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研究报告(结题)三河市第六中学“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课题组课题负责人:张启成 执笔人:张启成 我校体育教研组承担的课题“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自2008 年 10 月立项至今,历经二年的研究,现已圆满完成了研究方案中的各项任务:学生的体育技能与身体素质大幅度提高;同时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一种适合初中教学的、切实保障学生的体育技能有效提高的教学模式。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前体育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采取一种标准,一个规格, “一刀切”“齐步走”的方法来对待学生的体育学习,片面强
2、调困难,忽视甚至压抑学生的体育兴趣与体育特长的发展。在传统教材上,以传授竞技运动技术为中心,以技术达标为目的,忽视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忽视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学习及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如果按照传统教学形式授课,很难达到 21 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因此,我们就体育教学进行探讨:从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入手,打破单班教学模式,实行多班男女分组分项教学模式;由单一教师上课,改变为多位教师分专项上课;由一种上课方式,改为必修和限项选修相结合方式上课。本课题的试验已进行了近三年,为更好、更进一步地探索和科学地运用教学模式,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将更深入的探索。 (二)课题研究的理
3、论依据1、 重视个性发展健康发展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近几年来,在我国深入开展的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学生个性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重视并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保证每个学生通过教育获得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质,使其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造就一代充满活力并具有鲜明的个性的新人,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轨的需要,迎新新时代激烈竞争的挑战。然而过去较长时间内,由于我国教育上整齐划一的教育制度, “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要求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健康教育发展,以“应试”为核心的教育体制又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个性来保住少数尖子学生的升学,用一个固定的尺度,框框去要
4、求学2生,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是适应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的遗传基因都是不同的。因而先天禀赋也不同。此外,由于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和生活条件千差万别,后天接受的影响也各异。因此,每个人素质结构在形成和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包括品德,智力的,体力的,审美的等各种素质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组合。让每个人的个性在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的需要。当前要保证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就必须从解决学生个性,发展个性抓起。素质教育中所指出的个性,是作为教育学意义的“个性” ,它不同于一般心理学意义上的个性,也不同于其它范畴的个性。教育领域所界定的个性概念,是指
5、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不止于单纯心理素质方面,其内容包括生理发育(体魄,精力等) ,心理品质(动机,情感,需要,性格,能力等)与社会文化素质(道德,科学文化知识,审美能力等) 。正如苏霍姆林斯所说:“人的个性,都是一种体力,精神力量,思想,情感,意志,性格,情绪等因素组成的极其复杂的合金。 ”因此,人的个性包括身心两方面,个性发展的基本因素一是先天的遗传因素,一是后天环境和教育。为此,通过种种外界环境与教育的因素才能完善个性的过程。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2、 学校体育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的独特作用(1)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其它素质发展的前提和
6、条件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物质第一性的观点,人体是物质基础,是硬件,人的道德,知识,理想,情操,信念和世界观等这些软件,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作为载体,就会失去可靠的物质基础。从发展顺序上讲,首先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才智和品德。即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所说的。 “体育一道,配体育与智育,而德育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 ”“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也。 ”因此,学校体育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就在于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手段,打好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物质基础,为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2) 学校体育是学生展示个性的极好场所社会心理学家认为
7、, “研究个性不能离开活动, ”个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活动是个性存的方式,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个性。学校体育不仅本身包括有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各类体育竞赛等课内和课外的各种活动所组成,而且体育活动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与其它教育活动不同的是学生不是固定在教室里,课桌前的,他们可以在一个广阔的领域里尽情地游戏,奔跑,跳跃,竞赛,并在体育教学和各类活动中扮演着各种不同3的角度,在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同时,他们的个性特征既可以得到充分地展开,又可以在各项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3)学校体育可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个性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其中性格是个性
8、中最主要的心理特征,是区别个性最主要的标志。所谓性格,就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的个性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热情,坚实,果断,有的人冷漠,动摇,懦弱,有的人固执,自信,骄傲,有的人优秀,谦和,自卑。这些性格的形成都与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够发现并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性格,能力与气质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体育的关系更为密切。这种自我意识受个人价值观的支配,可以对周围情况作出判断,并主动地去适应环境。此外,在参加体育活动中,人不仅要投入较高的体力和技能,而且要求有智力,情感和行为的参与,需要反复持续的努力,向各种困难作斗争,可以培养顽强,果断,坚毅和奋力拼搏,
9、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些个特征都是未来社会发展所必须具有的。3、发展学生个性是未来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体育的任务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出,应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之一。学校体育的任务也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实施向多功能,多种任务的发展方向发展。学校体育不仅要完成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学习学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的任务,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健康个性品质的培养。中学学生是人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时期,需要在身体,智力,情感,思想,行为,品质,心理,社会化等方面得到适时的,全面的和谐发展。学校体育应体现出有助
