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长白山脉.doc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8287969 上传时间:2019-06-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白山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长白山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长白山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长白山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长白山脉中国东北著名山地。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发源地。位于东北地区东部,中国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东部。中国境内的白头峰海拔 2691 米,由粗面岩组成,夏季白岩裸露,冬季白雪皑皑,终年常白,系多次火山喷发而成。长白山为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的发源地。森林茂密、垂直分布明显。是中国重要的林区。因主峰白头山顶多白色浮石和积雪故名。满语称果勒敏珊延阿林。 山海经称不咸山,北魏称徒太山,唐称太白山,金始有长白山之称。一般有广义长白山和狭义长白山之分。概述中国东北著名山地。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发源地。位于东北地区东部。因主峰白头山顶多白色浮石和积雪故名。满语称果勒敏珊延阿林。 山海经称不咸山,北

2、魏称徒太山,唐称太白山,金始有长白山之称。一般有广义长白山和狭义长白山之分。广义长白山 指整个长白山地,为中国东北地区东部山地的总称。 介于北纬 38464730,东经 12108134。北起完达山脉北麓,南延千山山脉老铁山,长约1300 余公里,东西宽约 400 公里,略呈纺锤形。由多列东北西南向平行褶皱断层山脉和盆、谷地组成。最西列为吉林省境内的大黑山和向北延至黑龙江省境内的大青山;中列北起张广才岭,至吉林省境内分为两支:西支老爷岭、吉林哈达岭,东支威虎岭、龙岗山脉,向南伸延至千山山脉;东列完达山、老爷岭和长白山主脉。面积约 28 万平方公里。狭义长白山 张广才岭、威虎岭、龙岗山脉以东的长

3、白山脉,包括白头山火山锥体和它周围的熔岩高原及东北西南向山地,海拔一般在 800 米以上。白头山为著名巨型复式火山,外围熔岩高原略呈不规则椭圆形,长轴约 140 公里,呈北东向延伸,短轴约 120 公里,经白垩纪末、中新世、上新世末到更新世初三次大的玄武岩喷溢堆叠形成高原、山地。早期喷溢的原始形态已遭破坏,中期喷溢的则构成宽广高原主体,晚期喷溢除白头山外,大部埋于河谷。三期喷溢总厚度约 500600 米,总面积 4500 平方公里。白头山是在上新世晚期由碱性石英粗面岩喷发形成的。 第四纪又有大量基性熔岩喷溢。 据记载于 1597、1668 和 1702 年又经3 次喷发。 火山锥体于熔岩高原中

4、央。山顶火口积水为湖,即天池。中国侧最高峰白云峰,海拔 2691 米,为东北地区第 1 高峰。简要介绍长白山,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和白山市抚松县境内,长白山脉因其主峰白头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是中朝两国的界山,有“关东第一山”之称。历史上的长白山一直是关东人民生息劳作的场所,也是满族的发祥地,所以在清代有“圣地”之誉。长白山以旅游胜地、满族发祥地、朝鲜族圣山而闻名于世。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由于其独特的地质结构形成不同于其他山脉的奇妙景观。主峰海拔 2691 米,海拔在 2500 米以上的山峰就有 16 座,天池是长白山最为著名的景观。长白山是东北三宝枣人参、貂皮、鹿茸的主要产地,山

5、上还有许多稀有的生物资源,如美人松、山葡萄、野蘑菇,金达莱、不老草和东北虎、丹顶鹤等。汕头曙光整形美容医院 http:/ 提供另:在南派三叔所著的盗墓笔记中,结局中最后张起灵进了长白山上的青铜门(终极) ,留下了一个十年之约,在 2015 年到期。于是,众多稻米(盗墓笔记的粉丝昵称)约定在2015 立秋去长白山找张起灵。或许会给优美的长白山增加许多人气。1地质与地貌山地南部属于中朝准地台,北部属吉黑华力西褶皱带。中生代燕山运动使南北构造方向统一,形成华夏向山地基础。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又大规模挠折断块上升,同时伴有大量玄武岩喷出。山地主要由花岗岩、玄武岩、片麻岩和片岩组成,而以花岩分布面积最广。

