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师结束语的分类.ppt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8269838 上传时间:2019-06-17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2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结束语的分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师结束语的分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师结束语的分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师结束语的分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师结束语的分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数学教学结束语的艺术,数学结束语的分类,一、梳理内容。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都有重点、难点及注意事项。利用授课结束前几分钟与学生的谈话,把一节课的内容作一番梳理,把“脉络”槁清,对于巩固、强化这堂课已学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一般可以安下面几个问题的思路让学生进行小结。 我们在这节课里学了哪些知识?你认为上面的知识中哪些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你觉得哪些知识掌握得最好,并摸到了什么规律?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需要提出来讨,论?这样,同学们各抒已见,见仁见智,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加上老师对反馈信息的及时处理和有序的板书,就能取得极佳的教学效果。 二、概括中心。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总是一个一个地逐步展示

2、在学生面前。如何把从多的知识点用一长线串起来,以简驭繁,突出中心,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和运用,这就需要教师在结束语中力求高底概括。例如,讲完“相向行程问题”以后,就引导学生与过去研究的一个物体在一定距离运,动的问题进行比较,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有关行程问题总是研究速度、时间和距离的数量关系,相向运动问题只是速度有些变化,但只要记住“速度?时间=距离”这个最基本的关系式就可在种种变化中找到解题方法。,三、指明规律。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过渡。所以,往往缺乏有序地逼近目标的思维能力。为此,结束语应指明规律,总结方法,促进学生有序思维的完美与发展。,四、画龙点睛。卓有成效的结束语,在于

3、画龙点睛,使学生顿开茅塞。例如,在“求平均数问题”起始课结束前,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选择答案的练习题:哥哥买来一本科技书。第一天看8页,第二天看6页,第三天看10页,第四天上午看5页,上午看7页。平均每天看几页?同时出示两个算式:(8 6 10 5 7)?/SPAN5;(8 6 10 5 7)?/SPAN4。有不少学生对题中告诉我们五个数,但只要除以4还有怀疑,为帮助学生掌握这类问题的方法,教师就抓住这个火候向,学生提问:求平均数应用题要找准总数与份数,但关键是找哪个量?为什么?这样一指点,从平均分的份数出发,由份数去找对应的总数量,一语道破,有疑虑的学生豁然开朗。 五、提炼升华。结束语不只是把授

4、过的知识重复一下,而且要从更高的角度来提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达到深化认识,提炼升华。,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第一教时将结束时,组织全班学生研讨: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它的形状、大小有没有关系?在一个三角形内,至多能有几个角是直角或钝角?为什么?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度,对吗?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的认识与理解得到深化,而且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探究研讨能力。,六、引人入胜。这是对结束语的较高层次的要求,需要教师尽可能地发掘教材的内在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例如,在“圆柱体体积计算”的起始课将要结束时,教师出示两个空心(底面是圆形、方形)的圆柱体,让学生讨论:按一般的方法该怎样计算?为什么这些空心圆柱体的体积同样可以用“V=Sn”的公式。,结束语:为什么计算很多柱体的体积都可以用“V=Sn”?在运用这个公式时,关键在哪里?老师引而不发,言华而意不尽,发人深省,引人入胜,回味无穷。,本次课程结束,谢谢参与!,你理解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