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建立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银发2007246 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全面、完整、系统地反映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发放情况,为国家制定政策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信息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建立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详见附件)。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制度自 2007 年 9 月份实施。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以及各政策性银行、
2、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于 2007 年9 月 25 日之前向人民银行总行第一次报送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数据,数据时间属性为 2007 年 6 月 30 日。自 2007 年第 3 季度开始,于每季后 25 日内报送。二、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以及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向人民银行总行报送“全科目”人民币、外汇季报的时间自 2007 年第 3 季度开始由原定的每季后 18 日内调整为每季后 25 日内报送。“全科目”季报指标。自第一次报送起,各行即应将原有的“全科目”人民币、外汇季报数据与新增
3、的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数据生成同一数据文件后报送人民银行总行。 三、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指标为新增的四、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及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要对制度实施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加强数据质量监控和统计分析工作。对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2应对措施、质量监控办法等情况,要及时与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沟通,有关材料以传真方式报送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银行业各级机构按照制度要求向人民银行报送数据。人民银行总行及分支机构采集和汇总涉农贷款数据后,与银监会及其分支机构进行数据信息共享。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及时将本通知转发辖内各城市商业银行
4、、农村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附件: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二七年七月二十五日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一、制度说明(一)为全面、完整、系统地反映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发放情况,为国家 制定政策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信息支持,依照金融统计管理规 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02第9号发布)的规定,特制定本统计制度。(二)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涉及三类统计报表:采集类报表、辅助类报 表和汇总类报表。采集类报表由本制度规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填报,辅助 类报表由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填报,汇总类报表由人民银行总行根据采集类 报表和辅助类报表汇总生成。采集类报表包括
5、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表、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 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情况 统计表等四张报表。分别反映各类涉农贷款的规模、产业类型、期限、信 用形式、风险状况等。辅助类报表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统计 表,由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填报。人民银行总行可根据该表提供的信息从征 信系统中查询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数据,并以此生成涉农贷款汇 总情况表的相关数据。汇总类报表为涉农贷款汇总情况表。该表在采集类报表、辅助类报表 的基础上汇总、查询得到涉农贷款总体数据,反映涉农贷款的各层次构成 情况以及农村3中小企业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业产业化龙
6、头企业贷 款、扶贫贴息贷款等情况。(三) 采集类报表报送要求1、填报机构和报送渠道: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本行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农贷款 数据填报人民银行总行,其分支机构将辖内涉农贷款数据分别报送人民银 行当地分支机构。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 行汇总辖内城市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 村合作银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填报的涉农贷款数据后报送人 民银行总行。2、频度:季报。3、报送时间:每季后25日内。4、报送方式:按照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内设的指标编码和规则 生成数据文件(
7、详见本制度“四、指标编码及指标校验关系”)后,通过 modem或者人民银行内联网邮箱报送。5、报送数据属性:填报机构每季末的涉农贷款余额。6、币种:分人民币、外汇两类。报表中人民币栏(A、B、C栏)填报 人民币业务中的涉农贷款余额;表中外币栏(D、E、F栏)填报外汇业务 中的涉农贷款余额,币种属性为美元合计。(四) 辅助类报表报送要求1、填报机构和报送渠道: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 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填写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业信息统计表后报送人民银行总行。2、频度:季报。3、报送时间:每季后25日内。4、报送方式:以人民银行总行下发的excel模版填写报
8、表后,通过人民 银行内联网将报表传送至“统计数据/统计司/总行/PBCpbc“。5、报表文件命名规则:报表文件名应为“L+101+省(自治区、直辖 市)地区代码数据日期(位).xls”。以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为例,其报 送的2007年第2季度山东省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统计表文件名应为:“L10116000020070630”。(五)相关概念1、贷款:指报告机构发放的各类贷款(含直贴现、买断式转贴现和金 融租赁)。2、短期贷款:指报告机构所发放的各类贷款中合同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贷款。3、中长期贷款: 指报告机构所发放的各类贷款中合同期限大于1年的 贷款。4、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
