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水稻绿色防控技术.ppt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8270359 上传时间:2019-06-1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6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绿色防控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水稻绿色防控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水稻绿色防控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水稻绿色防控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水稻绿色防控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水稻绿色防控技术 余国俊 农艺师/副站长 巍山县植保植检站 电话:13577228840 Email:,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如何做水稻病虫害的正确识别,对症下药,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真正生产出“放心米”“放心食品”。让老百姓吃优质农产品,提高生活质量。,一、水稻病虫害识别与防治,(一)水稻稻瘟病 稻瘟病是一种真菌性水稻病害。它与白叶枯病和纹枯病并列为水稻三大主要病害。稻瘟病分布十分广泛,全球80余个国家均有发生,一般流行年份可造成10%20%的减产,严重发生时损失可达40%50%。90年代以采,我国稻瘟病的年发生面积均在380万公顷以

2、上,每年损失稻谷达数亿公斤。 根据我县植保植检站对稻瘟病发生情况的普查,我县常年发生稻瘟病在24.75万亩次左右,产量损失达100200万公斤。,2、 流行性发病的原因,2.1 单一品种的大面积连续栽培 长期栽种一个水稻品种,抗病性逐年降低。 2.2 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 阴雨寡照 2.3 过量偏施氮肥 过量偏施氮肥 2.4 其他不良因素如长期遮阴、过度密植、长期淹水,3 综合防治措施,首先是选用抗病品种 其次要在搞好一般性预测预报的同时,还应根据叶瘟的实际发生状况(调查数据)和天气预报情况发出预防穗颈瘟的警报,组织好预防措施的实施 再次是在全面推广合理栽培技术的同时,千方百计减少初侵染菌源量,

3、降低发病程度和减产损失。,药剂防治措施,药剂防治应抓住关键时期-抽穗前期即破口期,一般在7月下旬,接种枯草芽孢杆菌或喷施富士一号、硫环唑、三环唑等药剂均可有效防治穗颈瘟的流行;如在8月上旬仍发现病穗,可于齐穗期重复施药一次。,(二)水稻纹枯病,【分布为害】水稻纹枯病为我国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发生,长江流域和南方稻区发生较重,尤其以密植矮秆杂交稻的高产田发生最为普遍而严重,一般造成损失10%20%,甚者可达50%以上。,【症 状】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

4、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叶片染病: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穗颈部受害: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后汇聚成白色菌丝团,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脱落。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为害后期,田间稻株不能抽穗,能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水稻纹枯病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 (2)打涝菌核,减少菌源。要每季大面积打涝并带出田外深埋。 (3)加强栽培管理 (4)药剂防治。

5、抓住防治适期,分蘖后期病穴率达15%即施药防治。使用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100ml对水50L喷雾或对水400L泼浇。或每667m2用20%粉锈宁乳油50-76ml、50%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足药量水量,药液要喷施到稻株中下部; 用药时田间必须建立浅水层35天,确保防效; 高温季节注意安全用药,宜在上午9点前或下午5点后施药。,(三)水稻稻曲病,水稻稻曲病 又称为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青粉病,俗称“丰产果”。该病只发生于穗部,为害部分谷粒。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块渐膨大,内外颖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即孢子座,后包于内外颖两侧,呈黑绿色,初外包一层薄膜,后破裂,散生墨绿色粉

6、末,即病菌的厚垣孢子,有的两侧生黑色扁平菌核,风吹雨打易脱落。河北、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稻区时有发生。,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避免病田留种,深耕翻埋菌核。发病时摘除并销毁病粒。 (3)改进施肥技术,基肥要足,慎用穗肥,采用配方施肥。浅水勤灌,后期见干见湿。,(4)药剂防治。用2%福尔马林或0.5%硫酸铜浸种3-5小时,然后闷种12小时,用清水冲洗催芽。在水稻孕穗后期(即水稻破口前5天),使用20%井冈霉素兑水喷施 。如需防治第二次,则在水稻破口期施药,齐穗期防效较差。,(四)水稻恶苗病,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公秧,中国各稻区均有发生。病谷粒播后常不发芽或不能出土。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

7、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病轻的提早抽穗,穗形小而不实。抽穗期谷粒也可受害,严重的变褐,不能结实,颖壳夹缝处生淡红色霉,病轻不表现症状,但内部已有菌丝潜伏,防治方法 (1)建立无病留种田,选栽抗病品种,避免种植感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催芽不宜过长,拔秧要尽可能避免损根。做到“五不插”:即不插隔夜秧,不插老龄秧,不插深泥秧,不插烈日秧,不插冷水浸的秧。 (3)清除病残体,及时拔除病株并销毁,病稻草收获后作燃料或沤制堆肥。 (4)种子处理。用施宝克或菌威、保禾利浸种,1520时浸72小时。,(五)稻飞虱的综合防治技术,稻飞虱是为害我县水稻的主要害虫,近

8、年来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尤其是2007年稻飞虱暴发,一般田块减产10-30%,发生严重失防田块减产超过50%,甚至绝收,严重制约了我县水稻生产的发展,因此做好稻飞虱的综合防治意义重大。,2 稻飞虱防治技术,2.1 农业防治。 其一:推广抗病虫品种,减少混作,适当控制氮肥,通过适时晒田控制田间阴蔽,增强通风透光程度,减少稻飞虱为害程度。 其二:加强夏季灯下预测,通过当季观察飞迁高峰的发生时期,及时预测预报,2.2 生物防治技术,根据稻飞虱集中为害基部的特点,可进行稻田养鸭防治,采用稻鸭共栖的形式,进行稻飞虱防治。每亩在稻飞虱迁飞来到之时,不定期或定期将鸭子放在田中,利用鸭子捉虫。 通过实践,每亩

9、稻田放2025只鸭子,在水稻分蘖期至抽穗前期赶入田中,有力地防治稻飞虱的为害,并增加了稻田的通气性,还能兼治稻纵卷叶螟。,2.3 化学防治,其一:加强水稻特别是一晚孕穗期的稻飞虱预防,亩用吡虫啉类纯农药3-4克,降低稻飞虱的迁入基数;其二:在稻飞虱重发的情况下,可亩用80%敌敌畏300克加吡虫啉类纯农药3-4克对水50公斤喷雾,喷药时一定要将药液喷到水稻基部;其三:在稻飞虱为害严重的情况下,将田水排干,亩用80%敌敌畏400克拌干细土50公斤撒施。,(六)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为媒介传播的病毒病,俗称水稻上的癌症。病株常枯孕穗或穗小畸形不实。拔节后发病在剑叶下部出现黄绿色条纹,各类型稻均不枯心,但抽穗畸形,结实很少。,本病毒仅靠介体昆虫传染,其它途径不传病。介体昆虫主要为灰飞虱。 防治方法 综合策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切断毒源,治虫防病”的防治策略,狠治灰飞虱,控制条纹叶枯病。,具体措施 (1)调整稻田耕作制度和作物布局。 (2)种植抗(耐)病品种。 (3)调整播期,移栽期避开灰飞虱迁飞期。加强管理促进分蘖。 (4)治虫防病:抓好灰飞虱防治:,预祝农民朋友今年有个好收成,生活幸福,家庭和睦!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