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0大气与气候.ppt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8288613 上传时间:2019-06-18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6.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大气与气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10大气与气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10大气与气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10大气与气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10大气与气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节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第三节 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风,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 风;空气的垂直运动称为 上升气流或下沉气流。地 球上大气的运动形式以水 平运动最为广泛和持久。,W,N,S,E,NE,SE,SW,NW,风是矢量,既有风向,又 有风速。风向指风的来向,以 16个方位或 360方位角表示。 风速以 ms 或 km h 表示; 根据风速的大小,可将风力划 分为13级(0 12级)。,蒲福风级(Beaufort scale),由英国海军上将蒲福,于1805年首创的风力 分级标准,后逐渐发展成现今通用的风级 。,为蒲福风级数; 为风速( ms )。这是现今普遍采用的经验公式。,一、大气的水

2、平运动,(一)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四种力,气压梯度力(原动力);地转偏向力(改变方向);惯性离心力(改变方向);摩擦力(减速、改变方向)。,当气压梯度存在时,作用于单位质量空气 上的力,称为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可分 为垂直气压梯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两种。 水平气压梯度力使空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 区,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其表达式为:,G 水平气压梯度力; 空气密度; p 两条等压线之间的气压差; n 两条等压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p n 为水平气压梯度; “ ” 负号表示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1、气压梯度力,1007,1005,1003,1001,气压梯度大,气压梯度小,等压线疏密与气压梯度大小

3、,气压梯度,2、地转偏向力,指由于地球的自转而使地表上运动的物体 发生方向偏转的力。它包括水平和垂直两个 分力。水平地转偏向力为:,m :空气质量;v :风速;:地球自转角 速度;j :地理纬度。 地转偏向力是使运动空气发生偏转的力, 它总是与空气运动方向垂直。在北半球,它 使风向右偏;它的大小与风速和纬度成正比, 在赤道为零,随纬度而增大,在两极达最大。 地转偏向力只能改变风的方向,而不能改 变风的速度。,2、地转偏向力,3、惯性离心力,离心力是指空气作曲线运动时,受到一个 离开曲率中心而沿曲率半径向外的作用力。 这是空气为了保持惯性方向运动而产生的, 所以称为惯性离心力。它的方向与空气运动

4、 方向垂直。,C 离心力;V 空气运动 速度;r 曲率半径。,在一般情况下,空气运动路径的曲率半径 很大,惯性离心力远小于地转偏向力;但在 空气运动速度很大而曲率半径很小时,如龙 卷风、台风,离心力很大,甚至超过地转偏 向力。,4、摩擦力,摩擦力指地面与空气之间,不同运动状况的 空气层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力。气层之间 的阻力,称为内摩擦力;地面对空气的阻力, 称为外摩擦力。 摩擦力以近地面层最显著,随高度增加而迅 速减弱,一般到 1 2 km 以上就可以忽略不 计了,此高度以上气层称为自由大气。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使风速减小,导致 地转偏向力也相应减弱。陆地表面摩擦力总是 大于海洋表面。

5、,(二)自由大气中的空气运动,1、地转风指自由大气中 空气作等速、 直线水平运动。,1020,1010,1000,hPa,高压,低压,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转风,地转风出现时,地转偏向力(A)与 气压梯度力(G)平衡。地转风( Vg )风速与气压梯度( ) 成正比,与空气密度()及纬度的正弦 ( sin j )成反比。地转风方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垂直,即平行于等压线。在北半球,背风 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相反, 此称为白贝罗风压定律。,2、梯度风,自由大气中,当空气作曲线运动时,水平气 压梯度力G、地转偏向力A和惯性离心力C三个 力达到平衡时的空气水平运动,称为梯度风。,L

