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重龙镇中心学校少年宫活动记录.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8290017 上传时间:2019-06-1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3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龙镇中心学校少年宫活动记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重龙镇中心学校少年宫活动记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重龙镇中心学校少年宫活动记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重龙镇中心学校少年宫活动记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重龙镇中心学校少年宫活动记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重龙镇学校少年宫2012 年下期活动记录活动项目 国学诵读 辅导员 蒋丹 活动时间 第三周活动地点 教室 参加人数 67人 器材准备 多媒体活动过程及内容中华少年一、交流:解决学生在预习中的问题。二、自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觉得难读好的句子。2、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的情境,标出自己最喜欢读的段落。3、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适当指导与点拨。三、互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同桌之间读一读课文,指出对方读得特别好的地方,一起读一读这些诗句。2、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以“甲、乙、丙、丁”四个角色,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适时纠正、指导。四、品读: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第1自然段:希望第2、3、4自然段:养育第5自然段:历程第6、7、8自然段:誓言五、美读:体会诗人的情感1、自由朗读全文,用一两句话,说说读了这一首诗的体会。2、四位学生表演朗读,播放课件,排练诗朗诵:中华少年六、延伸:收集、朗诵爱国诗歌,课外小组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活动效果 体会诗人的情感环节,播放课件,四位学生表演朗读,排练诗朗诵:中华少年。多媒体课件在本课起烘托气氛、创设情境的作用。学生在多媒体课件创设的情境下,很能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与作者、与文本合二为一。重龙镇学校少年宫2012 年下期活动记录活动项目 国学诵读 辅导员 蒋丹 活动时间 第

3、四周活动地点 教室 参加人数 67人 器材准备 多媒体活动过程及内容春夜喜雨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1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三个生字。2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3学生质疑。三、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读书认真,善于思考。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小结方法:结

4、合注释,查找资料,上网等。 )2自学。四、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请大家帮帮你。五、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1播放多媒体课件。生想象当时的情景。2师作简单讲解: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4指名读,师生互读,读后评议,齐读。活动效果 学生朗诵激情高,感情到位。重龙镇学校少年宫2012 年下期活动记录活动项目 国学诵读 辅导员 蒋丹 活动时间 第六周活动地点 教室

5、参加人数 67人 器材准备 多媒体活动过程及内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精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指导朗读。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词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词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指名说。3、指导朗读。轻声朗读,用心体会作者感情,用“/”标出停顿处,用“”标出重音。投影出示:明月/别枝/惊鹊,七八个星/天外。清风/半夜/鸣蝉。两三点雨/山前。稻花香里/说丰年,旧时/茅店/社林边,听取/蛙声/一片,路转/溪桥/忽见。自由练读,指名读。4、背诵。 (练背,指名背,齐背。 )二、观察图画,想象情景。1、出示挂图,指导看图。指名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回想课文,把作者听到的、想到的、感到的补

6、进去。2、指名说。3、3、用一段话写成短文。4、指名读,评议。5、修改。活动效果 学生能理解意思,且多读成诵。重龙镇学校少年宫2012 年下期活动记录活动项目 国学诵读 辅导员 蒋丹 活动时间 第七周活动地点 教室 参加人数 67人 器材准备 多媒体活动过程及内容诗经 采薇1、了解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 ,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并沿用至今。 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 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2、学习采薇 1 学生朗读,整体把握。思考讨论:这首

7、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2再读诗歌,疏通词句。 3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三、细读品味。1.借助拼音认一认。2.个别读,听评。3.指名读,正音。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几句意思。5.激趣背诵。活动效果 学生很喜欢这四句话,他们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感情。重龙镇学校少年宫2012 年下期活动记录活动项目 国学诵读 辅导员 蒋丹 活动时间 第八周活动地点 教室 参加人数 67人 器材准备 多媒体活动过程及内容一、故事引入。 1.讲述指南针的故事。2.想一想:听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二、细读