9、类、损失类贷款:指根据贷款风 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2001416号文印发)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 员会关于推进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0322号)的 相关要求进行的各项贷款分类。5、农业:本制度中,除 “农、林、牧、渔业贷款”项下包含的“农 业贷款”专指对农作物种植业的贷款之外,其他部分所说的农业均是涵盖 种植业、4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的大农业。(六)本制度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5二 报 表 目 录 及 表 式表号 表名 报表类型 频度 填报机构 报送渠道 报送日期及方式各 政 策 性 银 行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股 份 制 商 业 银 行 中 国 邮政储蓄银行通 过
10、 modem报 送 人 民 银 行 总 行 ,填 报 机 构 的 支 机 构 将 辖 内 数 据 分 别 报 送 人 民 银 行 当 地 分 支 机 构银统 375号 农 林 牧 渔 业 贷 款 情 况 统计表 采集类报表 季度 各 城 市 信 用 社 城 市 商 业 银 行 农 村 信 用 社 农 村 商 业 银 行 农 村 合 作 银 行 企 业 集 团 财 务 公司由 人 民 银 行 上 海 总 部 ,各 分 行 营 业 管理 部 ,省 会 (首 府 )城 市 中 心 支 行 汇 总后 通 过 内 联 网 报送 人 民 银 行 总 行季 后 25日 内 ,按 照 金 融 统 计监 测 管
11、 理 信 息系 统 规 定 的 指标 编 码 规 则 和标 准 以 电 子 文件方式报送银统 376号 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 采集类报表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银统 377号 农 村 企 业 及 各 类 组 织 贷款情况统计表 采集类报表 同上同上 同上 同上银统 378号 城 市 企 业 及 各 类 组 织 贷款情况统计表 采集类报表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银统 379号 涉 农 贷 款 汇 总 情 况 统 计表 汇总类报表 同上 不需要填报 不需要报送 不需要报送银统 380号各 省 (自 治 区 直 辖 市 )农 业 产 业 化 龙 头 企业信息统计表辅助类报表 同上由 人 民 银 行 上
12、 海 总 部 ,各 分 行 营 业 管 理 部 ,省 会 (首 府 )城 市 中 心 支 行 汇总填报通 过 内 联 网 邮 箱 报 送人民银行总行季 后 25日 内 ,按 照 总 行 下 发的 模 版 以excel电 子 文 件方式报送6农 林 牧 渔 业 贷 款 情 况 统 计 表制表:人民银行总行表号:银统 375表填报机构: 报表日期: 年 月 日 数据单位:A B C D E F人民币 外汇余额 短期 中长期 余额 短期 中长期1 农林牧渔业贷款按照行业分类2 农业贷款3 林业贷款4 畜牧业贷款5 渔业贷款6 农林牧渔服务业贷款按照贷款风险分类7 1.正常贷款8 正常类贷款9 关注类
13、贷款10 2.不良贷款11 次级类贷款12 可疑类贷款13 损失类贷款7农 户 贷 款 情 况 统 计 表制表:人民银行总行表号:银统 376表填报机构: 报表日期: 年 月 日 数据单位:A B C D E F人民币 外汇余额 短期 中长期 余额 短期 中长期1 农户贷款按照用途分类2 1.农户生产经营贷款3 农户农林牧渔业生产贷款4 农户其他生产经营贷款5 2.农户消费贷款6 其中:助学贷款按照信用形式分类7 1.信用贷款8 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9 2.保证贷款10 其中:农户联保贷款11 3.抵押贷款12 4.质押贷款按照贷款风险分类13 1.正常贷款14 正常类贷款15 关注类贷款1
14、6 2.不良贷款17 次级类贷款18 可疑类贷款19 损失类贷款8农 村 企 业 及 各 类 组 织 贷 款 情 况 统 计 表制表:人民银行总行表号:银统 377表填报机构: 报表日期: 年 月 日 数据单位:A B C D E F人民币 外汇余额 短期 中长期 余额 短期 中长期1 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按照承贷主体和用途分类2 1. 农村企业贷款3 其中:农林牧渔业贷款4 支农贷款5 农田基本建设贷款6 农产品加工贷款7 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8 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9 其中:农产品出口贷款10 农业科技贷款1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12 2. 农村各类组织贷款13 其中:农林牧渔业
15、贷款14 支农贷款15 农田基本建设贷款16 农产品加工贷款17 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18 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19 其中:农产品出口贷款20 农业科技贷款2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按照贷款风险分类22 1.正常贷款23 正常类贷款24 关注类贷款25 2.不良贷款26 次级类贷款27 可疑类贷款28 损失类贷款附 :29 农村中小企业贷款30 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农业综合开发贷款31 扶贫贴息贷款32 单位扶贫贴息贷款33 个人扶贫贴息贷款9城 市 企 业 及 各 类 组 织 涉 农 贷 款 情 况 统 计 表制表:人民银行总行表号:银统 378表填报机构: 报表日期: 年 月 日 数据
16、单位:A B C D E F人民币 外汇余额 短期 中长期 余额 短期 中长期1 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按照承贷主体和用途分类2 1.城市企业涉农贷款3 农林牧渔业贷款4 支农贷款5 农田基本建设贷款6 农产品加工贷款7 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8 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9 其中:农产品出口贷款10 农业科技贷款1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12 2.城市各类组织涉农贷款13 农林牧渔业贷款14 支农贷款15 农田基本建设贷款16 农产品加工贷款17 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18 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19 其中:农产品出口贷款20 农业科技贷款2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按照贷款风险分类22
17、1.正常贷款23 正常类贷款24 关注类贷款25 2.不良贷款26 次级类贷款27 可疑类贷款28 损失类贷款附 :29 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农业综合开发贷款10涉 农 贷 款 汇 总 情 况 统 计 表制表:人民银行总行表号:银统 379表填报机构: 报表日期: 年 月 日 数据单位:A B C D E F人民币 外汇余额 短期 中长期 余额 短期 中长期1 涉农贷款涉农贷款按照投向和用途分类2 农村贷款3 农户贷款4 农户农林牧渔业贷款5 农户消费和其他生产经营贷款6 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7 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农林牧渔业贷款8 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支农贷款9 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其他生产贷款1
