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300581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关于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前苏联著名作家,1904 年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只念过三年书,11 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 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十月革命胜利后,他积极投身于保护苏维埃政权的斗争,成为一名骑兵团的战士。后因身负重伤,转业到地方,不久,他在与洪水的搏斗中,得了伤寒和风湿症,23 岁时全身瘫痪,瘫痪后,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开始文学创作。24 岁,他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双目失明,脊椎硬化。但他依然克服重重困难,1930 年,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

2、的 。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1935 年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的贡献。1936 年 12月 22日,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二、主要内容小说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以 1915到 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为背景,描写主人公保尔从一个普通工人子弟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过程。小说第一部分主要写保尔的少年经历以及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第二部分主要写保尔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下的磨练,写他作为新生活主人的热情及与病魔的顽强斗争。三、作品主题作品展示了苏联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

3、经济恢复时期的广阔社会历史画面,歌颂了苏维埃青年为保卫国家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而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同时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四、主要人物形象(1)保尔出身于贫苦工人家庭,个性倔强,充满青春活力,身残志坚,不畏困难,意志坚定,对共产主义事业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是在革命战争中锻炼和党的教育下成长的共产主义战士。保尔精神: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2)朱赫来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爱憎分明,勇敢机智,沉着有主见,善于领导和组织

4、群众,他在革命斗争中团结了广大的工人,教育了无数的青年,对敌人有火一般的愤怒与憎恨,不屈不挠地和剥削者做顽强的斗争。(3)丽达优秀的共产党员,心地善良,干练勇敢,善于出谋划策,有着顽强的革命意志,爱憎分明,热爱共产主义,憎恨剥削阶级。(4)冬妮娅天真纯朴,醉心于爱情,最后由小资产阶级小姐变成时代落伍者。五、重要情节(1)小说的情节线索:少年保尔的生活和反抗-战士保尔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建设者保尔的忘我工作-与疾病顽强斗争。(2)打消自杀念头 现在,他受了重伤,永远没有归队的希望了,他应该怎样来处置他自己呢?他既然失去了最可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为什么还要活着呢?在现在和在凄凉的将来,他将怎样才能不

5、辜负他的生活呢?用什么来充实这个生活呢?光是吃喝和呼吸吗?只作一个无用的旁观者, 看着同志们在战斗中向前猛进吗?成为队伍的累赘吗?他应不应该毁掉这个背叛了他的肉体呢?朝心上打一枪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以往既然能够生活得不坏,就应当能够在适当的时期结束这个生命。谁能责备一个不愿意做绝望呻吟的战士呢?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的光滑枪身,指头习惯地握住了枪柄。慢慢地抽出手枪来。他大声对自己说:“谁能想到你会有今天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着说:“朋友,这是假英雄!任何一个笨东西都会随时杀死自己!这是最怯懦最容易的出路。活着有了困难就自杀。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你已经尽

6、了一切力量来设法冲出这个铁环吗?把手枪藏起来,永远不要让别人知道你有过这种念头。即使生活到了实在是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能够活下去。使生命变成有用处的。 ”这是保尔面对生命最严峻挑战时的一次内心独白。他被宣布为残废,组织停止了他的工作,生命何去何从?最后他选择了向生命的极限挑战,这些内心独白挖掘了保尔真实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真实而丰满。(3)烈士墓前的沉思 就是这儿,在这个空旷的广场上,瓦利亚和她的同志们被处以绞刑。鲍尔在过去设置绞刑架的地方默默的站了一会儿,然后向陡坡走去。他顺坡而下,来到埋葬烈士的墓地。不知道是哪个有心人,给这小小墓地围上了一道绿色栅栏,还在一排排的墓前摆放了用枞树枝编的花

7、篮。陡坡的上方耸立着一棵棵挺拔的松树,峡谷的斜坡上铺满如茵的绿草。这里是小城的边缘,寂静而冷清。松林在低语,春天的大地在复苏,散发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同志们就是在这里英勇就义的。为了使那些出身贫贱、生来为奴的人们过上美好的生活,他们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保尔缓缓地摘下帽子。悲痛,巨大的悲痛,充满了他的心。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应当赶紧生活,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

8、有可能中断生命。保尔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墓地。这是保尔在烈士墓前的所思所感,这些内心独白给读者打开了通向主人公心灵深处的大门,挖掘了保尔崇高的精神世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和为人民、为国家的独立而奋斗的思想。-“阴郁” 、 “冷清” 、 “松树林轻轻的低语” ,是公墓的环境特征,同时也透露出主人公沉郁悲愤的心绪;“复苏的大地上散发出来的春天新鲜的气味”是季候的实况,又隐喻着烈士们的牺牲换来了新生活的景象。-划线的句子是环境描写,表现墓地的整洁庄严,烘托烈士们献身革命的伟大精神,暗示着活着的战士必将前赴后继去争取革命的胜利。(4)勇救朱赫来在他后面三步远的光景,是一个彼得留拉匪兵,穿