8、品味。1.指导学句。(1)出示: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2)借助拼音认一认。(3)个别读,听评。(4)分组读一读。2.理解句子。(1)你读懂了什么?用笔圈出来。(2)诵读。三、拓展活动。1.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2.查资料。活动效果 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了作者的意境,学生朗诵效果好。重龙镇学校少年宫2012 年下期活动记录活动项目 国学诵读 辅导员 蒋丹 活动时间 第九周活动地点 教室 参加人数 67人 器材准备 多媒体活动过程及内容白桦一、激情朗诵,导入新课 1.师配乐朗诵冰心的纸船儿 。 2.让生体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的诗有什么不同。 二、初读诗,了解

9、大致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 三、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也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0、四、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 1.自读诗经采薇 春夜喜雨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天净沙秋 天上的街市白桦 2.小组内交流交流你的发现。 3.班上交流,师相机指点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五、反复诵读 活动效果 学生诵读很有感情,学习兴趣浓厚。重龙镇学校少年宫2012 年下期活动记录活动项目 国学诵读 辅导员 蒋丹 活动时间 第10周活动地点 教室 参加人数 67人 器材准备 多媒体活动过程及内容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白诵读的意义 ,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教给学生朗读的知识,培养

11、学生朗读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开设的一门新的课程,你们知道它是什么?为什么要开展这门课程呢?学生说自己的理解,教师小结经典诵读的意义。二、小组学习1、 五年来,你觉得自己哪篇文章或者是哪着诗等读得最好,请你展示给你的组内的同学听。2、小组合作: 学生在组内朗读3、指名优秀学生示范朗读三、教师指导1、 同学们,你们想读得更好吗?今天老师将你们一起学习朗读的技巧知识。2、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朗诵时,一方面要深刻透彻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在含义。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停顿、重音、语速、句调。停顿 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

12、间声音上的间歇。停顿一方面是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时,也可给听者一个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帮助听者理解文章含义,加深印象。停顿包括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强调停顿。重音 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语速 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

13、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四、练习1、学生用学习的方法试读第一单元中你最喜欢的段落2、指名学生读,教师根据学生朗读内容进行指导。五、教师总结活动效果 学生诵读很有感情,学习兴趣浓厚。重龙镇学校少年宫2012 年下期活动记录活动项目 国学诵读 辅导员 蒋丹 活动时间 第11周活动地点 教室 参加人数 67人 器材准备 多媒体活动过程及内容活动准备:千字文内容投影课件活动过程:一、简介:周兴嗣编的千字文 ,是一本公认为编得好的识字书,从南北朝直到清末,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成为世界上现存出书最早、使用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不能不说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试想:只用一千个字,基本上不重复,四字

14、一句,每句成文,前后连贯,还要押韵,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其内容包括天地、历史、人事、修身、读书、饮食、居住、农艺、园林、以及祭祀等各种社会文化活动。本书内容涉及广泛,具有较高的可阅读性及趣味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少儿启蒙教材。二、复习1、复习上学期比赛时已经读过的部分(1)全班齐读(2)分角色读三、学习1、投影出示内容仁慈隐恻 造次弗离 节义廉退 颠沛匪亏性静情逸 心动神疲守真志满 逐物意移坚持雅操 好爵自縻2、学生试读,教师正音3、指导读会多种方法读:个别读、分组读、男女接读4、理解意思仁慈隐恻 造次弗离:仁义、慈爱,对人的恻隐之心,在最仓促、危急的情况下也不能拋离。节义廉退 颠沛匪亏:气节、

15、正义、廉洁、谦让的美德,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性静情逸 心动神疲:品性沉静淡泊,情绪就安逸自在;内心浮躁好动,精神就疲惫困倦。守真志满 逐物意移:保持纯洁的天性,就会感到满足;追求物欲享受,天性就会转移改变。坚持雅操 好爵自縻:坚持高尚情操,好的职位自然会为你所有5、教师再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四、背诵五、教师总结活动效果 学生朗诵激情高,感情到位重龙镇学校少年宫2012 年下期活动记录活动项目 国学诵读 辅导员 蒋丹 活动时间 第12周活动地点 教室 参加人数 67人 器材准备 多媒体活动过程及内容活动准备:千字文内容投影课件千字文朗读视频活动过程:一、 复习1、 背上节课学习内容2、

