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彩画概述什么叫水彩画?它的概念的内含和外延是什么?水彩画用水调彩作画,可分广意和狭意两种。广意的水彩画是指用水调彩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形式。如果以此为定义,那么水彩画会由于自身外的广泛性而把多种不同手段画成的作品都包括进来,如中国古代的壁画和以后的彩墨画、水粉画,西方的某些湿壁画、蛋彩画作品,甚至史前文化中的岩洞画等。西方将我们所说的水粉画称作不透明水彩画,而我们所说的水彩画则被称作透明水彩画。水彩画示范一狭意的水彩画是用水调特制的颜料。(大多为透明和半透明的),在特制的纸上进行描绘的一个画种。这种意义上的水彩画,是近代从欧洲发展起来,其历史不过三、四百年左右,传入中国只有百余年之久。经过几百
2、年的发展,水彩画已形成一整套完整而又独特的技法,它以其轻快、透明的色彩效果,淋漓酣畅的技法特点而有别于与它同时发展起来的油画及其它画种,并以其特有的审美价值而独立存在,从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本课程我们所学的正是这种意义上的水彩画。水彩画示范二水彩画的特点对于水彩画、水粉画、油画、色粉笔和油画棒等色彩画种,各有各的长处,都有其它画种不能代替的特点。水彩画是以水为媒介调合颜料而绘成的画,水粉画以“水”和“白粉”作为绘画的调合媒介,顾名思义冠以“水粉画”为名,油画是用油质颜料在油画布或纸、木版上作画的一个画种,色粉笔画是用色粉笔画在纸上的一个画种(油画棒与色粉笔在工具上有着共同的特点)今天我们所说的水
3、彩画,是指以水作为媒介调和胶质颜料来完成的绘画。它通常被认为成熟于欧洲大陆。尤其是 18、19 世纪的英国水彩画,给水彩画的表现力和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由于水彩画的材料特性,使它具有鲜明的特点。1、透明性。水彩颜料含粉量低,研磨细腻,具有很强的透明性,这是水彩画颜料的一个突出特点。2、灵动感。水彩画使用的调和媒介是水,水的流动,侵润,互渗等特点,决定了水彩画具有很强的灵动感和技法的灵活性。水的这些特性也为创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与可能。3、轻快感。水彩画一般不用或很少用白粉,用水量较大,笔锋运行轻便灵活,加之水的流平性,给人以轻快与活泼感。4、明亮感。水彩画颜料的透明性和
4、大量的水的使用,加之通常使用的白色水彩画纸,在它们共同作用下,使水彩画给人以十分明亮的感觉。总体上讲,水彩画是一个充满了灵性、充满了趣味、具有很大的创造空间的绘画形式。如果将油画艺术比作交响乐,那么水彩艺术则好比是轻音乐;将油画艺术比作文学作品中的大本小说,那么水彩艺术则好比抒情诗歌。19 世纪美国著名水彩画家和理论家拉斯金曾对水彩画做过这样的描述:“水彩在画家的处理下,水滴和它明快性质所形成的幻想与造化,溅泼的痕迹,凝结的色块,以及斑斑的粒状虽然对于画面的表现没有什么意义,但由它偶然产生的梦境似的造化,清新的趣味,明丽的色调与松柔的感觉,是其它材料所没有的”。这完全阐明了水彩画的特点。实践证
5、明不少成功的水彩之作,都是有着随意性,并且产生了偶然的效果,所以水彩画的过程即“寓画于乐”。另外,水彩画与油画和水粉画等相比,其工具轻便,携带方便。中外有不少画家外出写生或搜集创作素材,喜欢用水彩画这种形式去表现。加上水彩画材料价廉,所以世界上不少国家和我们国家的中、小学、中等师范学校及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学专业、高等美术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和国画专业等,都把它既作为色彩基础课,同时又作为专业课。当然,由于工具、材料等因素,水彩画与油画等其它色彩画相比较,也有其局限性,这也决定了我们在进行水彩画的绘制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水彩画不具备或很少具备覆盖力,色彩透明而不易修改,因此,一定要注意
6、作画的计划性与先后程序,通常是由浅到深,以深压浅,层层推进。否则,就不会有甚至破坏水彩画的特点。其二,上色的次数不宜过多,能一次到位最好,最多不宜超过三遍。更忌用笔来回涂抹,否则,造成色彩浑浊、发焦、发脏,完全失去水彩画的明快与生动感。其三,色彩间的相互调和不宜过多,最好不超过三四个颜色,以保持色彩的纯净感与明确的倾向性。其四,除特殊的艺术效果需要以外,水彩画一般起稿宜轻不宜重,过重的底线会破坏画面的最后效果。其五,水彩画具有极大的创造空间。对于新材料、新技法的探索与运用,应本着服务于情感表现、服务于主题表现、服务于美感创造的原则。切忌本末倒置的为材料而材料,为技法而技法的不良创作动机。其六,
