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地理 地球运动专题教学目的:1、掌握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规律,特点和地理意义。2、熟练的运用地球运动的规律地理意义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地球的自转运动与公转运动是高中地理的最重要知识,是历年高考必考知识。 2、难点:(1)恒星日与太阳日。 (2)地转偏向。(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4)太阳高度的计算。(5)利用地运动知识解决实问题。教学方法:精讲精练启发式教学法。第一课时地球的自转运动一、自转运动的规律1、中心:地轴 侧视: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逆时针方向。2、方向俯视:南极上空,顺时针方向。3、周期: (1)恒星日:真正周期,自转 360o,所需时间 23
2、 时 56 分 4 秒, 科学研究用。 (2)太阳日:自转 360o59,所需时间 24 小时,生活中应用。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1)、当自转与公转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 (2)、当自转与公转不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 (3)、恒星日大小不变。 4、速度: (1)角速度: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半径所扫描的角度。360 o/24 小时即 15o/小时,1 o/4 分钟。(2)线速度: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赤道线速度最快,向两极递减。极点线速度、角速度均为零。南北纬 60o处的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昼半球、夜半球、晨线、昏线等在图上会认。2、
3、不同经度有不同地方时:搞清: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记住主要城市、地区或国家所在时区:如:“北京时间为东 8 区,纽约为西 5 区,洛杉机为西 8 区,伦敦为中时区等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赤道不偏。纬度愈高,偏向愈大。影响:(1)大气水平运动 (2)大洋环流 (3)河流4、对地球形状的影响。三:课堂练习:例 1、读恒星日与太阳日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A、B 两线段中: 表示恒星日, 表示太阳日。(2)恒星日比太阳日 (长或短),原因是 。(3)地球自转的真正期是 ,时间为 。答案:(1)B C(2) 短 恒星日比太阳日少转 5
4、9。(3)恒星日,23 时 56 分 4 秒。读右图,完成 23 题的要求(阴影为夜半球)例 2、图中的 M 地时间是A、3 月 21 日 12 时B、3 月 21 日 8 时C、9 月 23 日 6 时D、9 月 23 日中午 13 时答案 A 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晨线与子午线重合,因此一定是二分日,然后就容易判断了。M 点所在子午线比晨线早 6 小时,即为 12点,所以应选 A 项。例 3、图中表示时节,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东北山区的河流有春汛B、我国的植树节马上就到来C、M 点的昼长夜短D、此时太阳直射点是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过渡答案 B解析:我国植树节为 3 月 12 日,图中表示的时
5、间为北半球春分日,即 3 月 21 日。东北地区河流春汛大约在 4 月份左右。例 4 下图是 6 月 22 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状况,读图并回答:这一天太阳直射 线。在图中画一条直线表示黄道面的位置。图中有一处的画法有错误,请改正。如果黄赤交角减小,寒带、温带、热带的范围大小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案:北回归线 黄道面的画法通过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地轴与赤道的交点。正确的画法将北极圈向南移动与晨昏线相交。热带的范围缩小;寒带的范围也缩小;温带的范围扩大。解析:这道题目是全国高考地理试题中第一次考查学生创新能力,即如果黄赤交角减小,寒带、温带、热带范围大小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目前黄赤交
6、角是 23o26,热带的范围是46o52(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寒带的范围是90o23o2666o34,北温带的范围是66o3423o26 43o8 。假设黄赤交角减小到 23o,热带的范围是 46o,寒带的范围是 90o23o67o,北温带的范围是67o23o44o,即热带、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四、课后练习高三地理地球运动专题综合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读右图回答 12 题1、A 点位于A、北极点的西南方向B、南极点的东北方向C、北京的东南方向D、中山站(科考站 69o2224S,76 o2240E)的西北方向2、此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鄂毕河和叶尼寒河下游出现凌汛B、北印度
