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章-1 认识本质和过程.ppt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8293657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章-1 认识本质和过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章-1 认识本质和过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章-1 认识本质和过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章-1 认识本质和过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章-1 认识本质和过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 认识本质和过程,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主体,主体的特征:自然性、社会性、意识性等。其中社会性是最本质的。,主体的形式:个体主体、群体主体、社会主体等。其中社会主体是主体的最高形式。,认识客体的特征:客观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其中对象性是客体最本质的属性。,认识客体的形式: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4.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实践关系,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认识关系,即主体和

2、客体之间的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价值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审美关系,即主体在改造客体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体验美、感知美、创造美的关系。,(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唯心主义先验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它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是指确认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认识论原则,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主体,客体,主体,实践,客体,(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缺陷

3、: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机械反映论)认识就象“照镜子”一样,是消极的、被动的、机械的、一次性的反映,能动反映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能动反映论的特点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反映不是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而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其中,不仅有对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还有对对象

4、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就认识活动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来说,认识是摹写、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统一。,主体,客体,摹写,选择,建构,创造,认识,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还要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反映有所差异。,主观因素造成反映的主观性差异,主观感觉的差异 主观情感的差异 思想观念的差异,立场不同,结论不同,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列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毛泽东:“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认识的完整过程。,2、理性认识,概念:理性认识是借助于抽象思维所获得的 关于事物的本

5、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特点:间接性和抽象性,客观对象,感性认识,理性认识,间接性,理性认识的形式,A、概念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它是思维的“细胞”,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水果,理性认识形式,B、判断判断在形式上表现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或关系,而在内容上则是对事物之间联系或关系的反映。,水果,苹果是水果。,西红柿不是水果。,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认识论的辩证法,魏格纳大陆飘移理论,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 理性认识中也

6、渗透着感性认识某些特征,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毛泽东说:“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基础)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逻辑的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分类、比较、 统计等。非逻辑的方法: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非理性因

7、素的含义 非理性因素主要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 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它对认识活动具有激活和驱动作用 它在认识辩证运动过程中具有参与筛选对象的作用 它对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具有调节作用 它有助于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对善和美的价值追求 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起作用的结果,(二)从认识到实践,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理性认识 实践检验理论 指导实践,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第一,必须从实

8、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需要经过路线、方针、政策等中介。第三,理论要回到实际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方法是理论的具体化,无限反复的过程,认识路线和工作方法,调查研究 试点实验 虚心向群众学习 集中群众智慧,宣传动员群众 推广成功经验 转化为群众的行动,(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发展的总过程,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