10、于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自我完善的教育宗旨。在学校体育的各项工作中,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打破千人一面的单一局面,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尽快适应目前课程教材改革的需求。体育老师不仅要钻研教材,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了解青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重点应了解自己传授的年级,班级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掌握全体学生的共性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如体型,体重,个性心理特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体教学中给学生以足够的自主权和自由度,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而对不良品质及时纠正,使学生的个性不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11、三)课题研究的内容41、采取先培训后研究的措施,通过专家引领,校本培训,使教师掌握教育科研的相关理论和操作方式、方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形成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理性认识,基本把握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2、构建课题研究模式。 3、采用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推广的研究方式,使课题研究滚动发展。 4、启动课堂研究运行机制,建立规范的课题研究过程,建立课题研究记录和课题研究管理档案。 5、及时进行课题中期结题,总结经验,调整研究方向。 6、按时进行最终结题培训,及时做出工作报告、研究报告等有关结题报告。(四)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任务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研究有效教学策略,建构有
12、效教学课堂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2、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实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式改革,学会并自觉地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3、结合我校实际,进行教和学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大面积提高本校教和学的效率,提高我校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1、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2、有效教学研究有助于提高我校教学质量。3、本课题研究针对我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具体探讨教师应该掌握和运用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索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教师改进
13、教学提供指导。基于上述思考,我校体育教研组于 2008 年 10 月,向三河市教育局提出立项申请,立项课题为: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 。当月,经三河市教育局教科规划领导小组评审,该课题正式被批准立项。 (编号 S082043)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保障1、依托教科室,完善课题组织机构。在学校行政的统一部署下,确立组织机构,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形成了以学校教科室为核心,教研组具体实施,学科成员参与的层次负责制。学校教科室进行了教科研专题系列讲座,内容有课程改革实施纲要 、 计算机基础 、研究性学习 、 与新课程同行 、 教科研基础知识等。课题组每月进行一次关于课题开展情况的研讨,使课题研
14、究工作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52、建章立制,运行有序。为使课题研究工作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学校教科室专门制订了各种制度,如教科室组织条例 、 学校课题管理条例 、 课题评估奖罚制度等。注重教科研的过程管理,采用课题笔记本制,每学年定期举行教科研理论知识讲座、教师学习心得交流会、实验成果汇报会等,并定期进行实验成果汇编,每月底对课题实施情况作一次检查,使课题研究工作规范有序。3、经费到位,设备齐全。学校每年专门拨出实验经费,用于培训教师和各种教科研活动的开支,目前已投入 100 多万元,包括多媒体教室、电脑备课室及教学设备、教科研资料、专业图书、报刊杂志等,图书
15、室藏书达到一类标准,这些都为我们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之路。把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促进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一是充分利用图书室、微机房、校园网等资源;二是进行课件制作的培训和优秀课件的评比工作;三是教师办公专线上网,广大教师积极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及时、充分地获取相关的科学知识。四是教研组全部配置电脑,优化了教师的办公环境,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三、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1、课题实施贯彻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代替不了学生的学,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意识。整体
16、性原则。课题研究要面向全体学生,着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注重技能、非智力因素、自我监控等方面的培养。个体性原则。在实验过程中要允许有个性差异的出现,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经历,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反馈性原则。教学是一个双向的活动过程,存在着反馈的机制。对学生来说,反馈能使他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对学习行为进行调控、修正;对教师来说,反馈可了解教与学的效果,对教学过程不断做出调整,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效能。科学性原则。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遵循现代教学理论,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的实际制定出教学计划和确定探究方法、教学模式,做
17、到既科学又有较强的可操作性。2、课题研究的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以及课堂教学有效6化的有关理论。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转变教育思想,调整教学思路。、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方法。、经验总结法:收集、整理研究成果、资料,包括论文、课件、课例、文件等,进行归纳总结。四、课题研究的过程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 年 9 月至 2008 年 10 月) 收
18、集材料、确定课题、成立课题组、落实人员分工、拟定课题研究方案2、第二阶段:初步实施阶段(2008 年 12 至 2009 年 1 月) 确定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调查报告、教师素质培训、教师探索研究3、第三阶段:深入研究阶段(2009 年 2 月至 2010 年 4 月)公开课、展示课、研讨会、案例、论文等主要进行的工作如下:、加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教育科学研究等专业知识;课题组先后举办了德育资源中的人文关怀 、 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 、问题教学与课程改革 、 关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中的几个问题 、 走进新课程等系列培训。通过学习,课题组成员转变了观念,树立了
19、全新的意识,掌握了从事科研的知识与技能,保证了课题研究的开展。、积极参与,深入开展实践研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课题组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展示一堂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课;主持或参加一次课题研讨活动;撰写一篇课题研究总结或论文;记载一组研究对象的成长档案;把平时的学习、实践、反思组成版块等,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科研含量。、改革备课工作,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组的老师按照课题组的规定,在备课中,对每节课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去确定,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抽象概括中不断得到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