7、洋自东向西行驶的船只正好顺水C、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地区正值多雨季节D、我国长江中正游平原农田中,油菜生长良好读经纬网和等高线图,其中等高线图为经纬网图中 M 点附近的地形图。读图回答 34 题3、读下图,在下列选项中,各地点的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A、北极 纽约 基多 东京B、南极 悉尼 洛杉机 墨西哥城C、北极 莫斯科 科伦坡 开普敦D、南极 开普敦 新加坡 伦敦4、在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间,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角最大,昼夜各长 12 小时B、此时,太阳高度从点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C、此刻,点的太阳高度为 0o,昼长 24 小时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0o,夜长 24 小时读
8、中心点为地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 56 题:5、甲地的时间为A、8 时 B、9 时C、15 时 D、16 时6、下列说法,可能的是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C、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时期D、罗马进入雨季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表示 7 月 6 日,非阴影部分为 7 月 7 日,判断 78 题:7、甲地的时间为A、15 时 B、9 时 C、3 时 D、12 时8、北京为A、6 日 8 时 B、7 日 8 时C、6 日 20 时 D、7 日 20 时二、综合题9、图示为北京时间早晨 6 点的全球昼夜半球图,分析回答:(1)这天是 月 日(2)
9、此时 A 点的地方时是 点, A 点当日的昼长是 时。(3)图中 A、B、C、D 四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点,地转偏向力可忽略不计的是 点。(4)此时地球公转位于 日点附近,我国东部地区盛行 风和 气团,北印度洋洋流呈 时针方向流动。(5)图中 C 点位于 B 点的 方向,B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10、读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A 为太阳直射点),完成以下要求:(1)该图表现出完整的 (洲或洋)范围,这里蕴藏丰富的 资源。(2)此时地球上 (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3)此时北印度洋的洋流是 方向流向。(4)在图上画出此刻地球上新的一天与过去的一天的两条分界线,并标注出
10、经度。(5)此刻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范围 (略大于、略小于、等于)过去的一天的.范围。 11、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设北京为 7 月 1 日 20 时,完成以下要求(提示:先判定经线的经度)1. 在图上画出位于东半球, 昼夜等长的一点 A。 2. A 地日期为 月 日。 3. A 地地方时应在 时 分至 时 分之间 高三地理地球运动专题综合测试题(一)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C 解析:从图中信息可判断,A 点位于南极圈附近,在北京南。A 点又在东经 130o到东经 160oE之间,因此可准确判断 A 点在北京的东南方向。2、A 3、B 4、B 5、B 6、A 7、C 8、B58 题解析如下:
11、解析:此题重点检查考生在理解了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之后,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逻辑推理和判断。该题是一道一图两设问题,第一和第二设问中都提示中心点为北极,根据平时复习,学生可以确定该图为北半球的俯视图,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第一设问中已说明阴影部分为黑夜,因此可确定阴影和非阴影区的界线为晨昏线,进而判断甲地时间为晨线所在经线时间相差 3 小时,则甲地时间为 9 时,第题正确选项是 B。图中晨昏线经过极点与经线重合,根据所学知识,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只能在春秋二分,由此判断图中所给时间为春分或秋分,故第题正确选项 A。第二设问中阴影部分为 7 月 6 日,非阴影部分为 7 月7 日。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
12、该图 180o的经线和时间为 0 时的经线,即甲地的时间为 3 时,北京时间和 0o经线的时间相差 8 小时则时间为 7 日 8 时。二、综合题9、(1)6 月 22 日 夏至日 (2)4 点 16 时(3)B B(4)远日点 东南季风 热带海洋气团(5)西南 60 o3410、(1)南级洲 煤炭(2)北极圈以北地区(3)逆时针(4)图略,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 点为当日 12 点,A 点所在经线为 180o,即日界线,另外可知 0o经线此时为零点,因此新的一天与过去一天的分界线即为 0o经线和通过 A 点的 180o经线。(5)等于11、(1)A 点正确位置应在图中加粗的范围内(占两条经
13、线间范围的 2/3),如图(2)7,1(3)10,40,12,0解析:此图右边第一条经线 7 月 1 日 12 时(因为每天太阳直射的一条经线为地方时 12 时)。此时北京(东经 120o)为 7 月 1 日 20 时,正午 12 时的经线是本初子午线(东经 120o(20 时15 时)15 o),西线 20o以东至东经 160o为东半球,A 点应标在右边第一条经线(0 o)与第二条经线之间(西经 30o)之间。本初子午线此时是 12 时,西经 20o与本初子午线相差 20o,经度相差 1o,时间相差 4 分钟计算,相隔 20o相差 80 分钟,所以 A 点的地方时在 10 时 40 分与 12 时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