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位专家、老师们!早上好!,高二年级排球(女生),北京市第十五中学课的类型: 新授课体育教师: 韩芳,高二年级排球,教学背景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教学设计的 特色,教材内容,教学目标设计,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学反思,教学资源设计,本课是高二年级排球课(大单元教学)第二单元中的第三次课,一、教材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 本次课选择是排球正面下手发球为主要内容,同时将基术技术的学习与游戏相配合。,1,2,教学重点:抛球要稳、准;挥臂线路要直 教学难点:击球的后中下部。,3,本课遵循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树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2、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排球的教学以及各种游戏的开展,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回归自然,注重学生技能的掌握,突出教材重难点,让学生学会动脑学,讨论学。使学生在快乐中锻炼,在锻炼中快乐,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促进身心健康之目的。,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三、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排球运动属于隔网对抗的球类项目,攻防双方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运动量适中,比较适合高中女生的学习。发球是比赛的开始,也是进攻的开始。攻击性强的发球,可起到先制人的作用。发球也可以减弱对方一攻的威力,为本方防守创造有利机会。,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
3、析2、教材前后的联系本次课选择是排球正面下手发球为主要内容,同时将基术技术的学习与游戏相配合。在排球运动中准备姿势、传、垫、扣、发、拦六大基本技术中发球技术相对容易掌握,正面下手发球的技术更适合初学者。在第一大单元中学生大部分已经基本掌握了传、垫球的技术,再掌握了发球技术后,学生们就可以进行小型的比赛,使学生能够让自己真正投入到比赛中去,去享受运动所带来的快乐,所以我在教学设计和组织学生时,既传授知识技能又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 3、本节课重点和难点:正面下手发球技术虽然是比较的简单,但由于女生的上肢力量较差,在教学中还是要注意: (1)抛球的高
4、度、挥臂的线路。 (2)手臂击球的位置和手臂触球的位置 教学重点:抛球要稳、准;挥臂线路要直 教学难点:击球的后中下部,教学背景分析,二、学生情况分析,1、心理特点,2、思维特点,3、体育基础分析,1、心理特点,1、有利的心理特点:高中女生比较喜爱排球运动,因为排球项目与篮球项目相比较,身体接触相对较少,又是一项易于掌握的运动项目。 2、不利心理特点:有些学生存在娇气的情绪,在练习时,会怕疼、怕脏。,2、思维特点:,具有一定的认知、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按照提出问题、明确问题、制订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去解决思维的课题。 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日趋优势:言语表达力发展,观察的概括性、
5、深刻性明显提高,能概括事物的本质特点和规律,这是思维和感知协同发展的结果。 高中生思维的创造性提高:他们能不断提出新的假设、理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3、体育基础分析,1、本课的学生是高二年级(5、6)班女生,我校是一所示范高中校,学校的生源较好,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一些基本的技术、技能掌握的情况也比较好。 2、我校学生在高一阶段已经完成了排球的选修课,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排球运动中的传、垫球技术。,3、体育基础分析,所以根据以上特点总结:在教学中我更加注意教学方法的合理性,游戏与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超强的观察力,既锻炼学生的身体
6、又要求学生注意安全,培养学生自学、互学、自我提高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调动学生向全面和谐积极的方面发展。,教学背景分析,教学方式说明:1、在教法上,注重学生技能的掌握,突出教材重难点,在导入主教材时本课根据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使学生沿着疑问-实验- 探索-验证-认识顺序去掌握和理解的技术动作。,教学方式说明,教学方式说明: 2、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同学在教师的提示和引导下进行分析、比较、评论,得出比较明确的答案。从根本上使学生在第一次课中体会正确的下手发球的技术动作,从而解决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方式说明,教学方式说明: 3、把游戏融入教学
7、 在游戏中增加比赛,使练习变的更加的紧张,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大大的提高,技术、技能的掌握也得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女生真正参与到运动中来,真实的体会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正面下手发球的动作质量和准确性。,四、教学目标设计,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排球(正面下手发球)的技术和动作概念,使学生能够主动愉快的参与活动。(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技能目标: 初步学习正面下手发球技术,使90%的学生的能够做出正确的手型和发力动作,60%的学生能够站在发球线将球发过网;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灵敏性、协调性。,情感目标: 通过游戏、探究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