7、水彩画的技法要求较高,如何充分利用水的灵动,彩的透明,成为水彩画技法与画好水彩画的关键。水彩画的起源与发展(一)水彩画的起源水彩艺术起源于欧洲,这个观点已被美术史学家们所公认。古埃及时代就有人以水为媒介剂调合颜料在草纸上作画,中世纪的欧洲人也曾使用类似的方法,绘制祭祀的手抄经本里的插图。14 世纪欧洲已开始用水墨单彩的形式来起壁画稿,佛罗伦萨教堂里的壁画就是见证。美术史学家们认为这是水彩画的初级阶段,还不能算是完全的水彩画,因为它不能完全体现水彩画中“水”和“彩”的特点。15 世纪之前,欧洲的画家们已经使用水和胶调合透明、半透明的颜料在羊皮纸上作画。那时的色彩颜料种类不多,画家们用水彩颜料也多
8、以单色为主,当时的水彩和素描是不分家的。文艺复兴时代,有些画家开始尝试用多种水彩颜色作画。由于当时的画家正热衷于油彩绘制架上油画及宏大人物场景的壁画,只是在素描或画稿中才偶而使用水彩,颜色也很单调,主要是为素描画稿涂一点明暗调子,作为一种素描技法的补充。这是因为 16 世纪的欧洲,虽说商业资产阶级已经崭露头角,但整个社会的经济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世俗的需要决定艺术商品市场的繁荣,这样,水彩画的发展就缺少了有力的支柱。另外,水彩画又受技法所限制,无法适应当时巨幅画作的特定要求,所以,到了 17 世纪甚至 18 世纪初,水彩画在欧洲的发展还是相当受限的。尽管如此,在 15 世纪未至 16 世纪初,水
9、彩画已经脱颖而出,并逐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这一史实,是应当肯定并给以一定评价的。德国美术大师丢勒(14711528)利用水墨技巧发展为比较完整的水彩画,被公认为欧洲第一个作水彩画的画家。作品有大草坪、阿尔卑斯山、一簇樱草等。其水彩画精细、工整,并略施以粉质。虽然他的作品在技法与色彩的运用上还比较简单,但作为独立的水彩画作品与世人见面,无疑是开日后水彩画之先河。在德国画家中,霍尔拜因(14971543)和克拉那赫,以及意大利的彼罗西奥都曾作过水彩肖像和其他题材的水彩画。(二)尼德兰诸画家的水彩画十七世纪是欧洲油画发展的繁荣时代,这一时期的著名画家鲁本斯及其门生凡代克也常常喜欢用水彩画一些习作。在
10、十七世纪中叶脱离西班牙统治下的尼德兰而独立后的荷兰,因为航海业发达,人们眼界大开,教育普及,思想自由,科学迅速发展,商埠的开拓使社会经济大大繁荣起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追求生活幸福美满,及时行乐成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风尚,这也就促进了艺术的兴盛,并使艺术摆脱教会和贵族的束缚,朝着商品化的方向发展。当时中产阶级平民百姓的一般家庭,都有购买绘画作品的能力,挂藏艺术品成了一种风气,在油画方面,荷兰小画派就是在此时应运而生的。在这种情况下,同样是反映世俗生活情趣或典雅的自然景色,而材料、工具乃至作品售价都并不昂贵的水彩画,经由画家刻意制作并在艺术市场上出售,自然会同小油画一样为顾主
11、所采购了。这些水彩画家,包括著名的沙维利(15761639),亚维甘蒲(15851634),奥斯达特(16101685),埃沃汀根(16211675)等,他们现存的作品有冰上高尔夫、在室内玩棋的农民、山路等。荷兰这一时期的水彩画,继承前人之开端,向独立发展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在运用色彩方面也有所突破,但从水彩技法的角度看,还未臻完善,也由于以伦勃朗为代表的众多油画巨匠的作品的夺目光辉,它们几乎完全为历史所湮没,以至后人对荷兰这一时期的水彩画作几乎一无所知。十七世界的荷兰绘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可谓奇峰突起,对后来的欧洲绘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就水彩画的发展来说,他们的水彩画对继之而来的英国水彩
12、画的兴起,其意义是应予肯定的。(三)英国水彩画的兴起水彩画取得长足发展,始于十八世纪的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使它在以后的两个世纪里逐步上升,为欧洲主要的资本主义强国。工业革命、军事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英国民族文化艺术形成和发展的根基。英国较早的水彩画,主要是在地形景物测绘方面的实际应用,以适应科学研究、航海、军事需要为目的而逐步发展。有关机构都雇用了专职画工从事地形图的绘制工作。这种地形图是以素描加水彩的形式,将某地的环境、地貌精确地描绘下来。最初的地形图毫无艺术性可言,但随着画工们不断改进、完善他们的地形图,多种多样的水彩形式也随之带进了画面。这种地形图也因为在绘制过程中,渐渐地
13、被注入了画家的感情而各具特色,因而,除了作为工具而应用外,这些图画也同时兼备了具有相当欣赏价值的美丽风景画了。保罗桑德比(17251809)就是这样一位出身绘图职业画师的水彩画家。他曾受聘于军事当局从事地形图的绘制工作。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借工作之机,对英国的优美自然景色作仔细的观察体验,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写生能力。后来定居伦敦,以绘画及教学为生。桑德比毕生从事水彩画的研究,并集前人之大成,创造了用多种色彩点染描绘的形式,使水彩画技法取得了重大突破。他的水彩画多取材于乡村人物和风景,形式朴素简洁,感情真挚,充满牧歌式的情调。桑德比在水彩画方面的贡献,使他成为英国水彩画之奠基人。十八世纪英国的水彩画