6、,H,G,A、C,G、C,A,V,V,G,A,Vg,北半球,逆时针,顺时针,L,H,地转风,梯度风解析,以北半球圆形等压线为例,在低压中,气压 梯度力 G指向低压中心,而地转偏向力 A和惯性 离心力 C都指向外,而且 A C G ,由于地 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都与风向垂直,所以梯度 风的方向是沿着等压线按逆时针方向吹;在高压 中则相反, G C A , 梯度风绕高压中心按 顺时针吹。南半球的情况刚好相反。梯度风的风向,也遵从白贝罗风压定律,即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 半球则相反。,3、风随高度的变化热成风,气温水平梯度的存在,引起气压梯度力随 高度发生变化,影响风随高度发生

7、相应变化。 由于水平温度梯度引起的上下层风的向量差, 称为热成风(VT)。 热成风风向与等温线平行,在北半球,背 热成风而立,高温在右,低温在左,南半球则 相反。 热成风的大小与气层平均水平温度梯度及 气层的厚度成正比。在自由大气中,随着高度 的增加,风越来越趋于热成风,如北半球中纬 度对流层顶部的西风急流。,4、摩擦层中空气的水平运动,在摩擦层中,空气的水平运动因受摩擦力 的作用,风速减小,风向改变。如地转风斜穿 等压线从高压吹向低压,梯度风斜穿等压线, 低压向中心辐合,高压自中心向外辐散。地面摩擦作用随高度减小,风速随高度增 大,不断右偏,达到摩擦层顶部,最终风向与 等压线平行。,二、大气

8、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地球上具有一定稳定性 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一)全球环流,1、全球7个纬向气压带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2、行星风系,行星风系是指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 起伏等的影响,全球性的低层盛行风带。主要包括三个盛行风带:信风带:由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北 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盛行西风带:由副热带高压带吹向高纬 地区。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向外辐散形成。,3、经向三圈环流,65N,N,S,30N,30S,65S,H,H,H,H,L,L,L,E,E,NE,SE,W,W,W,W,W,W,极地高压,副极地低压,

9、副热带高压,赤道低压,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极地高压,0,经向三圈环流,信风环流圈(Hadley环流):分布于赤道 与南北纬 30 之间。 高空由赤道吹向副热 带高压带(西风),地面由副热带吹向赤道 (信风)。 中纬度环流圈(Ferrel环流): 分布于中 纬度约 30 65 地带。地面由副热带高 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西风),高空由副 极地低压带返回。 极地环流圈: 分布于高纬度约 60 与极 地之间地带。地面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 低压带(东风),高空由副极地低压带返回 (西风)。,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40S 60S 盛行西风带,40S60S 盛行西风带,开普敦,好望角,全球风速分布图,

10、(二)季风环流,季风的英文名称是 “monsoon”, 源自阿拉伯语 “mausem”,意为季节。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 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季风是由于海洋与大陆之间的热力差异 而形成的大范围热力环流。 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夏季 风;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冬 季风。,世界季风区,分布:约在 30W 170E,20S 35N 的范围, 其中以东亚和南亚的季风最显著。 东亚季风范围广、强度大,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南亚季风(印度季风),夏季风强于东季风。,亚洲季风区,非洲季风区,澳洲季风区,亚洲夏季风,南太平洋副高(澳大利亚高压),东南信风,过赤道流,西南季

11、风,西太平洋副高(夏威夷高压),梅雨锋,极地气团,T,U,S,R,Q,O,P,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夏季风,季,风,槽,0,10N,20N,30N,40N,50N,60N,西太平洋副高,西南季风,东南季风,印度低压,季风槽,夏季,在 大陆地表 形成并保 持的低压 槽称为季 风槽,导 致低层大 气往这个 地带辐合, 进而形成 雨带。,冬季风,0,10N,20N,30N,40N,50N,60N,亚洲高压,东北风,西北风,阿留申低压,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三)局地环流,指由于局部环境如地形起伏、受热不均等 而产生的小范围环流,也称地方性风系。1、海陆风: 白天,地面风由海向陆,上层风 则由陆向海;

