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生对追求名牌的调查认识.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297329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对追求名牌的调查认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生对追求名牌的调查认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生对追求名牌的调查认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生对追求名牌的调查认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生对追求名牌的调查认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 课题背景目前,越来越多的在校中学生过分“名牌化”。根据我大嗰学期的考察,发现培英学生的鞋子多数是围绕 3 嗰品牌(匡威 安踏 李宁)的多。而另外的衣服要“clot”,裤子要“耐克”,戴的帽子也得是“李宁”,甚至手上的、脖子上的挂件,也都是价值不菲的名牌。平时的话题也是离不开名牌,好像不名牌就没有品位,就不是热爱生活。二、 研究目的1、 中学生盲目追求名牌,是否导致精力分散,影响学习。2、 是否过度消费,影响家庭正常经济开支。3、 是否因相互攀比,导致学生之间矛盾的产生或加剧。4、 是否中学生产生不良审美观念。5、 积极发扬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6、及时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给那些盲目追

2、求名牌、攀比名牌的中学生。7、通过这次研究学习,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三、 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具体步骤: 1、 资料收集。上网查找 、调查 、查阅报刊杂志等2、 实践调查。3、小组讨论。四、 研究过程: 方法: 调查分析法。我们通过在几个班级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对象不记名,以使调查结果力求真实,对答卷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调查统计数据表没有必要穿 孩子喜欢就好 无所谓 Q159.1% 21.8% 19.1% 用成绩交换 看他表现 拒绝 给他讲道理 Q242.7% 7.8% 10% 39.5%羡慕别人 质量好 攀比 美观 Q320.4% 27.4% 39.5% 13.

3、7%让他有面子 让他好好读书 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不同意 Q40.9% 36.9% 25.4% 36.8%不能承受 还能承受 尽量 完全能承受 Q516.8% 34.5% 30.5% 18.2%Q6 100 元以下 100300元300500 元 500 元以上33.7% 35.6% 18.3% 12.4%耐克 乔丹 没牌子类 Q720.4% 65.9% 14.7% 每天穿 有时穿 没穿过 Q828.6% 56.3% 15.1% 由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当代城区的中学生中名牌服饰占50%以上,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中学生对名牌服饰的热衷.其中大多数家庭条件好的(后备数据得知,上列数据未能列出)中学生

4、穿名越来越多,从第二题则可看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大多数中学生爱名牌的质量,穿起来舒服.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它反映出当代中学生对商品的理解.但仍有一些同学认为名牌价格高、档次高、看起来阔气,这又说明了另一批中学生不去想名牌到底有些什么内在意义.可能是中学与小学的大步跨跃,进入初中以后,有 43%以上的中学生开始注重名牌,但也有 27%的人却从来没有想过.这其中的大部分是成绩好,且家庭条件一般的同学.所以,注重名牌对成绩有好处吗?很值得我们深思.第六题中,认为校园“名牌热”会影响学习的不过 32%,而认为此现象很普通,不值得一提的却有 44%以上,这正是中学生不管学习和穿着的关系,认为名牌现象不值

5、得去提,便促进了校园内“攀比风”的产生.毕竟是中学生,许多条件与想法受到现阶段身份的限制.第四题有 42%的同学都和父母一起去购买名牌服饰,这就是说父母一定程度是允许孩子去穿名牌.其中也仍有 30%的人说自己喜欢就买.这是一种不太好的表现.虽然已是中学生,但太多自由,自己爱买就买,既不是一种合理的消费,也会让自己穿上一些不适当的服饰,更严重一点,会引出同学之间的攀比风,如不加制止,后果可想而知.第五题提到家长是否鼓励孩子穿名牌,有 76%的家长都不太过问.这正是现在中学生名牌服饰日益增多的重要原因.据网上资料得知:父母往往有意无意说些推波助澜的话,让孩子有了胜人一筹的优越感.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

6、萌生娇娇心态.现在,传媒日益火爆,服装杂志数不胜数,有 40%的中学生表示,有时会去看,也许是喜欢其中的一些华丽照片,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些华丽照片对中学生带来的影响。中学生很有可能照片对中学生带来的影响.中学生很可能仿照,穿出奇装异服。不过,有 30%左右的中学生认为“名牌热”应降温,这是对的,但降温的方法是值得寻找的。现状及影响 过度的消费,会导致学生产生盲目攀比、崇拜金钱等好逸恶劳的不良思想,同时也会引起一些心理问题。如一位小学三年级男生,看到周围的几位同学穿一身名牌,便会吵着向父母买,父母不依,结果便对学习厌倦心理。 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统计,类似这种盲目追求消费品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病率