6、玄武岩主要分布在牡丹江流域和白头山周围。长白山地以平等山脉与宽广山间盆、谷地相间分布为特征:北部完达山、老爷岭和张广才岭间有牡丹江平原;吉林哈达岭和龙岗山脉间有辉发河宽谷; 吉林哈达岭和大黑山间有饮马河和伊通河河谷平原;龙岗山脉和老岭间有浑江谷地等等。其中著名盆地有吉林、敦化、延吉、 和龙、蛟河、 珲春、桦甸等。同时熔岩高原广阔,分布在抚松到密山一线东南,熔岩台地受切割形成方山与孤丘等熔岩地貌。在熔岩高原上分布有火山锥体及火口湖、堰塞湖等。山地海拔大部 5001000 米,仅部分超过千米。2000 米以上皆在白头山附近,最高峰将军峰(在朝鲜侧)2749.2 米,为亚洲大陆东部高山之一。中山区主

7、要分布于张广才岭、老爷岭、威虎岭和龙岗山脉以东,一般山岭皆在千米以上;低山丘陵分布最广,有完达山脉、吉林哈达岭和大黑山等。气候与植物、土壤长白山是中国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之一,山地南麓年降水量超过 1000 毫米;一般年降水量 500800 毫米。山地南部(千山山脉)属暖温带,以夏绿阔叶林为主;中北部则为典型温带针阔针混交林,分布在海拔 5001200 米。 其代表植被针叶树种以红松、沙冷杉占优势,其他则为臭冷杉、红皮云杉等。阔叶树以枫桦、糠椴、紫椴、色木、水曲柳、山杨、白桦和蒙古栎为主。红松、枫桦在林中常占支配地位,居林冠最上层,为混交林代表林相。中下层则多为幼树和草本植物。海拔 500

8、800 米排水不良低洼沼泽常形成以黄花松为主针叶林或纯林,俗称“黄花松甸子” ;500 米以下河谷或盆地主要为草甸植被,杂草种类繁多,称为“五花草塘” ;而河漫滩、旧河道或牛轭湖沼泽植被发育。长白山脉在针阔叶混交林带以上(12001800 米) 由红松、云杉、冷杉,或鱼鳞松、臭松、红皮臭组成针叶林带。此带仅在白头山附近和张广才岭海拔 1450 米以上的山地有明显分布,再上即为山地岳桦林带(18002000 米);2000 米以上则为山地苔原带,生长牛皮杜鹃、 笃斯、 越桔、苞叶杜鹃及各种苔藓地衣。土壤海拔 10001200 米以下为暗棕壤带,在山间盆地、河谷阶地发育有白浆土。向上顺次为山地棕色

9、针叶林土带(12001800 米) 、山地生草森林土带(18002000 米)和山地苔原土带(2000 米以上) 。水系水系主要为纵顺向河,北和西北部属松花江水系,有松花江、牡丹江、穆棱河、倭肯河和挠力河等;东为图们江水系,有嘎呀河和布尔哈通河、海兰江等大支流;西南属鸭绿江和辽河水系,其支流有浑江和浑河、太子河等。水系呈放射状。经济概况长白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明显,1960 年已建立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并被联合国列为国际生物圈保留地组成部份。长白山地有煤、 铁、铜、 镍、铅、锌、金和油页岩等矿产资源;又是中国重要的林业木材基地,经济林木达 80 余种,被誉为世界著名的“红松之乡”,此外还是长白美

10、人松等的特产地,药用植物达 300 余种,盛产人参、党参、贝母、天麻和五味子等各种名贵药材。其中尤以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更具盛名。 “林海”中有东北虎、梅花鹿、丹顶鹤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火山在亿万年以来的地质历史上,长白山地区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迁。最初,这里被海水淹没。到处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的上升,海水退出,地表重新露出水面,在阳光、雨水和气候变化等外力作用下,地面岩石遭受风化和破坏,最后长白山还经历了火山爆发和冰川的雕塑,形成今天的地貌景观。在距今约 3000 万年前,即第三纪的时候,地球进入了一个新的活动时期,即地质学上所说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在大约 2500 万年的时间