20、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更为了在教学上达到优势互补,我们每学期初,各年级的备课组,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各单元重点、难点章节,由教师们7分头进行精心备课,再把教案印发给每位任课教师,上课教师只需根据自己所任班级的实际修改、调整教学设计,课后认真撰写课后反思,进一步提升水平。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我们加强了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每个学期课题组的成员听课都在 20 节以上,课后与教师共同分析、归纳、总结,研究改进策略。课题组每学期进行两次课堂教学研究,由一人主讲,然后大家依据课题方案进行评价,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每学期进行一次科研课题展示汇报,推出一至二节引路课,在此基础上积
21、极构建新的学习的教学模式。4、第四阶段:结题阶段(2010 年 5 月至 2010 年 6 月) 完成实验报告、论文撰写、教学成果汇编等五、课题研究的成果(一) 、发展学生个性教育的概念 个性教育是指着眼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而实施的教育,是针对人的个性差异,通过一 定的训练和培养,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是主体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研究和建 立个性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将有助于创新教育健康开展。选择优先教学,是对学生自 身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优先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指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出发, 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平衡,激发他们对新的认知 的需要,以学生认知结构水
22、平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引入 或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场面: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 、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以迎 合学生心理爱好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 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 ,逐渐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志向和习惯。开展体育课选择个性教学,让学生自己能创造宜人的学习环境,在体育锻炼中学生会 有意识和无意识地表现自我个性发展的能力,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对学生的个性健 康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23、。(二) 、课堂教学发展学生个性研究的理论依据 个性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先天的遗传因素,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前提。而后天因素有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其中,教育因素在人的个性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1、良好个性的最佳特征之一就是创造性的发展,因此,个性的日益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发展个性的必要性个性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先天的遗传因素,是个8性发展的自然前提,而后天因素有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其中,教育因素在人的个性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个性的日益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目前我国正处在
24、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重要阶段,需要各种不同个性的人们去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其创造才能,这是历史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从个性的形成过程看,马斯洛认为,人的个性发展的最完善、最高级的形式,就是健康的个性。所谓健康的个性,从内部的心理机制来说,是一种与生理和谐发展的个性;从外部活动的效能来说,则是一种富有高度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因此,发展健康的个性十分必要。2、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重要阶段,需要各种不同个性的人们去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其创造才能,这是历史的需要,社会的需要。3、从个性的形成过程看,马斯洛认为:人的个性发展的最完善、最高级的形式,就是健康的个性。所谓健康的个性,从内部的心理
25、机制来说,是一种与生理和谐发展的个性;从外部活动的效能来说,则是一种富有高度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因此,发展健康的个性十分必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新课程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念。因此体育教学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1、必须认真识别每个学生的个性。在体育运动中,学生最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合群与孤僻、好动与好静、善斗与怕事、粗暴与文静都可以一览无遗。对此,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分析。只有在认识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施加引导和教育。2、承认个性差异的存在。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26、,运动能力以及运动量的负荷也不一样。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不应强求一致,而应分类施教。3、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水平程度。在体育运动中,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自我意识,渗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作为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用高尚的社会影响因素作为支配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内驱力,为个性的发展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4、在体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训练。有意识、有目的对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使身心达到最佳状态,以满足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增进身心健康的需要。5、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可能地让他们独立进行活动,9并提
27、供更多的自由,变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被动驱使为主动追求。6、建立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首先应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其次,教材的选用应生动有趣,适合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锻炼自己的性格。六、课题研究达成的效果1.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有明显改变。通过对学生调查,学生对体育的自我意识,对体 育课的态度,都明显优势,无论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其积极性、参与程度都高于 对照班。选择个性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的自我锻炼积极性和自我锻炼能力的 提高,有利于学生运动兴趣激发和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开展个性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满足自己的需求,会自觉地去约束和