7、,在学龄期儿童中已占 99%。该中心近日对 100 例儿童心理患都调查的结果表明。70%患者的发病与盲目追求消费品有关(1997 年 10 月 8 日消费报 莫让儿童消费走入误区)而且,我国的传统美德就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列夫托尔斯泰说的“朴素是美的必要条件”,培根说的“尽管有青年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印度作家、诗人泰戈尔说的“你可以以外表的美来评论一朵花或一只蝴蝶,但你不能这样来评论一人”由此可见,一个人并非外表美,穿着华丽就是一种漂亮,一种时髦,更重要的是内在美。何况作为一个中学生,更是应当讲究才华、气质、品而不应盲目的追求名牌。三、研究目标1、及时指出一条

8、正确的道路给那些盲目追求名牌、攀比名牌的中学生。2、通过这次研究学习,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六、研究体会据调查中学生中普遍认为穿着新潮,追求名牌就是“潇洒”,不仅在于穿着,在行为举止之中也显示出攀比,追求高消费的热潮,这是由于中学生对“攀比.潇洒”的理智只停留于事物的表面,未能从实质上看问题.试问一下,中学生朋友们,当你一无所长地叹息于各类竞赛,当你捧不及格的考卷无所回报自己的父母时,朋友,试问你还“潇洒”得起来吗?作为中学生追求的应是内在的,实实在在,攀比会使中学生过多分散精力,耽误学习,对学生现在及至将来都有较大影响.据了解,导致中学生过多追求名牌的现象,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中学生正处于一个转

9、折时期,每一个人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的接受能力强,喜欢快节奏,不喜欢平淡,喜欢刺激,这一时期中学生发育较快,心中的蠢蠢欲动的心理现象较严重,看到穿着好,外貌好的异性,便生好感.于是一些中学生便不惜花费大量精力、财力、物力在怎样穿得好看,引起异性注意上下功夫.这样“名牌热”便在中学生中引发.有些中学生看到别人穿名牌运动鞋眼睛就红了,就千方百计的缠着家长,让他们为自己买一双不比别人差的名牌运动鞋,甚至还要比别人更胜一筹,他们根本不管家里的经济承受能力,你的鞋五百,我的就要是六百,以免相形见绌,才可以在人面前吐气扬眉,威风一下,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10、他们大多都是在称赞中长大,骨子里多数都有着一股超越的蛮劲,家长过分的溺爱孩子,无疑是助长了孩子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当然,有的同学会说:“我家有条件,钱是我的,我爱怎么花就怎么花,你管得着?”我当然不反对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可是对于大多数家庭情况能允许你们花几百块钱甚至几千块钱去买名牌鞋,名牌衣吗?再想一想,你们的父母辛辛苦苦赚的钱容易吗?你就如此大方奢侈的花掉,你对得起你的父母吗?盲目追求名牌也是一种极不爱国的表现.因为大多数名牌是来自国外,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有许多洋货不断地充斥我国的市场.如果我们大家都去买洋货(中学生占主流)对国产品则不屑一顾,那将会使大量货币外流,而国

11、营经济则会因此一蹶不振,这样将会导致经济萧条,所以也是一种极不爱国的表现,试问当今为世界杯中的中国队卖力加油的中学生朋友们愿意当一个骄奢淫逸的人吗?愿意当一个不爱国的人吗?如果不愿意的话,那就请站到拍案反对者行列中来,一同来阻止这股歪风邪气继续在中学生中蔓延,使“名牌热,崇洋热”在中学生中无地自容,直到销声匿迹. 。德国作曲家舒曼曾说过:“一切时髦的东西总是会变成不时髦的,如果你一辈子追求时髦,一直到老,你就会变成一个受人轻视的花花公子.”当一个中学生满身名牌,穿戴时髦的时候,所显示的并不是这个中学生的个人价值,却是虚荣和不合时宜,作为一个中学生,其个人价值在于勇敢向上、勤奋、活跃的思想以及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在于他的独立性.这样的中学生充满自信,无论是否穿戴名牌,都不影响他们的个人魅力.相反,如果一个中学生只能靠外在名牌来支撑自己的“价值”和“地位”的话,说明这个中学生毫无自信,已经“一无所有”了.对于一个依靠父母生活的孩子来说,对自己最好的证明是内在的才能和潜力,而不是外在的名牌及其它.一切外在的东西都是他人提供的,而不是自己的.如果感觉到只有名牌才能证明自己,那么,这种时候,青少年最需要的恰恰不是名牌,而是对自己生活的深刻反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