18、0 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11 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农林牧渔业贷款12 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支农贷款涉农贷款按照贷款风险分类13 1.正常贷款14 正常类贷款15 关注类贷款16 2.不良贷款17 次级类贷款18 可疑类贷款19 损失类贷款附 :20 农村中小企业贷款21 农业综合开发贷款2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23 国家级龙头企业贷款24 省级龙头企业贷款25 地市级龙头企业贷款26 县级龙头企业贷款27 扶贫贴息贷款28 单位扶贫贴息贷款29 个人扶贫贴息贷款11省 (自 治 区 直 辖 市 )各 类 农 业 产 业 化 龙 头 企 业 信 息 统计 表制表:人民银行总行表号:银统 3
19、80表填报机构: 报表日期: 年 月 日 数据单位:农业产业化龙头 企业类型 序号 企业名称 企业组织机构代码 企业贷款卡编码A.国家级A01A02A03B.省级B01B02B03C.地市级C01C02C03D.县级D01D02D03填报机构: 填 表 人 : 审核:12三、填报说明(一)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表1、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02) ,主表项目定义如下。(1)农林牧渔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各承贷主体从事 A 门类(农、林、牧、渔业)所属活动的所有贷款。(2)农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各承贷主体从事各种农作物种植(谷物、蔬菜、园艺作物、水果、坚果、饮料、香料、
20、中药材)活动的贷款。(3)林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各承贷主体从事林木的培育与种植、木材和竹材的采运(仅指将运出山场至贮木场) 、林产品的采集等活动的贷款。上述活动中,不包括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保护和管理以及城市树木、草坪的种植和管理。(4)畜牧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各承贷主体从事为了获得各种畜禽产品而进行的动物饲养活动的贷款。(5)渔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各承贷主体从事海洋、内陆水域养殖与捕捞活动的贷款。上述活动中,不包括专门供体育运动和休闲的钓鱼等活动。(6)农林牧渔服务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各承贷主体从事针对使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顺利进行而提供的支持性服务活动的贷款。上述活动中,不包括
21、针对农林牧渔业的各种科学技术和专业技术服务活动。2、校验关系。(1)1=2+3+4+5+61=7+10(2)7=8+910=11+12+13(3)A=B+CD=E+F(二)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1、主表项目(1)农户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农户的所有贷款。农户贷款的判定应以贷款发放时的承贷主体是否属于农户为准。农户: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还包括长期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住户和户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以上的住户,国有农场的职工和农村个体工商户。位于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和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国有经济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
22、集体户;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谋生一年以上的住户,无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均不属于农户。农户以户为统计单位,既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也可以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个体工商户: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或者是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经法律或者相关部门核准领取了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人)登记证书 ,从事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餐饮业、服务业等活动的农村住户和虽然没有领取相关证件,但有相对固定场所、实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三个月以上、外雇人员在 7 人以下的农村住户。(2)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农户生产经营指农户以资本增值为直接目的而进13行的资金运用活动。填报机构发放给
23、农户用于上述用途的贷款即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包括农户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贷款和农户其他生产经营贷款两类。农户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贷款指填报机构发放给农户从事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等生产活动的贷款。农户其他生产经营贷款指填报机构发放给农户从事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餐饮业、服务业等生产或流通活动的贷款。发放给农户从事不属于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的所有贷款均应归入此类。(3)农户消费贷款:农户消费指农户为直接满足自身吃、穿、住、用、行以及医疗、学习等需要而进行的资金运用活动。填报机构发放给农户用于上述用途的贷款即农户消费贷款,如助学贷款、医疗贷款、住房贷款等。(4)农户信用贷款:凭农户的
24、信誉而发放的贷款。(5)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填报机构以农户的信誉为保证,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对农户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办法,核定的具体额度,由农信社等机构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状况、农户生产经营收入、信用社资金状况等确定。(6)农户保证贷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以下简称担保法 )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者连带责任而发放给农户的贷款。(7)农户联保贷款:农户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资金需要,自愿组成联保小组,填报机构对联保小组成员发放的,超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范畴,并由联保小组成员相
