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学行动研究两法.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8295806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行动研究两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行动研究两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行动研究两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学行动研究两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学行动研究两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行动研究两法教學行動研究兩法作者:李躍平 文章來源:學校教育科研網行動研究,是一種可以形成原理和理論的應用研究,是以行動為導向的,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種形式。研究者揭示假設、更新並檢驗觀念和行動;將行動與教師的價值觀相聯繫。行動研究者在與同事和學生的合作中,常常是在“行動觀察反思跟進行動“的不斷迴圈中,形成並檢驗有關工作的理念。在這裏介紹兩種教學行動研究的方法。專題反思法反思,是近階段教研活動中被頻繁使用的詞語,但它不是簡單地對一些教學現象就事論事的思考。它在教學實踐中的作用是提出、分析、理解問題並產生影響,達到改變、優化日常學科教學的目的;它應該是一個過程,與觀察、記錄、分析、研討等緊緊相

2、連,透過現象看本質,提出問題,形成主題,檢查和判斷價值。我們嘗試針對一個專題,分幾步對一些教學現象進行反思。觀摩與定向:在教學實踐中產生困惑,是促使反思的關鍵,也是反思的開始。我曾經看過一些運用了現代教學技術的課,但與大家一樣,總感到整體效果不理想。如何在這方面有一點感悟與突破?通過比較,我們對其中一堂公開課窮人進行了反思。課文敍述一對生活極其貧困的好心夫婦,收養死去鄰居留下的兩個孤兒,作者讚揚了主人公寧願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善良品質。反思與分析:我們將觀課的情況梳理一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如何運用現代技術的?教師佈置學生課前自己上網,查找有關 19世紀俄國勞苦大眾生活的材料。課上,教師

3、又出示當時一些城市市民給沙皇的一封述說苦難生活、期待解救的信,用意是強調當時社會的黑暗;教師還運用多媒體設計了一個揣摩女主人公抱回孩子後複雜心理的一個場景,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教師介紹,運用現代教學技術的目的是拉近學生對課文理解的距離,期待學生能深刻瞭解當時窮人的生活。然而,我們對此提出了不同的認識,如果教師將教學定位在引導學生體會作品“讚揚了主人公寧願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善良品質“這一目標上,那麼,課堂上就沒有必要通過多媒體來渲染,及運用大量的教學時間去“引導“,並要求學生花費不少時間從外面去找“材料“,以此啟發學生理解當時窮人的“窮“。教師只要啟發學生自己去細讀課文描述桑娜一家的生活與

4、西蒙之死,學生就能感悟其中蘊涵的意思。這方面的內容,語言大師托爾斯泰刻畫得非常生動,相信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是完全能領悟的。而從課堂的情況看,學生對“奉命“尋找的所謂有關 19 世紀俄國勞苦大眾生活的材料,並不理解。提問與研討:行動研究的關鍵是每一個研究者都是實踐者。大家各自再讀作品、制定教學目標,與執教老師的教學目標對照,結果發現,大家制定的教學目標基本上是一致的。困惑更大了,為什麼會出現課堂上的毛病?經過進一步的學習、訪談與研討,反思者感到,現階段的現代教學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整合還處於初級階段,其中,許多教師在使用現代教學技術時,對“主題先行“的把握不正確,為用技術而用技術,為公開課的

5、表演而預先設計所謂精彩的多媒體畫面,不是為達到教學目標、攻克教學難點而自覺運用現代教學技術。另外,將教師深入體驗教材的複雜的過程簡單化,忘卻了教學是為了促進學生發展的宗旨。但不是說,現在的語文教學不應該用現代教學技術,以執教窮人為例,如果將要求學生收集有關 19 世紀俄國勞苦大眾生活的材料變為引導學生拓展閱讀幾篇反映人性美的作品,也許更為妥當,既培養學生主動閱讀、上網收集材料的興趣,又對作品主題加深了理解。經過幾次反思,反思者感到要使現代教學技術真正服務於學科教學,使之有機地整合,僅有教師對現代教學技術付出的熱情,掌握基本的設計運用能力還不夠,更要對本學科教學體系的正確理解,深入鑽研教材,對教

6、材有個深入的、整體的把握,對學生的認知、情感等諸方面真正有所瞭解,這樣設計的課,才能正確、完整地理解二期課改的新理念。專題反思的過程,是觀察、學習、思考、研討的過程。起點是教學實踐中產生的困惑,物件是現實中出現的具體問題,目的是為了解決現實問題,過程是為了改善現實的實踐,結果則是提升了理念,也切實改變了現狀。案例比較法在小學高年級的閱讀教學中,如何進行片段教學,啟發學生對教材的整體把握,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如何處理好學生的主體地位與發揮好教師主導的關係?等等,是在相當多的課堂教學裏存在問題。一部分教師在執教高年級時,相對執教低年級而言,遇到的困難、存在的困惑更大。我們選擇了五年級一篇傳統教材