9、着灰军服,两盒子弹挂在腰边,手里端着上好了刺刀的步枪,刀尖儿几乎碰到了那工人的后背。在他那羊皮帽下面,一对眯缝着的眼睛警惕地盯着那被捕者的后脑勺。他那给香烟熏黄了的小胡子翘向两边。莉莎稍微放慢了脚步,走到公路的另一边去。在她后面的保尔这时已经走到大路上来了。当他向右转弯朝家走的时候,他也看到了那两个人。他的两只脚马上像钉在地上一样不动了:他立刻认出了前面那个人正是朱赫来。“原来他就因为这个才没有回家呵!” 朱赫来越走越近了。保尔的心狂跳起来。各种念头一个接着一个地涌上心头,一时茫无头绪。时间太仓促,拿不定主意。可是有一点是明显的:朱赫来这下子完了。 保尔注视着走过来的朱赫来和那个士兵,心里非常

10、乱,想不出主意。 “怎么办呢?” 在最后一分钟,他骤然想起了他衣袋里的手枪。等他们从他身边走过的时候,他就对准那兵士的后背打一枪,这样朱赫来就可以得救了!这刹那间的决定立刻止住了他混乱的思潮。他紧紧地咬着牙,咬得发疼。不是就在昨天朱赫来还对他说过的吗:“为了这个,需要的是一伙勇敢的弟兄”保尔很快地回头看一看。往镇上去的路上空无一人。前面有一个穿着春季短外套的女人独自走着,她大概不会碍事。在十字路侧面的那一条路,他看不见,只有远处通到火车站的那条路上,才有几个行人。 保尔走到公路的一旁。当他们相离只有几步远的时候,朱赫来才看到他 他用那只没受伤的眼睛看看保尔。他那浓密的眉毛颤动了一下。他一认出保

11、尔,就愣得停住了脚步,因此他的脊背触到了刺刀尖儿。 那个押送兵用刺耳的假嗓子吆喝说: “走呀,走呀,别叫我用枪托子揍你!” 朱赫来又迈开脚步。他本来想跟保尔说几句话,但是他没有说,只用一只手作了个打招呼的姿势。 保尔生怕引起那个黄胡子押送兵的注意,就转身走向一旁,让朱赫来走过去,好像他对这两个人一点也不注意似的。 但是,他脑袋里又闪出一个叫人不安的念头:“要是我的枪瞄得不准,子弹也许要打中朱赫来” 但是那个彼得留拉匪兵已经走到他身旁了,这当儿,难道他还能够再想吗? 结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留着棕黄色小胡子的押送兵走到保尔跟前的时候,保尔出其不意地向他扑过去,抓住他的枪,使劲地往地下一按。 六

12、、艺术特色(1)小说刻画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如巧妙地穿插细腻的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丰满感人。 小说利用日记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例:陆军医院的青年医生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在日记)小说中穿插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 (例:烈士墓前的沉思)(2)小说的环境描写出色, (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富于时代特征的社会环境描写)既烘托人物又富有意蕴。 (例:烈士墓前的沉思分析详见前文)(3)小说叙事、描写简洁凝练,语言精炼优美,富有表现力。 (语言特色)(4)自传性与虚构性融合。 (将真实的事件、作者自身经历作为素材,通过想象和艺术加工创造出来的作品。 )(5)笔调雄浑

13、,场面宏大,展现壮阔的时代画卷。(6)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刻画人物,既反映了时代风貌又塑造了典型人物。(7)政论性的文字和抒情插笔相结合。七、读后启示读了这部小说,我明白了每个人都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在正确的目标中去理解人生的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每个人都要有顽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去迎接生活的各种挑战。保尔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应成为青少年永恒的人生坐标。8、如何理解小说的标题?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作品标题时说“钢铁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是在恶劣的环境斗争和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 “钢铁”是指信念、意志、毅力。“烈火与骤冷”在小说中具体体现为艰苦的战争环境,异常恶劣的劳动条件及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 “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 ,意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在同阶级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9、保尔四次死里逃生的经历第一次: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保尔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第二次:保尔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的身边炸响,他的头部受了重伤;第三次: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他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第四次: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这四次“死里逃生”表现了保尔顽强的生命力,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