25、互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贷款即为农户联保贷款。(8)农户抵押贷款:按照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给农户的贷款。(9)农户质押贷款:按照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者权利作为质押物发放给农户的贷款。 2、校验关系。(1)1=2+52=3+456(2)1=7+9+11+1278910(3)1=13+1613=14+1516=17+18+19(4)A=B+C D=E+F(三)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1、主表项目(1)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企业及各类组织的所有贷款。本表所称农村区域指除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行政区及其市辖
26、建制镇之外的区域。企业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领取企业法14人营业执照 ,取得法人资格的企业。各类组织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组织。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所设立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其他组织包括事业单位、机关法人、社会团体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基金会等。(2)农村企业贷款:指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企业的贷款。其中主要包括农村企业农林牧渔业贷款和农村企业支农贷款。(3)农村企业农林牧渔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企业从事农、林、牧
27、、渔业活动的所有贷款。本表农林牧渔业贷款的含义与“(一)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中的定义一致。(4)农村企业支农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企业用于支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环节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各类特定用途的贷款。主要包括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5)农田基本建设贷款:用于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大型灌区、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等的贷款。(6)农产品加工贷款:用于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活动的贷款,主要包括农副食品加工、纺织加工、木材加工
28、、中医药加工贷款,不包括用以对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深加工活动的贷款。农副食品加工贷款:用于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制造的贷款。纺织加工贷款:用于以棉、苎麻、亚麻、大麻、蚕丝等为主要原料进行的纺织活动的贷款。木材加工贷款:用于锯材及木片加工,木制品,竹、藤、棕、草制品制造发放的贷款。中医药加工制造贷款:用于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的贷款。(7)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用于化学肥料、农药、农膜、农林牧渔专用机械制造等的贷款。(8)农用物资及农副产品流通贷款:用于农、林、牧、渔业产品收购
29、、调销、储备,从事农业生产资料、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品以及农、林、牧、渔业产品零售和批发活动的贷款。对农产品出口的贷款应包括在内。(9)农产品出口贷款:用于农、林、牧、渔业产品出口的贷款。(10)农业科技贷款:用于从事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的贷款。(1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用于农村生活设施建设、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流通体系设施建设、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贷款。农村生活设施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农村沼气、秸秆发电、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等能源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及续建配套工程、农村公路建设、农村邮政和电信等信息网络建设等。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
30、和标准建设,动物防疫和植物保护、认证认可等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经济信息应用系统建设等。农村流通体系设施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15化、包装规格化建设,以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农村新型营销体系建设,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建设等。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与农户生活的基本需求密切相关,属于农户共同享有或使用的基本设施和服务建设。这些设施和服务主要包括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等方面。(12) 农村各类组织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各类组织的贷款。其中主要包括农村各类组织农林
31、牧渔业贷款和农村各类组织支农贷款。(13)农村各类组织农林牧渔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各类组织从事农、林、牧、渔业活动的贷款。本表农林牧渔业贷款的含义与“(一)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填报说明中的定义一致。(14)农村各类组织支农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各类组织用于支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环节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各类特定用途的贷款。主要包括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等。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业科技贷
32、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的定义参见本表主表项目第(5)-(11)项填报说明。2、附加项目(1)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中小企业的贷款。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遵照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 (国统字200317 号文印发)和部分非工企业大中小型划分补充标准(草案) (国资厅评价函2003327 号文印发)执行。(2)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企业及各类组织进行与财政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配套的贷款。农业综合开发是指中央政府为保护、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
