长方形土坑墓,部分为土洞墓,有的用木棺或木椁作葬具,一般都有陶器等随葬品。中、晚期出现反映一夫一妻制婚姻形态的成年男女合葬墓。在马厂类型墓葬中,男性多随葬石斧、石锛、石凿,女性则随葬纺轮等,表
44、明当时已存在男耕女织的分工。居民的人种,经鉴定属于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46、良渚文化和良渚遗址群。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浙江余杭良渚镇遗址群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环太湖地区。年代约距今 52004000 年。良渚文化时期社会生产全面高涨。石制工具主要有三角形犁状器、斜柄钺形器、双翼耘田器、长方形或半月形石刀、石镰等,器类显著增加,有些器形较大。在多处出土了粳稻和籼稻的实物遗存,还在浙江湖州钱山漾等地发现有花生、蚕豆、甜瓜子、小泡瓜子、红蓼、菱角、葫芦、酸枣核、毛桃核等植物籽实,其中有的可能已属人工栽培。竹编、木作手工业发达,竹木器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方面,钱山漾一地即出土整、残竹编器物
45、200多件和不少木器。在历史悠久的麻纺手工业之外,又开辟了丝织手工业新领域,钱山漾出土的绢片、丝带和丝线,是目前中国史前时期最重要的丝织品实物,经鉴定原料都是家蚕丝。琢玉工艺在当时各原始文化中处于领先地位。大至重 6500 克的玉琮、直径 20 多厘米的玉璧,小至玉管、玉珠和玉质镶嵌附件,琢制都很精良。玉器种类在 20 种以上,采用了多种雕琢技法,主题图像是具有神灵崇拜含义的神人兽面复合像(“神徽”) 。有的大墓出土成组成套玉器,玉质玉色相近,可能是利用同一批玉料专项加工的。当时治玉业已成为专门性的手工业部门。制陶工艺也很进步,流行黑色陶器,刻划有纤细禽鸟纹、蟠螭纹的鼎壶及漆绘陶器,是良渚文化
46、陶器中的尖端产品。还发现有数例陶文。聚落在形态和规模上形成等级。良渚镇遗址群在 24 平方千米范围内有遗址三四十处,包括人工堆筑的大型基址、居民点和显贵专用墓地等,具有地区中心聚落的性质。吴江龙南遗址可作为普通聚落的代表:一条古河道由东向西流经村落,两岸有半地穴式房址,北岸筑有一段护堤。在钱山漾出土了木桩、长木、竹席、苇席和大幅树皮等盖房材料,有的遗迹可能是适合于南方地区居住的高架干栏式建筑。良渚文化遗址虽然临近水域,但在多11处见有土井,有的还用大块弧形木板围成井圈,构筑讲究。在浙江余杭墓地、瑶山遗址和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发现显贵专用墓地,是在人工堆筑的土墩或废置的低山祭坛上营建的。一般墓坑较
47、大,有棺椁葬具,随葬有数十至上百件玉器,如玉琮、玉璧、玉钺等。有的大墓中还出现了殉人。一般认为,在良渚文化时期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原始氏族制度瓦解并向文明时代过渡;中期以后可能已处于中国古文明的始创时期(见中国文明起源) 。47、屈家岭-石家河早期文化和石家河遗址群。屈家岭文化,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而得名。年代约距今 5000 多年至 4600 年。分布地区以江汉平原为中心,西至三峡,东到武汉一带,北达豫西南,南抵洞庭湖区并局部深入到湘西沅水中下游。稻作农业是主要经济部门,在建筑遗迹的红烧土中发现有稻壳印痕,经鉴定为人工栽培的粳稻。居民还饲养家畜,兼事渔猎
48、。生产工具有磨制的石斧、石锛、石镰、石镞和打制的凹腰石锄及彩陶纺轮等。陶器中有一种施彩纹具有晕染风格的薄胎彩陶器,精美而富有特色。已发现数处城址,其中湖南澧县城头山的圆形城址,直径约 310 米,外侧有护城河。当时居民的房屋大多是方形、长方形的地面建筑,有红烧土居住面,木骨泥墙或直接用粘土混合烧土渣垒成墙壁。既有单间的,也有套间或各开屋门的双间屋。多间式房屋的出现,显示出建筑技术的进步,同时可能反映了父系家族实行小家庭分居生活的情景。在建房过程中,有时还把整条猪、狗埋在房基下作为奠基牺牲。成年死者多采用土坑葬,儿童用瓮棺葬。安乡划城岗遗址的90 多座墓分南北两区,居首并列的 3 座墓各有随葬品
49、数十件,包括朱绘陶器和朱绘卷云纹石钺等,墓主当是氏族中的上层人物。石家河文化,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群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及豫西南和湘北一带。为承袭屈家岭文化演变而来,年代距今约 46004000年。该文化出现如石家河遗址群那样的中心聚落,由邓家湾、土城、肖家屋脊等数十处遗址组成。当时的经济生活以稻作农业为主。在邓家湾遗址发现了铜块和炼铜原料孔雀石,标志着冶铜业的出现。琢玉工艺崛起,特色鲜明,玉器有人面雕像、兽面雕像、玉蝉、玉鸟、玦、璜形器等,都属于小型玉器。邓家湾遗址的个别地段,集中出土了大批小型陶塑,有的一座坑中竟达数千件之多。所塑有鸟、鸡、猪、狗、羊、虎、象、猴、龟、鳖以及抱鱼跪坐的人物等。这些陶塑可能供原始巫术、祭祀活动之用,邓家湾似为专门产地,通过交换输往各地。石家河文化晚期大小墓差别悬殊。肖家屋脊一座大型土坑墓长 3 米多,随葬品百余件;另一座成人瓮棺中有小型玉器 56 件,居该文化已发现的玉器墓之首。钟祥六合大多数瓮棺内随葬玉石器及玉石料。这些表明人们以玉器为财富。一般认为,该文化已处于原始社会瓦解阶段。48、新石器时代末期后段诸文化。49、 龙山文化。 50、两城镇、城子崖、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