7、大倉老師 ,確定下面一段文章大倉老師與學生初次見面時的開場白,進行案例比較研究。“我就是剛才介紹的大倉,名字叫大倉,可是家裏既沒有大倉庫,也沒有小倉庫,只有一間小板棚似的草房,家裏很窮,是吃大麥飯長大的。不久前剛從學校畢業,今年 22 歲,請大家和我交朋友。“我們採用“收集分析跟進“的方法,來實施教研過程。收集:我們收集了教師過去設計並實踐的教案,觀摩了 6 位教師執教的大倉老師 ,將有關片段提煉出來放在一起進行歸類比較,看一下執教老師針對這一部分是怎樣組織學生學習的,歸類發現,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1請學生讀課文後,教師提問,大倉老師家裏很窮嗎?從哪些地方看出?全班討論。2默讀:這一段一共有幾

8、句話?說明什麼?全班討論(匆匆帶過) 。3教師直接問:大倉老師是一個怎樣的人?請兩個學生答一下。4教師問:大倉老師家裏“沒有大倉庫“說明什麼?“也沒有小倉庫“又說明什麼?5教師說:你們知道了嗎?大倉老師家裏是很窮的。學生讀課文。6朗讀:你從大倉老師的話中知道什麼?討論,朗讀。分析:比較這些片段,就發現它們基本上是以教師提問來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又凸現出過分的情節內容分析,而這些分析又缺乏啟發性,難以引起學生思考,其中的原因有:教師對教材鑽研不夠,理解不深;教師在課堂上僅僅著眼于讓學生理解這“段“的內容,沒有將它放在“篇“的背景下,引導學生去整體地把握教材的內涵,更缺乏對學生閱讀能力方面的訓練要求

9、。不得不承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等一些先進理念在課堂教學中並未得到落實。通過觀課、評課,大家對閱讀教學的許多問題進行再學習與審視,引發出一些思考。跟進:在探討中,大家都感受到,這樣的教學,要增加學生的文化底蘊與提高語言能力,顯然是不行的。教研活動,光使青年教師意識到這一點是不夠的,要有行為跟進。幾位教師在學習、反思的基礎上,自己再設計教案並進行課堂實踐。下面是幾個不同的教學片段:課堂實錄一:a)要求學生反復讀課文。b)討論,如果你是大倉老師的學生,聽了他的開場白,你有什麼想法,與同學交流一下。追問:你知道大倉老師的願望是什麼?學生的願望是什麼?c)練習說話,我認為大倉老師是一個怎麼樣的人。課堂實

10、錄二:a)讓學生認真聽教師講“開場白“。b)思考,大倉老師說話時的心情怎樣?他的願望是什麼?c)作為學生,你想對大倉老師說什麼?課堂實錄三:指導學生讀兩遍課文,問學生,有什麼問題?(學生提了幾個問題,其中,有學生問,大倉老師為什麼要強調自己是窮人?這個問題很有價值。 )這幾個教學片段,或將學生帶入課文描述的情景中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或鼓勵學生合作,學生表現出主動參與學習的精神;或將內容的理解與語言文字的基本功訓練結合起來;或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參與討論的青年教師分析這些教學片段,感悟到,教師設計的提問,是不能隨意的,而教學中追問的功力,及引導學生從眾多資訊中去捕捉重要資訊的

11、自覺性,是現代優秀青年教師必須把握與錘煉的。將這些體會與“跟進“前收集的材料進行比較,才會真正領悟,二期課改提出教學的本質在於引導,引導的特點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價值和做人。11把學生的閱讀引向正確的軌道,教師學習一點閱讀理論是必要的。從詮釋學的角度看,有兩種不同的閱讀理論對教學有啟示。把學生的閱讀引向正確的軌道,教師學習一點閱讀理論是必要的。從詮釋學的角度看,有兩種不同的閱讀理論對教學有啟示。我們在教學中要教師打破識字教學的固定模式,把握情感識字的理念,不是全盤否定過去的識字教學方法,傳統識字教學的精華是十分寶貴的,而是要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把學生識字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擺在首位,注重學生識字的過程與方法,把注重學生識字的情感作為一種自覺行為貫穿於我們的識字教學的全過程,這樣才能用開放的態度繼承成功的識字教學成果,創新字理識字教學的形式,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好基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