14、坛,其始可分为写实与浪漫两大派。写实派的代表当推桑德比,而浪漫派则以柯岑斯(17521797)开其端倪。前者对景物以如实描写为本,且着重英国本土的风光。而后者则以想像力纳入他们理想的构图中。而他们的作品,亦多仿照十七世纪的理想画面。柯岑斯始受其父老柯岑斯的画风影响,后在旅游欧洲大陆时眼界开大,与瑞士的水彩画家接触并受到阿尔卑斯山的雄伟风景和意大利风光的熏陶,使其具有独特诗意的创作风格得到了发展。在他的作品中,阳光和天空的描绘极富浪漫的戏剧性效果,他的阿尔卑斯山的风景画充满动人的神秘气氛,他善于在小小的画幅里,表现出崇山峻岭的万千气概。他喜欢用蓝绿、蓝灰的沉着色调,在迷离的山川水色中自然地流露出
15、一种莫名的伤感。小柯岑斯名噪一时,其后的泰纳和格尔丁均深受其技巧之感染。(四)水彩画的繁荣时代从十八世纪中叶起,英国水彩画日益趋于完美的境地;到了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的水彩画在世界画坛上放出了异彩。英国水彩画之兴盛,自有其内在因素。一是英伦三岛气候湿润,经常笼罩在雨雾弥蒙之中,大自然的光线及色调变化迅速而微妙丰富。水彩是表现这种自然景色最具长处的恰当而轻便的工具。尤其是十八世纪末叶,英国有了专门制造水彩画纸及颜料的工厂,工具材料的改造使画家们如虎添翼;再者,工业革命以来英国的社会及自然环境的崭新面貌,激发了画家们的爱国热情,他们试图以水彩画创造出一种表现英国风景的艺术形式以抒发自己对时代的感受
16、,画家们以当时英国的铁路、火车、工厂和桥梁工业化的产物作为主题。他们勇于突破前人因袭古典主义构图、优美典雅的背景、古典神话的主题三者合一的虚假的成规及矫饰的画风,从而直接走上研究和表现自然之路。他们历尽艰辛,契而不舍地探索,使英国的水彩画从形式到内容都开创了新的面目。这一时期的英国水彩画坛名家辈出,他们在前辈水彩画家的成果的基础上,创造了多样的新的水彩技法,大大地丰富了水彩画的表现力,并使之日臻完善和成熟。因为不满于皇家画院对水彩画的歧视,水彩画家们于 1804 年成立了水彩画会。华里(17781842)是创始者之一,他是一位敏捷的画家,根据一定的形式作画,清新趋时,以应市场需求,但其作品缺乏
17、一定的深度。其后,觉斯(17831859)和荣特(17841849)等人的加入,使水彩画会逐渐成为一个有实力的艺术群体。觉斯擅长以水彩画法捕捉自然界倏忽间的变幻,笔法强劲,色彩丰富透明。荣特则善以朴素平凡的乡野景色表现宁静的诗意的美。他的画被认为是能充分显示英国水彩多次重叠画法的特色的作品。科特曼(17821842)生时并无盛名,死后则被认为是天才。他的画有独创性,把对象简化成图案式,以抽象观念观察事物的趋势,当时被认为违犯常规,但无可否认他有杰出的艺术技巧和灵感,简明概括,富有表现力,如其作品玛尔坑等。尽管水彩画在那时已经很受公众欢迎,但对于保守的皇家画院来说,水彩画只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小品而
18、已;官方的皇家画院从没有为水彩画举办过任何专门的公开展览,而在综合的展览会大厅中,水彩画在夺目的巨幅油画的映衬下,显得如此的微不足道,以至往往被看惯了大油画的观赏者所忽略。因此,为了争得自己应有地位的水彩画家们,除了组织水彩画会与之对抗之外,一些有志的水彩画家在受到排斥和压抑的逆境中,举起了要使水彩画在展览会中与油画分庭抗礼的大旗。格尔丁和泰纳等人,向油画展开了挑战。他们在画面效果上向油画看齐,力求水彩画画得像油画一样厚重、丰富而有深度。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巨幅而低调的水彩画大量涌现。在技法上,他们主要是采用反复层层叠加的办法,对景物进行细致深入的描绘,用这样的办法画出来的水彩画,色彩和谐而丰
19、富,并且呈现出一种浑厚、深沉的画面效果;但与此同时,却使水彩画出现灰暗污浊的弊病,失去了颜色透明,运笔酣畅的特点,而这点正是水彩画较之油画的最大优点。水彩画家们很快醒悟到自己走了弯路,于是不断探求和改进,使水彩画达到既能发挥轻盈明快之所长,又兼得浑厚而丰富的生动效果。经过画家群体的共同努力,他们终于在英国画坛上,将水彩画推向能与油画相抗衡的殿堂,成为当时世界艺坛上一枝独放异彩之花。与此同时,英国也就产生了一批才华洋溢,声名昭著的水彩画家。主要有:格尔丁(17751802)其水彩画多描写古代建筑和广阔的原野,起伏的田畴以展示无限的空间。他与泰纳等画家共同开创英国水彩画的新路,可惜未能尽展才华而年