33、合效益,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活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包括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土地治理项目,包括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建设、粮棉油等大宗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良种繁育、土地复垦等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草场改良、小流域治理、土地沙化治理、生态林建设等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3)扶贫贴息贷款:由填报机构发放给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用于支持能够带动低收入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种养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市场流通企业以及基础设施建
34、设项目的贷款。单位扶贫贴息贷款:由填报机构发放给各企业、其他单位和各类组织的扶贫贴息贷款。个人扶贫贴息贷款:由填报机构发放给个人的扶贫贴息贷款。163、特别说明。附加项目中的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扶贫贴息贷款相互之间以及这些项目与主表中的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在内涵上会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合,因此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扶贫贴息贷款作为附加项目列示,附加项目之间、附加项目与主表项目之间没有统计核对关系。如果填报机构的某笔贷款既属于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又属于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或者扶贫贴息贷款,该笔贷
35、款在主表和附加项目中均要填报。4、校验关系(1)1=2+124=5+6+7+8+10+1123+414=15+16+17+18+20+211213+14891819(2)1=22+2522=23+2425=26+27+28(3)31=32+33(4)A=B+CD=E+F(四)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情况统计1、主表项目(1)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城市区域的企业及各类组织从事农、林、牧、渔业活动以及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贷款。包括城市企业贷款和城市各类组织支农贷款。本制度所称城市区域为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行政区与市辖建制镇,其中不含市辖市、市辖县。本表所称的企业及各
36、类组织定义见“(三)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中主表项目第(1)项填报说明。(2)城市企业涉农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城市区域的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活动以及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贷款。包括城市企业农林牧渔业贷款和城市企业支农贷款。(3)城市企业农林牧渔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城市区域的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活动的贷款。本表农林牧渔业贷款的定义见“(一)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填报说明。(4)城市企业支农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城市区域的企业用于支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环节、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各类特定用途的贷款。主要包括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农业
37、生产资料制造贷款、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的定义见“(三)17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 主表项目第(5) - (11)项填报说明。(5)城市各类组织涉农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城市区域的各类组织从事农、林、牧、渔业活动以及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贷款。包括城市各类组织农林牧渔业贷款和城市各类组织支农贷款。(6)城市各类组织农林牧渔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城市区域的各类组织从事农、林、牧、渔业活动的贷款。本表农林牧渔业贷款
38、的定义见“(一)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填报说明。(7)城市各类组织支农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城市区域的各类组织用于支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环节、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各类特定用途的贷款。主要包括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等。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的定义见“(三)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 主表项目第(5) - (11)项填报说明。2、附加项目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填报机构发放
39、给注册地位于城市区域的企业及各类组织进行与财政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配套的贷款。农业综合开发的相关定义见“(三)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附加项目说明。3、特别说明附加项目中的城市企业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与主表中的城市企业涉农贷款在内涵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合,因此作为附加项目统计列示,附加项目与主表之间没有统计核对关系。如果填报机构的某笔贷款既属于城市企业涉农贷款,又属于城市企业农业综合开发贷款,该笔贷款在主表和附加项目中均要填报。4、校验关系(1)1=2+124=5+6+7+8+10+112=3+414=15+16+17+18+20+2112=13+14891819(2)1=22+252
40、2=23+2425=26+27+28(3)A=B+C D=E+F(五)涉农贷款汇总情况统计表涉农贷款汇总情况统计表由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表、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的数据汇总编制而成。1、报表汇总关系。18(1)涉农贷款=农村贷款+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2)农村贷款=农户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3)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农林牧渔业贷款+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支农贷款。2、表间校验关系。(1)本表_农村贷款=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1+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3+13+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