28、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因为他们凭借兴趣和爱好来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这本身就是一种主导作用的动机,他们会在行为上自觉地从严要求自己 ,听从教师和教练的正确引导,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投人体育锻炼之中,对自己选择 的内容有自信心和责任感。所以,开展选择优先教学,既利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个性的 健康发展,又利于学生的运动能力的提高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表 1 实验班和参照班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比较上课情绪 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人数 兴奋 一般 厌恶 乐意 一般 厌恶实验班 216 169 47 0 151 53 12对照班 218 89 86 43 86 85 472.满足了学生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在传统的体育
29、教学中,统一的教学内 容、教学方法也几乎统一,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身发展的特征,结果导致学 生在学习时对教学内容感到枯燥、厌烦,并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 于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选择个性化教学,是对学生自身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优先教学, 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出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平衡,以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 引入或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生活展现情10境,以实物演示情境 ,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 境,以迎合学生心理爱好的教学
30、方法,激励学生的情感,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 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逐渐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志向和习惯。选择个性化教学,在强身的同时也注重育心,寓思想品质教育于体育教学之中。3.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体现了教育的生机与活力。选择优先教学充分发挥了让学生自主地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得到了体现。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人,是发展的主导者。学生对某项运动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不需要教师启发和诱导就能自觉地产生主动意识,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让他们通过自
31、身体育运动的实践,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此时有教师适时的示范,讲解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会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提高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4.能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1)、面向了全体学生。体育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体育课程也是为所有学生设置的一门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现代课程的一种新理念。根据调查:所有学生有自己的一个兴趣项目,有 95%以上的学生有两个项目以上的兴趣项目,这为选择内容优先教学提供了实验保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符合新课程的 要求。(2)、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通常总
32、是喜欢参与一些适合自己年龄、性别、特点的游戏活动和体育活动,选择优先教学正是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提出并且通过了实践的研究,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阵地,教学过程中应尽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某个群体,要善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因此,选择优先教学从新理念出发、从学生爱好出发及时更新了观念,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 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面向全体,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5、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失败是成功之母,在新理念下 而“ 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 “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 “成功感 ”的
33、增强 会对其兴趣而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 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11教师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激 发学生的兴趣,在体育活动中找到自己喜爱的锻炼项目,教师根据学生这一需求优先对 学生喜欢项目进行教学、积极鼓励的参与性教学,通过他们的需求来获得知识,一旦学生能够多发现自我的能力,使其在感受到精神的满足后能找到表现自我的个性“闪光点 ”,才有可能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宜人的教育环境。体育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感 到快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到成功的体验,只有让学生在“成功挫折成功” 过程
34、中,感受到“满足克服新的满足” ,其中领悟和体验到学习给自身带来的喜悦。这 样的学校体育教学才具有精神感召力,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就会得到张扬。对学生的个 性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6、确立了课堂教学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照顾个体差异,发展学生个性。在课堂中努力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构建“选择优先教学” 的教学模式,围绕课题举办了多次市级、校级公开课观摩活动,同行们认为这种个性化教学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中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领悟规律,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成了进行有意义学习的探索者。同时,教师在激发探求愿望、引导研究
35、方向、适时给予点拨方面起了较好的主导作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个体差异为出发点,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学习的空间。教学目标分层、个体自学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每一个个体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完善,有利于学生素质个性化评价机制的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对学生的个性及特长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实践和研究表明,个体素质综合评价制度和特长生评比制度具有较大的优点。七、对课题研究的思考与展望(一)对课题研究的思考1、师和生的关系。民主、公平、尊重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词。老师变“教育权威”为“朋友伙伴” ,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是关心我的,老师是尊重我的,班级是我温暖的家;有快乐的事与老师分
36、享,有困难的事找老师帮助,有不开心的话向老师倾诉,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2、教与学的关系。探究式课堂教学不等于放任自流,初中学生的学习要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才能有效地进行。遵循自主性教学也并非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老师既不能夺取学生的自主权,也不能放弃教师的主导权。3、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的关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培养主要在课堂,渗透于课外。正因为课外大量的自主采访,收集、整理资料,才有课堂自主学习的欲望,才12有积极参与探究的基础,才能生成更多、更好的学习成果。反过来,出色的课堂学习将进一步激励学生继续在课外自主探究。课堂内外永远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机整体,课程学习因为有课外活动的广阔而生