11、里,长白山地区经历了 4 次火山喷发活动,玄武岩浆从上地幔出发,沿着地壳中的巨大裂隙不断上涌,以巨大的能量喷出地表(地质学上称为裂隙式火山喷发) 。携有强大冲击力的岩浆,将原来的岩石及岩浆中先期凝固的岩块及火山灰、水蒸气等喷向空中,然后在重力和风力的作用下降落到火山口周围或一侧,堆积成各种火山地貌。由于玄武岩浆粘度较小,在地表的流动速度较快,流淌的距离较远,所以形成了广阔的玄武岩台地。长白山区沿北西方向分布的南岗山脉,长虹岭及影壁山等长白山主峰的基底均为此期形成的玄武岩台地。长白山脉在距今约 60 万年至 1500 万年(第四纪中晚更新世)期间,长白山区又经历了一个地壳活动的时期,地质上称为白

12、头山期。这个时期发生了 4 次火山爆发,爆发方式以中心式为特点,地下岩浆沿着深断裂的交汇处形成的筒形通道上涌,在地表构成了火山锥体地貌景观。第一次火山喷发形成的距今 60 万年左右的喷出物构成了长白山火山锥体底板;第二次火山喷发在距今 40-30 万年左右,此次喷发持续时间较长,岩层分布面积广 ,厚度大;第三次火山 喷发在距今 20-10 万年左右,最后完成了长白山火山锥体形态;第四次喷发大约在距今 8 万年左右,以小规模火山活动为主,熔岩流覆盖在火山锥体某些部位之上。至此,长白山主峰形成了。在以上 4 次火山活动中,每一次喷出的火山物质都使火山增高 200 米以上。同时,在主火山口周围,还形

13、成了一些小的寄生火山口。此后,长白山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在距今 11000-15000 年(第四纪全新世期间) ,火山再次复活,喷出了大量的灰白淡黄色浮岩,局部厚度达 60 米。这次猛烈的火山爆发,使火山锥顶部崩破塌陷,形成了漏斗状火山口。当火山喷发强度及熔岩温度逐渐降低时,熔浆在火山通道内逐渐冷凝并堵塞火山通道。在火山作用停止后,火山口内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不断补给,逐渐蓄水成湖,形成火山口湖。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长白山天池。长白山火山口湖的周围,群峰屹立,其中超过 2500 米的山峰就有 16 座,其他山峰高度均在 2300 米以上。山顶部几乎全由距今 12000 年前后喷发的火山灰和淡黄色浮

14、岩所组成。山峰陡峭嵯峨,挺拔峻秀,如莲花、似竹笋,十分壮观,与天池碧水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当长白山主体形成后,该区进入了火山爆发的间歇期,地壳运动相对稳定。但是,在地质历史的长河中(地球形成距今至少有 46 亿年,长白山区的地壳演化也进行了约 32 亿年) ,长白山的地质演化历史只是短短的一瞬间。长白山火山爆发的历史就更加短暂了,但至今还没有死去,只是处于休眠状态,称为休眠火山。据史料记载,自 1597 年以来,长白山火山曾有过三次小规模的间歇式活动。第一次喷发是在 1597 年 8 月 26 日(明万历二十五年) 。据目击者记载,当时有“放炮之声,仰见则烟气张天,大如数搂之石,随烟折出,飞过

15、大山后不知去处” 。第二次喷发是在 1668 年(清康熙七年) ,长白山区下了一场“雨灰” (即火山灰) 。第三次喷发是在 1702 年 4 月 14 日(清康熙十一年) 。据史料记载:“午时,天地忽然晦螟,时或赤黄,有同烟焰,腥臭满室,若在烘炉中,人不堪重热。四更后消止,而至朝视之,则遍野雨灰,恰似焚蛤壳者” , “同月同日,稍晚后,烟雾云气,忽自西北,地昏暗,腥臭袭人之衣裙” 。又据长白山江冈志略记载,长白山附近有“炭崖” , “崖底出木炭甚多,猎者每拾以为炊,土人因其出于地中,故以神炭呼之, 过此拾有数块,燃之以烤鹿脯,与寻常木炭无异。但以两丈深之土崖,能产木炭,大者拱把(两手合围作者注) ,小者一握。 ”经地质工作者考证,这些木炭是由于这次火山喷发时高温的熔浆将树木烘烤、燃烧炭化的结果。长白山火山目前处于休眠期。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山上,有多处温泉不断从地下溢出,这说明,地下仍孕育着巨大的能量。据近代地震观测, 长白山区地壳相对稳定。 长白山目前尚无火山喷发的征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