16、唱千字文歌曲二、 学习1、 投影学习内容都邑华夏 东西二京 背邙面洛 浮渭据泾宫殿盘郁 楼观飞惊 丙舍傍启 甲帐对楹肆筵设席 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 弁转疑星右通广内 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 亦聚群英杜稿钟隶 漆书壁经 府罗将相 路侠槐卿户封八县 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 驱毂振缨世禄侈富 车驾肥轻 策功茂实 勒碑刻铭2、 出示视频听读3、 跟着视频学读4、 理解句子意思都邑华夏 东西二京:古代的都城华美壮观,有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背邙面洛 浮渭据泾:东京洛阳背靠北邙山,南临洛水;西京长安左跨渭河,右依泾水。宫殿盘郁 楼观飞惊:宫殿盘旋曲折,重重迭迭;楼阁高耸如飞,触目惊心。图写禽兽 画彩仙灵:宫殿上绘着各

17、种飞禽走兽,描画出五彩的天仙神灵。丙舍傍启 甲帐对楹:正殿两边的配殿从侧面开启,豪华的账幕对着高高的楹柱。肆筵设席 鼓瑟吹笙:宫殿中大摆宴席,乐人吹笙鼓瑟,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升阶纳陛 弁转疑星:登上台阶进入殿堂的文武百官,帽子团团转,像满天的星星。右通广内 左达承明:右面通向用以藏书的广内殿,左面到达朝臣休息的承明殿。既集坟典 亦聚群英:这里收藏了很多的典籍名著,也集着成群的文武英才。杜稿钟隶 漆书壁经:书殿中有杜度的草书、钟繇的隶书,还有漆写的古籍和孔壁中的经典。府罗将相 路侠槐卿:宫延内将相依次排成两列,宫廷外大夫公卿夹道站立。户封八县 家给千兵:他们每户有八县之广的封地,配备成千以上的

18、士兵。高冠陪辇 驱毂振缨:他们戴着高高的官帽,陪着皇帝出游,驾着车马,帽带飘舞着,好不威风。世禄侈富 车驾肥轻:他们的子孙世代领受俸禄,奢侈豪富,出门时轻车肥马,春风得意。策功茂实 勒碑刻铭:朝廷还详尽确实地记载他们的功德,刻在碑石上流传后世。5、 指导有感情朗读6、 分角色读7、 比一比谁背得快三、 教师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千字文,又丰富了我们知识,我们还要学习更多的经典诗文,更多地了解我国灿烂的文化。活动效果 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了作者的意境,学生朗诵效果好。重龙镇学校少年宫2012 年下期活动记录活动项目 国学诵读 辅导员 蒋丹 活动时间 第13周活动地点 教室 参加人数 67人 器材准备

19、多媒体活动过程及内容活动准备:千字文内容投影课件千字文朗读视频活动过程:一、复习背上两节课学习内容分解色读千字文二、学习1、投影学习内容2、出示视频听读3、跟着视频学读4、理解句子意思磻溪伊尹 佐时阿衡:周武王磻溪遇吕尚,尊他为“太公望”;伊尹辅佐时政,商汤王封他为“阿衡”。奄宅曲阜 微旦孰营:周成王占领了古奄国曲阜一带地面,要不是周公旦辅政哪里能成?桓公匡合 济弱扶倾:齐桓公九次会合诸侯,出兵援助势单力薄和面临危亡的诸侯小国。绮回汉惠 说感武丁:汉惠帝做太子时靠绮里季才幸免废黜,商君武丁感梦而得贤相传说。俊乂密勿 多士寔宁:能人治政勤勉努力,全靠许多这样的贤士,国家才富强安宁。晋楚更霸 赵魏