20、青早殁,只活了 27 岁。他的水彩画直接影响着同辈画家如泰纳以及后来者。在这个意义上,他是十八世纪的素描染色水彩和十九世纪以色彩为主表现对象的水彩画之间的桥梁。泰纳(17751851),自幼喜爱绘画,1789 年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学习,翌年,以他的第一幅水彩画在皇家美术学院展出,1802 年,年仅 27 岁的泰纳,被选为皇家美术学院正式院士。泰纳是一个勤勉而多产的画家,一生中作过许多水彩、素描、油画。年轻时起,便蜚声世界画坛。他与同时代的另一位画家康斯太勃,对英国美术的发展,特别是对英国风景画独立风格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后来法国的印象派绘画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被认为是英国最伟大的画家。泰纳
21、一生创作了数以万计的水彩画作品,最初以传统的地形景物画法画风景,后受十七世纪荷兰风景画和古典派风景画的影响。尔后,游历欧洲,并且画风渐变,一反意大利风景画的矫饰之风,面对大自然,画出质朴的作品来,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摆脱了过去色彩受素描限制的束缚,致力于用色彩表达光的效果。康斯太勃说他是以“有色的光流”作画。他中期以后的作品,抛弃了前期作品中那种四平八稳,记录详尽的画法,到了晚期则更强调绘画性和写意。从着火的房子、日出两幅水彩中,可以看出他以极其洗练的笔法进行写意的高超技巧。他画水彩,非常注意恰到好处地利用在绘制过程中画面上出现的美妙的偶然性效果。另外他的水彩写生方法亦很值一提,
22、他到户外写生,常常只打铅笔稿,然后回到工作室,依自己的视觉记忆进行着色加工,并且往往是多幅画同时并时。据说他乘船游弋威尼斯大运河时,曾于一天画出八十幅画稿,并且把色彩记在心里,回国后再把画稿完成的。战舰、达德利堡与河上的船和廷尼湖风景等都是他的杰作。康斯太勃(17761837)英国著名的风景画家。他的成就主要在油画方面,亦擅水彩。其水彩画多是速写,以大胆轻快的笔触纵横挥洒,把郊外获得的新鲜印象迅速记录下来。康斯太勃的影响甚至超出了风景画的领域。意大利现代著名美术史论家文杜里(18851961)对他给以很高评价,把他与哥雅相提并论,认为十九世纪绘画的艺术趣味,是从他们开始的。他崇尚自然,是一个朴
23、素的、积极的现实主义风景画家,认为要在自己的画里表达的“就是光线、露水、微风、花开、清新的空气”。他对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如德拉克洛瓦等都有很大影响。一些美术史论家甚至认为,欧洲印象派绘画的兴起,应溯源于他和泰纳。博宁顿(18021828)很有才华的水彩画家,可惜仅活 26 岁。他练就一手熟练的水彩技巧,特别擅长表现建筑物。他的水彩画色彩明亮,笔法流畅,画法趋时。他大部分时间居住在法国,据说英、法的追随者都甚多,后人认为他是沟通英法绘画的少数英国画家之一。其代表作有崖下和威尼斯风景等。在十九世纪以前,英国水彩画的主流是风景画,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在当时英国画坛的现实主义运动及拉斐尔前派的推动下,水
24、彩画题材开拓到人物画、风俗画和历史画。新的题材促使画家们摆脱了水彩画的流行画法和观念。技法高超,形象逼真的肖像画及表现众多人物及浩繁场面的风俗画、历史画大量涌现。但在拉斐尔前派画法的影响下,一些水彩画家又把绘画带回到中世纪的描写方法,精雕细琢,以惊人的耐力,把水彩画像精嵌细工般填写,其代表人物有罗蒂(18281882)和琼斯(18331898)等人。十九世纪的下半叶,英国的水彩画已不如前半叶那样多姿多彩,不过,也仍然有像威斯勒(18341903)那样出色的抒情画家。十九世纪欧洲各国的油画家,也涉猎水彩画。英国画家邦宁顿在法国旅居时,由于他的水彩画的高超技巧,极富吸引力,使很多法国画家跃跃欲试。
25、他的好友德拉克洛瓦在中东和北非诸地旅行时,作过许多水彩速写。据说柯罗也因为有一天偶尔看到邦宁顿的水彩画,才立志要做一个画家的,可见其吸引力之大。法国画家杜米埃也作过大量的水彩画,他运用大块的明暗、奔放粗狂的线条,强有力地刻画出巴黎下层人民生活的欢愉和痛苦。十九世纪后期,法国印象派的画家也画一些水彩画。其中点彩派的发扬者忒纳(18631935),他的水彩画以点点斑驳的色彩来表现,光彩夺目,可视作水彩画的一种新技巧。梵高也有很出色的水彩画。塞尚则是印象派诸家中,认真地以水彩作为他绘画的主要工具之一的画家,他的艺术生涯中,曾有一部分时间沉迷于水彩画的研究,他认为水彩是一种简洁而有力的表现方法,其效果
26、足与油画相抗衡,十九世纪俄罗斯的很多油画大师,也喜欢画水彩画。布留诺夫、列宾、苏里柯夫、赛罗夫、弗鲁贝尔等人,都画过很多极其出色的水彩画作品。十九世纪未,在俄国就成立了俄罗斯水彩画协会,举办过几次有意义的水彩画展览。(五)现代水彩画十九世纪是英国水彩画在世界艺坛上称雄独美的时代,到了二十世纪,水彩画已经流传甚广,除美国之外,在法国、德国和前苏联等国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水彩画家,各树一帜,争妍斗艳。二十世纪是一个绘画观念及绘画技法都发生突变的时代,在艺坛上形形色色的“主义”、流派应运而生。在水彩画领域来说,也显然有新的面目。欧洲的新画派,如野兽派、立体派、抽象派等,他们的作品及理论被介绍到英国来,