12、夜晚风向相反;2、山谷风: 白天, 地面风从谷地吹向山坡, 夜晚风向相反;3、焚风: 背风坡气温比迎风坡同高度上的气 温高很多、干燥很多。在山区,一年四季均可 出现。,海陆风与山谷风,海 陆 风,山 谷 风,谷风,地形雨与焚风,迎风坡,背风坡,三、天气系统,指大气中引起天气变化的 水平或垂直分布的各种尺度 的运动系统( P98 )。 根据其水平范围可以分为: 小尺度天气系统 101 km 级,存在数小时内; 中尺度天气系统 101102 km 级,存在1天内; 大尺度天气系统 103 km 级,存在数天或以上。,天气系统,天气过程 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消亡及 其相应的天气演变的全过程。 如一

13、次雷雨天气过程可分为: 生长阶段(积云积雨云); 成熟阶段(积雨云降雨); 消散阶段(云消雨散)。天气形势 天气系统的分布状况。天气形势 分析是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一)气团与锋,气团是指在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比较均匀 的大块空气。其水平范围几百到几千公里, 垂直范围几到十几公里。同一气团内部的水 平温度梯度一般小于 1 2 100 km 。气团形成的条件: 范围广阔、地表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 有利空气停滞和缓行的环流条件。气团变性:当气团离开源地,其物理属性 逐渐改变,这种过程就称为气团变性。日常 所见的气团,大多属于变性气团。,1、气团的分类,地理分类法(地理位置和下垫面性质) 按气团源

14、地分成四个基本类型: 冰洋气团、极地气团、热带气团、赤道气团; 按气团源地的海陆位置,又把每一基本类型 分为海洋气团和大陆气团。赤道气团源地是 海洋,不再分海、陆型。 热力分类法 凡是气团温度高于流经下垫面温度的,称为 暖气团;相反,气团温度低于流经下垫面温 度的,称为冷气团。,2、锋,冷气团,暖气团,地面,对流层顶,下界,上界,宽度,高度,指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时,在它们之间 形成一个狭窄的过渡带。通常把锋看成是一个几 何面,称为锋面,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 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锋面云,锋面云,锋的分类,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移动方向和结构可分为: 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15、; 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准静止锋:很少移动或移动速度很慢的锋; 锢囚锋:两条移动的锋相遇合并所形成的锋。根据形成锋的气团源地可分为: 冰洋锋:冰洋气团极地气团; 极锋: 极地气团热带气团; 赤道锋:热带气团赤道气团;,锋的符号,锋的符号,暖锋,冷锋,锢囚锋,准静止锋,冷锋,冷锋,冷气团,暖气团,暖锋,暖锋,冷气团,暖气团,3、锋面天气,是指锋附近的云、降水、风 等气象要素的分布状况。,冷锋天气,一型冷锋: 移动慢,锋面坡度较小(1100)。锋后为 稳定性降水区。由于移动慢,暖空气上升较 慢较平稳而出现层状云,降雨缓和。冷锋过 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二型冷锋: 移动快,锋

16、面坡度较大(140180), 云雨区较窄。由于移动快,暖空气受冷空气 猛烈冲击快速上升而成浓厚的积雨云,常有 雷雨狂风。冷锋过境时,气温急降,但时间 短暂,锋线一过天气转晴。,暖锋天气:锋面坡度小 ( 1150 )。 锋前为较宽的连续性降水区,广阔的云 雨区连绵数百公里,造成持续不断的降 雨。暖锋会使所经过地区的气温增高。准静止锋天气: 锋面坡度比暖锋更 小( 1250 ), 锋前连续性降水区更 宽广,但降水强度小,持续时间更长。 锋面带上常有低气压扰动发生并伴随中 到大雷阵雨。,暖锋天气,冷锋与暖锋天气,冷锋,暖锋,锋后,锋前,锋后,锋前,锋后降水区,锋前降水区, 梅雨锋,梅雨锋,“ 梅雨锋