20、困横:晋、楚两国在齐之后称霸,赵、魏两国因连横而受困于秦。假途灭虢 践土会盟:晋献公向虞国借路去消灭虢国;晋文公在践土与诸侯会盟,推为盟主。何遵约法 韩弊烦刑:萧何遵循简约刑法的精神制订九律,韩非却受困于自己所主张的严酷刑法。起翦颇牧 用军最精:秦将白起、王翦,赵将廉颇、李牧,带兵打仗最为高明。宣威沙漠 驰誉丹青:他们的声威远传到沙漠边地,美誉和画像一起流芳后代。九州禹迹 百郡秦并:九州处处有留有大禹治水的足迹,全国各郡在秦并六国后归于统一。5、指导有感情朗读6、指名读、男女轮读、分角色读、齐读7、比一比谁背得快三、拓展延伸1、同学们读了千字文,你有什么收获?2、学生读有关中国古代文化的书籍。

21、活动效果 学生诵读很有感情,学习兴趣浓厚。重龙镇学校少年宫2012 年下期活动记录活动项目 国学诵读 辅导员 蒋丹 活动时间 第14周活动地点 教室 参加人数 67人 器材准备 多媒体活动过程及内容一、 复习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朗读时要注意什么?2、朗读古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二、新课1、背诵“回顾拓展一”中日积月累的诗句。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爱国诗人的诗句,它是什么意思呢?你们知道这首的题目是什么吗?(己亥杂诗 )你知道这两句的前两句是什么吗?投影出示浩 荡 离 愁 白 日 斜 , 吟 鞭 东 指 即 天 涯 。落 红 不 是 无 情 物 , 化 作 春 泥 更 护 花

22、 。3、指导学生朗读指名读,正音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学生试着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范读分男女读齐读4、引导学生背诵三、总结延伸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 年),这一年作者 48 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往返京杭的途中,共写了 315 首七绝,总题己亥杂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其中第 5 首及第 125 首被我国中小学语文课本收录。热爱古诗的同学可以去搜集诵读。活动效果 学生诵读很有感情,学习兴趣浓厚。重龙镇学校少年宫2012 年下期活动记录活动项目 国学诵读 辅导员 蒋丹 活动时间 第15周

23、活动地点 教室 参加人数 70人 器材准备 多媒体活动过程及内容呵,母亲一、激情 导入: 先放一段毛阿敏唱的烛光里的妈妈。 刚刚我们听到的是著名歌手毛阿敏唱的烛光里的妈妈,听到了母爱的声音,是啊!“人的嘴唇所能发出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 那么这堂课,我们将要在舒婷的诗歌里读出对母亲的眷恋和怀念。 二、 初读诗文,理解诗意。 1、作者舒婷,女,原名龚佩瑜,龚舒婷。福建厦门人。朦胧诗代表诗人。已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与诗人顾城合出舒婷顾城抒情诗选。 2、解读诗。要求:(1)读准字音 (2)读的通顺流畅。 3、谈谈读诗后的整体感受

24、,这首诗写了什么? 诗人怀念已故的母亲。 4、美读全诗。 在学生读诗的过程中,教师做如下指导: 应读的深情、忧伤,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怀念相协调。 5、师范读,学生放声朗读。 三、 指导朗读,师生互动合作解析诗意。 1、重点指导朗读第一节。 2、指导同学们抓住重点词或句子来理解这首诗。 (1) 为什么不敢睁开眼? 希望在梦里和母亲相聚的时间长一点。读出希望。(2)为什么不敢浣洗鲜红的围巾? 母亲留给我的回忆。围巾里有妈妈温馨的味道。不敢浣洗,怕妈妈温馨的味道会和红色一样随着岁月的流逝退去颜色,害怕记忆也慢慢地退色。 四、品读全诗,析文章的意境美。 找出你认为诗中最深情的一句话,再读一读,品一品