27、影响了英国的绘画界,英国的水彩画家,在技法上也就相应的起了变革。在这方面来说,保罗纳斯和约翰纳斯可说是接受变革的。他们以立体主义对于形体的分式方法作画,但就内容和题材来说,则与英国传统的水彩画步调一致。不过二十世纪的英国,大多数水彩画家仍然是较为保守的,他们从写实主义传统的技巧中加以发扬,精益求精,有独到之处,能自成一体。但就其整体而言,英国现代水彩画,不过是十九世纪他们先辈的水彩画鼎盛时代的回光反照而已。在德国,甚少专门的水彩画家,但水彩画的业余爱好者则不乏其人。如包豪斯学院的诸画家,表现主义画家可可殊加,努尔特等都喜欢画水彩画。在法国现代画家中,邦纳、毕加索、玛尔冀等都作过许多出色的水彩画
28、,但只有杜斐才是以水彩画驰名于世的。他的画一挥而就,下笔不改,只求神似。他的妹妹约安也是水彩能手。英国的水彩画作品于十九世纪下半叶被介绍到美国以后,引起很大的兴题,一时爱好者甚多。贺墨、哈桑等能熟练地用水彩作画。肖像画家沙金的水彩画尤其老到,他在旅行时的写生画多是水彩,用笔自如,很有趣味。其代表作有流浪者等。现代美国水彩画家贺培、斐尔等的水彩风景画都有新意。魏斯是我们较熟悉的画家,他用透明和不透明水彩,画出了大量美国乡土题材的风景和风俗画,色彩朴素而响高,刻画精细入微,而真情并注,看他的画犹如听美国民歌。美国还有一批为数不少的写实的水彩画家,他们致力于水彩技法方面的探讨,并特别注意在技术手段和
29、工具材料方面的研究和出新,从食盐到松节油等等,几乎所有能使画面的肌理、色彩及水分等发生特殊效果的东西,他们都不择手段地在写实所允许的范围内加以尝试,而且取得相当大的成绩。他们的作品大多色彩鲜明,生动活泼,令人感到一种“美国式”的华丽和畅快;但也显得甜俗而且缺少深度。但就其在探索水彩画技术的经验和精神来说,仍然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前苏联水彩画坛进入 20 世纪以来也甚为活跃。老一辈的前苏联画家中,A格拉西莫夫、同祭洛夫斯基、德涅卡、萨里扬、C格拉西莫夫等画家,都创作有技巧高超的水彩画作品,但他们的水彩画往往是即兴之作。另外一些版画家,在为书籍作插图时,也很喜欢使用水彩。五十年代中,在莫斯科举行了
30、首届全苏水彩画展,参加者甚多。在展期期间,筹建了全苏水彩画创作委同会。它是全苏美协理事会的直接机构。自此以后,水彩画在前苏联逐步风行,先后举办过 130 余次不同规模的水彩画展览。前苏联水彩画在数量及质量上都有很大发展,题材及技法方面也有很大的变化。前苏联水彩画作品的最大特点是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作者们多从现实生活中发掘题材,并通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揭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热爱,作品中洋溢着画家们的乐观和热情。当然,就前苏联水彩画作品的基调来说,还脱离不了前苏联当代油画的模式。但在形式感上,似乎较后者更活泼,更少受束缚。这与水彩画画幅较小,技法、工具和材料都较为轻灵不无关系。在艺术风格上,前苏
31、联水彩画作品可分写实的和带装饰性的两大类,其中则因画家的个性及作品的不同而呈丰富多彩的面貌。(六)中国现代的水彩画中国水彩画的出现当在纸和毛笔发明之后,蔡伦造纸,蒙恬制笔,远比西欧早,水墨技巧到宋代已相当成熟了。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徐崇嗣乃效黄之路,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实质上就是水彩画,但在表现方法上与西欧的水彩画不完全相同。西欧的水彩画传到中国大约有百余年之历史。由于水彩画使用的工具和用水、用笔等方面与中国的传统画有好多相似之外,其传达的情趣亦有不少相同之处,并和东方民族含蓄委婉、抒情达意的审美心理相吻合,所以,西方的水彩画传到中国后便很快被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中国的
32、水彩画家们走出国门,去西欧学习、取经,并结合中国民族绘画的经验,创作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水彩画。中国水彩艺术的起步和发展历经几代。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李铁夫先生就曾追随欧美的萨金特与怀斯学习油画和水彩艺术,并画了大量流畅的、洒脱的水彩画作品;20 世纪30 年代,李剑晨和关广志等先生先后远渡重洋,去英国学习水彩艺术。回国后,他们对推动中国水彩艺术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40 年代,上海水彩画群体就已形成;五六十年代,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水彩艺术活动活跃,不论是作者队伍的规模,还是作品的质量,都走在全国前列,有力的带动着全国的水彩艺术向前发展。80 年代,广东省的水彩艺术以异