8、合作与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养成主动参与实践,同时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团体意识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以学生的实际现状为出发点,使教学中的认知、技能、情感目标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五、教学资源设计,教学 手段,教学挂图、黑板演示讲解说明,技术 准备,课前的器材(排球、球网、挂图、黑板、纸箱 )场地(在场地上做好标记)准备,六、教学过程设计,学生绕场地慢跑200米左右,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移动、跳跃练习,然后学生四列横队做徒手操,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准备部分,教学过程设计,游戏:猎人打野鸭 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均等的两组,相距5-7米,两边的同学持球用2次击打的方式,击打中间的同
9、学,中间的同学迅速闪躲来球。 规则:不得用手直接将球抛出击中的队员退到场外。 安全保障:利用软式排球,进行游戏。 保证距离避免伤害事故发生。,准备部分,教学过程设计,1、学生进行球性练习 双手抛球双手接球 单手抛球单手接球 自垫球、自传球技术,基本部分,教师提问:传、垫球的技术要领。 学生自由选择传、垫球的技术,教学过程设计,2、教师先示范,学生进行研究讨论,然后描述教师的动作。 教师提出问题: 1、发球时击球的什么位置? 2、发球的队员的站位是几号位?,基本部分,基本站位,发球,教学过程设计,3、教师总结,讲解并示范正确的技术动作。,利用挂图讲解下手发球的技术要领,教学过程设计,发球技术分解
10、图(右手为例),在发球时应做到:两脚前后开立,左手持球于腹前,左手将球垂直上抛在右肩的前下方,离手约20-30厘米,右臂伸直后摆,身体重心适当后移。以肩为轴,用全掌、掌根或虎口击球后中下方。,教学过程设计,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原地模仿练习。(1)摆臂练习,要求:以肩为轴,手臂由后经下方向前摆动,身体重心也随时之前移。 (2)抛、击球的模仿练习,要求:将球垂直上抛在右肩的前下方,离手约20-30厘米。,教学过程设计,5、学生每人一球,面向墙、网发球。,教学过程设计,学生两人一组隔网,相互发球。教师发现问题,进行个别指导,纠正错误。,教学过程设计,逐步升级 (发球游戏),学生四人一组, 争取一发的
11、成功率,捡球的同学需跑步将球送回。,教学过程设计,在一发成功的情况下,方才可以晋级到下一个练习地点。 个小组记录自己的成绩,进行比赛。,教师利用黑板讲解游戏的 方法及规则,教学过程设计,逐步升级学生进行隔网 练习通过罚球 线距离的增加 来提高学生的 发球技术。,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带领学生做放松操,充分放松肌肉和关节。2、总结评价,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提出进一步的希望和建议。,结束部分,七、学习效果评价设计,练习密度预测,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效果评价设计,在教学中学生采用以下的评价方式:自评、互评: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采用自评和互评,通过这些评价方法学生能较好进行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也能很好的
12、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讨论分析评价:学生通过分组进行讨论分析评价,互相指出优缺点,从而为改进错误动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效果评价设计,总体评价:因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对教材的特点、重、难点、学生的情况等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教法与学法的选择遵循了教学原则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预计会顺利地达到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参与各项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情感融洽。,练习密度预测,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安排运动量合理,练习强度适中,预计平均心率为120130次/分,整堂课练习密度约为:40-50%。,八、教学设计的特色,本节课我所采用的发球升级制的练习方法,
13、是很有实效的,学生一目了然,继而激发起练习欲望,表现出浓厚的练习兴趣。在不断的尝试与体验中,有60%左右的学生基本掌握了正面下手发球的技术要领,并能够完成此项技术。,本次课内容首先强调学生是从游戏进入本节课的主教材,并根据学生原有对排球技术的掌握情况,选择学习发球技术。发球技术相对比较容易掌握,也比较适合高中女生。同时在教学中,穿插了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本来枯燥无味的技术,一下子变的有趣了。所以,在练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大幅度的提升,参与运动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学生也渐渐的融入到课堂中去,切身体会到运动带来的快乐,身心同时得到了锻炼。,九、教学反思,1、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使学
14、生从问题入手,引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和探究能力。教师利用所要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天份用来加强学生练习效果,保证比较大的练习密度,即保证学生学到排球发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2、学生能较好进行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学生能很好的通过分组讨论来分析下手发球的技术,学生之间能互相指出优缺点,从而为改进错误动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一)本课成功之处:,教学反思,因为天气的原因本次课临时决定,从操场进入到体育馆,在一些教法手段上临时做了修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略显仓促,在体育馆内学生对场地也不是很了解,在场地的布置上显得有些凌乱。,(二)本课的缺点与不足:,请各位专家老师给予批评、指导!,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