25、。 四个“呵,母亲”把诗的感情推倒了一声声的呼唤里。把对母亲的怀念,表达的淋漓尽致。让我们再次的去呼唤。(齐读)五、 拓展延伸: 想一想,我们对那份不可多得的母爱给予了怎样的回报呢?现在想对为我们日夜操劳的的妈妈说些什么呢?创编一首小诗。活动效果 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了作者的意境,学生朗诵效果好。重龙镇学校少年宫2012 年下期活动记录活动项目 国学诵读 辅导员 蒋丹 活动时间 第16周活动地点 教室 参加人数 70人 器材准备 多媒体活动过程及内容1、导入1、 同学们,如果说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古文化是一串珍珠,那古诗就是其中的一颗美丽的明珠。古诗的魅力就在于总能用最少的文字,展现出丰富的画面,让

26、人产生无尽的想象。2、 分别出示一画一诗,让学生说出相对应的诗句、画面。3、 师:画从哪儿来?就在诗句里,就在想象中。今天我们用读诗句,想画面的方法来学习一首古诗。二、初读正音1、理解诗题意思。2、再次齐读诗题。想知道他看到了些什么吗?读了这首诗就会明白了。请大家自由读古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顺。同桌互相检查读。3、指名读,检查反馈。三、整体感知,层层推进1、 请大家再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些什么?2、 学习第一句。指名读。3、 体会并读出牧童的高兴心情。4、 同学们,有个词叫“喜形于色”。刚才从歌声中我们听出了牧童的心情。那么从他的表情、动作你能看出来吗,谁来说说?。(说了就

27、读)5、师评价:可真是个悠然自得,快乐无比的小牧童,让他高兴的事太多了!现在呀,让我们和小牧童一起走进树林。大家边读边想,边读边看。瞧瞧小牧童这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风景? 5、 生反馈时,师相机引导。6、 多么美的田园生活啊!来,让我们都骑上小黄牛,一起把第一句美美地读出来。7、 师描述:听到你们读,我的眼前已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放课件)8、 学生看完画面齐背诵第一句,小组背,个人背 。9、 过渡:在袁枚欣赏得正带劲时,一个小插曲出现了。10、(放课件牧童唱歌声)来,谁读出这时袁枚所见到,所听到的。10、个人读,全班读第二句。能说说这时袁枚又见到,听到些什么吗?(不断边读边补充。)11、让

28、学生边读边想象说出牧童寻蝉的样子。(纠正学生理解错误,了解“鸣”,抠出“意欲”。)12、说了再请个人读,小组读,背诵。四、背诵、小结1、 同学们,今天我们随诗人袁枚一起欣赏到了美丽而有趣的牧童画。2、 现在让我们看着画面美美地吟诵整首诗,把这如画的诗,如诗的画留在我们的心里吧。(齐背,个人背)活动效果 学生诵读很有感情,学习兴趣浓厚。重龙镇学校少年宫2012 年下期活动记录活动项目 国学诵读 辅导员 蒋丹 活动时间 第17周活动地点 教室 参加人数 70人 器材准备 多媒体活动过程及内容满江红一、 导入 :请学生介绍有哪些古代诗词被吟唱成歌曲的?复习学过的诗词。 二、介绍作者以及相关背景三、初

29、步感知课文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解决生字词,通过范读引导学生进入词的境界。 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培养语感,让学生通过自己诵读体会词人的感情,从中受到感染。 3、几个学生说出读后的感悟,大家有感情的齐读全文,读出气势,营造氛围。 4、用两个问题梳理全文,分析作品。 问题: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并说出理由。 上下阕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怀? 岳飞一生的追求可以用哪四个字来概括? 明确: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点评,理清思路,了解情感。 满江红为词牌名,风格古朴、激昂、大气,全词分上阕和下阕,上阕速度稍慢,抒发悲愤之情;下阕速度稍快,情绪高亢激昂,表现岳飞收复中原、报国雪耻的英雄气概。 “还我