33、军突起之势迅猛发展,特别是以王肇民教授为首的水彩艺术风靡南国,进而影响着长江以南不少省、区的水彩艺术的发展,并形成了一支庞大的水彩画作者群体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及鲜明的地域风格,大大促进着中国的水彩艺术。90 年代,山东和东北三省的水彩艺术发展迅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群体队伍和强烈的地域风格。湖南、湖北的水彩艺术,多年来一直颇具实力,实力派作者层出不究,作品富有个性,引人注目。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在中国美协和水彩艺委会的领导和策划下,曾先后举办了多次每两年一届的水彩画粉画展和“中国首届水彩艺术展”、“97中国青年水彩艺术展”、“首届中国水彩人物画展”、“全国首届小幅水彩画展”等。每届展览都举行了学术研讨
34、会和专题讲座。这段期间,中国水彩艺术展览活动之频繁,学术活动之活跃,在历史上前所未有,其发展的速度惊人,令世人刮目相看。水彩艺术之火可谓已燃遍大半个中国,大有燎原全中国之势。在中国现代水彩画家中,影响较大的不乏其人。主要画家及其水彩艺术特色有:李铁夫是老一辈著名油画家,在水彩画方面也很有建树。他的作品往往是一气呵成,色彩动人,运笔雄健,水分酣畅,且兼得中西绘画之情趣。前辈画家张眉荪擅长叠层敷彩,是爱用干画法的画家,其作品概括而有变化。潘思同则以湿画法见长,在水分的运用方面有独到之处。梅雨天和冯国勋等也是水彩画的老手。李剑晨和张充仁是上海著名的水彩画家。前者汲取英国水彩技法之长,色彩的运用兼蓄轻
35、快与浓重;后者则独树水彩画的填缝技法,以静物写生为主,风格简洁而典雅。王肇民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水彩画家,几十年默默的耕耘在水彩画及教学领域。他的画沉实而华丽,博大而精微,富有哲理意味,实属当代中国画界之大手笔。版画家古元,对水彩画也很有研究,其晚年所作的水彩风景画,色彩鲜明,落笔概括,极富韵味。油画家吴冠中也作了很多速写性的水彩风景写生,轻快流畅,充满生机。在水彩画的教学方面,经蔡元培,丰子恺等前辈的倡导,水彩画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就已成为我国小学美术课的必修内容,今天又是我国普通中学和中等师范学校美术课的必修内容,并作为培养学生绘画色彩知识及技巧的重要课程。一些高等艺术院校的中国画系,
36、也设立水彩画课,以借鉴和溶汇西方艺术之长。近年来,我国不少美术院校的教育系开办水彩专业,并招收水彩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为水彩艺术教育培养师资,这对我国的水彩艺术专业的发展促进很大。水彩画在绘画训练中的作用与地位水彩画作为独立画种,自 19 世纪传入中国,很快就被中国民众接受,并在中小学里普及开来。现在,不仅美术院校开设水彩画教学课程,而且在其他高校, 还有中小学美术及色彩基础教学中,均采用水彩和水粉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使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规律和知识。水彩画在绘画训练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通过水彩画的训练掌握色彩规律及绘画方法 水彩画是以水与色的交融而
37、形成的画种。它主要借助于光在物体上产生的明暗关系和色彩变化来进行物体的塑造,是真实客观地对事物的形态、色彩和特征作深入刻画的绘画形式。长期以来,人们通过水彩对客观事物的造型与色彩等因素和艺术表现法则进行全面认识和研究,水彩画成为色彩的科学表现的典范。西方传统绘画观念认为,现实对象最真实的再现只有轮廓和形,而轮廓线是通过与背景不同的色彩和明暗对比产生出来的,西方水彩画追求光影变化的形式成为水彩画通常的表述形式。 水彩画根据对象的明暗光影对其进行形象塑造。它利用明前暗后、明实暗 虚、明强暗弱、明主暗宾的视觉规律来进行水彩画的创作与表现,并能通过光的变化来表现其空间感、质感、层次感和立体感。 同时,
38、画家还可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直观印象来描绘和反映现实生活,表达画家的感觉和观念,把对物体的色彩特征作为描绘的前提和主体,从中发现一般人所不能发现的带有画家个人主观认识的色彩关系、色彩现象和色彩感受。 明暗水彩画所追求的就是塞尚所说的能“代表自然”,而不只是“再现自然”的那种形式和方法。水彩画家为了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经过长期的研究与绘画实践创造出一系列画理和法则。这些画理和法则是人们探索和认识水彩画艺术的总结,也是人们学习和研究其他门类绘画的重要途径。二、 水彩画与其它画种的联系与区别 (一)与水粉画的联系与区别 “水粉” 这个词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 ,当时意大利的大师们用一种水质的胶画颜料,或