41、情况统计表4+14+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1-(3+13+4+14) 。(2)本表_农村贷款=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 1+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1。(3)本表_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1。(4)本表_农户农林牧渔业贷款=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3。(5)本表_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农林牧渔业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3+13。(6)本表_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农林牧渔业贷款=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2。(7)本表_农户农林牧渔业贷款+本表_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农林牧渔业贷款+本表_城市企业农林牧渔业贷款=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
42、计表1。(8)本表_正常类贷款=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14+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23+城市企业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12。(9)本表_关注类贷款=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15+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24+城市企业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13。(10)本表_次级类贷款=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17+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26+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15。(11)本表_可疑类贷款=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18+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27+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16。(12)本表_损失类贷款=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19+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28+城市企业
43、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17。3、表内校验关系(1)1=2+102=3+63=4+56=7+8+910=11+12(2)1=13+1613=14+1516=17+18+19(3)A=B+C D=E+F4、附加项目表间关系(1)本表_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29。(2)本表_扶贫贴息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31。(3)本表_单位扶贫贴息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32。(4)本表_个人扶贫贴息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33。19(5)本表_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30+城市企业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18。(六
4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统计表(1)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认定遵从如下指标定义和判断原则: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业,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或各级农业产业化工作主管部门认定的企业。 (详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农经发20014 号文印发)国家级龙头企业:经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认定,由农业部等九部门联合发文公布名单并颁发证书的企业。省级龙头企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主管部门认定的企
45、业。地市级龙头企业:由地市、自治州农业产业化工作主管部门认定的企业。县级龙头企业:由区、县(含县级市) 、自治县农业产业化工作主管部门认定的企业。(2)企业名称:填写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工商注册名称。(3)企业组织机构代码:填写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组织机构代码。(4)企业贷款卡编码:填写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卡编码。四、指标编码及指标校验关系(一)统计指标及编码说明涉农贷款统计指标的编码规则和标准遵从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 ,这里仅对统计指标编码及指标校验关系进行说明。由于金融统计数据将实行金融统计数据集中,数据
46、集中后的全科目指标以表单形式报送,因此,在列示统计指标时考虑新旧两个系统数据对接问题,增加表单编码、新指标编码。1、表单编码表单编码,是指该指标在“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集中版) ”中的代码,由五位编码组成。2、新指标编码新指标编码,是指该指标在“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集中版) ”中的系统内码,由五位编码组成,数据集中后由此编码替代指标编码与用户指标编码。3、指标编码指标编码,是指该指标在“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99 年版) ”(现行系统)中的系统内码,由四位数字组成,在集中版中由新指标编码替代。4、用户指标编码用户指标编码,是指该指标的编码,为 9 位层次码,是通讯接口的标准指标
47、编码,在集中版中取消用户指标编码。5、指标名称指标名称,是指该指标的中文名称,可以通过名称前的空格判断指标的层次关系。206、频度频度,是指该指标在“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99 年版) ”中的报送频度,分为周、旬、月、季、季 1、年六个频度。7、启用日期、终止日期启用日期、终止日期,是指该指标的有效期。当“启用日期”空时,表示终止以前一直有效;当“终止日期”空时,表示到目前为止一直有效;当他们有值时,表示该段时间内有效,其中“2004”表示“2004-01-01” , “2005”表示“2005-01-01”。8、备注是指对该指标必要的文字说明。(二)金融统计指标及指标校验关系1、人民币统计指标及校验关系 (1)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统计指标表单编码新指标编码指标编码用户指标编码 指标名称 频度 启用日期 终止日期 备注A1320 13F01 3000 F1D000000 农林牧渔业贷款 季 07.06.30 07 年新增A1320 13F02 3001 F1D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