30、河山”可概括岳飞一生的追求。(板书) 全词气势磅礴、格调高昂、节奏稳健,抒发了岳飞的悲愤之情,表现了岳飞收复中原、报国雪耻的英雄气概。活动效果 学生诵读很有感情,学习兴趣浓厚。重龙镇学校少年宫2012 年下期活动记录活动项目 国学诵读 辅导员 蒋丹 活动时间 第18周活动地点 教室 参加人数 70人 器材准备 多媒体活动过程及内容满江红一、开展小组活动,深入体会作者内心世界,依据文本进行再造。 1、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完成本词的自我阅读体会和讨论,要求每小组按照该词的意境描述画面,可用各种形式(如散文性语言、画画、小品等)来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 2、抽取几个小组进行现场展示。(要求学生推荐代表

31、进行解说或展示,并上交文字说明) 二、教师点拨: 岳飞这首满江红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流传很广,深受人民的喜爱。 开篇五句破空而来,通过刻划作者始而怒发冲冠、继而仰天长啸的情态,揭示了他凭栏远眺中原失地所引起的汹涌激荡的心潮。 接着,“三十功名”二句,上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唯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下句则展现了披星戴月、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隐然有任重道远、不可稍懈的自励之意。 “莫等闲”二句既是激励自已,也是鞭策部下:珍惜时光,倍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耿耿之心,拳拳之意,尽见于字里行间。它和汉乐府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样,是被后人奉为箴铭的

32、警策之句。 下片进一步表现作者报仇雪耻、重整乾坤的壮志豪情。 “靖康耻”四句,句式短促,而音韵铿锵。“何时灭”,用反诘句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语感强烈,力透字背。 “驾长车”句表达自已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 “壮志”二句是“以 牙还牙,以血还血”式的愤激之语,见出作者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切齿痛恨。 结篇“待从头”二句再度慷慨明誓:等到失地收复、江山一统之后,再回京献捷。 全词以雷贯火燃之笔一气旋折,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因而一向广为传诵,不断激发起人们的爱国心与报国情。一、 全体学生诵读;抽生诵读;分小组读。活动效果 学生能理解意思,且多读成诵。重龙镇学校少年宫2012 年下期活动记

33、录活动项目 国学诵读 辅导员 蒋丹 活动时间 第19周活动地点 教室 参加人数 70人 器材准备 多媒体活动过程及内容 黄 鹤 楼 送 别 教 学 过 程 : 一 、 共 背 古 诗 , 感 受 经 典 。 1、 谈 话 。 同 学 们 , 最 近 你 在 我 们 学 校 开展 的 中 华 经 典 诵 读 活 动 中 表 现 怎 么 样 ? 都 背 了 哪 些 古 诗 文 ? 请 你 把 最 近 背 诵 的 内 容 背 给同 学 们 听 一 听 。 2、 学 生 背 。 3 评 点 : 的 确 , 一 位 好 的 诗 人 就 像 一 位 好 朋 友 , 他 能 告诉 你 什 么 是 高 山 流

34、 水 般 的 友 谊 , 告 诉 你 无 欲 则 刚 、 见 贤 思 齐 的 人 生 哲 理 。 古 诗 文 可 以 提供 给 我 们 一 个 自 由 想 象 的 空 间 , 提 供 一 个 寄 放 自 己 心 灵 的 空 间 。 下 面 老 师 提 供 给 同 学 们一 首 脍 炙 人 口 的 名 诗 黄 鹤 楼 送 孟 浩 然 之 广 陵 , 希 望 大 家 喜 欢 。 ( 从 学 生 开 展 的 经 典诵 读 活 动 入 手 , 与 学 生 前 期 的 学 习 积 累 建 立 联 系 ,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兴 趣 。 )二 正 确 、 通 顺 朗 读 古 诗 , 背 诵 古 诗 。

35、 1、 出 示 古 诗 : 黄 鹤 楼 送 孟 浩 然 之 广 陵 故 人西 辞 黄 鹤 楼 , 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 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 2、 试 一 试 将 古诗 读 正 确 、 通 顺 。 谁 已 经 将 古 诗 读 正 确 、 通 顺 的 站 起 来 读 一 遍 。 每 一 组 抽 一 选 手 读 , 学生 评 点 ( 首 先 学 会 赞 美 别 人 , 然 后 将 自 己 的 建 议 得 体 地 告 诉 别 人 ) 。 3、 试 一 试 将 古诗 背 出 来 。 4、 默 读 , 想 一 想 有 什 么 读 不 懂 的 地 方 ,