17、 ”属于准静止锋 “ 梅雨 ” 之名起源于每 年6、7月间我国江南一带 梅子成熟季节的连绵降雨 由于久雨不晴,器物容易 发霉,所以又称“霉雨”,梅雨卫星云图,梅雨卫星云图,锢囚锋天气,冷空气,凉空气,冷空气,凉空气,暖空气,冷锋,暖锋,暖空气,暖空气,大雨,小雨,锢囚锋,锢囚锋,(二)气旋与反气旋,大气中占据三度空间的 大尺度水平空气涡旋,中 心气压比周围低的,称为 气旋;中心气压比周围高 的,称为反气旋。从气压 场来说,分别称为低气压 和高气压。,气旋与反气旋,气旋、反气旋的大小,以地面最外一条 闭合等压线为界。气旋为 102 103 km 数 量级。反气旋比气旋大得多,大的占据最 大的大陆

18、或海洋(如冬季亚欧大陆的蒙古 反气旋),小的则可能只有几百公里。气旋、反气旋的强度,用地面最大风速 来度量。风速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正比。 中心气压值越低,气旋越强,反气旋越弱; 中心气压值越高,反气旋越强,气旋越弱。,1、锋面气旋(温带气旋),生成和活动在温带地区的气旋,称为温带 气旋。其中,最常见的是带有锋面的温带气 旋,所以又称锋面气旋。锋面气旋是温带地 区产生大范围云雨天气的主要系统。温带气 旋主要出现在东亚、北美、地中海等地区。发展成熟的锋面气旋天气模式为:气旋前 方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和相伴的连续性降水天 气,气旋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 天气,气旋中部是暖气团天气。,锋面气旋,锋

19、 面 气 旋,暖锋,冷锋,云雨区域,图 例,暖锋,暖锋,冷锋,冷锋,L,L,冷气团,暖气团,H,H,锋面气旋的形成与消亡,L,冷气团,准静止锋,准静止锋,暖气团,冷锋,冷锋,冷锋,冷锋,暖锋,L,L,暖锋,暖锋,暖锋,锢囚锋,新生期:冷、暖气团对峙,新生期:气旋生成,成熟期:冷、暖锋相互入侵,降水,降水,降水,成熟期:气旋加深,降水扩大,锢囚期:气旋趋于消亡,消散期:冷、暖气团恢复对峙,北半球冬季的气旋、锋面系统,P102,冷空气,冷空气,暖空气,暖空气,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2、热带气旋,生成于热带海洋上的强大而深厚的气旋性涡旋。,赤道,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热带气旋和台风为79.8次,南北

20、纬 5 20,年平均水温26.5。,赤道,热带气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速划分,台风的形成,热带海洋上的空气因受热而对流上升,四 周较冷的空气流入补充,然后再受热上升, 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热带低压。在夏秋季 节,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相遇时造成扰动产 生旋涡。这种扰动与对流作用相辅相成,使 已形成的热带低压的旋涡继续加深,也就是 使四周空气流动得更快,风速加大,于是就 演变成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 台风常常带来狂风暴雨,一天的降雨量可 达30亿吨,多的甚至超过 200 亿吨。,大西洋飓风;印度洋旋风。,台风形成过程,台风形成过程,菲律宾,菲律宾,菲律宾,菲律宾,热带扰动,台 风形成前一天,热带低

21、压形成,加强为热带风暴,台风形成,台风形成的基本条件,低空存在一个热带扰动,造成辐合流场, 是热带气旋发展的基础; 有广阔的高温洋面,蒸发大量水汽到空 中凝结,提供台风形成所需的巨大潜热; 有一定的地转偏向力,使忧动气流渐变 为气旋性旋转的水平涡旋; 基本气流的风速垂直切变要小,使潜热 不扩散,形成、保持暖心结构及加强对流 运动。,台风的流场,云柱向上发展旺盛 垂直高度:15-20km 下:逆入;上:顺出,台风的特征,台风的空间形态就象一个巨大的云柱,其半径 一般 200 300 km,最大的可500 km。 台风 的顶部是大致圆形呈螺旋状顺时针向外旋出的气 流,台风的底部在北半球是绕台风中心