37、成更多的美丽,课外活动因为课程学习的得法而更能弘扬自主。4、校内校外应当认识一致,目标一致,方向一致。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是许多人的责任,包括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家长及社会,这个责任像链子一样环环相扣,只有学校、家庭与社会形成了合力,认识一致,目标一致,方向一致,才能取得成效。5、呼唤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是自主性学习研究的瓶颈问题,合理的积极评价能保护和激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践证明,注重激励和发展的评价方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保持学习热情具有激励作用。但现行的评价方式只是看重成绩,迫于升学考试以及教师之间、学校之间各项竞赛、评比的压力,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学校对老师的评价、老师对学
38、生的评价常常使学校、老师和学生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艰难地徘徊。6、从开始申报课题到今天,整个课题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同时也有不少困惑:我校的校园网,由于管理和技术水平比较低,低水平重复性开发很多,致使校园网的效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获得完整、系统、适用的理论指导不易。(二)课题研究的前景展望1、发展个性的必要性个性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先天的遗传因素,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前提。而后天因素有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其中,教育因素在人的个性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1) 、 良好个性的最佳特征之一就是创造性的发展,因此,个性的日益发展是社会发展
39、的一种需要。(2)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重要阶段,需要各种不同个性的人们去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其创造才能,这是历史的需要,社会的需要。(3) 、从个性的形成过程看,马斯洛认为:人的个性发展的最完善、最高级的形式,就是健康的个性。所谓健康的个性,从内部的心理机制来说,是一种与生理和谐发展的个性;从外部活动的效能来说,则是一种富有高度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因此,发展健康的个性十分必要。2、体育教学活动对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1) 、是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像在其它教学中那样,被固定在课桌前,而13是拥有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可以尽情游戏、运动和竞赛,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其思维活动与机
40、体活动紧密结合,因而个性也就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示与发展。(2) 、是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身体运动施加给机体感受器的刺激会在大脑中引起主观意识感受,即心理感受。如果在一段时间里,机体反复多次地感受某种运动形式,就会在个性上形成一种相关稳定的心理特征。(3) 、是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广泛地参加社会交往活动,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得到他人的尊重,还可以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其自信与自尊,使个性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3、如何发展学生个性(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权威、是教学
41、的中心这种观念的影响,而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客体,教师怎么教,学生就得怎么做,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个性也就无法得到发展。新课程把教师和学生都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不同需求等情况,科学安排教学内容。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目标,并用主动的、积极的手段去实现学习目标,使得每一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运动能力以及运动量的负荷也不一样,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不应强求一致,而应分类施教。例如安排上肢力量练习时,可以根据学生能力不同,把统一做引体向上改变为有的做引体向上,有的做斜身引体向上,有
42、的做水平悬垂臂屈伸,这样可以使全体学生都能在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中进行切合自己实际的练习,从而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满足,身心健康得到了发展,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锻炼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很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制定等都不能搞一刀切,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要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成功的快乐。使他们在充分体验体育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
43、在跳高教学中,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学中可以按不同的水平分组,每个组的目标、要求不同,预先向学生提出经过努力可以达至的指标,学生按预定的指标进行14练习的一种方法。教师给学生预定好这节课的指标。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的目标,以寻找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的性比较强。在体育课中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更具有意义,但还应侧重于采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争取胜利的进取动机,使学生体验体育活动中愉快的心情,逐渐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这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四、教师注意组织教法的改进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主
44、体性,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变,如分组练习可按水平分组、按兴趣分组、按性别分组,还可按合作分组、友情分组、随机分组、同质分组等形式。教师的教学也应更多的采用引导式、启发式等形式。尊重学生的意愿,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一个民主平等、轻松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尊重,主体性得到体现,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发展。五、结论体育课程全新的教学理念,既是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的挑战和突破,也是对我们一线教学工提出的全新的要求。在教学工作中,必须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主要参考文献:教育心理学 张春兴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5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美Dale Scott Ridle Bill Wataher 著;沈湘秦译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主编:杨九俊思维科学苏富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论学生的自主学习庞维国著论学习方式的改变肖川;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 年第 3 期大学体育“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课题组三河市学第六中学2010 年 6 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