36、 然 后 小 组 交 流 一 下 , 看 一 看 大 家 有没 有 共 同 的 问 题 。 ( 1) 交 流 。 ( 2) 出 示 一 些 重 要 问 题 。 ( 初 读 古 诗 , 质 疑 生 难 , 勾起 深 入 研 读 的 兴 趣 和 欲 望 。 )三 、 解 读 古 诗 。 1 各 小 组 交 流 读 后 感 受 , 看 能 否 凭 借 课 文 内 容 自 行 解 决 刚 才 所 提的 问 题 。 2 集 体 交 流 问 题 的 答 案 。 3 相 机 演 示 媒 体 : 从 黄 鹤 楼 至 广 陵 ( 扬 州 ) 的 长 江行 程 , 从 而 理 解 “西 辞 ”、 “下 扬 州 ”

37、。 4 再 读 古 诗 , 看 是 否 比 上 一 次 读 得 更 好 。( 凭 借 课 文 自 学 古 诗 ,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主 动 探 究 和 相 互 合 作 的 能 力 , 初 步 读 懂 古 诗 , 读 好古 诗 。 )四 、 有 感 情 地 朗 读 课 文 重 要 章 节 , 体 会 诗 人 间 的 深 情 厚活动效果 学生朗诵激情高,感情到位重龙镇学校少年宫2012 年下期活动记录活动项目 国学诵读 辅导员 蒋丹 活动时间 第20周活动地点 教室 参加人数 70人 器材准备 多媒体活动过程及内容一、导入1、 同学们,如果说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古文化是一串珍珠,那古诗就是其中的

38、一颗美丽的明珠。古诗的魅力就在于总能用最少的文字,展现出丰富的画面,让人产生无尽的想象。2、 分别出示一画一诗,让学生说出相对应的诗句、画面。3、 师:画从哪儿来?就在诗句里,就在想象中。今天我们用读诗句,想画面的方法来学习一首古诗。二、初读正音1、理解诗题意思。2、再次齐读诗题。想知道他看到了些什么吗?读了这首诗就会明白了。请大家自由读古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顺。同桌互相检查读。3、指名读,检查反馈。三、整体感知,层层推进1、 请大家再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些什么?2、 学习第一句。指名读。3、 体会并读出牧童的高兴心情。4、 同学们,有个词叫“喜形于色”。刚才从歌声中我们听

39、出了牧童的心情。那么从他的表情、动作你能看出来吗,谁来说说?。(说了就读)5、师评价:可真是个悠然自得,快乐无比的小牧童,让他高兴的事太多了!现在呀,让我们和小牧童一起走进树林。大家边读边想,边读边看。瞧瞧小牧童这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风景? 5、 生反馈时,师相机引导。6、 多么美的田园生活啊!来,让我们都骑上小黄牛,一起把第一句美美地读出来。7、 师描述:听到你们读,我的眼前已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放课件)8、 学生看完画面齐背诵第一句,小组背,个人背 。9、 过渡:在袁枚欣赏得正带劲时,一个小插曲出现了。10、(放课件牧童唱歌声)来,谁读出这时袁枚所见到,所听到的。10、个人读,全班读第二句。能说说这时袁枚又见到,听到些什么吗?(不断边读边补充。)11、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说出牧童寻蝉的样子。(纠正学生理解错误,了解“鸣”,抠出“意欲”。)12、说了再请个人读,小组读,背诵。四、背诵、小结 1、 同学们,今天我们随诗人袁枚一起欣赏到了美丽而有趣的牧童画。2、 现在让我们看着画面美美地吟诵整首诗,把这如画的诗,如诗的画留在我们的心里吧。(齐背,个人背)活动效果 学生能理解意思,且多读成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