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大纲(理科类)第一编 心理学的基础知识(21 学时)1. 教学目的和教学的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性质和体系,掌握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明确动机、心理过程、心理特征的含义,能够对人的需要和动机、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能力和人格有全面的认识,并能够对所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做出解释。2. 内容提要:第一章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第一节 心理学的对象一、什么是心理学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三、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第二节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价值一、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二、心理学的研究价值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的原则二、基本研究方法第二章 需要与动机第一节 需要一、概
2、述二、种类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第二节 动机一、概述二、种类三、归因理论第三章 心理过程第一节 注意一、概述二、种类三、品质四、青少年的注意特点及培养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感知觉二、记忆三、思维四、想象第三节 情绪与意志一、情绪二、意志第四章 心理特征第一节 能力一、概述二、种类三、有关理论四、能力的个别差异第二节 人格一、概述二、气质三、性格第二编 青少年心理发展 ( 6 学时)1. 教学目的和教学的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人类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掌握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的规律,对青少年认知和社会的发展有全面的认识,掌握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各个年龄阶段发展的特点。掌握皮亚杰和埃里克森关于人类
3、心理发展的理论2. 内容提要:第五章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二、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三、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第二节 青少年认知发展、社会化发展的基本理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二、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第六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一、教学要求: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异常的及成因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的含义二、心理健康的标准(一)智力正常 (二)情绪稳定 (三)意志坚强(四)注意力集中 (五)完善的人格 (六)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七)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八)适度的反应能力 (九)心理特点与实际年龄相称(十)自我意识良好
4、(十一)人际关系良好第二节 学生心理异常的表现及成因一、学生心理异常的表现(一)心理障碍1、认识障碍 2、情感障碍 3、意志障碍 4、行为障碍、5、个性障碍(二)心理疾病焦虑症 2、强迫症 3、抑郁症 4、恐怖症 5、神经衰弱 6、癔症 7、精神分裂症 8、变态人格二、学生心理异常的成因(一)生理原因 (二)社会原因 (三)家庭原因 (四)学校原因 (五)学生自身的原因第三节 学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二、学校心理咨询的对象三、学校心理咨询过程(一)主要特点1、双向性 2、多端性 3、社会性 4、渐进性 5、反复性(二)基本环节掌握材料 2、诊断分析 3、劝导帮助 4、
5、检查巩固四、学校心理咨询的原则(一)民主性原则 (二)教育性原则(三)启发性原则 (四)整体性原则(五)渐进性原则 (六)谨慎性原则(七)保密性原则 (八)预防性原则第三编 学习心理 ( 15 学时)1. 教学目的和教学的基本要求说出对学习概念的理解以及具体的意义;记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用一个自己学习中的迁移现象分析迁移的含义并确认属于何种类型;简述学习迁移的理论观点及应用;说明你对学习策略的理解;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策略的方法;能对各种学习策略进行分析(注意策略,知觉策略,记忆策略,概念学习策略,规则学习策略,问题解决策略)。2. 内容提要:第七章 认知领域的学习(上)本章教
6、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学习的理论和知识习得的心理机制本章教学重点: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和广义知识分类;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型以及广义知识学习的三阶段;不同类型知识的表征和编码方式;控制和引导这两种注意的方法;分析有效学习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奥苏伯尔的同化学习理论。 本章教学难点:不同类型知识的表征和编码方式;分析有效学习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奥苏伯尔的同化学习理论。 教学内容:学习与认知学习概述一、学习概述二、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三、知识学习的分类与阶段第二节 新知识的习得一、注意二、选择性知觉三、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同化理论第八章 认知领域的学习(下)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知识巩固和转化、运用和迁移的心
7、理机制本章教学重点:促进陈述性知识巩固的策略;迁移类型;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概念和规则学习的原理;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本章教学难点:迁移、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的区别。教学内容:第一节、知识的巩固和转化一、知识的表征二、陈述性知识的遗忘三、促进陈述性知识巩固的策略四、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第二节、知识的运用与迁移一、学习的迁移概念二、利用迁移原理,促进新的学习三、不同类型的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第九章 态度和品德的学习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品德学习的心理机制和策略本章教学重点: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阶段;强化原理。本章教学难点
8、:用强化原理控制人的行为变化;运用替代强化原理促进班集体中的优良行为和抑制不良行为。教学内容: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概述一、态度的性质二、品德的性质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第二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一、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二、态度与品德的改变过程三、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条件第三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一、说服二、利用群体规定三、角色扮演四、价值辨析五、小组道德讨论六、奖励与惩罚第四编 教学心理(12 学时)第十章 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应用前面学习理论,将教学论和学习理论结合指导教学,进行教学目标、学习任务、教学方法和技术选择和应用等的分析。本章教学重点:解释 “6 步 3 段
9、 2 分支” 广义知识教学过程模型;新教案规格对教学目标、任务分析和教学过程设计方面的主要要求。本章教学难点:“6 步 3 段 2 分支” 广义知识教学过程模型;用加涅或奥苏伯尔的理论分析一熟悉教材的学习任务。教学内容:第一节 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与教案一、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二、基于新教学模型的教案规格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陈述一、教学目标的功能二、克服目标陈述的含糊性三、关于目标导向教学的实证研究四、目标分类系统及其应用建议第三节 分析学习任务一、任务分析的目的二、指导任务分析的两个理论第十一章 有效教学方法和技术的选择与应用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或技术帮助学生学习、提
10、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本章教学重点:非指导性教学、TET 训练、脑激励法、互惠式教学的内容要点;加里培林智力按阶段形成理论的要点;解释下列术语:先行组织者、讲解式教学(奥苏伯尔)、概念控制掌握教学法、移情、无条件积极关注、脑激励法、互惠式教学;提高教材可懂度的技术对学生信息加工过程和结果的影响的异同。本章教学难点:能说明本书所介绍的三种概念和规则酌教学方法各自依据的学习理论及其适用的不同范围;对所提供的教案或教学录像中所涉及的教学法或教学技术选用的目的性和适当性进行评价。 教学内容:第一节 提高教材可懂度的技术一、设计先行组织者,促进保持与迁移二、设计符号标志,使教材结构鲜明三、设计附加问题,控
11、制学生的注意第二节 概念和规则的教学方法一、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二、奥苏伯尔的讲解式教学法三、概念控制掌握教学法第三节 改进入际关系与思维策略的教学技术一、改进入际关系的教学二、改进认知策略的教学技术第十二章 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章主要围绕影响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来探讨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本章教学重点:各种动机理论、代表人物、各自所能解释的行为类型及其所属的心理学派别;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本章教学难点:奥苏伯尔提出的成就动机的三个成分及其各自的奖励源对学习的影响。 教学内容:第一节 影响学习动机激发和维持的内部
12、因素一、唤醒学习需要,激发求知欲二、控制焦虑三、正确认识学业的成败,建立积极的学习期望第二节 影响学习动机激发和维持的外部因素一、学习任务的安排二、学习活动及其结果的反馈与评价三、组织合理的课堂活动结构第十三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的测量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将简要论述测量与评价的概念,介绍几种常用的测验和评价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对测验分数的解释。本章教学重点:不同测验的特点和用途;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本章教学难点:编写出反映某一教材教学目标的试题 教学内容:第一节 测量与评价概述一、测量与评价的含义二、教学过程中的测验三、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第二节 几种常用的测验与评价一、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二、标准化学绩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三、评价学习的其它方法第三节 评价的类型与测验分数的解释一、相对评价二、绝对评价三、个人内差评价四、对测验分数的解释与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