39、者蛋胶画颜料作画(即坦培拉),并将这种颜料称作水粉。水粉颜料不透明,干后形成没有光泽的粉状表面,与色泽纯洁透明度高的水彩颜料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这两种颜料在工具、技法、基底等等方面的要求却很相近。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术院校教学中的色彩课几乎都是用水彩作为主要的绘画工具材料与手段。 1965 年,我本人考入天津工艺美术学校,色彩课采用水粉材料。而教师的教学范图全市水彩画,可见那时水粉画在 我国刚刚进入课堂教学。因为水粉颜料有较强的遮盖力,能够覆盖,涂改,便于初学者的学习,也因其厚涂、干画的画法有些像油画,这对于在当时经济不发达时期,想学油画又学不起的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是油画的极好的代用品。
40、1965 年,我本人考入天津工艺美术学校,色彩课采用水粉材料。而教师的教学范图全市水彩画,可见那时水粉画在我国刚刚进入课堂教学。因为水粉颜料有较强的遮盖力,能够覆盖,涂改,便于初学者的学习,也因其厚涂、干画的画法有些像油画,这对于在当时经济不发达时期,想学油画又学不起的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是油画的极好的代用品。 水彩画与水粉画的作画媒介都是以水来进行调配,水粉画的颜料也与水彩画大致相同,只是水粉色的颗粒比水彩色略粗一些,没有水彩颜色那样透明,如湖蓝、粉绿等色度较淡,颜色比水彩颜色粉质多,不十分透明。 但是,水彩画与水粉画仍然在许多方面有所不同。水彩画依靠水的稀释来减弱其色度 ,画面越亮的地方,用
41、水越多,用色越少,空出的白纸的颜色是画面的最亮处。而水粉画则不完全一样,甚至相反。水粉画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接近水彩的表现形式,一种是接近油画的表现形式。这两种表现形式中高光和亮色都不是空出来的,而是用白颜色与其他颜色相调后进行非透明覆盖来进行表现。 接近水彩画表现手段的水粉画,可以通过用色较薄、多层覆盖,产生水彩画那样的水色交融、色彩斑斓的效果,同时又有一定的浑厚感。由于白粉的介入, 色彩的调配更为轻松、自由。色彩的处理上,可以深色覆盖亮色,也可以亮色覆盖深色,色彩更为厚重,色彩表现更加自由。但在另一方面,这种表现方式就不具备水彩画所独有的魅力透明与清新。 现今的展览会中水粉囊括在水彩之内
42、。因使用树胶为粘合媒介,选用不透明的白色颜料或填充剂加入颜料中,使颜料本身具有一定的遮盖力。因此,国外有“树胶水彩”或“不透明水彩”之称。水彩与水粉的区别也正在于此。 (二)水彩与中国画 水彩与中国画有许多相近或相似之处。这是我们中国人更容易接受水彩画的缘故。其相似之处 ,最明显的表现是在材料上,两者均用纸本绘画,讲究用水的干湿变化和对比,使用水溶性颜料和管形毛笔作画。在用水用色的技法上,也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中国画尤其是中国水墨画所表现的抚媚华滋、空灵淡远的艺术效果与清新透明、滋润空灵的水彩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由于国画颜料和纸的性能局限所致,国画的透明叠加和水色交融效果不及水彩画。生宣纸吸水
43、性较强,故水在纸上的流动渗化不及水彩,叠加的透明度也不及水彩。熟宣纸上的流动渗化比生宣纸好,但因纸较光而薄,故没有水彩纸上所能产生的那样丰富的变化。所以,国画的透明叠加和水色交融的效果与水彩画不同。 然而 ,水彩画不同于中国画,其区别主要不在于媒介物,而是各自所表达和蕴含的内涵不同。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蕴、哲学思想、民族精神对中国画的影响与渗透是非常深刻的。中国画又将这种民族意识通过造型、线条和色彩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画是以线为表现语言的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有工笔与写意两种。工笔画表现方法工整而细致,作画步骤是先勾后染,色彩绚丽,并富有装饰趣味。水彩画中也有一种表现形式是先勾出轮廓线,然后用水彩
44、色进行塑造的。尽管同样地用水用色用线,然而水彩画中的线条与中国画线条是有所区别的。水彩画中的线条所注重的已不是轮廓的自身,而是在光线的意念中来进行线的表现。水彩画中的线条把明暗光影融入线中,把光影中原本比较宽的背光面有意进行压缩, 变成线的形式,成为水彩画里线的依凭。这里的线,是由影演变而来的,与中国画中的线作为单一轮廓的表达在表现意念上完全不同。 当然,水彩画中的线,在表述方面也可带有中国绘画的意味,中西艺术在这方面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我国著名画家林风眠在这方面的尝试非常成功, 成为中西艺术合璧的典范。 中国写意画重视意境的营造。它要求画家在创作中把创作意图与创作思想 融入所表现的对象之