22、逆时针旋 进的气流(在南半球则作顺时针方向旋进)。在台风云柱中央有一个直径约 50 km的基本无 风、无云、无雨的区域,这就是台风眼。离开台 风眼向外就是云层最厚的暴雨带,再向外则是大 风区。台风的生命周期,短者只一、两天,长者可达 两星期,平均约四五天。,台风的结构与天气,大风区,台风眼,暴雨带,暴雨带,500 km,台风云系1,台风云系,台风云系2,台风,太平洋,台风云系3,飓风,北美,台风“丽莉”,国际空间站,2002年,台风“丽莉”约15浬宽的“台风眼”,台风 “ 飞燕 ” 袭击福州,20010623,台风“鸣蝉”,台风“鸣蝉”,韩国釜山,20030913,台风“蝎虎”横扫日本,台风“

23、蝎虎”横扫日本,20041020,台风的移动路径,西北太平洋年均发生热带气旋和台风30.5 次, 是世界上热带气旋和台风发生次数最多的区 域。西北太平洋台风移动路径主要有三条:西移路径:当台风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 之后,受高空的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深厚的 偏东气流引导台风一直向偏西方向移动。西北移路径:受东南风影响,从菲律宾以 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转向路径:向西北方向移动的台风,遇到 西太平洋副高或西风槽的阻挡而转向东北。,西移路径,台风“洛克”,2005,西北移路径,台风“碧利斯”,2000,转向路径,台风“电母”,2004,台风的命名,根据世界台风委员会第31届会议的决议,从2000年 1

24、月1日起,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对西北大西洋和 南海生成的热带气旋进行命名,旨在帮助人们对热带 气旋提高警觉,增强警报效果。 由亚太地区的中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 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 宾、朝鲜、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等14个成员一共 提供140个名字(每个成员提供10个名字)。 这140个名字分成 10组,每组里的14个名字(每个 成员提供 1个名字),按每个成员的字母顺序依次排 列。命名表按顺序、循环使用。 由我国提供的10个名字是:龙王、玉兔、风神、杜 鹃、海马、悟空、海燕、海神、电母、海棠。,台风碧利斯Bilis,菲律宾速度,2000年,根据规定,一个

25、 热带气旋在其整 个生命过程中无 论加强或减弱, 始终保持其名字 不变。,台风珊珊Shanshan,中国香港女孩名,2000年,台风杰拉华Jelawat,马来西亚淡水鱼,2000年,台风蝴蝶Wutip,澳门昆虫,2001年,台风米娜Mitag,密克罗尼西亚女士名,2002年,台风鸣蝉Maemi,朝鲜昆虫,2003年,台风“云娜”,2004,“云娜”,密克罗尼西亚 语:喂,你好。由于台 风“云娜”造成巨大的破 坏,为防混淆,世界台 风委员会决定该名称永不再用。,3、反气旋,冷性反气旋(冷高压),形成于中、高纬度 地区,如北半球格陵兰、加拿大、西伯利亚和 蒙古等地。冬半年活动频繁,势力强大,影响 范围广泛,常常造成降温、大风天气。暖性反气旋(暖高压),形成于副热带地区, 常年存在,冬季位置偏南,夏季偏北。暖性反 气旋控制地区,气流下沉,天气炎热干燥。,1月气压中心,冬季,亚洲,H,H,H,L,L,阿留申,夏威夷,亚速尔,冰岛,H,H,7月气压中心,夏季,H,夏威夷,H,亚速尔,亚洲,L,北美低压,L,澳洲,H,亚洲,L,H,H,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