45、中,以对象为载体来抒发其情感,构筑成某种完善的艺术境界。写意画的表述手段主要体现在用笔、用墨和用色之上。由于笔、墨、色及宣纸的特殊性,画家在运笔、着色、泼墨、施彩的过程中,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变幻莫测的效果。 写意画以墨为主,比较多地利用墨色产生明暗、层次与质感的表现效果,因而不像水彩画那样注重色彩的变化。正如王之江先生说“中国画是水墨画,西洋画是色彩画”。写意画中也经常利用色彩来进行表现,但与西方人用色有较大的区别。西画所注重的是对象的色彩关系和由色彩所产生的明暗关系,关注其光源色、环境色和固有色的相互作用,而中国写意画的色彩只关注物体的固有色和画面形成与色彩构成,其色彩不受自然事物的真实色
46、彩束缚, 而只是作为事物的某种符号被象征性地加以运用。 水彩画同中国写意画一样讲究虚实。但东西方对虚实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西方水彩画之虚实是指色彩对比、明暗对比,而中国画的虚实则注重线条的疏密和轻重,轮廓的清晰和模糊,要求“实者虚之”、“虚者实之”,体现虚实相生的原则。可见,中国写意画中的虚实是一种意境和气韵的表现,而不像西方绘画那样,虚实只是层次、空间和远近的处理方法。 (三)水彩画与丙烯画 丙稀画是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现的,到七十年代中期在我国开始普及。丙稀颜料得名于丙烯酸树脂,丙稀颜料在湿的时候融于水,干燥后又是完全防水的。这种材料也可作水彩画的颜料,当丙烯颜料融于大量的水时,也会
47、变得十分透明。其技法非常接近水彩;另外,丙烯也可厚涂、刀刮、嵌物、作肌理等,也很接近油画技法。许多画家在外出写生时使用丙烯颜料,只是不要忘记及时的洗涮画笔或将它泡在水中,也随时的在调色板上喷洒些水,因为丙烯材料的最大优点和最大缺点都是“干得快”。 (四) 水彩画与油画 在西方水彩画与油画的风格十分相像。油画是用调色油调和油画颜料来进行作画的一种绘画形式。油画是西方绘画中最具典型性的绘画手段。油画颜色覆盖力强,色彩鲜艳、丰富、细腻,富有极强的表现力。画家运用油画材料,采用油画的表述语言,对色彩、线条、明暗、空间、层次、肌理等进行全方位的表现。油画以光影充分表现物体复杂的明暗现象关系和色彩现象,可
48、以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表现出三维空间的效果,对大自然和事物的描写与刻画能做到惟妙惟肖。油画是迄今以来所有绘画中表现手段最丰富、表现力最强的艺术之一。 然而,油画用油作为调色媒介,虽有透明画法,但不可能产生像水彩画那样经多层叠加仍能保持的清新透明感,更不可能因水在画面上流动而产生意想不到的丰富的意趣。 (五)水彩画与版画 版画是画家在各种不同物质材料的版面上手工制版、刻版后 ,通过拓印而构成的一种绘画。其中水印木刻是将传统的中国画宣纸与木刻印制相结合的一种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水印木刻的特殊之处在于拓印阶段,画家对水分的把握是拓印成败的关键。在运用木刻水印特有的语言表达上,画面也可以表现清新、淡雅、
49、和谐、恬静的水色交融的审美境界。但与水彩画的水色效果相比,水印木刻版画中水分的干湿变化及水色交融的效果明显受到极大局限。 三、 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是水彩画不断发展源泉和动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观念的变化与水彩画工具材料的更新和技法的多样 化,水彩画将出现更加绚丽多姿的面貌。尽管如此,水彩画的形式仍然没有拓展到它的极限,还有很多领域需要我们去探讨。水彩画还需要向其他画种汲取营养 , 不断丰富着水彩绘画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水彩画的工具材料也需要不断更新。只有多元取向才能为水彩画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才能赋予水彩画更旺盛的生命力。 可以通过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尝试,发现新的画昧和画风。如在卡纸、有色纸、高丽纸、宣纸、工业用过滤纸,甚至在画布、木板上作画,因材料对颜色的附着力、吸水性能以及质地的粗细不同可能产生出与在水彩纸上作画迥然不同的效果。同时,如果采用覆盖性很强的水粉颜料来做画,并且大胆吸收油画的表现手段和性能,也许水彩画的色彩、层次会更丰富,塑造会更深入,从而弥补水彩画单薄、难于极至地刻画对象的弱点。同样,水彩画的作画工具也可不拘一格。中国画用的叶筋、衣纹、红圭、白云,油画笔、油画棒,甚至喷笔、喷色枪或油漆刷等等,为了画面的需要都可以使用。还可广泛尝试,不断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